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第27章 大姨子的黄色战袍

第27章 大姨子的黄色战袍

原来是大姨子找自己。

许跃新上前打开门,看到背着黑色真皮挎包,一身浅黄色碎花连衣裙的陈艺雪站在门前。

嗯,她身上穿的,就是后世常说的黄色战袍。

她身旁跟着一位稚气未脱的姑娘,衬衫口袋上别着英雄钢笔,背着军绿色挎包,像是办公室工作人员。

看到许跃新,陈艺雪富有端庄典雅之美的脸蛋上,浮现淡淡的笑容。

“跃新,我们文工团已经正式确定,在献礼演出上使用《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

“今天我带着团里出纳一起过来,给你支付稿酬。”

“感谢你向我们提供这么出众的作品。”

陈艺雪礼貌优雅地说道。

“真是客气,直接给我邮过来就行了,还劳驾你大老远的过来。”

许跃新把陈艺雪和出纳请进屋,给两人各倒上一杯茶。

陈艺雪坐在桌边时,连衣裙裙摆往上褪了一些,露出光洁笔直的小腿。

“这是80块钱稿酬,请您点清。”

“还有收据,麻烦在上边签个字。”

出纳坐下后从随身军挎包中取出一只信封,和一张纸,摘下钢笔递给许跃新。

许跃新接过钢笔,打开信封确定钱没出错后,在收据上签下名字还给收纳。

“我们团长,以及前来观看彩排的首长都高度肯定你的作品。”

陈艺雪把包放在椅子上,看着许跃新语气真挚地说道,“我在想,如果有你有时间的话,可不可以今后继续向我们文工团提供创作成果?”

“只要是你写的,报酬一律从优。”

原来如此……大姨子是想跟自己确定长线合作关系,所以专程找上了门。

许跃新觉得可以答应。

大钱得赚,小钱也不能断。按照这个年代的物价标准,歌词的稿酬也不少了。

而且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对公订单,属于长期稳定收入。

“我目前主业是从事小说创作,花在歌词上的时间不会很多。”

经过考虑,许跃新认为应该在大姨子面前树立大忙人的形象,“不过你放心,只要我能抽出空,就会给你写。”

陈艺雪领会到许跃新话里的意思。

是给她写,不是给文工团写。

“谢谢你支持我的工作。”

陈艺雪眸中含笑,语气真诚道,“我会努力演唱,不辜负你的优秀创作。”

……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窗外日头偏西。

陈艺雪眼看时间不早,遂向许跃新告辞,许跃新一直把她送出了家属区。

毕竟是大姨子,得尽到待客之道。

道别后,陈艺雪和出纳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

“陈老师,你平常从没跟别人说过这么多话呀。”

出纳好奇地感慨道,“你妹妹的对象真有那么厉害吗?感觉你跟他说的话,比这辈子跟所有人说的都多。”

陈艺雪矜持地笑了。

“你说呢?”

“他可是《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

陈艺雪说完饶有兴味地朝出纳瞥了一眼,想看看她会有怎样的表情。

“天啊,他就是春风同志?”

出纳惊讶得连嘴都合不拢了,“真是年轻有为!”

“他今年多少岁,在哪个单位工作啊?”“哎,你干嘛呢这是。”

陈艺雪不满地用胳膊肘碰碰出纳,提示她注意分寸。

她要的是别人对自己妹妹的对象感到惊讶。若是敢生出觊觎,那就是大大地越界了。

出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掩饰:“我就随便问问……”

陈艺雪哼一声,没有说话。

女人最懂女人,出纳再怎么辩解,她都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

……

送走陈艺雪后没多久,许跃新父母和大哥大嫂一起回到家,每个人都把舒畅的心情挂在脸上。

吴燕手里提着两大兜鸡鸭鱼肉,进门时就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今晚吃顿好的,庆祝老许恢复职称!”

许跃新上前接过菜,感到说不出的高兴:“以后得喊爸许大教授。”

“咱爸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许立连快从鼻梁上滑下来的眼镜都顾不上,兴奋地说道,“我觉得学校以后会重用他。”

“重用不重用的,以后再说。”

许强开怀大笑道,“最要紧的是,我今后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说到这,他又流露出几分感慨:“你们这些年没少因为我受苦,委屈你们了。”

“大喜的日子,还提那些干嘛。我去择菜了,小立你去厨房给我把刀磨一下。”

吴燕说到这走进厨房,许跃新把菜送了进去。

宫保鸡丁、啤酒鸭、麻婆豆腐、醋溜白菜……

这一晚,许家的饭桌上异常丰盛。

就连红烧带鱼,都是五毛五一斤的特级货。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直到吃完饭仍呆在一起,展望今后的美好生活。

大哥许立,大嫂顾秋云一直到深夜才离开,吴燕拿着手电筒把他们送下楼,回来后开始在卧室里跟老伴讨论许跃新的终身大事:“老许,你觉得咱儿子啥时候去陈巧巧家合适?”

“这不得由他们自己定,自由恋爱嘛。”

“诶,该说的不说,我觉得陈巧巧人倒不错,就是她妈有点难打交道。”

“这话怎么讲?”

“我跟她一块买过几回东西,觉得她吧……挺难说话的,而且有点势利,比一般人更加看重钱。”

……

吴燕和许强讨论了很久,最终也未能得出确定的答案,总之突出一个操心。

隔壁屋,许跃新和昨天一样,还在不停地写小说。

发财得趁早,写书赚钱这件事,一刻也不能停。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跃新就跟上了发条一样,每天稳定手写5000字,最后带着完成的稿子,去人民文学编辑部找王潮垠。

由于许跃新是熟面孔,保卫干事这回只是让他登个记,就让他进去了,比上次方便得多。

许跃新这回没有空着手,他听说王潮垠爱喝啤酒,就买了一提哈尔滨牌啤酒过来。

还是熟悉地编辑室,许跃新这次没能看到他。

“王组长啊,他和市文联的人去河北采风了,过几天就回来。”

经过询问,一位年轻的编辑回答道。

“成,等王组长回来,麻烦您跟他说许跃新来找过他。”

许跃新说道,出于保险又拿起王潮垠桌上的纸笔,给他留了张字条。

数日后,许跃新估摸着王潮垠已经回京,再次拿起稿子拎起啤酒,前往人民文学。

等他找到编辑室时,王潮垠正在座位上埋头审稿,手边摆着一支空空如也的啤酒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