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 第89章 大姨子

1979:文豪,从知青回城开始 第89章 大姨子

作者:十月钱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5:47

第89章 大姨子

第89章 大姨子

为时已晚,许跃新已张开胳膊,将她紧紧抱入怀中。

“哎,你真是……”

“你怎么能……嗯……怎么能这样?”

陈艺雪又羞又急,徒劳地往外推了两下许跃新。

“嗯……”

当许跃新对她进行着亲吻,大手伸入她的毛衣时,陈艺雪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中间伴随着喘息。

双手的推阻,也越发地无力。

“唔……”

片刻后,许跃新牢牢地吻在陈艺雪红唇上,她随即发出了一声闷哼。

她往外推的手,此刻终于停了下来。

……

许久后,许跃新结束对陈艺雪的拥吻,松开她曼妙的身躯。

“呼……”

陈艺雪随即无力地瘫坐到床上,张开檀口拼命地呼吸新鲜空气,缓解大脑的缺氧。

许跃新坐到陈艺雪身旁,揽住她的肩膀,调戏地看她一眼:“怎样,感觉不错吧。”

陈艺雪狠狠瞪许跃新一眼,想把他推开没有成功,只好听之任之。

“别胡说。”

陈艺雪沉着脸没好气道,“你说过,这是最后一次。”

“你理解错了。”

许跃新正色道,“这是你不能生气的最后一次。以后我再这样,你可以生气。”

强盗逻辑……

陈艺雪无奈地看向许跃新,感觉从小和人打交道的经验都在他这失效了。

“你到底想怎样?”

陈艺雪心情复杂道,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妹夫。

“我说过,你们姐妹俩,我都想要。”

“并且,我不会亏待你们中的任何一个。”

陈艺雪简直要怀疑人生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人这么理直气壮,把这样的话说出口?

最要命的是,自己现在根本甩不掉他了。

“鬼才信你说的。”

陈艺雪恢复得差不多,匆匆起身道,“一个人呆着吧。”

“哦?”

许跃新跟着起身,再次将陈艺雪紧紧抱在怀里,“这么说,只要我说的是真的,你就同意跟我在一块儿?”

什么人啊这是……

短短时间内,陈艺雪又一次见识到许跃新的强盗逻辑,简直无话可说。

“快放我走。”

陈艺雪无奈地请求道,“还没答应你你就这样。”

“真答应了,你是不是得无法无天啊?”

大姨子失守了。

许跃新听到她的哀求,微微扬起嘴角,松开了手:“走,送你回去。”

陈艺雪得以恢复自由,憋着一肚子气走出卧室,在家门口等着。

许跃新没有跟着出去,而是打开柜子,取出几样没拆封的发卡、发簪揣进兜里。

出门下楼,骑车送陈艺雪回东三环。

路上经过一家服装店,许跃新停下哈雷摩托。

“怎么不走了?”

陈艺雪问道。

“不是说给我买衣服?”

“你还好意思啊?”

陈艺雪一提这就来气,“没跟你翻脸就不错了。”

“好吧,衣服记账上。”

许跃新说完重新发动摩托,朝前方驶去。

把陈艺雪送回家,许跃新拐个弯前往话剧团,正赶上他们中午下班。

“你怎么来啦。”

见到他,龚如雪又惊又喜道。

“前一阵去香江,给你带了些东西。”

许跃新取出发卡、发簪道。

这些发卡、发簪价格不贵,样式却很潮流漂亮。

“真好看。”

龚如雪一见到它们,眼睛立刻挪不开了,“谢谢你记着我。”

“你戴上去肯定很漂亮。”

“要不现在戴上去吧。”

把发卡、发簪交到龚如雪手中后,许跃新提议道。

“嗯嗯,那你等我一会……”

龚如雪说完跑回大院,去话剧团卫生间换上发簪后又跑了出来。

“怎样,好看吗?”

龚如雪用手扶一下头上的发簪,美滋滋地问道。

“特别漂亮。”

许跃新认真看了看后点头道,“一块吃个饭吧。”

“嗯,我们这有家做牛肉汤的特好喝,你要不要尝尝?”

“在哪儿?”

“就往前直走,用不了多久就能到。”

“好,你坐上来。”

许跃新说道,在龚如雪上车坐稳后踩下摩托油门。

没一会,就到了龚如雪说的那家牛肉汤店。

和她说的一样,这家的牛肉汤确实非常好吃。

许跃新和龚如雪吃着聊着,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两人从他的作品、经历,聊到对一些社会时事的看法,最后又谈到龚如雪目前的生活、工作。

“我吃了调动频繁的亏。”

龚如雪叹息道,“到哪都是人生地不熟,评级总轮不到我。”

“好歹当上了演出队长。”

许跃新宽慰道。

“演出队长就是干活的,根本管不着人。”

“说白了,我这个队长唯一的指责,就是看谁干得不好,去给他收拾烂摊子。”

说到这,龚如雪的眼神黯淡下来。

许跃新同情起龚如雪的遭遇。

“只要能拿出过硬作品,总归有机会。”

许跃新认真说道,“无论哪个单位,总归离不开业务能手。”

“话剧这一行,想出彩就得有好本子。”

龚如雪求助地看向许跃新道,“你会写剧本吗?能不能帮帮我啊?”

“我不会亏待你的。”

未来国民女神正一脸哀愁地求着自己,许跃新觉得自己拒绝好像不太好。

“回去给你看看。”

许跃新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有本子就给你演。”

“全靠你了。”

龚如雪就像抓到救命稻草般,用甜美的嗓音说道,“只要能给我出色的剧本,我怎么感谢你都成。”

怎么感谢都成?

那可不可以……

许跃新脑子里不禁冒出邪恶的想法,不过很快就打住了。吃饭呢,别瞎想。

饭后,许跃新送龚如雪回到话剧团,回家琢磨起剧本。

这年头剧本的风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控诉前些年特殊时期的那帮人,一种是围绕改革开放,描述社会变化。

前者从1977年就开始涌现作品,动笔写的话竞争还挺激烈。

后者是从去年年底大会后开始的,正处于起步阶段。

许跃新琢磨着感觉还是后一种比较好写。

具体切入点的话,他觉得还是从农村比较好着手,因为目前的改革仍聚焦于农村,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

就写个包产到户的?

但光写个包产到户,整个本子在内容上会不会略显单薄?

既然是给龚如雪写剧本,还应精益求精就是。

许跃新斟酌道,暂且将笔搁到一边。

……

数日后,燕大1979届新生入学时间到。

许跃新把被子枕头、被单之类的床上用品像煎饼一样卷好,牙刷等物品全部放进一只塑料桶里,全部装车后出发。

一脚油门下去,摩托车呼啸着冲出社区,驶向两公里外的燕大。

今天燕大门口非常热闹,进进出出的都是新生和他们的家长。

大部分新生都穿得非常朴素,而更加朴素的是他们的家长们。

许跃新看到新生家长中有许多脚穿草鞋,肩挑扁担的农民,一个个脸膛被太阳晒得黝黑。

1979年,燕大新生中尚有40%农村生源,相当于后世4倍。

许跃新看着校园门口的情景,第一次对寒门出贵子几个字产生直观认知。

陈巧巧早已在门口等待。

“师弟,来报到啦?”

见到他,陈巧巧嘿嘿笑着走上来,把塑料桶接了过去。

先报道登记,再看宿舍分配表。

令许跃新意外的是,他的舍友是陈健功、刘振云还有梁左,以及另外两个不认识的同学。

“是不是搞错了?我和你们不是一届的。”

许跃新满腹疑问,向中文系负责迎接新生的刘振云问道。

“没搞错。你们这届多出一个人,得和往届的住一个屋。”

“我也是,我们那届也多出一个,就把我和老陈、老梁分一块儿了。”

刘振云乐呵呵地解释道,“你先等会,我给这几位同学注册完了,带你去咱们宿舍。”

能和熟悉的文学界大拿住一块,他心情很好。

许跃新听到解释,感觉也很不错。

跟朋友住一块停好,能省去认识的过程。

忙完后,刘振云带许跃新和陈巧巧前往宿舍。

到楼下时,陈巧巧留在了外边,许跃新和刘振云一起上楼。

眼下燕大宿舍是那种一层分布有许多间,沿着走廊一字排开的布局,每间住6人或8人。

许跃新所在的宿舍住着6个人,除他和刘振云外其他人都是77届的。

宿舍格局为两侧放床,正对门位置摆一张桌子,供大家学习、吃饭。

许跃新扛着铺盖卷走进屋,看到陈健功正伏在案头写东西,梁左正捧着一本介绍情景喜剧的理论书籍,躺在床上看书。

靠内的床位上,还有两名陌生的舍友,看起来年纪大一些。

“看,谁来了!”

刘振云故意大声道。

陈健功搁笔抬头,看到是许跃新后脸上一喜:“老许,你咋来了!”

“和老刘一样,同届多出一个人,把我分到你们这来了。”

梁左放下书从床上起来,腼腆地走到许跃新面前:“没想到分配过来的是你。”

“我刚还在研究你介绍的情景喜剧呢。”

另外两位舍友也放下手中活计,简单地和许跃新作了相互介绍。

两人一个叫俞蕴光,沪海人,古典文献专业,一个叫陈鲁坪,江西人,当代文学专业。

许跃新摊开铺盖时,刘振云帮他把生活用品全摆放好了。

陈巧巧还在下边等着,许跃新收拾好床铺,便向舍友们告退,和刘振云一起走到楼下。

刘振云要去继续迎新,许跃新和陈巧巧一块漫步在秋意弥漫的燕园中,听她谈学校里的事情。

“今年寒假,学校要组织一批学生去城乡基层调研。”

陈巧巧手中拈着一片刚飘下的叶子,充满期待道,“据说是海里下命令发起的活动,各个专业的人都可以参与,还有京内其他学校的。”

“我想报名参加。”

“我也去。”

“恐怕不行,活动只招收77、78两届的,不包括你们新生。”

“哦……”

许跃新有些失望道。

参加这种重大活动,不仅能拓展自身见识,最重要的还能结识人脉。

燕大77届的学生,那是啥样的含金量。

里边不少人,都是后世开大会能坐前三排的啊。

如今眼睁睁看着自己不能参加活动,许跃新感到颇为难受。

和陈巧巧说了会话,许跃新回到宿舍,向陈健功、梁左他们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窍门。

“一食堂的川菜窗口,味道好,打饭大哥给的分量还足,我和老陈经常去那儿吃。”

“二食堂的海米汤也好喝,1毛钱一碗,就着它吃饭,都不用其他菜。”

陈健功、梁左兴致勃勃地说道,直到宿舍门被人敲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学工处的。”

“哎来了老师。”

陈健功上前打开门,只见数名穿着中山装的教师走进来,每人手里拿着一捧表格。

“这里是77届的宿舍,对吧?”

其中领头的一名老师问道,“我们手里拿的是一份寒假调研活动报名表,主题是前往城乡基层,调研改革开放周年之际的社会现状。”

“有意向的同学可以领取表格报名,学校后续会根据活动需要及每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等等……自己好像有机会?

许跃新听到老师的介绍,立刻心动起来。

活动是面向77届、78届不假,可自己只要能把表交上去,叫校领导看见,也许就能破格前往。

这是个一切都可以破格的年代,优秀干部破格提拔、优秀学生破格录取……

反正不管怎么说,先领一份表填起来。

许跃新和其他几位舍友一样,向老师要了份表格,在上边填写自己的情况,写完后交了回去。

“老许,你也想去啊?”

等老师离开后,陈健功向许跃新问道。

“试试,也许就成了。”

许跃新答道,在心中祈祷起结果。

数日后的夜晚,燕大校长办公室。

校长周临正在灯下审阅学校社会主义实践调研活动报名表,神情无比地认真仔细。

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校首次举办这一类型的活动,并且活动是由高层亲自策划的。

带队导师中不乏在任大佬,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整个燕大报名的学生高达八千多人,可以说是全民参与。

而上头分配下来的名额,只有50个。

对于每一个名额,周临都分配得无比审慎,因为根据他的经验,这一场活动能深深影响到参与学生的未来。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燕大,被人们视作翰林院,这是未来翰林们进入单位前的一次预演。

周临翻着翻着,陆续确定下49个名额,只剩下最后一个。

“许跃新,擅长写作,作品:《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曾获得人民文学奖。”

“高考成绩:京城文科第一。”

是棵好苗子啊。

周临感叹道,准备在许跃新的报名表上签字同意。

这时,1979届几个字又映入他的眼帘。

周临本要落下的钢笔停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