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大国工匠 > 第279章 周老的诡辩思维

四合院:大国工匠 第279章 周老的诡辩思维

作者:夜雨揽轻风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7:21

第279章 周老的诡辩思维

第279章 周老的诡辩思维

一行人来到杨为民的办公室,杨为民发了一圈烟,然后自己点着了一只。

周新建道:“小姜,说说你那模式是什么情况?”

姜辰道:“其实模式很简单,就是将现有生产工序,进行更加细致和彻底的划分,分成工时大致相等的若干等分。”

“每一个工人,只学习其中一等份工序的操作,然后由一个小组的人共同完成一个零件的生产。”

“然后大家按照一定的生产顺序,进行工位排列,在零部件从自己身前经过的时候,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即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优点,我就不说了,主要就这几个。”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有剥削工人,压榨劳动力的嫌疑。

周新建又问道:“那么按照你这种模式,是不是三钢机床的产量还能进一步提升?”

“一,工人所需要掌握的技术更少,手法因专业而更容易掌握和提升。轧钢厂新员工需要培训一个月才能上岗,但这种模式下最多一周就能上岗。”

“还有一点,就是能够被动的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的提升生产效率。”

周新建大概也是觉得这番话由他来说有些不妥,有开口道:“咳咳,当然这么直接的说法,我也就在我们几个面前说说。”

“最后,再提交上面审批,看是不是能够通过。”

于是就在三钢机床的生产车间率先布置和使用,让上面自己来发现。

“虽然是被动的,但也能这么来理解。他们做工人是干什么?不就是搞生产建设祖国吗?”

对于周新建一番强词夺理诡辩说辞,姜辰竟然无言以对。

包括培训体系的搭建和统一轧钢行业的手法,都是其中之一。

姜辰道:“那可老多了,我简单给你说说。”

周新建点点头:“嗯,你说的这些,在现场一看就能明白。”

周新建拍着桌子:“你说说,就你说的这些点,哪一个不是我工业部当前最需要的。”

“二,技术保密,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道工序,就算他想要泄露机密也做不到,除非整个生产线的工人一起叛变。”

周新建想了想:“这个事情我也不能决定,这样,我先交部里的相关人过来参观参观,然后再展开讨论。”

“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尤其是人力浪费。”

实际上,他确实老早就在为这种模式做布局了。

姜辰打了个哈哈:“啊?有吗?”

“我不敢铺开推广的原因也就在这里我行事已经算是大胆的了,但这样的锅,我不敢背也背不动。”

实际上,流水线模式真正进入种花家的时间,是21世纪初。

“这个模式,对于种花家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啊。”

姜辰笑笑:“虽然他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刚刚说的压迫问题,还有就是技术的传承问题。”

姜辰点点头:“其实他最大的隐患,或者说是问题,就是需要生产线上的工人进行高强度、高密度作业。”

姜辰笑道:“也不全是模式的功劳,大家学习的东西少,熟练度提升很快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姜辰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思虑半晌,周新建道:“但这也可以有另外一个理解,就是帮助我们的工人同志更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高效的祖国建设工作中去。”

周新建道:“这种模式,叫啥名?”

“不过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最多在其他场合,说的委婉一些,绕个圈,大家能够理解就成。”

“他都不配做我们的同志了,我们就可以不用那么顾虑他们的想法。没有开除他们就不错了,只是给他们换个模式,继续给他们拿工资领定额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

一旦线上的工人走神,生产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这个产品少了一道工序,加工失败。

三钢机床的相关事宜,只是其中之一。

“你搞完轧钢产业的手法改革,终于把手伸向制造业了吗?”

“五,产品生产数量可控,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每天每月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

因为后续的生产中,肯定要用到很多轧钢厂生产的额产品,他们手法的统一,对工程图纸和参数的理解统一,有助于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

“由于工序划分的时候,每一道工序的所需的工时是差不多的,所以只要控制好履带的运行速度,就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周新建一愣:“你这模式这么牛?500台和200台,差距可是很大的哦!”

如果最终上面觉得这套模式可行,不存在压迫问题,那么就顺势铺开。

“没有觉悟的工人,拿着国家的工资却想着浑水摸鱼自由散漫。说句难听的,这种工人甚至不配做我们的同志。”

不过这套模式,他也不敢直接公开拿来使用。

“所以工人同志们从站上生产线开始,就需要持续的进行高强度的工作,这很容易被有心人理解成为剥削工人。”

而制造业,是他接下来的方向。

周新建沉思片刻,忽然问道:“我怎么觉得,伱从老早就在开始布局这种模式?”

也就是说,在后面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这种模式都没能被真正引入。

姜辰道:“你们应该看到了,在这种模式下,产品在履带上流动轮转,就像流水一样。”

“对了,这个模式除了提升生产效率之外,还有其他优点吗?”

“你先说说你刚刚说的隐患吧!”

“你们刚刚也看到了,由于大家的工作是衔接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人如果出现问题或者生产过慢,都会导致生产出现问题。”

但姜辰现在大胆的把流水线拿出来,确实是因为这种模式,对于制造业的帮助太大。

姜辰道:“如果零部件数量足够,品质足够的话,每个月生产500台机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我叫他流水线模式。”

姜辰点点头:“周老,这事你决定即可。反正只要国家需要,我会毫无保留的将这种模式献给国家。”

“并且对于三钢机床各个零部件的参数做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在为这种模式做准备吧?”

“现在有一种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建设的方式,有觉悟的工人,应该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这种模式中去,更高效的开展工作。”

如果上面觉得不行,那他的三钢机床生产车间是可以用这套模式的,独自享受流水线模式带来的红利。

周新建道:“哼哼,肯定有!当初生产三钢机床的时候,你就不止一次说到过标准化,规范化。”

“但综合来说,肯定是优点远远大于缺点的,而且意义和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很多。不过,这种模式是不是可行,最终还是要看上面的想法和决定。”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四,可以严格把控生产过程,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就是产品出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更快解决问题。”

周新建仔细想想,然后点点头:“这个名字倒也挺贴切,让我想起了古时的流觞曲水。”

“行了,我先去给部里打电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