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大国工匠 > 第98章 机床研发立项商讨

四合院:大国工匠 第98章 机床研发立项商讨

作者:夜雨揽轻风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17:21

第98章 机床研发立项商讨

第98章 机床研发立项商讨

次日一早,三人在厂门口分手,洛雪去培训车间,柳月去了生产车间。

而姜辰,则直奔厂长办公室。

说好的变得强大,那就一点也不耽搁。

进入办公室,姜辰关上了房门,因为今天聊的话题可能有点敏感。

也就是杨为民和陶源,都是值得信任的人,不然有些话是烂在心里也不会说的。

杨为民丢来了一根烟:“小姜,早,这才刚刚上班就过来啦!”

姜辰接过烟,点燃:“厂长早,陶代表早。”

陶源摆摆手:“马洛托夫走了?”

姜辰点点头:“走啦,后面工作都拍上队了,他没办法在这耽搁太久。”

杨为民道:“这次马洛托夫可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我前两天去车间调研了一下,工人普遍反映升级后的机器更加好用,并且更有效率。”

陶源道:“也辛苦小姜了,天天陪着马洛托夫加班到深夜,改进我们的机床。”

“当然,还有何雨水同学!来,这一百块钱是工厂给她的奖励,你帮我转交给她。”

姜辰也没有客气,伸手接过。

心里暗叹何雨水这次是赚大发了。

杨为民道:“还有小姜,你之前提出的培训体系搭建,还有你的那套手法,让咱们厂大大的出了一把风头。”

“所以,厂里也有奖励。当然,我们没有工业部那么财大气粗,只能奖励伱一辆自行车。”

姜辰笑道:“感谢,那我就不客气啦!”

杨为民道:“加油,厂里不会亏待每一位有贡献的人。”

姜辰:“我今天过来,还就真准备继续对提升产能做点贡献的。”

杨为民一喜:“哟,我就说小姜是闲不住的人,你看这马洛托夫刚走,就又有新想法啦。”

“说说看,这会想干点啥?”

姜辰坐直了身体,一字一句的道:“我想搞机床研发,请厂里批准立项,并予以人力物力支持。”

“机床研发?”

杨为民和陶源对视一眼,眼里的惊诧根本掩饰不住。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姜辰想做的事情,居然是机床研发。

姜辰点点头:“之前我们就聊过,想要提高产能,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和工具。”

“现在培训体系的搭建和新手法的诞生,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的问题,那么下一步,自然就是工具的问题。”

“而所有工具中,机床是最重要的,也是种花家最薄弱的一环。所以,我想要进行机床的研发。”

陶源试探道:“是不是你这两天看过老大哥的机床,所以想要自行仿制?”

姜辰摇摇头:“不是仿制,是研制。研制出属于我们种花家自己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床。”

“他不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产能,还能通过出口创造外汇。”

提升产能,创造外汇,这两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以打动很多人。

尤其是创造外汇。

现在种花家对于外汇的渴求,达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但自身生产力落后,科技落后,创造外汇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工业出口的产品是生铁。

而其中占大头的,是粮食。

要知道马上就要迎来三年大饥荒,自家人饭都吃不饱,却还要出口粮食。

想到这些姜辰心里有有些压抑。

或许,多一个可以出口的产品,粮食的出口就会少一点吧。

这一点他没有把握,因为粮食出口的主要原因是卫星放得太高,亩产几万斤,十几万斤,想想都吓人。

粮食吃不完,根本吃不完,不卖干啥。

但能少出口一点,算一点。

姜辰本以为说完这些,杨为民和陶源会开心的答应。

但等到姜辰说完,却发现二人的脸色,异常的凝重。

半晌之后,杨为民才道:“小姜,你是不是想走?”

姜辰一愣:“走?往哪走?我没想过啊!”

杨为民稍微松了口气:“你知道的,轧钢厂是材料加工企业,不是制造企业。你想要立项的研制机床,根本不在轧钢厂的业务范围内。”

“而且,我们也不具备研制和生产的能力,不管是人还是物。”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两人听到姜辰要研制机床,而轧钢厂并不具备制造业的底子,所以以为姜辰想要跳槽,去制造厂上班。

之前工程科死水一潭,姜辰来了才让它活了过来。

他们可不希望好不容易遇到的人才就这么流失。

说实话,姜辰也不想走。

遇到像杨为民和陶源这样,思想不那么封建,并且愿意权利支持他,放权给他的领导,可不多。

其他的不说,就说蜀川轧钢厂。

要是姜辰在那,可能培训体系搭建这件事的推动,都没那么容易。

那厂长,可是有些老古板,根本不愿接受新事物。

还有不少的厂长,就算支持他,也肯定要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以求分功劳的时候能够多分一点。

听了杨为民的话,姜辰沉吟半晌,决定换个方向来劝说:“两位领导,你们知道培训体系的搭建,还有新手法的铺开,会给厂里带来什么影响吗?”

陶源道;“这个问题,我和杨厂长倒是讨论过。好的方面,员工能够快速上岗,生产效率提升,产能增加。”

“那么,他就对我们厂里其他人员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司机、后勤部、转运工人等等,这一点我们已经和温科长沟通了,人员储备工作已经开始。”

姜辰道:“这是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呢?”

杨为民一呆:“还有不好的方面?”

姜辰点点头:“有,而且影响极大。”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当全国轧钢厂的产能都大幅提升之后,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原材料不够的问题。”

其实姜辰也有办法改进炼钢技术,提升炼钢效率。

但这个的优先级,还得往后排。

杨为民道:“怎么可能,今年的炼钢目标是1070万吨,我已经了解过,铁定会超额完成目标。”

“这么多钢铁,加工不完,根本加工不完。”

58年,钢铁产量目标是在57年的基础上翻番,也就是从535万吨到1070万吨。

实际上产量为1300多万吨,但其中合格的只有800万吨。

姜辰道:“马洛托夫给我说,他走了很多地方,看到我们很多我们炼的钢铁,质量根本不达标,含碳量远超2%,根本就只能算是铁。”

“你说一群从来没有搞过钢铁生产的百姓,随便起几个高炉就开始大炼钢,质量合格率能有多少?我估计能有六成合格都算不错了。”

陶源赶紧阻止:“小姜,这话可不能乱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