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导演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 第353章 观影

华娱:导演的快乐就这么简单 第353章 观影

作者:笔名帅不帅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1:23

第353章 观影

第353章 观影

“爸,要不先回家吧,您这刚刚检查完身体。”

小两口自然不敢直接答应。

万一来个好歹呢。

而且现在最大的事情还得好好商量。

哪有心思带他故地重游啊。

林父倒无所谓:“又不费时间,去了**我就知道路了,走走走。”

“爸,您别急,现在是晚高峰,京城可堵了,要么这样,今天我先给您去踩个点,看看那影院还在不在,顺道也给您安排好这几天游玩京城的路线,回头咱们休息好了再好好走一遍。”

“是啊爸,现在都快晚上了,去了您也看不清啊,先回家吧,妈还在家等着呢。”

小两口继续劝。

只是刚刚经历心神震荡的小两口,如何能犟得过臭脾气的老头儿。

林父依旧坚持:“让她也过来不就好了?”

林晓慧一脸无奈。

人家可是病号。

说重话是不行的,不说重话就劝不动了。

就算他现在不是病号,放做寻常时候林晓慧也劝不动这个大男子主义极强的老头儿。

也是因此,父女俩的关系实际上也算不上特别亲,母亲也很怕他。

就连这次来京城复查也是劝了好久才成功的。

如今林父脾气又上来了。

无奈之下,大家只好妥协了方案。

张强带老丈人故地重游,林晓慧回去接母亲过来,然后一起逛逛。

没法摊牌病情,今天也就只能这样了。

很快,一行人在林父记忆中的红星影院门前汇合。

但很可惜,红星影院早已没了,现在成了行星院线的5号店。

不过整体影院的装修很有意思,保留了一些老物件,看上去高端中又有复古感。

林父沉寂其中,满眼都是回忆,到了内堂,看到影院墙壁上用作装饰的老照片,很是开心地和一家人分享起来。

“看到没,这照片里的售票窗就是我一开始的工位,这物件要是还在的话,上面说不好还能找到我刻的字呢。”

“爸,您这是在破坏公家财产。”

张强适时开起了玩笑,用以掩盖林晓慧那似乎藏都藏不住的悲伤。

林父被带着注意力,看着倒也的确没注意到林晓慧等人的些许异常,继续开心回应道:“那怎么能叫破坏财产呢,最多叫打发无聊的小爱好,晓慧的名字就是那时候给取的。”

“这还和晓慧有关系?”

“想名字时候墨水一撒,刚好滴到了晓慧两个字上。”

“爸,您这是刻了多少字啊?”

“不多,几十个吧,哈哈。”

老头笑得很是开心,虽然刻字行为肯定是不好的,但也是难得的回忆。

林晓慧听后也是暖暖的,没想到父亲还有这样温柔的一面,但想起父亲的病情,那股子悲伤便更加汹涌。

这时林父忽然道:“咱们来都来了,那就看电影吧,我也是十好几年没进电影院了,听说现在放映技术很先进了,刚好,见识见识!”

众人也没意见,反正饭点还早,关键是今天他最大。

刚才一家人已经避着林父商量过了。

医生那边给出的结果不是很好,疑似已经扩散。

不治的话,可能最多最多半年时间。

治的话效果也不会太好。

胃癌这个东西到了晚期,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是治不好的,最多只能延长生存期。

但终究还是要治的,不差钱。

就是一旦开始治疗,父亲就没法像现在这样自由了。

所以干脆就由着他任性几天,然后进医院开始治疗。

只是对于选片,大家又有了极大分歧。

林父指着《遗愿清单》的海报说道:“《遗愿清单》吧,林雪健演的肯定不会差,你们不知道吧,以前我和林雪健还一起合过影呢.”

他很喜欢林雪健,算是粉丝。

而且他也听说了。

说这次的电影是林雪健本色出演。

林雪健前几年得了癌症,好不容易挺了过来。

时隔这么些年再次有作品,他当然要看看。

只是话还没说完,林晓慧直接制止:“不行!”

“咋啦?”

林父问道。

林晓慧张了张嘴,意识到自己过于激动,但关于“晦气”的事肯定是不能说的。

所以只好随便想了个理由:“我我不太喜欢路平安的电影,还是看黄金甲吧,妈妈你说对吧。”

很神奇,以前她对这种迷信是嗤之以鼻,但现在不一样了,她完全不想父亲沾上任何有可能的不好的东西。

林母听后也是点头:“是啊是啊,看黄金甲好了。”

她不知道黄金甲是个啥,但怎么都比遗愿清单这种晦气的来得好。

林父听后,直接指着那售票窗口大屏幕道:“最近的《遗愿清单》只要20分钟,最近的《黄金甲》却要45分钟后,你们想让我白等这么久?”

老头职业素养还是在的,他一眼就看懂了售票屏幕的信息。

“离得近有可能没票呢,路导的电影很受欢迎的。”

张强脑子转得快,当即想到了解决办法。

“有没有票问问不就知道了?”

林父却不管,径直走向售票区,也没排队,而是直接上前问道:“同志,我问一下,最近的《遗愿清单》有没有票。”

售票员态度不错,直接回复:“有的,先生想买的话请排队。”

林父又问:“我是退伍军人,有没有优惠?”

林晓慧听了就有些尴尬,父亲这脾气真的是有些难顶:“爸,咱们排队吧”

结果那售票员直接问道:“先生退伍证带了吗?”

“当然。”

“退伍军人半价优惠,先生我给您留着位置,但只能是一个,剩下还需要您排队购买。”

“好,走,排队去!”

林父毫不拖泥带水,带着一大家子走到队伍末尾,看得周围的小年轻眼睛大亮,心道这老军人就是不一样,退伍之前估计官不小。

林晓慧等人则是继续无奈,父亲就是这样,干脆爽利,只可惜这种性子在家里人看来,相处久了实际上也蛮受罪。

接着排队,林晓慧祈祷着一会儿没票了,让父亲不得不换成别的电影,毕竟父亲总不可能自己一个人看吧。

结果那售票员似乎铁了心了要照顾退伍军人,还真就刚刚好给留了4张连座票,而且还是在第五排,位置很好。

“哈哈,走,进场!”

林父很开心,心道京城就是不一样,对退伍军人就是比老家县城要更重视,连电影院都能半价!

开心的林父带着无奈非常的林晓慧等人进入影厅。

接着林父又是一顿感慨:

这座位、这装修、这大屏幕。

国家果然强盛啦!

好好好!

林晓慧和她的妈妈则是在心里不断祈祷,晦气消散晦气消散

没一会儿,影院坐满了人,随着灯光暗下,电影开场。

林父似乎是在回忆过往,也似乎源自曾经的半个电影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安静了下来,正襟危坐。

林晓慧则是时刻注意林父。

医生说了,病人现在不知情,表现出来的也许会和常人无异,但时刻都会有突发状况,得注意点,所以对于电影,她没空关心。

只是随着电影开始,她的注意力也便慢慢地被钉死在了大银幕上.

在各种片头后,影片开始,是一片白茫茫的喜马拉雅雪山。

伴随着航空镜头下的雪山的,是林雪健的旁白:

“刘华逝世于5月,那是一个星期天,晴空万里。”

李雪健的声线很特别,做了手术后的他,比“宋江”时期虚弱沙哑了许多,但包涵感情和知识沉淀的台词功底,一下子把人的耳朵给抓住了。

“要理解人生的价值很难,有人说这是由他为这个世界所做的贡献来衡量的,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他的信仰所决定,也有人觉得是人情真情,也就是爱,当然也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至于我怎么认为?”

“我比较信奉老祖宗的话,那就是有没有得到好死来衡量。”

“这是我的理解,但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无论用何种标准衡量,刘华在他余生中所成就的要比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成就都要多。”

“当他逝去时,虽然他的眼睛永远闭上了,但他永远活在所爱之人的心中。”

“刘华,是得了好死的。”

开篇第一段话,饱含哲理。

配合着不断航拍行进的雪山镜头,伴随着里头圣洁的风景变化。

影院里所有人的心都静了下来。

林晓慧也开始逐渐正视起这部电影来。

在这之前,她几乎没有了解过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也没有时间和心情了解。

但现在,在这种被强制按在座位上的时候,她忽然发现,这部电影似乎不简单。

影片中登山的人也即将来到顶峰。

画面渐变,故事正式开始。

画面一转,是一家修车厂。

电视里非常“6 1”王小丫友情客串,问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李雪健饰演的李建,嘴里叼着烟,一只手拿着修车工具,深情有限,满脸自信地对着电视自问自答。

脱口而出的标准答案,让车子下的徒弟赞叹不已:“师傅你记性太好了吧!”

李建一脸淡定,这都是正常操作。

徒弟不服气,又问:“谁发明了收音机?”

李建犯了难,但不是记不起来,而是给出了好几个版本。

有公认的,也有“野史记载”,总之答案比标准答案还要全面,彻底让小徒弟服气了。

简简单单第一幕,大家便知晓了这是一个学识渊博记忆力强,还有些幽默的修车工。

这样的修车工的确很有意思,有种高手在民间又低调地很的既视感。

只是这高手的运气不太好。

接着有人喊李建来电话了。

李建依旧衣服悠闲模样,接听。

结果听到电话里转述医生的检查结果后,李建愣住,镜头给了他手里的香烟特写,香烟掉落,下一镜头,李建落寞地走向厂外。

这一幕,电影里没有说电话里说了什么,但从李雪健接电话时候说的话以及表情变化。

而通过那极其高超自然的演技,观众们便已经猜到,主角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

而李建那落寞的镜头也极有深意。

厂区远处是大门口的阳光明媚,而沐浴在稍显昏暗的厂房里的李建,距离门口还有很远的距离,让人下意识就觉得,李建接下来,就会是一趟寻找光明之旅。

座位上的晓慧心头一紧,下意识看向父亲。

电影里的情节和父亲太像了。

她生怕父亲也会和电影里的李建一样,直到消息后一下子被抽干精气神。

不过林父看着却是丝毫没有察觉到一样,他注意到女儿在看他,便评价道:“路平安的导演功力的确不错。”

然后便继续看。

接着,男主李建出场后,接着便是另一个男主刘华。

画面中,刘华优雅地品着一杯咖啡。

“鲁瓦克咖啡,世界上最名贵的咖啡.要不要尝尝?”

一副精英模样的刘华,优雅地想要和身边人分享好东西。

看上去,这是个好人。

但结果,他现在所在的场合居然是法院一样的地方。

在法院还敢这样?

果然,很快那法官还是听证官一样的假发官员看不下去了:“刘先生,委员会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刘华没鸟这帮人,抬手:“等等,先喝完。”

然后自顾给身边的人递上咖啡。

太嚣张了!

而嚣张是有原因的。

原来这是一次医院收购会。

刘华强势收购经营不善的位于香江的某医院。

并强力要求增加床位,改善经营情况。

显然,这是个李建身份性格完全不同的资本家。

只是,这样一个有钱,性格强势的资本家,运气也不太好。

刘华在强力回击并通过了“我做生意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混,就这么决定了,一个病房必须两张床,不能改”的提议后,一阵咳嗽,刘华咳血。

至此,两个性格迥异的病人齐聚医院。

一个是修车工李建,话不多,博学,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

一个是亿万富翁刘华,社会地位极高,话唠,暴脾气。

因为癌症,住进了同一间病房。

接下来,就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只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很不友好,刘华问他的助手阿文,那他妈是谁啊?

李建也直接反问,你他妈又是谁?

一个亿万富翁,因为这家医院治疗癌症水平很好,所以不得不来到这里,而他先前定下的一间房两张床也成了此刻他自食的果子,不得不咽下。

电影中也交代了李建能来香江求医的原因,因为他家庭美满,儿女很是出息,于是才会被从内地接到香江。

见面不是很愉快后,两人没有怎么交流。

只是时间也的确会改变一些事。

毕竟是同病相怜嘛。

在目睹了彼此病痛难捱的时刻,半夜吗啡药效消退后被痛苦折磨得发抖的时刻,化疗后一次又一次呕吐的时刻。

慢慢地,两人都习惯了躺在旁边的那个老家伙。

而在这一幕,观众席上的林晓慧和她的妈妈已经泪流不止。

影片用了很长的篇幅详细描绘了化疗的痛苦的。

她俩自然会带入父亲的角色。

接下来,父亲可就要和电影里的主角一样遭这样的罪了!

不过为了不让父亲察觉,林晓慧依旧努力克制,继续看电影。

故事继续。

在经过同病相怜的时期后,两位主角开始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

聊聊彼此的家庭,想法,对化疗的看法,甚至对自杀的看法。

关于死亡,他们说,每个人听到自己要死的消息后,都会出现五个阶段:拒绝,愤怒,妥协,沮丧,接受。

而他们目前,都处于第一阶段。

刘华在李建妻子离开后闭着眼睛对他说,作为一个公众健康专家(他所在的医院,是他开的),我认为被探望者烦死的人远比病死的多。

比如,刘华超爱美食,大吃大喝,他说,美食能振奋精神。

吃过后,却因为病情,不得不大吐特吐。

李建嘲笑他,美食灌进了马桶里。

就这样,他们从开始的彼此排斥,到后来的惺惺相惜,友谊建立起来。

这种友谊跟和其他任何人的都不同。

跟其他人,他们一起面对生活,工作,各种各样的事务,但他们两个是一起面对死亡。

当然两人的对比也很明显。

李建虽然穷,但家庭富有,总有亲人探望,妻子,儿子,儿女很有出息,家庭和睦。

相比之下,刘华显得孤伶伶,有钱,但除了那个叫阿文的助手,再无别人来探望。

直到有一天医生过来对刘华宣判,结果出来了,还有六个月,幸运的话,最多一年。

随即,李建的宣判书也到:最多还有一年。

“基本上我们已经别无选择。”

两个人都是面无表情,寂静,沉默,他们互相看着对方。

那一刻,他们的内心,经历了很多。

就像李建在电影里听到医生宣判时的内心独白:“有人在1000个人中间做过一个调查,问你是不是愿意提前知道你准确的死亡时间,答案里面96%的人选择不愿意,而我则倾向于那4%,我一直觉得预知自己能掌握的生命长度,反而会活得更加无所顾忌。可事实证明,我没那么洒脱。”

在这之前,李建觉得自己对死亡这件事已经看开了,并且还开始思索死前的“遗愿清单”。

结果在真的听到宣判后,李建就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没那么洒脱”。

他一把撕掉了“遗愿清单”,揉成团,丢地上,侧身,看向同样被宣判的刘华:要打牌吗?

不仅是他们,观众们,尤其是想林晓慧这样的观众,内心同样在剧烈波动。

最后,刘华笑着回应:就怕你不问。

此刻,他们已经进入到了对接受死亡这件事的妥协阶段。

同时,两人的友谊,也正式进入到下一阶段。

至此,电影已经过了三分之一。

电影花了这么多时间的笔墨描述这两个老头儿的病态,细致的展示这两个病友化疗后怎么呕吐,呻吟,怎么一个接一个在病房的夜里瑟瑟颤抖。

在这些貌似不太重要的故事引子里,两个人性格的对比对照被自然而然的铺展开来:他们跟医生说话的不同态度方式,面对死亡宣判各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列出“遗愿清单”后如何争执等等。

正因为有了这些详尽而必不可少的细节铺垫,后来这如此不同的俩个家伙被硬凑到一块去,故事才会变得更为有趣而又合情合理,铺陈得当。

接下来,就是正式执行“遗愿清单”。

清单是李建提出来的,这曾经是他大学的哲学老师布置的作业,在死去之前,把这一生的愿望列成清单。

他的清单是: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亲眼目睹奇迹;开一次保时捷跑车;大笑到流出眼泪

坚决拥护和实施的人是刘华,由此也折射出了二者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平淡多思但有些怯懦,一个雷厉风行。

他捡到了被揉成团的清单,大加赞同,并说服了犹豫的李建:等死是多么悲惨,钱不是问题,我现在唯一有的东西就是钱!

不仅如此,他还加进了自己的愿望:跳伞、刺一个纹身、亲吻最美丽的女孩…

于是,一场隆重的旅行开始了。

影片从这里开始,整体画风也一扫前半段的“阴霾”,开始嗨皮起来。

富老头带着穷老头到处疯玩。

在二人执行“遗愿清单”的过程中,缓急有序的节奏感是十分明显的,既不是千篇一律的强劲配乐 场景快切,也没有过长时间的无谓停留在某个细节之上。

比如跳伞、长城开摩托、好望角看大海等等,一闪而过,毫不拖沓。

但所带来的感官却是极好的。

观众们看得很开心,纷纷思索着,自己哪天也要去点亮这样的成就。

而电影中,在几个被细致刻画的主要场面,比如泰姬陵的对话,埃及金字塔上的对话,以及珠穆朗玛峰上的对话,艳遇等等,都有重要的剧情需要交代,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必须。

交代了两人在一路疯玩的同时,也展现了互相救赎的过程。

富老头用财力,满足了穷老头不能完成的各种富人项目。

而穷老头也用属于他的温柔,引领者富老头去直面他那残缺的过去——家庭。

实际上这也是清单中的事情。

在金字塔面前,李建问刘华两个问题: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快乐?你这一生,有没有给他人带去快乐?

刘华讲了他跟女儿的故事,他霸道的所作所为,让女儿至今都无法谅解他。

他说:我做过的事,并不是每一件都让我问心无愧,但要是再来一次,我肯定还会那么做的。

所以,如果因为女儿的恨让我死不瞑目,那好吧,事情都这样了,我认了。

死不瞑目,同样是中国人最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穷老头李建决定帮助他。

只是富老头对穷老头介入自己的生活很是介意,所以回到香江后,对穷老头自作主张的安排很是生气,两人大吵了一架。

最终两人各自分开。

穷老头回归了家庭。

其乐融融。

但与之对比的,是富老头的空虚寂寞。

无数观众此刻已经有了一种想法。

看看富老头那样子,虽说住的房子很是豪华,还有闲心找来漂亮嫩模,但他已经快油尽灯枯,身边没有一个亲近的人,以后也会在孤苦伶仃中死去,这样的人生,真的值得羡慕吗?

所以如果让他们选,这种时候,应该绝大部分人是羡慕穷老头的。

一大家子,温暖的灯光,丰盛的晚餐,房子不是很大,但亲人爱人都在。

只是温馨的时光总是短暂。

李建病情恶化,刘华前来看望。

两人也抛出了延续一整部电影的梗:猫屎咖啡。

两人笑到流眼泪,清单上也划去了这一项。

但还有几项没有完成。

李建自觉肯定是不行了,最终他终于说服刘华去跟自己的女儿和解,而刘华见到了女儿,还意外地见到了外孙女,他亲吻了他的外孙女——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

刘华主持李建的葬礼,他哽咽地说,人生真的很奇妙,三个月前我们是陌生人,我们一起度过了李建人生最后的时光,那是我最好的时光。

说着划去了“出于善意帮助陌生人”,眼中带着泪光。

不久后,刘华去世。

他的助手阿文把他们的骨灰埋在里喜马拉雅山,并且划去了“亲眼目睹奇迹”那一项。

影片的画外音中说,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到现在都无法下结论。

但我至少能这么说:我知道,刘华在离世时闭上了双眼,却敞开了心灵,他所爱的人记得他,和我一样,我们是得了好死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