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切从梦华录开始 > 第143章 登基称帝

一切从梦华录开始 第143章 登基称帝

作者:鹤游百湖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1:27

第143章 登基称帝

第143章 登基称帝

张贺听后点了点头,然后就没再说什么,而此时的折家,也正在为这场战争商议着什么。

“父亲,您说这李家到底什么意思?这仗哪有这么打的?”折继宣道

“宣儿,不这么打怎么打?难道真的跟张家分出个你死我活不成?那到时候不是白白便宜了沙洲回鹘?”

“况且就算是击败了张家又能如何?那不是还有咱们家吗?那到时候就是帮咱们家除了大敌,这种事儿李明德才不会便宜我呢?”

“所以这一仗自然要这么打了,既能够试探张五郎那小子的性格,又不会耽误他们攻打沙洲,何乐而不为呢?”折惟忠道

听了自家父亲的话之后,折继宣不说话了,因为他知道自家父亲说的对,所以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好了宣儿,你给沙洲回鹘送封信,让他们小心些。”折惟忠忽然道

听了这话的折继宣,赶忙点头答应,然后就转身出了书房,折惟忠看着自家儿子离去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半个月,这半个月张衡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因为这仗打完了,报捷的文书也送出去了,之前又收了一个小丫头。

这每天晚上也不用独守空房了,这怎么算都是很开心的,而和他同样开心的,还有京城里的百姓和张家的众人。

麟州大捷,麟州大捷,随着这一声声的大喊,整个京城都被震动了起来,最后这报捷的文书,就被送到了大娘娘这里。

看着手中的文书,大娘娘的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毕竟这次可以说得上,是自新皇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所以她还是很高兴的。

于是在没多久之后,一道圣旨就从宫中出来了。

张衡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上护军,另加封兵部侍郎衔,这一道旨意再一次的震动了整个京城。

毕竟这个封赏,相比于这个所谓的大捷来说,还是有些太重了,不过却并没有大臣出来反对。

因为这可是新皇登基以来的第一次胜仗,这其中的意味自然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说堪比祥瑞,这种时候站出来反对,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吗。

于是这道旨意就这么出发了,而因为这道旨意的原因,张家三兄弟又聚在了一起,商议起了这事儿。

“二哥,这次五郎干的漂亮啊,颇有大将之风啊。”张成寿大笑道

“我说三弟你可别说了,这也就是五郎现在不在这,他要是在这啊,这尾巴还不得飘到天上去啊?”张成禄道

“二弟,伱也不要妄自菲薄嘛,这瑕不掩瑜,这次五郎做的还是很好的,至于说他信里说的事情嘛?那并不着急,也不是着急的事儿。”

“毕竟那回鹘可不是那么好打的,且不说李家要用多久,就单说这个时间,就足够让五郎练更多的精兵了。”张成福道

“大哥,这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有些事情上,还是要告诫他一番,免得真出了什么意外,那就不好了。”张成禄道

“你呀,罢了罢了,反正是你的儿子,你自己看着办吧,说起来,这折家这次倒是安静得很,没出什么幺蛾子。”张成福道

“大哥,他们家现在可不敢做什么,毕竟那三个营的位置,他们家的人可还没坐稳呢?这种时候他们不敢乱来的,”张成寿道

张成福听了这话之后也没说什么,毕竟自家三弟说的对。

时间慢慢地过去,转眼已经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这半年来要说什么变化最大,那就当属李家那边的局势了。

在这半年中,李家几乎是倾巢出动,对沙洲和瓜州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这半年来,不管是回鹘还是折家,都给张衡送来了不少的消息。

回鹘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求援,让自己出兵帮他们,而折家的目的也是一样,但是这些都被张衡搁置了。

到最后甚至连问都不问,只要是两家送来的消息,他是一律搁置。

而这可就坑苦了张贺跟孙毅他们两个,收到了不少的信件,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让他们出兵帮忙。

最后他们没了办法,只能来找张衡了,不过两人到了之后谁都不先开口,时间就真么慢慢的过去了。

“我说四哥,你来我这一句话也不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张衡道

“五弟,我就直说了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那么多人都劝你出兵,你怎么就一直没动静呢?你能不能和哥哥我说个实话。”

“你到底是个什么打算,你哥哥我可快扛不住了,今儿你要是不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哥哥我可就赖你这不走了。”张贺直接道

“我说四哥,你至不至于啊?我直说了吧,我也知道你们压力很大,但其实我压力也不小,你还不知道吧?我父亲都来信了。”

“是,我承认,在这半年里咱们的兵训练的不错,可到底还是时间太短,跟李家那些个兵比起来,还差点意思。”

“所以我才一直按兵不动,目的就是想要再等等,让他们再练练,毕竟咱们现在,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个人战上,都不是李家的对手。”

“你说这时候出兵,那咱们的伤亡可就太大了,最主要的是,一旦动手了,那李家绝对会调过头来跟咱们死磕。”

“到那个时候咱们绝对不是对手,虽然到时候只要撤回来就可以了,有折家在,他们必然不敢做的太过。”

“但那个时候咱们可就完了,到时候折家一定会来趁火打劫,咱们张家这大好的局面,可就荡然无存了。”张衡开口道

“可是,可是咱们总不能这么一直等下去啊?等到李家解决了回鹘,到时候咱们不还是不行吗?那时候可就更不是对手了。”张贺道

“四哥你说的没错,可你说的他们彻底拿下之后,咱们要是在他拿下一半的时候动手呢?你觉得到时候会如何?”张衡道

“五弟,你,你是打算?妙啊,妙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不错不错,你这个主意真不错,不过,他们万一挺不住怎么办?”张贺道

“四哥,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李家分兵同时攻打两处,这其中可是有原因的,他们其实主要目的是瓜州。”

“至于说沙洲,那只不过是为了防止他们帮忙,用来牵制他们的而已,所以你根本就无需担心,沙洲绝对挺得住。”张衡道

“嗯,五弟你说的到也有道理,现在也只能等了。”张贺道

三人这次谈话之后,就开始各忙各的了,对于折家和回鹘的求援,他们都装作没看见,一直到三个月后。

这一天对于张衡来说,是一段特殊日子的开始,没错,今天是引章生产的日子,此时的他正在房间外焦急地来回走着。

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他也越来越着急,慢慢的开始不耐烦起来,他处于爆发的边缘,好在孩子的啼哭声终于是响了起来,

这让张衡顿时松了口气,神情一下好了起来,而他的神情好转了,其他的下人们自然也跟着好了起来。

没多久稳婆就出来道“恭喜经略,贺喜经略,姨娘生下的是个千金。”

“哦?我有女儿了?好好好,太好了,虎子,府里的下人赏一个月例银,哈哈哈。”张衡听后顿时高兴的吩咐道

怀中抱着自己的女儿,进了产房看着床榻上的引章,他的脸上满是温柔,当他看向女儿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感觉充斥着他的全身。

这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总之就是很奇妙,在安抚好了引章后,他就离开了这里,毕竟此时引章需要好好的休息。

引章这里只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的女人们接二连三三的都生出了孩子,其中盼儿和好好生的都是男孩,而三娘和引章一样,生的都是女儿。

而也就是在张衡最开心的这一个月中,李家那边也传来了一个消息,瓜州最终还是没能挺住,被李家攻了下来。

“而这时候的张衡,也知道时机终于是到了,于是马上就会到了中军大帐,把张贺和孙毅叫了过来。”

“四哥,老孙,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吧?现在时机成熟了,可以动手了,这次咱们不分兵,不能犯上次李家的错误,合兵一处。”张衡道

“经略,您是说合兵一处,这,这样一来,李家会不会?”孙毅道

“老孙。你就放心吧,我要的就是李家分兵,他只要分兵了,那咱们自然也可以分兵,到那个时候嘛?”张衡道

“是,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准备。”孙毅听后就不在耽搁了,直接抱拳一礼后,转身出去安排了。

而这时候张贺道“五弟,这次这么大的战事,咱们是不是和折家通个气?免得到时候在?”张贺道

“四哥,就是咱们不说,折家也一样会知道,所以根本就没必要说,咱们若是主动说了,反倒会让折家算计。”

“所以咱们这边先打着,只要一开始不出问题,那之后自然也就不会有问题了,只要能够僵持住,折家自然会主动过来的。”

“到时候这主动权,可就都在咱们手里了。”张衡道

“五弟,你实在是太聪明了,既然你都有打算了,那我就不在耽搁了,我也回去准备准备,这次非好好打一仗不可。”张贺道

看着自家四哥离去的背影,张衡的脸色变得平静了下来,其实对于这一仗,他还是有些顾虑的,不过现在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

这大好的机会断然不能错过,所以即便是有些顾虑,他也不得不打了。

至于说擅自出兵的问题,那自然是京城里自家父亲他们解决。

而随着张衡这边的动作,很快就传到了李家,李明德听后直接把自家儿子叫了回来。

“父亲,您就说吧,这一仗咱们要怎么打,张衡这个混账,上次我就想要杀了他,这次终于是又有机会了。”李元昊道

“昊儿你不要冲动,眼下跟魏国打起来,那是要吃大亏的,咱们才刚拿下了瓜州,这时候要是起了战端,瓜州必然会乱。”

“到时候甘州也必然会重启风波,所以这时候不能打,怎么也要半年后再说,你现在银州坐镇,我这就让人去魏国都城。”李明德道

“什么?父亲您说你派人去都城?这,这是不是也太?父亲,就凭魏国那些个兵马,儿子是不可能输的。”

“要我说,您等我先打上一场,再派人去魏国都城更容易成事,到时候想来魏国必然不敢提什么过分的条件。”李元昊道

“嗯,昊儿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就去吧,这一仗不容有失。”李明德一想自家儿子这话也对,于是就同意了下来。

随着李元昊的到来,这一场大战正式开始了,在一开始的时候,魏国这边就被压制了回来,好在孙毅早有预料。

所以慢慢的局势就陷入了僵局,与此同时的张衡也没闲着,他书信一封送去了沙洲,让沙洲在后方给西夏添乱。

沙洲回鹘虽然对于魏国之前的按兵不动,心里有不小的意见,可他们也很清楚,魏国是要他们称臣,而李家则是要吞并他们。

所以他们收到书信后,马上就开始了行动,而李明德早就防着这一手了,所以沙洲的偷袭没有成功。

可是他却并不开心,因为前线陷入了僵持状态,这对他们很不利,最关键的是,他们身边可是还有一个大敌在侧。

于是他马上就安排人去魏国都城,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人刚出了西夏的地界,就被拿下了,书信根本就没送出去。

而出手的人,自然就是要自从开战以来,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折家。

在局势陷入僵持的时候,折继宣果然是到了并州,他和张衡在商议了一番之后,就面带笑容的离开了并州。

随后没多久,这西夏的使者就被折家抓了起来,李明德见势不妙,赶忙又派了几路出去,可结果犹如石沉大海,了无生息。

此时的他才意识到,折家竟然也出手了,这让他隐隐越有种不妙的感觉,没多久他的感觉就成了现实。

因为辽国果然也出兵了,并且直奔定州杀了过来,这时候的李明德赶忙排兵布阵,调瓜州的兵马前往定州防御。

与此同时的张衡这边,正在坐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当李元昊得知一切的时候,顿时坐不住了。

接连发起了几次猛攻,可惜最后都被孙毅拦了下来,他知道魏国这是要拖住自己,所以他干脆直接分兵回援。

而他这边一走,孙毅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于是转守为攻,僵持的局面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随着时间慢慢地过去,孙毅这边终于有了进展,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是攻克了银州,并且正正在攻打随州。

没错,他并没有直奔兴庆府,原因很简单,此时的辽国正在定州城外,和回援的李元昊大战,他自然是不会去帮忙。

而此时甘州和瓜州剩余的回鹘人,也在沙洲回鹘的支持下,彻底发动了叛乱,一时间李明德只能抽调兴庆府的兵马前去镇压。

随着李明德的动作,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了,可是紧接着就传来噩耗,随州竟然也被魏国攻陷了。

魏国的兵峰已经到了夏州,这让他一时间心急如焚,于是他只能再次抽调兴庆府的大军去夏州。

而经过他这两次的抽调,兴庆府的兵力已经所剩无几了,而这时候又有一个噩耗传来,折家终于是出手了,出兵直扑灵州。

屋漏偏逢连阴雨,李元昊奋力打退了辽国后,直接马不停蹄的前往夏州,而这也就导致折家这一路畅通无阻。

折家一路拿下了灵州,肃州,甘州,瓜州,随后掉头攻向了兴庆府。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元昊,只能选择放弃夏州,直接返回兴庆府,打算固守城池,抵抗折家的进攻。

而他这边一撤退,这夏州自然就成了孙毅的囊中之物,而这时候的辽国,也顺利地攻占了定州。

最后三家合力进攻到了兴庆府之下,折家和张家自然不用说,主要是辽国这边,要先谈妥才行。

于是张衡从后方赶来了前线,和折惟忠还有辽国的三皇子耶律成商议。

最后三人商定,现有的地盘就归各自所有,余下的这些自然是各凭本事了,耶律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之后,就直接离开了。

而张衡则直接留下,两家合兵一处攻打兴庆府,至于辽国这边,则是直接在定州驻扎了下来。

没错,就是原地驻扎,他并没有再继续进攻,而这也是他能够拿下定州的关键,这就是刚才他所答应的条件之一。

正是因为他答应了按兵不动,所以折惟忠和张衡,才会选择退让,而耶律成对于这个结果,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毕竟上次的檀渊之盟,虽然看着是自家占了便宜,可当时那一仗自家是打输了的,所以他自然不敢再起战端。

时间又过了三个月,李家父子终究是没有守住,兴庆府被攻陷,李元昊死于乱军之中,李明德在投降后直接被张衡给杀了。

自此西夏李家正式成为了历史,而这时候的捷报也被送往了京城,当这份报捷文书送到京城的时候,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这可是西夏李家啊,这些年也不是没打过,可最后都是输多赢少,没想到,没多想到这次竟然直接就被灭了。

而这也让大娘娘非常的高兴,可高兴的同时她又犯了难,毕竟这封赏该怎么办?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封了张衡一个平西侯的爵位。

自此,张家正式成为了一门四爵,声势更是直接达到了顶峰,而折家自然也不差,因为他们家本来就有爵位的原因。

所以这次直接封赏了,折家的嫡次子折继闽一个侯爵。

时间一晃过去了十年时间,这十年间一切都很是平静,当年那场大战后的地盘,也都被各自处理得很好。

这时候的魏国京城,忽然爆发了一件大事儿,萧钦言联合雷敬谋反,不过最后失败了,萧钦言直接被贬去雷州。

萧钦言被贬后,顾千帆并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还因为雷敬走了,所以坐上了皇城司指挥使的正位。

时间又过了十年,陕西路又传来了噩耗,原来是折家的家主,折惟忠去世了。同年,大娘娘寿终正寝。

而这时候的张衡已经人到中年,他们张家又遇到了一次危机,没错,张家三兄弟的身体快不行了。

张衡有预感,在自己去参加葬礼的时候,一定会被留在京城,到时候得自家,可就什么都没了。

毕竟自己这些年一直在外,根本就无法执掌京营,而又因为这几年大娘娘的手段,京营已经不在张家手里了,而是被四散开了。

所以他知道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于是也顾不得其他,他写了一封密信让虎子回了一趟京城。

半个月后虎子回来了,张衡打开信件一看,顿时心里有了准备,于是直接下令,孙毅抢占兴庆府。

随后又让张贺去把折家的人都赶出原来西夏的几个州府,与此同时的张家和高家,也秘密的的把后辈们都送出了京城。

在这些后辈到达了河东之后,张衡也不在忍耐,直接宣布了建国,国号为“商”,改元兴和,此举直接振动朝野,就连辽国也被震惊了。

乾兴帝愤怒之下,把张家人都打入了大牢,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张家的第三代竟然都不在京城。

这个结果让乾兴帝更加震怒,当即下令处死张家在京城的人,而此时的张衡直接兵压陕西路。

因为折惟忠的死,此时的陕西路一点准备都没有,一时间张衡的兵峰势不可挡,魏国朝廷赶忙过来求和。

以赔偿岁币和放了张高两家为条件,换取了张衡的称臣。

张成禄拒绝了张衡让出帝位的想法,张衡也只能封自家父亲为太上皇,自家大伯和三叔为世袭亲王。

兴和三年,张家三兄弟先后去世,举国哀悼,张衡也是在这一年,正式的册封了太子,并且正式册封赵盼儿为贵妃,其余妾室皆封妃。

兴和十年,皇后药石无医,病逝,

兴和十三年春,赵盼儿被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

(本卷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