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谍影谜云 > 第1359章 对峙状态下的布局

谍影谜云 第1359章 对峙状态下的布局

作者:深蓝的国度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2:43

第1359章 对峙状态下的布局

第1359章 对峙状态下的布局

如果第一战区的部队都换装美械装备,这场仗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希望,可现如今一群军纪涣散、装备低劣,且营养不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军队,想和十几万日军正面拼杀取得胜利,那真得要靠奇迹了。

韩霖一开始在豫省组建美械师,目标是就是不要输得太惨,两个师三万人的部队,还起不到扭转战局的作用,这是在平原地区作战,面对几倍的敌人,能保住许昌周围的十几个县城,这就是他最大的期望。

记忆中这场会战,光是第一阶段的豫省作战,第一战区就在三十七天的时间里丢了三十八座城池,输的是惨不忍睹,被老百姓骂的是体无完肤,导致蒋铭三和汤蒽伯被撤职。

湘省和桂省的作战,也没见好到什么地方去,关键是这场战略进攻造成的影响太坏,山城政府的无能和低劣表现,引起美国、英国和苏联的强烈不满,开罗会议树立起来的国际地位,也被这场大溃退给折腾光了,后续的重要国际会议,三个国家都不邀请蒋总裁参加。

在春城简短的住了两天,随后韩霖坐飞机抵达了杭洲笕桥机场,连驻地也没有去,直接从机场坐车前往湖州。

湖州有第二山地师的第五步兵团驻扎,还有渔民子弟组建的巡逻船队,主要是警戒来自太湖的日伪军。

韩霖既然来到湖州,京沪杭战区和特勤局杭洲站,作为副司令长官的方兆安和杭洲站站长蒋安华,自然也就来到了湖州。

“经过这两个月时间的对峙,日军发现我们没有后续动作,紧张的气氛才逐渐放松了一些,沪市的日军在金山和松江南部建立了防线,苏洲的日军在吴江以南的松陵镇建立防线,金陵的日军在溧水南建立防线,把主力都顶在最前面,也是害怕我们突然发动攻势。”

“据京沪杭大区传来的情报,日军第七十师团和第二十二师团被我们打残以后,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得到日本本土的兵员补充,等于没有恢复编制。”方兆安说道。

“战争打到现在,虽然山城政府败退到大西南,可淞沪会战、江城大会战和连续三次潭州会战等多次战役,日军自身的损失也很大,特别是有经验的老兵,这是无法补充的。”

“新兵都是临时招募的,经过简单的训练就投入战场,没有像以前那样严格训练,即便这两個师团得到了补充,战斗力也不可能再恢复到曾经的水平,基本废掉了。”

“本来日军的第十三军,就是守备部队的性质,连甲种师团都没有,武器装备照着战略机动兵团第十一军,差了不是一点半点,日本储备的资源也都耗光了,一个师团居然没有炮兵,这在全面抗战爆发的时候,是绝对看不到的,所以,我们不主动进攻,日军有很大概率只是单纯的防御。”

“一号作战要开始了,日军的精锐部队都在太平洋战场,第十三军为数不多能打仗的部队,也要被调到前线参加豫湘桂战役,新兵的比例会大幅度上升,战斗力会直线下跌,后期的作战会越来越轻松。”韩霖说道。

面对日军二流甚至是三流的部队,山城政府的豫湘桂战役还被打的成了大溃退,也不怪被美英苏等国家鄙视,山城政府已经腐烂到根子了,外力轻轻一碰,大树就歪了。

“大区区部给各情报站的简报,汪伪政府对外声称汪经卫身体不适,暂时不方便出席会议,已经到外地进行疗养,但我们得到的情况是,汪经卫的旧伤复发,行动已经出现困难,就躲在公馆里等候治疗。”蒋安华说道。“他活着的时间确实不多了,我这次到金陵,也是为了接下来汪伪政府的内部权利更替,陈工博和周坲海将会成为汪经卫病死以后,最大的受益者,这样的变化对我们更有利。”韩霖说道。

之所以这样说,是他知道汪经卫明年就要到日本治疗,直至病死才把尸体送回来安葬,抗战胜利后被山城政府挫骨扬灰了。

陈工博虽然掌握了最大的权力,奈何他没有什么根基,汪经卫没给他提前铺路,估计也是没想到自己会死的那么早。

而特勤局的内线周坲海,接管了汪伪政府的行政院、财政部、中储银行,还做了沪市伪市政府的市长,非公馆派的势力,要比陈工博更加强大。

“老板对我们还有什么指示?”方兆安问道。

“你的任务是把双方对峙的局面稳定住,这就够了,别去瞎掺和浙省的派系权利争斗。杭洲要组建警备司令部,成立稽查处,等抗战胜利以后,用来安置一部分美械师的弟兄们,到时候我们不是和日本侵略者作战,人各有志不必强求,转入稽查处、宪兵和警察部门,其实也不错。”

“至于安华,你现在是浙省的警务处长兼杭洲警察局的局长,精力要更多放在警察部门。趁着目前的形势,抓紧时间招募并且训练警察,以警政司的名义举办高级特训班,培养我们的高级警官。”

“将来抗战胜利,京沪杭等地的警察局,都要成为我们特勤局的势力范围,我和中央警官学校的李梦龙,在山城已经掰了一次手腕,亮明了敌对的态度,警察部门的权力,我是非抢到手不可的。”韩霖说道。

“中统局的调查室和军统局的杭洲站,打着搜捕叛徒和奸细的名义,抓了不少商人,敲骨吸髓一般的压榨财物,这样的情况也引起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强烈不满,对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能放任这样的现象,您看这事该怎么处理?”蒋安华说道。

韩霖知道,收复的这些地方难免要出这样的现象,这些所谓汉奸商人,他们之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和日伪勾结过,压榨当地的老百姓,给日伪收购物资而大发横财,更多的是被逼加入日伪的商会组织,并没有什么汉奸行为。

说到底,各地的日伪资产被蒋总裁给了特勤局,军统局和中统局看着眼红,所以就打着抓汉奸抓奸细的名义,采取的一种捞钱手段。

“你暗地里建议省政府和省政府给军委会告一状,说军统局和中统局的行为,引起各地的人心动荡,商人纷纷外逃,生怕遭到不公正待遇,这样不利于战后的经济恢复和社会秩序稳定,我要制止他们的行为,也得师出有名,免得被戴老板和徐老板记恨,连口汤也喝不到。”韩霖想了想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