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穿越重生 > 被退婚后,隔壁全村肠子悔青了 > 第233章 先生唐钰

第233章 先生唐钰

万氏眼睛一亮,“妙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要是对方年岁合适倒是能好好合计合计。”

韩氏看着她们俩止不住摇头,“我看你们真是疯了!”

因为万氏和苏苔正在兴头上,韩氏说的话也没人听得进去。

又过了几天,朱夫人那边真送来了一个老先生,说是外地的,可一听口音就知道还是钊化县的,万氏找了个借口让苏川把人送回去。

“朱夫人,您找的这个先生不合适。”苏川面对朱夫人不卑不亢。

朱夫人挑眉,“哦?怎么不合适?这老先生在利州也算是有些名望了,给孩子启蒙绰绰有余,为了请他我还费了不少心思。”

苏川闻言,温声解释道:“先生自然是极好,只是不合适,您也说先生有名望,这样的人出现容易引起旁人注意,更容易暴露他们的处境,您若是真的想要给孩子找先生,就往利州之外的地方寻吧。

最好是真有才华且名声不显,利州无人知晓的那种,到时候您将人带去我家,我自会将先生送去目的地,不过夫人还是要提前跟先生说一声,一旦跟我过去,先生至少十年不能离开那个地方,除非朱公子提前回来。”

朱夫人神色陡然变得凌厉,“你们这是防着我?”

“不敢!我们是防着所有的危险。”苏川不卑不亢回道。

良久,朱夫人笑了,“罢了罢了,就按照你说的办。”

等苏川走后,朱夫人气恼地打翻身边的茶盏,“好厉害的一家子,难怪我儿会放心把人交给他们照顾,也就我那蠢女儿看不穿,白瞎我折腾一场!”

她确实是想着从先生下手,顺藤摸瓜找到孙子的下落,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被看穿了,接下来反倒不好再使手段,免得真的把苏家母子逼急了,人什么口风都不漏,她见孙子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刚离开的苏川压根不知道朱夫人是这么想的,不过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因着苏川的要求苛刻,朱夫人这回可是发动了不少关系才找来一个勉强附和要求的。

当人被带到苏家的时候。

朱夫人率先介绍道:“这位先生姓唐名钰,禄州人士。”

“禄州?可是琅琊国最南端的禄州?”苏川一脸惊诧。

唐钰双手抱拳回礼,“正是!在下四处游学,早已离家多年。”

苏川仔细听唐钰说话,发现他的口音很是纯正,听不出是哪儿的,但绝对跟利州没有半点关系。

“先生可知道我们的条件?若是随我去教书,十年都不能离开。”

他着重提醒。

唐钰微微颔首,背脊直挺,“朱夫人已经同在下提过,我答应了。”

苏川顿了顿,“那好吧,先生先在我家中住下,待我安排好再带先生过去。”

“可以。”

朱夫人见苏川把人收下也跟着松了口气,客客气气地同唐钰道谢,“唐先生,我孙子就拜托您了,月钱一年一结,到时候他们会转交到您手上。”“好说。”

朱夫人走后。

唐钰也住进了苏家。

看着整洁干净的屋子,还有四面垒起的石头墙面,他眼中多了几分兴味,出门就跟苏川问起东门村的情况,“在下初到此地,本以为利州土地贫瘠,百姓的日子应该不如禄州好过,没想到这村子倒是出人意料的富裕。”

一个村子有没有钱,一看屋子而看人,苏家一家穿的都是没有补丁的衣裳,精神面貌也是极好。

苏川笑笑,解释道:“村里种高产麦子,家家户户都挣了钱,自然条件要比其他地方好上许多。”

“哦?那高产麦子就是从这个村子出去的?”唐钰显得很意外。

苏川点点头,指了指不远处的人家,“那是我二叔,就是他们家最先种出高产麦子,也是他们一家带着村子富裕起来。”

“原来如此!那可是大善之家啊!”唐钰发自肺腑的夸赞。

苏川嘴角微微上扬,转而问道:“唐先生年纪轻轻,还有才学,怎么会从禄州跑到利州?还愿意一待就是十年?”

这个问题他刚刚就想问了,只是看唐钰眼神清澈明透,这才没有当着朱夫人的面说出来。

唐钰仰头望天,长叹一声,念了一首悲凉的诗,眼角泛起一丝泪花,“我夫人三年前难产死了,一尸两命,此事对我打击极大,留在故土总会听见旁人议论此事,还不如走了清净。”

“对不起,我不知道。”苏川赶忙道歉。

唐钰摆摆手,“无妨,这些事情迟早也是要跟你们说清楚的。”

苏川见他如此坦荡,对他越发敬重,夸赞道:“先生对令夫人真是情深义重。”

唐钰苦笑连连,“情深义重.我们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的,成亲不过十日我就应了县令之邀去县衙任职,本是想着等我在县衙站稳脚跟再把她接到身边。

可爹娘却说她有孕在身不好动弹,我想我一个大男人也照顾不好孕妻,就同意了,没想到再次收到消息却是她难产身亡。

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将他们母子下葬后才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真相,是关于我爹娘如何对我妻子的,此事对我打击极大,我无法面对他们,可他们却认为公婆给儿媳立规矩天经地义,他们并没有错,回头就张罗着要再给我娶妻。

我拒绝了,他们却说我不孝。

何为孝!对他们言听计从就是孝吗?我反复自省,始终找不到答案,夜夜煎熬。

为了躲他们,我甚至住在县衙不敢回去。

可他们却不依不饶闹到县衙,跟所有人哭诉他们的良苦用心,结果便是连县令都质疑我的品性,那时我身心俱疲,本是打算一死了之,将这破皮囊还给他们。

跳河的时候一道士路过把我救了,他说人生一世,本就不易,顺势而变,随心所欲,自在畅快即可,脱下枷锁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做不到道长的释然,但那一刻突然不想死了,于是我收拾行囊,留下一封书信远走他乡,用了三年才走到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