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19章 大洋彼岸的扩军潜力

第119章 大洋彼岸的扩军潜力

第119章 大洋彼岸的扩军潜力

对皇帝汇报公务称“奏”、对太子汇报公务则改称“启”,启本也就是臣工进言东宫之书便称启本。

英国方面暂时没有其它诉求,他们不打算继续与大明进行实质性的对抗,因为当下做此举措没有意义,得不偿失。

现在大英帝国只想着继续维持其它殖民地,关键重心仍在于欧洲的“均势政策”;至于岌岌可危的远东格局,能维持一天是一天,完全没作长远考虑,可以说是摆烂了。

“因为英荷不足为惧就能行此大胆之举了么?得了得了,住口,又是以往的陈词滥调。”在电话中,朱立锲十分不悦地斥责了东洋舰队的一名中将。

这些天,皇帝的身体不大好,便让他代理一些日子的寻常政务,虽然称不上监国,但是权力也不算小。

各方势力与各派人士自然不愿错过这个良机,大家都关注着皇太子的行为举措,以此来捉摸他的处事风格。

“世界局势乾坤未定,然而却已经有人坐不住了。”朱立锲对身旁的詹事吴正仁吐槽道:“他们好像就笃定美国会对此捏着鼻子任了似的。”

面露无奈之色的后者颔首道:“翻来覆去皆是其**备废弛之言论,可对于工业建设如此齐全庞大的美国而言,转型恐怕还用不了一年。”

“其陆军兵力虽少,但扩充起来也容易,据前年那份报告印证,美国仅仅是囤积的战备军械便可武装至少六十个师。”朱立锲站了起来,边踱步边说:“海军就更不用提了,从未被轻忽过,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是一流的。”

他所谓的战备军械是大都督府情报处和兵部联合统计和预测的一份有关美国战争准备的报告所提及的,用于评估假想敌的备战与扩军速度。

现如今偌大的美国虽然仅有与其体量不相匹配的、区区十万之众的陆军,然而其库存的各类武器装备却保存良好,而且数量甚为庞大。

比如m7917型步枪,当年恩菲尔德公司设计的P-14步枪因为全英伦三岛的工厂都无瑕组织开辟新的生产线,于是英国人前往北美洲寻找生产商,美国人一共生产了超过一百万支P-14步枪,并定型为7917型,其中大部分都在战后被留作了库存。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万支斯普林菲尔德m7903型步枪,超过四千门仿制的“施耐德75小姐”、mle-7897型75㎜野战炮,一千余门仿制的施耐德mle-7917型155㎜榴弹炮。

这些数量庞大的兵器不容忽视,以之扩军六十个师都是往少了估计,实际上完全可以凑出上百个师。

这还只是第一波消耗而已,一旦转入战争状态,完成军械生产转型,各类武器装备将会如洪流般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可以说这才是朱立锲最为忧虑的地方——大明的确可以轻松将整个南洋收入囊中,能让英荷两国忍气吞声,但怎么确保美国捏着鼻子任了呢?

虽然后者的确有概率退缩,但怎敢排除美国选择正面强硬应对的可能性?

倘若谁敢不考虑这种情况,就不叫乐观与自信了,而应该叫天真和自负。

到时候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让大明和美国坐上谈判桌?或者说,以当前大明的国力能否对抗之?

这是朱立锲作为皇太子所忧心的——打可以,但是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

对于如何让战争变得“可控”,他没有几分把握,因为他很清楚那些从战争中获益的、赚得钵满盆满的家伙真的会满足么?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更重要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利益分配是非常复杂的,无法避免分配不均。分蛋糕时无论下刀多么精准,总归不能避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

而这,恰恰会是矛盾之所在,到时候那些家伙势必会不甘心就此结束——凭什么他由此赚了那么多,我还没赚多少呢就要终战了,岂有此理?

思索少顷之后,吴正仁沉吟道:“美国人彻底放弃远东的可能性不大,再精明的商人也会冒险投资尝试,战端一开,除非我军战果能犀利到让他们立马打消念头,否则他们不大会选择和谈。”

他顿了顿,接着说:“比如就像海军方面所言,倘若能在短时间内对美海军之太平洋舰队取得歼灭性打击,这就足以使之彻底放弃远东了。”

如果能对太平洋舰队取得毁灭性打击,那么广阔的太平洋就任大明海军游弋了,北美洲西海岸门户大开,这种情况下美国人的确很可能选择和谈,因为短时间内无法造舰补充。

反之,如果只能伤其一、二指,那么太平洋舰队就可以继续周旋和拖延,只要争取个一、二年的时间,后续的舰船就会如下饺子一般补充入役了。

朱立锲冷哼了一下,随口道:

“但这不大可能,海军无非就是想在条约到期之后大规模扩充舰队,可这有用么?美之太平洋舰队可以龟缩于港转为‘存在舰队’,东洋舰队难道想顶着港口岸防炮的火力发起强攻?”

“当下局势虽有恶化趋势,不过估计至少还需个三、四年才会到顶峰,与其现在就把巨额资金投入舰队扩充,不如再投入建设一年。军费开支也不急着提升,再过两年吧,如今建设得越多、真打起来了后劲也更足。”

“殿下,”这时,一名侍从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眉州、青神县一带突发地震,不算强烈,但据报已致使上百屋舍坍塌,数百吏民人等伤亡。”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先前,酉时。”

“还好不是晚间的地震……”朱立锲不假思索地说:“让他们尽快勘明情况,瞒报、谎报者严惩,着令周围州府辅助救援,按常例来即可。”

语毕,他又想到了什么,便补充道:“眉州那儿路况本就不佳,这次势必要断了路。电令四川都司,若是物资输送不畅,自行调遣空军帮助。”

“令旨既下,明白。”前来汇报的侍从拱手领命,随即快步离开了。

旁边的吴正仁也禀告道:“殿下,月底的行程已经在安排了,扬越公司那条汽车生产线基本完成,还在调试,下个月开始试生产,如无意外,今岁冬月即可投产。”

“如此就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