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23章 第一二〇章 未来的打算

第123章 第一二〇章 未来的打算

第123章 第一二〇章 未来的打算

尽管在主观上觉得如今的登陆作战非常原始而多少有些不以为意,然而在客观上周长风依然较为认真地进行着课程学习。

虽然自己有更加先进与完备的两栖作战理论知识储备,可又不能生搬硬套,总该是要跟如今大明海军的现况来接轨、对接的。

次日清晨,早饭就着榨菜和腐乳,周长风干掉了一碗粥和一个大肉包子,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却从广播中获悉了最新的军内通报。

十二师和三十四师的师长都被问了罪——不执行停止进攻的命令,反而继续向敌军纵深进攻,以至于差点丧师辱国!

虽然初衷是好的,想要多多歼敌以振国威,然而过程很惊心,结果只能说是万幸。

实际上,尽管有“军令如山”之说,但军队在这方面其实并不那么严苛,许多时候是有点灵活的。

前线指挥官如果发现战机,选择违抗军令自行决断而立了大功、奇功,那行,可以不咎;但若是因为违抗军令打了败仗,那就得两罪并罚,从重惩处。

显然皇帝朱士堰深明此理,这是大明多年以来的首场值得一提的战役,或许也将是今后大战的预演和开端,故而具备很强的象征与参考意义。

真心为国也好、虚言谋私也罢,违抗军令之风不可长,不能睁着眼闭只眼就这么过去了,必须惩处以为后来者戒。

否则,以后其他人有学有样岂不是乱了套?

旨意下达后,两个师长,十二师师长被解职调去了陕西都司就任闲职、三十四师师长被全军通报斥责。

“看着不重,实际上对于他俩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严厉的处罚了,等于断了前途。”

这一天的修习结束之后,闲来无事的周长风见时间尚早,就油然而生了去找夏筱诗的念头。

于是乎,他成功卡着时间在校门口“蹲”到了下班的后者。

“那的确蛮重的。”夏筱诗眨眨眼,“不过他俩的过错倒是成就了你。”

“你这么想…也没错。”

二人这次就近找了一家饭馆吃晚饭,倒是显得比往常随意多了。

清蒸鲈鱼、盐水蚕豆、时蔬小炒几道菜只消片刻工夫就被端了上来,周围的食客们不算多,约莫四、五桌的样子,看着大都是下了班的职工。

边吃边聊,话题仿佛数不尽似的,周长风与夏筱诗本在说着京城的交通问题,结果扯到了房子的事。

谈及这个,前者还真有些不好意思,时至今日他虽然手里攥着不少钱,然而却尚未在这偌大的京城中据有一隅之家宅。

中学毕业之后报名赴京城就读武备学院,不用担心没地方住:武学毕业之后赴禁军就任,亦是如此。

在大姐出嫁、母亲病逝以后,武汉府武昌县的老家的那套老宅子就是他的资产了,同时还有一笔不多不少存款,大约一万一千圆。

不考虑卖了老宅子的选择的话,如今周长风手头有自己几年服役积攒下来的薪饷五千多圆、军功嘉赏的一万圆、情报处的“特别津贴”一万圆、军器局的奖金五千圆,加起来统共不到三万一。

但是“京城居、大不易”可不是说着玩的,市区的一套标准的小三合院都是四万圆起步,好地段的话能上七万圆之多!

周长风很无奈的发现自己连买房子都勉强,更别说人生大事了。

但之所以说是“勉强”而非“做不到”是因为他还有一笔数额不小的存款。

因为禁军军官在这方面有特殊福利——军官自上尉起会发房子,但都是那种千篇一律、造型单调的小院,而且都地处城郊,因此大家普遍不喜欢,通常到手以后就将之转手卖掉了,“周长风”亦是如此。

发的那套小院卖出了二万三千圆,加上这笔存款的话,自己总共就有五万多圆的可支配资产了。

这笔巨款其实都足够去一个小县城安安稳稳过上一辈子了,但在京城却只买得了一套房子与家具。

“……当年我姐出嫁时,我们好像只要了一千六的彩礼吧,不过最后返回去八、九百。”周长风边说着边夹菜,佯装漫不经心地问:“京城这边应该会多些吧?”

“也不尽然呀,”夏筱诗感觉到了他这话的意图,便故意模棱两可地答道:“有些要的多但是嫁妆返的也多;也有的看着要的少,可嫁妆却很寒碜。”

见套话失败,周长风便直截发问了,他笑道:“那你呢?”

夏筱诗微微挑眉,轻松道:“我家就我一个,看伱心诚否咯。”

一般来说,如果目的不是为了变相的“讹钱”,那么通常彩礼不会很高,同时还会返还许多;要是更开明些,甚至可能会不要彩礼——无论收了多少都全额加进嫁妆中,等于只走个流程。

周长风对此并不是很在意,在这方面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自己再怎么着也是实打实的中校,工科给事中的老丈人自然不可能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

二人就此往下继续聊着,少顷,夏筱诗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那…你日后也一直在军中任职么?”

她感觉自己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留在禁军还好,至少安稳不用冒险,可去海军陆战队却是周长风的选择,自己也没法劝阻。

但沙场征战真的好危险,指不定哪天人就没了。

“怎么说呢?”不以为意的周长风随口说道:“于私,我觉得那里很适合我;于公,这也有必要,毕竟放眼大江南北,可能还真没几个人能在登陆作战这方面比得上我。”

其实这还涉及到一个更长远、更宏大的打算。

就大明目前这个多方妥协后的本土特色的二元君宪制,别说有生之年了,可能再过个十几、二十几年的工夫就能看到她的崩溃。

目前的欣欣向荣只是表象,内里的纷争与矛盾多得不可计数,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算是回光返照了。

在那之前,自己多少得站稳脚跟吧?小人物是无法左右大势的,而如果想在未来的历史舞台上起作用,自己就得趁着这些年的工夫往上爬。

大战几乎不可避免,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