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35章 水蛊;成军前夕

后明余晖 第135章 水蛊;成军前夕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8:07

第135章 水蛊;成军前夕

第135章 水蛊;成军前夕

所谓的“水蛊”指的就是血吸虫病,其在在中国流行了至少两千年,在现代医学出现之前,人们无从知晓这种疾病的病因。

古人将之归为蛊症,称之为水蛊、水毒、溪毒、大腹症等等。

东晋名医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水毒中人……虫食五脏,热极烦毒。良医不能疗」之载;唐朝名医孙思邈亦在《千金要方》里记「有人患水肿,腹大四肢细腹坚如石……此终身疾,不可强治」之说。

在后明,血吸虫现与疾病定名是在四十年前的启元历7896年,人们通过显微现了那致病的血吸虫尾蚴。

当时,根据太医院和地方官府的调查,血吸虫病流行于大明南方多省的三百五十个州县,已患病人数约有一千二百万,处在疫区可能染病的人数则超过一亿五千万。

由于大明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医疗条件,大多数人得不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恶化,肝硬化、脾肿大、腹水、消瘦随之而来,最终致命!

作为重灾区的鄱阳湖流域,十几年的时间里,仅仅都昌县就有上千户人家因此绝户,有些几百人的村子近乎全灭。

不过那个混乱的年代,朝廷和官府自然没有余暇来管这事,直至立宪之后,随着局势稳定,这等病害才得到了重视和治理。

然而因为传播途径的缘故,以及大明基层组织的行政效率也就合格水平,三十年来,大江南北的血吸虫病害一直时兴时落,只能说勉强得到了扼制。

毕竟,它在历史上历经大几十年的大力防治,可直至新世纪都尚未被根除。那啥尚且只能做到这个程度,更不要说大明了。

今年端午节前,由于近几年血吸虫病害不常见,人们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湖口县的百姓们集体下河滩去打箬竹为包粽子做准备,结果三千余人感染。

其中一部分人病症为急性,所以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就陆续有超过六百人病亡。

然而如此灾祸却被湖口县地方官府所隐瞒,因为他们本该阻止百姓下河滩这等危险行径的,出了这档子事可谓巨大的失职,于是知县和县丞等人决意瞒报,直至全县医务爆炸、实在瞒不下去了才上报,而且在奏报中的用词也轻描淡写。

这种想蒙混过关的想法显然忽悠不了当了三十几年皇帝、经验丰富的朱士堰,于是…事发。

而在武汉府视察好了扬越公司的朱立锲得知以后,便自作主张地改变了日程安排,直接飞赴九江府了。

对于皇太子的做法,皇帝虽然有些不满,但也远称不上讨厌,只是传谕让他赶紧回来。

这事的波澜所影响的范围不算很大,现在也没网络,人们最多在报纸上能获悉只言片语罢了。

在十一月中旬开始,随着海军陆战队修习班结课,兵部的正式调令也终于下达了。

根据安排,陆战一团所辖官兵须于十一月二十日全部到达编成地,二十一日开始初步编成,官兵之间相互熟悉一下,然后就准备过年了。

后续的整训则不急,等到明年正月十六日才正式开始。

作为主官,周长风于二十日一早就赶到了位于江心洲的编成地,而这也将是陆战一团的驻地。

如今没有长江大桥和江心洲大桥,所以这个选址在交通上是颇为不便的,不过倒却挺适合海军陆战队这样的单位进行训练?

“江心洲适合建房的就这一片地方,最多不过容纳你们这四千号人。”

江心洲易受洪涝灾害,所以只有一片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作为军营。

黄泰泽是专程前来“看望”的,虽然口头上不明说,但心里多少还是舍不得自己看重的后生被调走的。

“恐怕自你奉命出席记者会起就入了对方的眼了,从那时起你就不可避免要卷入朝政斗争,想独善其身是很难的……”黄泰泽说了几句,然后看向了周长风,难得的打趣道:“伱对此可不能掉以轻心,听到没?周团长。”

周长风闻言便赶紧拱手行礼,认真地回道:“您言重了,我从毕业入役到现在这些年少不了您的照拂,前辈永远是前辈。”

“够了够了,这不是重点。”不以为意的黄泰泽摆摆手,望着远处长江上的来玩船只,“虽然尚不知实情,但亦可管中窥豹,海军之中激进、心急之辈相当多,急功近利之论也很吃得开,所以……”

“您是担心逼宫?”周长风问道。

“嗯,但…甚至可能不止于此。”

逼宫已经很严重了啊,不止?更甚?比逼宫更严重的是……

但黄泰泽看似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了,他干咳了两声,转而言道:“事到如今没有可选的余地,着眼当下吧。”

周长风原本不错的心情因为这些话又有些沉重了,他打消了这方面的念头,然后苦笑道:“团副谢万诚、参谋长赵寒枫、一营营长薛灿、炮营营长朱立铄都是我认识的,二营三营和战车队的主官还没到任,从无到有组建一支部队比我预想的还要麻烦啊。”

“麻烦就对了,为将之道岂有那么容易?”黄泰泽负手踱步,继续说道:“你认识的那几位全是从混三旅拉走的,哼,这陆战一团的骨子里倒是有我混三旅的一份子了。其余几位你想必也知道履历,都不是寻常人,无论如何都得镇住他们,一军之将不可无威,能不能拧成一股绳就看你本事了。”

二营营长陈珉原本是驻威海的陆战队独立第五营的营长,此次算是平级调动,曾经远赴兰芳作为顾问指导训练,可见其军事素质。

三营营长范启瑾是当今来安伯的孙子,综合来看,理论水平不低,但是实际经验可能较为欠缺。

这些家伙的性格和素质都各不相同,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想到之后的组织工作周长风就头大不已。

不过头大归头大,底气他还是有的,论素质、论战绩,再不济论个人武力,他都自信能搞定这些家伙。

随着一艘艘渡船从江畔的码头把士兵、装备、建材给运了过来,原本冷冷清清的军营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二十几辆卡车来来回回的运着装备和建材,而士兵们则在下船以后徒步走来。

二十日傍晚,随着最后一名军官到任,周长风掐着晚饭的饭点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