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46章 隔岸观火;你爹凶不?

第146章 隔岸观火;你爹凶不?

第146章 隔岸观火;你爹凶不?

尽管在己方坦克的装甲无法抵御这样的火力,但红鹰军团的这个轻型装甲连却充分发挥了通讯与组织上的优势。

轰隆轰隆的炮声不绝于耳,子弹打在装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II号坦克的Kwk30型20㎜机炮一直在发出“咚咚咚”的怒吼。

在短暂的激烈对射后,德军指挥官命令发射烟幕弹遮蔽敌军视线,并呼叫己方炮火支援;同时,一个排的坦克则立刻向左翼迂回。

“-7区域,敌方装甲战斗车辆,申请炮击支援,试射!”

无论是战术素养还是坦克的通讯设备,国民军显然无法与红鹰军团相提并论。

因此,在遭到两轮105㎜榴弹炮的炮击后他们便陷入了混乱,而突然出现在侧方的5辆II号坦克则让他们损失惨重。

“打的好!”II号坦克乘员们的耳机中传来了treffe的欢呼声。

使用十发弹匣供弹的20㎜机炮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谓不高效,Pzgr39穿甲弹能轻松钻透那仅有一厘米的薄弱侧面装甲。

如此,在抛下熊熊燃烧的7辆cV-33和6辆T-26的残骸后,国民军的这支坦克部队仓惶撤退,首场“现代”坦克战也以1:3的交换比落下帷幕。

cV-33

T-26

PzKpfw-II

既然是史无前例的首场坦克战,其参考意义自然是非凡的。

如今的伊比利亚半岛早都成了各国的新式兵器试验场,许多国家的军事观察员都直接或间接的见证了许多场战斗。

大明驻西班牙公使馆的三名武官和其随从并未随着使馆撤离,而是打算再多滞留一段时间,他们千方百计地从各方搜集着战报——野战医院、二线指挥部、补给站等等都有他们的身影。

当战斗的具体经过仍在流转与汇总的时候,英国人对于红鹰军团地面部队直接参战的事情立刻表示抗议,声称这是严重违反《鹿特丹条约》的行径。

这个条约起源于英法干涉军狼狈败退撤过莱茵河之后,两国对新生的德社严防死守,实施严厉的经济封锁,禁止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资源进入。由于“芜菁之冬”的惨痛记忆,民众非常忧惧饥荒,于是德社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向英法妥协,承诺至少不对外输出那啥,而英法则解除部分经济封锁,这个条约于启元7922年8月于荷兰鹿特丹签署并生效。

显然,直接参战的红鹰军团触动了英法的敏感神经,他们宣称如果不终止这种行径,那么将立刻组织经济制裁。

截止新年的一月四日,德社方面仍然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继续坚称这是“志愿者的自主行为”。

但这谁信啊?这种陈词滥调让英法两国非常不爽,扬言要实施警告手段。

不过这一切暂时还影响不到万里之外的大明,皇帝与阁臣们在隔岸观火,而军部则有不少人盼着欧洲各国的矛盾爆发,最好以西班牙为饵而大打出手。

至于普通人,那就更加置身事外了。

比如周长风现在就是典型的例子了,因为他又收到了出乎意料的请柬。

“这有些离谱吧?距离提亲恐怕还差一段时间。”

“我也不知道,但我爹就是这般要求的。”

周长风很诧异地从夏筱诗手中接过了一张靛青色封皮的请柬,落款是她父亲夏炳的。

“不会是要问生辰八字吧?”

“应该不是,我家不兴这个。”

至少在大明经济发达的地区,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的重要性已经大幅降低了,许多人家压根就不再考虑它了,但门当户对仍然是硬性要求。

夏炳的想法与意图其实不难猜测,好歹是自己养了二十载有余的女儿,岂能轻易交出去?再怎么样也得亲眼过目一下,不然哪儿安得下心?

自己的老丈人想当面考校自己一下?周长风觉得其实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是他当爹,肯定也要亲自遴选、考验自己女儿的夫婿的。

“你爹凶不凶?是不是那种一天到晚板着脸的?”

讲真的,周长风对于监察官员的刻板印象就是如此,而且是臭名昭著…哦不,应该说是名声赫赫的大明六科给事中。

尽管他不怎么懂历史,但是根据平时插科打诨的闲聊也足以了解六科给事中的独特之处了,这在大明可是地位相当高的京官了。

六科给事中不仅有监察、弹劾之权,而且各种政令都要经过六科审查,给事中们有权将之驳回;其升迁前景也极好,往往能连跳数级。

夏筱诗抿着嘴想了想,踌躇道:“他…我觉着还好吧,至少在家还是温和的……至于在官署是何种模样,那我就不得而知了。”

这不等于没说嘛?要知道很多人的性子都是分场合的,在外和在家甚至能判若两人。

“没事,不慌。”周长风自我宽慰道:“枪林弹雨都过来了,见将来的泰山有什么可怕的?”

呵!就事业来说,自己这混得也算不错了;至于外貌,虽不说剑眉星目、帅得惨绝人寰吧,但肯定也还行。

做人啊,还是得自信一点。

夏筱诗本想说“你到时候一切如常就行”,但最后还是欲言又止,如常也好、装模作样也罢,反正父亲应该不至于看不顺眼。

于是第二天的晌午时分,认真准备过后的周长风便直奔刑部而去,然后在一番东扭西拐以后来到了一处又偏又小的房间。

其实他今早本来还想着是不是要穿礼服的,然而又觉得这可能有点太招摇了,所以最终还是身着常服而来。

没过多久,夏炳就推门入内了,一身袍服的他看着就是那种极为稳重的中年男人模样。

如今的官员常服较之古代的有补习的盘领大袍有不少区别——盘领改为立领、袍裾(下摆)减短、衣袖也更直更窄,总体观感上就是显得更加干练。

有意思的是文官常服的颜色,现在统一为海蓝色,人们当初对此各执己见——有人认为石青色、靛青色虽然沉稳庄重,但却有点阴郁和呆板;有人又觉得天蓝色太清新与年轻了,不稳重。于是,朝廷在折中以后选取了海蓝色。

也有说法称这是因为当时大明在大力建设海军,是朝廷决心进军海权的体现,但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了?

而现在,见夏炳入内,周长风赶忙站直了身子,然后非常规矩地叉手行礼,但却开口道:“小婿见过泰山。”

闻言,刚进门的夏炳差点就没站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