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这不是坑人吗?

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这不是坑人吗?

第193章 第一九〇章 这不是坑人吗?

西班牙政府对许多地方的统治力度本就不佳,自治地区不在少数,而且有些安那其信奉者并不欢迎来自外国的志愿者,乃至对政府都不甚重视,而现在的混乱状况更加加剧了这一点。

同时,立场、派系林立的西班牙政府之中亦是如此,并非所有人都欢迎志愿者们都到来。

对于德社方面无偿为国际旅提供的大量武器装备,有些人因此就动了心思。

“少了整整十节车皮的武器?”周长风诧异道。

副官米勒不假思索地罗列道:“是的长官,仅有四门加农炮运达。一共缺少二百支步枪、三十挺重机枪、一百万发子弹。”

缺少一点步枪倒是不要紧,但是作为火力支柱的重机枪和起主要杀伤作用的火炮哪怕只是少一点,都会显著影响整体战力。

这儿也算是欧洲战场,虽然双方水平都不高,但战斗烈度却不可小觑。

火炮的战争之神美誉绝非浪得虚名,《现代战争指南》曾有「在平原或沙漠地形,火炮造成的伤亡占75%;在丘陵或起伏地形,占63%;在森林或城镇地形,占50%」之说。

榴弹炮呢?反坦克炮呢?高射炮呢?缺少这么多重装备的部队在亚洲或许还能当二线部队,但是在欧洲就只能当填线的炮灰。

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甚是不满的周长风将电话打去了司令部,直截了当地向施罗德质询起了这事。

后者也非常无奈,告诉他这是共和军地方部队的擅自举动,私下截留了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并声明是因为战况紧急而临时借用的。

但显然,这是有借无还的。

“司令员先生,您是经验丰富的将军,您很清楚缺乏重装备的影响有多大,我要为几千名志愿者的生命负责,他们是来抗击侵略者的,不是离开家乡来送死的。”

电话那头的施罗德轻叹了一口气,“抱歉孩子,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永远是很大的。我会设法再向你们交付一些装备,目前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话已至此,表过态的周长风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致谢。

挂了电话的他大骂西班牙人不仁不义,旁边的军官们也同样忿忿不平——咱们怀揣一腔热血万里迢迢过来,还要受这刁难?

大家都是工业**队出身,谁习惯在这种缺枪少炮的条件下作战?

惨烈不要紧,再惨烈能有欧战的那几场战役惨烈?但是至少得把装备配齐啊。

“这帮子混蛋,西班牙在他们的治理下一团糟,这就是原因!”米勒恼怒道。

米勒是美国人,来自弗州,曾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就读,但是毕业后并未服役,只是一名预备役军官,平时的工作是汽车工程师,现年二十四岁,正是暴脾气的年纪。

“我其实不介意西班牙现在的政府垮台,只要不是▇▇▇分子上台,换什么都行。”一直不多言语的罗尔德平静道。

克雷蒂安吸了一口雪茄,吐了个烟圈,无奈道:“他们缺乏统一的纲领,不停的内斗,组织涣散,这相当致命。”

周长风平复了一下心境,缓缓说道:“但我们并不能干涉他国内政,这是基本原则。装备的事情…再等等吧。”

刚来就遇到麻烦,这实在是让人无语。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除了接收运达的装备之外,周长风一直在着手调整现有的编制和训练条令。

编制上,50旅原本编有71、72、73三个营,另有工兵连、野战医院和一个营级的炮兵群。

但这显然太过简陋,于是周长风将缺少装备的73营抽出了一个连,改为通信连;将补充连改为侦搜连;又把刚刚抵达的一百三十余名奥地利志愿者编成了防空分队和反坦克分队。

原本拨发给50旅的武器装备虽然被截留了相当一部分,但剩余的数量依旧不少,包括:

1800支毛瑟Kar98k步枪、200支斯太尔mP34冲锋枪、120挺mg13轻机枪、30挺mg34通用机枪、20门grw34型80㎜迫击炮、4门FK16型75㎜野战炮。

除此之外还有2000顶m35钢盔、2000个m30防毒面具,以及一些汽油发电机、atsc33型电话机、无线电台等技术装备。

可以说轻武器装备是十分不错的,甚至可以称得上奢华二字。

这年头的冲锋枪可不是使用冲压工艺的铁皮壳子,而是实打实用的切削工艺的产物,mP34的机匣和枪机都是使用优质钢材一点点铣、削、钻出来的,质感极佳。

而mg34更是如此,可谓是德国式的精工细作的直接体现,近乎相当于将几块加起来重达50㎏的钢材切削为主要机件的,制造它需消耗超过150工时。

德国人竟愿意无偿提供这些价格不菲的新锐兵器,而不是用老旧的水冷重机枪mg08来搪塞?

但是…轻武器这么新锐,重武器咋就拉胯了?

要知道FK16型75㎜野战炮是以欧战时期的老旧玩意改造而来的,与之相比,新锐的Le.Fh18型105㎜榴弹炮多好啊。

历史上德国人为了规避合约,在兵器研发掩人耳目,把许多新武器的编号都定为18,从而佯装是欧战时期的产物。为不妨碍理解,不予变动。

原本为十二门制的炮兵群现在只有四门炮,还是三英寸级别的轻型火炮,这能顶啥用?

缺少重装备的状况让周长风颇为焦虑,左思右想之余,他对共和军的失望又多了一分。

听说几个派系最近正在进行激烈的权力斗争?甚至在临时首都瓦伦西亚的郊区出现了公然袭杀的恶劣事件?

这些烂泥扶不上墙的西班牙人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只能靠自己。

心情不佳的周长风离开了别墅的办公处,走到了外围的驻地散步散心。

走着走着,他看到一群年轻的战士正兴致勃勃地围着一个中年人,后者正在高声朗诵着什么。

询问过后他才知道这个中年人是从美国来的,是一名作家和诗人,现在大家正饶有兴致地听他朗诵自己的作品。

“美国不是禁止公民来西班牙吗?你是怎么过来的?”周长风好奇地问道。

那名中年人很不以为意地答道:“但是贸易没有停止,我躲在了轮船货舱,五天就到了。”

just 5 days???

这时旁边有人不甘示弱地说:“我为了离开俄国,当时直接扒在了火车车厢底下。”

一名法国青年叹了口气,沉声道:“你们至少成功抵达了。半个月前,翻越比利牛斯山过境时,我的好朋友摔落了山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