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195章 弹跳贝蒂

后明余晖 第195章 弹跳贝蒂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8:07

第195章 弹跳贝蒂

第195章 弹跳贝蒂

布雷特的说法一点没错,塔拉韦拉是马德里在西南方向的门户,如今正处于正处于对峙状态。

如果能将之夺回…或哪怕只声东击西一下,都能马德里方向缓解不小的压力。

但现在的共和军正在大规模扩军中,实际能够调动参战的部队并不多,也不可能为此就冒险调动战略预备队。

司令部原本计划在之后不久将国际纵队派往南线,而五〇旅这一规模较小的单位就显得有些不上不下了——

说它多吧,它本质上只是一个团级单位;说它少吧,士气高昂、军官多有经验,实际战力却又远高于一个团。

因而非常适合进行一次试探性进攻,在塔拉韦拉方向出敌不意,甚至可能让国民军和意军出现误判。

周长风向施罗德讲述了自己的意图,后者相当诧异。

“夏,这是中国式的战争智慧吗?我觉得这是非常冒险的举动,你们缺乏必备的重武器,在平原地带交战,你们所发挥的战斗效力不会比民兵单位高多少。”

“不,司令员,这不是军事冒险,这是一场正经的军事行动。”

“在我看来,轻步兵不适合在平原地带作战。”施罗德说话时,嘴上的胡子一翘一翘的,“山地和丘陵才是他们应该的主场。”

“没错。”周长风一本正经地说道:“因此我要设法让我的部队重型化,以适应以后的战斗。”

“那你打算从哪获取重武器?”

“塔拉韦拉。那里只有叛军一个正在整补的旅,以及意军的一个团级规模的战斗群。”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交谈,施罗德才终于被周长风说服,勉强同意了这个在他眼中怎么看都像是以弱击强的构想。

在上报主动出击的申请以后,共和军司令部那边自然是喜出望外。

正愁没有额外部队来吸引围攻马德里的敌军呢,这不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吗?

周长风也不含糊,表示还需要一个月半的训练时间,同时缺乏重武器,要求尽量多的补充一批火炮。

共和军司令部表现得很为难,拖拉了许久才勉强同意移交埃林的一个储备武器库。

埃林是一座小城市,地处阿尔巴赛特东南方向七十公里。

拿到了授权以后,五〇旅的后勤军官马上组织了一支二十几辆卡车的车队前往,连夜赶过去将之扫荡一空。

然而第二天,当兴冲冲的周长风前往查看收获时,却一度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2门Le.Fh16型105㎜榴弹炮?3门斯柯达m15型75㎜山炮?2门施耐德75㎜型野战炮?除此之外还有一些37㎜步兵炮和2磅QF1砰砰炮。

型号繁杂的欧战老古董就算了,这些火炮的状况也不甚良好,一些火炮的炮闩都上锈了,漆也剥落了大半。

倍感无语的周长风看向了带队过去的少尉,“这是从博物馆带回来的吗?”

后者无奈地回道:“博物馆至少会将它们涂好油漆,定期清灰。”

周长风很不爽的摸了摸其中一门山炮,结果沾了满手的铁锈和灰尘。

不是,这啥态度啊!

之前截留武器装备可以把责任推给沿途的地方部队,但现在连共和军司令部也来这么一出?

周长风差点没忍住破口大骂,这还真是热脸贴冷屁股啊。

遥想去年冬天,马德里最为危急的时候,刚刚组建、连基本的适应性训练都未来得及进行的第十一国际旅就接到了开赴前线的命令。

尽管没有做好准备,但十一旅仍然毫不犹豫地向前线开拔。抵达马德里以后,他们直接赶往前线,并在短短的四十八小时内就伤亡一半之多。

而在之后几天赶到的第十二国际旅也在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投入战斗最激烈的马德里大学城,他们在二十几天的战斗中几乎损失殆尽,阵亡率高达40%,近乎打空。

周长风向司令部发去了电报,指名道姓地要求调拨一批明制火炮过来,然而却没有得到回复。

直至当晚他再也忍不住,直接将电话打了过去,却被告知从大明运抵巴塞罗那的全部武器装备都已经交付前线的共和军了,并无留存。

虽然起初周长风就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现在的情况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啊。

施罗德显然也对共和军擅自扣留不属于他们的武器装备而相当不满,他选择向柏林方面发电,谴责这样的无耻行为。

但是这样的“小小错误”在大局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他的抗议只得到了含糊其辞的答复。

唯一寥以宽慰的是施罗德命令从国际旅的储备仓库中向五〇旅移交了一批武器,包括:

4门Pak35型37㎜反坦克炮、4门Flak30型20㎜高射炮、8支索罗通s18-1000型20㎜反坦克枪,以及500枚s.mi.35型反步兵地雷。

s型地雷是一种特殊的地雷,又叫跳雷,其不同于普通地雷触之即爆,s型地雷下方增加了一个黑火药抛射药包。当引信被触发后,地雷主体被炸飞到大约1.5-2m的高度时再起爆。

由于作用方式独特,同时战斗部包含有大约400个钢珠或钢棒,其杀伤半径超过60m,杀伤效果极佳,其有“弹跳贝蒂”之绰号。

不得不说,德国人在研发如何更加高效的致人死地的玩意方面很有天赋,s型地雷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历史上在大战结束以后,这种跳雷被世界各国仿制和进一步发展。

周长风之前考虑到了定向地雷,但是却没往跳雷这方面多做考虑,因为他觉得大明应该已经有了类似的研究,甚至可能都在实验中了,只是尚未列装而已。

不过现在既然拿到了德国人的实物,他琢磨着是不是应该带一个回去,多少也能对比参照一下,孰优孰劣只有试过才知道。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第五〇旅上下都投身于热火朝天的训练,换用了德军的训练条令让许多军官非常不适应,因为其中有不少思路都跟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同。

就比如最基础的单兵掩体,在德军的条令中,各种散兵坑都需要额外构筑后(背)墙。

即在挖了坑以后,不仅要在前边垒一道土墙,同样也要在后方垒一道,这是为了避免友军火力从后方穿越造成误伤,属于是较为特殊的进攻型掩体。

而这仅仅是一个缩影罢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