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04章 第二〇一章 宽慰;一反常态的奇袭

第204章 第二〇一章 宽慰;一反常态的奇袭

第204章 第二〇一章 宽慰;一反常态的奇袭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图卢兹。

下午时分,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天气有些热,街道上的冷饮摊或冰淇淋店前都排起了长龙,市民们似乎觉得在艳阳下等上十分钟买到冰淇淋是划得来的。

作为法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图卢兹的历史悠久,其建筑特色也非常显眼——这儿的许多房子都保留着玫瑰红砖瓦的特色。

而这也是图卢兹被称为玫瑰之城的缘故,虽然它并不产玫瑰。浪漫的法国人在诗歌中赞颂这些砖墙是“早晨是玫瑰红,中午化作淡紫,傍晚又转为正红色”。

如果说巴黎代表浪漫与时髦,那么图卢兹则代表自然和古朴。

午后,不少市民都云集于市中心广场,散散步、晒晒太阳、喝喝咖啡,悠闲而又惬意。

然而在广场一角一颗大树下的长椅上,却坐着两个别样的身影。

“唉,他究竟是作何想的?明明好端端的,却要冒险……”

“有些人的确乐于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咯,只能说周长官是仁人志士。”

愁容满面的夏筱诗盯着手中的甜筒冰淇淋,“可这是违律的啊,蓁儿姐,要是公之于众了,必定要受惩处的,还会影响仕途。”

由于夏炳是刑科给事中,耳濡目染之下,夏筱诗对此自然更加敏感。

她身旁的女子就是随同而来的海军中尉文职秦子蓁,属于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那种身材,可谓男人热衷、女人眼红。

秦子蓁微微一笑道:“你这便是多虑了,且不论现在尚未为外界所知,就算晓得了,想要免于受罚也不算难事。”

当然这只是宽慰的话,如果这事真被抖出去了,再不济也是要定罪的,至于是轻描淡写的象征性惩处还是按照标准正常受罚,那就得看大佬们的意思了。

如果为了防止其他人有学有样,那么肯定不宜从轻发落,否则就相当于在纵容。

但是…自古以来,或者说近几十年来,这种特殊对待其实并不算罕见,这次多一个特例好像也算不了什么?

双眸尽是忧郁之色的夏筱诗轻叹了一口气,轻声道:“事已至此,只希望他能安然归来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也不必这般忧惧了,周长官现在是主官,不用去前线,最后定然能全身而退。”秦子蓁想了想,又补充道:“据他说,等双方大战落幕他就动身返回。”

这些天的一系列事情转折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万里迢迢赶过来“照顾”,却发现周长风并不在,稀里糊涂过了几天才知道他跑去了乱成了一锅粥的西班牙。

如果说夏筱诗只想给他胸口来两拳的话,那么朱泠婧恨不得拿起鞭子狠狠地抽他一通。

而这或许也正是最近几天周长风一直打喷嚏的缘故,不明所以的他还觉得是因为自己晚上巡查的时候只穿短袖太单薄而着凉了。

六月十四日。

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的中雨渐渐停歇了,乌云消散,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天空中整齐的轰炸机编队。

稍后不久,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就从后方传来,好似一连串的惊雷。

又是空袭,半个多月以来,几十次规模不一的空袭已经让五〇旅上下习以为常了。

公路、桥梁、仓库、中转站等处皆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后勤运力下降了一半。

当面之敌的国民军和意军这些天又接连组织了许多次的侦察行动,非常执着,一次又一次。

尽管十次能被察觉七、八次,但总归有漏网之鱼。

一切都预示着,战斗即将来临。

“……这或许是我们在西班牙的最后一场大战了,可能在今年秋天或冬天,国际旅就要撤离了。西班牙的未来会是怎样,我想我们并不知道,但这就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斗争吗?恐怕不是的。”

“我们、以及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们用鲜血与生命取得的成果,也许并不是最后的胜利,而是一段光辉的事迹,它将永远记载于人类历史上。在这里,我们不再考虑自身与国家的利益,不分种族、阶级、党派。”

“这至少证明,人类并不总是遵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帝国主义并非唯一。但现实却是,在今后漫长的时间里,这样的高尚行为都不可能成为受赞誉的主流。”

“在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乐意节衣缩食去帮助世界另一处的陌生人。那么,我想问,你们是否后悔来到这里?为了不被公众理解的追求和理想,自愿承担生命的代价?”

周长风的脱稿演讲完全称不上慷慨激昂,在克雷蒂安看来这算不上合格的战前演讲——非但不激励士气,反而还将问题抛给了每个人。

“什么是‘志愿’?那必须得是明确了后果和成果以后再自行做出的决定,这不是强制征兵。”

“好吧,夏,你总是做出些奇怪的事。”

当夜。

气候相当清凉,浑圆的皓月仿佛镶嵌在那繁星璀璨的夜幕上,月光洒布在原野上,如同盖了一层轻薄的白纱。

在塔拉韦拉上游六公里的地方,一条条橡皮艇悄无声息地横渡过了特茹河,数不清的人影晃晃悠悠地登上了河滩,周围只有靴子踩在泥沙上发出的窸窸窣窣的轻微声响。

意军第二十六步兵师的一个营借着夜色的掩护,成功在未暴露的情况下渡过了特茹河,紧接着是第二个营。

意大利人可谓一反常态的大胆,他们计划在五〇旅与共和军第四十七旅防御地域的接合部渡过河,稍稍站稳脚跟以后便直接向109高地发动奇袭。

虽然理论上先向四十七旅进攻是更加稳妥和可行的,但意军参谋们认为那样会过早的暴露己方,致使五〇旅提高警惕。

可以说他们并未将共和军放在眼里,国际旅才是难对付的对手,而重中之重就是109高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占据那儿的一方无疑能够占据主动权。

安东尼奥少将自认为做足了准备,如果对109高地的奇袭失败,后续部队便会立刻坚守河滩阵地,并猛攻共和军四十七旅,争取将之击退,这样一来,五〇旅的右侧翼就会完全暴露。

他决心在这场大决战的序幕中崭露头角,让世界见证意军并不是恃强凌弱都会灰头土脸的三流军队。

此刻,北岸的炮兵阵地上,一溜儿山炮、榴弹炮都整齐的部署完毕,炮兵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在战斗打响以后实施火力急袭。

整队以后,一个营的四百余意军以一个排为尖兵单位,其余人则在后边形成了三个层次的梯队,摸黑向109高地阵缓缓靠近。

“那是什么?”

“好像是人?很多!”

两名负责外围警戒的法国人本来正在小声聊天,却察觉了逼近的大队人群。

当空皓月给予了不错的能见度,月光下,二人笃定这些家伙就是试图趁夜偷袭的敌军。

正当其中一人打算朝天鸣枪示警的时候……

陡然,一道闪光乍现,“轰”的爆炸声也从那边传来。

一名倒霉的意大利步兵踩到了一颗m25型地雷,这是如今意军常用的地雷,压发引信,内装400g重的梯恩梯或硝化淀粉炸药。

不同于现代地雷追求“致残但不致死”,如今的反步兵地雷尚未改变杀伤思路,所以动辄就是几百克炸药,威力不容小觑。

这些地雷是被击溃的意军遗留下来的,众人将它们的保险复位,挖出来以后再重新埋设到了前沿阵地上。

残破的身躯被炸飞,连带着周围的好几人也遭了殃。

地雷的巨大爆炸声在夜晚传得非常远,方圆几公里都清晰可闻,从睡梦中惊醒的72营战士们立刻取枪进入阵地,而那些在岗的人则已经操纵迫击炮发射了照明弹。

“砰!砰!”

几声清脆的声响后,挂在小降落伞下的照明筒散发出耀眼的白光,明亮的光华刹那间将黑暗的大地照得通亮。

还没从遭遇地雷的惊诧中回过神来的意军士兵们在军官和士官们的厉声呵斥下低头,有些人因为下意识的直视照明弹而暂时性失明。

“爆破雷区!a连立即进攻!”

既然被发现了,那么奇袭一下子就转为了强攻。

意军很清楚他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突击未能得手,那么就应该立刻撤退,以防被前后夹击。

拉着了引信的爆破筒被抛进了雷区,巨大的爆炸顺带着诱爆了附近的地雷,一时间轰隆轰隆的响声不绝于耳。

随即,百余意军迅速穿过了这一段狭窄的通路,然后展开为稀疏的进攻队形,沿着山坡向上冲去。

半山腰的几个火力点响了,枪口焰闪烁,六、七个意军士兵就如同被镰刀割断的麦子一样摔倒。

“哒哒哒”的枪声中,疾风骤雨一样的凶狠交叉火力将企图强攻的意军打得鬼哭狼嚎。

被打成了马蜂窝的尸体咕噜咕噜的顺着山坡往下滚,有人避之不及,被滚木一样的尸体给撞倒了,一齐滚了下来。

“寻找掩护!”

“迫击炮开火,压制!”

军官们在厉声嘶吼着,只是他们的声音完全被爆竹般的嘈杂枪声所掩盖。

机灵些的意军士兵们连滚带爬地逃到了山崖下,借着机枪火力的死角而争取到了片刻的喘息机会。

只是这样的时间太过短暂,还没等他们思量一下现在的处境,一颗颗手榴弹就向下冰雹一样掉了下来。

“轰!轰!轰!”

这还没完,早就已经标定了各个区域的射击诸元的72营重武器连已经在使用迫击炮开火了,只需要翻看一下子笔记本,半分钟的工夫就调整好了射向和仰角。

沉闷的爆炸声与凄厉的惨叫声夹杂在一起,意军的进攻之路一下子就化作了血肉横飞的炼狱。

整片山坡、断崖、小径上横七竖八的都是死状各异的尸体,濒死的伤员在不住的呼救和哀嚎,可自身难保的医护兵们哪儿有余力去救他们?

弹如雨下,这儿似乎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完全是一片屠宰场!

从远处往那边看,整座山丘就跟火刺猬一样,到处都在闪烁着枪口焰和爆炸的火光。

未参与进攻的另一个连和营部被此血腥场景深深地震慑到了,六挺菲亚特重机枪和十几门超轻型迫击炮近乎疯狂的开火,试图压制109高地上的火力点。

由此,守军火力有所减弱,斗志全无的残兵败将们几乎是夺路而逃。

有些失魂落魄的家伙一心想着逃离那片是非之地,忘记了来路的危险地方,结果一头扎进了雷区,随即被炸飞。

意军第一梯次的进攻就这样被瓦解了,遗留几十具尸体却没有丝毫进展。

他们朝天发射了两红一黄三发信号弹,随即,特茹河北岸的意军炮兵阵地开火了。

70㎜山炮、75㎜野战炮、105㎜榴弹炮都在轰鸣着,雨点般的炮弹纷纷落下。

夜色下,109高地上迸发出一团团的闪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则晚了几秒才传入耳中,可谓是地动山摇。

十几分钟的火力支援中,急促射就占了一半的时间,可以说相当之迅猛了。

然而其余的意军却拒绝继续进攻,B连连长义正言辞地反对执行“毫无意义的强攻”任务,士兵们也大声嚷嚷着表示支持。

带队的意军少校便借坡下驴了,他在心中也清楚这次进攻在战术上早已失败——奇袭重在出敌不意,既然被提前发现了,实际上就注定了不可能成功。

71营用重机枪和迫击炮欢送着这些自以为是的意军的撤离,直至他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不过,五〇旅能轻松接下这一招偷袭,不代表其它部队也能。

此刻第三个营的意军也渡过了特茹河,而第二个营则当机立断、向共和军四十七旅发起了坚决的突袭。

意大利人还充分发挥了创造力,用木板、废车胎、空油桶设法拼凑出了两个简易大筏子,将两辆cV-33超轻型坦克运过了河。

又轻又脆的小坦克现在反倒起了奇效,要是换作正常的坦克,是绝对不可能用筏子给运过河的。

两辆cV-33在共和军阵地上“大显神威”,伴随着进攻的意军也表现得相当积极。

四十七旅被这样突如其来的迅猛突袭打得焦头烂额,灵活的意军小坦克横冲直撞,乃至抵进到了距离旅部不足一百米的地方。

一时间,几道阵地都接连陷落,猝不及防的四十七旅还以为遭到了意军一整个师的进攻。

“他们到处都是!我们应该撤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