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07章 第二〇四章 克莉丝;我是无神论者

第207章 第二〇四章 克莉丝;我是无神论者!

第207章 第二〇四章 克莉丝;我是无神论者!

红鹰军团是作战单位和培训单位,相信你们有啥用啊?

后勤供给是西班牙人负责的,他们低效混乱成这个样子,咋让人相信?

周长风瞥了一眼这个容貌不错的年轻女人,淡淡道:“上尉,红鹰军团并不负责补给线和运输任务。”

后者平静地回道:“但是,指挥官先生,我有权监督和临时审判。”

她的领章条纹和肩章底色都是橙色,周长风知道这是德军宪兵的兵种色。

有意思,西班牙人什么时候连这种权力都赋予德国人了?

不过想想也是,现在德国人是大爷,虽然武器都是西班牙人用真金白银买回来的,但像这么贴心、乃至专门派人来助战的可就德国人仅此一家了。

“看上去西班牙人终于意识到只靠他们自己是不能提高效率的。”周长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颔首道:“四十八小时,如果超过时间,我会直接下令撤退。”

不知道为什么,周长风突然想到了历史上一个叫赫德的家伙。

由于大清海关无疑是油水丰富的肥缺,谁去都会从中大捞特捞,但是英国人赫德的走马上任却改变了一切,他的不懈努力让海关税务司效率相当可观,每年为大清创造了几千万两白银的巨额收入!

让洋人来管关税,屈辱归屈辱,但是…真香!赫德可以说是妥妥的大清功臣,他的顶戴花翎不是白拿的。

而眼下,西班牙人竟然允许德国人变相的“督战”了?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奇怪的家伙。”女上尉克莉丝嘀咕了一句。

克莉丝实际上是德社安全部的一员,她隶属于侦查总局,不过大部分时候都在办公室呆着,出外勤的次数不多。

staatssicherheit意为“国家安全”,其字母简写为stasi,即为“斯塔西”。

针对英、法、俄开展情报工作是侦查总局的基本任务,难得出一次外勤任务,她自然相当重视。

要知道现在乱成一锅粥的伊比利亚半岛几乎成了情报人员的天堂——随着形形色色的新锐武器装备陆续亮相,各国的同行们都如饥似渴地在搜集着资料与信息。

为了便于四处走动,她便搞了个宪兵的身份挂在红鹰军团下。

这一次不仅仅是因为传达作战命令,另一缘故在于五〇旅的指挥官是明人,显而易见很有价值。

但是周长风却一点也没有同克莉丝闲谈的打算——战斗乾坤未定,哪来的闲心扯其它事?

由于精神高度集中,大半天下来都没吃过饭的周长风一点儿饥饿感都没有,直到确认左翼阵地终于稳固以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至此,倦乏和饥饿之感才袭来。

面对似乎想赖在指挥部的克莉丝,筋疲力尽的他耐着性子说道:“我的单位不需要督战,上尉,你最好去后方监督那些西班牙人。”

被下了逐客令的克莉丝离开了,在夕阳下乘着那架Fi-156联络机缓缓起飞,消失在愈发暗沉的天边。

炮声隆隆、枪声不断。

也许在平时,四十几个小时就是一晃而过的寻常日子,但在这儿,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生命陨落。

俄军第八师的进攻几乎没有间断和停歇,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时不时的还有坦克伴随进攻。

负责防御左翼阵地的是71营,这大片的阵地已经被凶猛的炮火炸得面目全非了,在一些炮弹落得较多的地方,一走上去,松软的泥土能淹没到脚踝。

战斗最激烈的B3阵地总面积不过两平方公里,战前看上去坚固无比的工事早就被炮火夷为平地——土木工事终究比不了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

双方阵亡士兵的尸体也被不分敌我的炮火炸成了碎肉,布雷克派出了一个排又一个排的增援部队,但是往往几个小时就又死伤殆尽。

天黑以后,阵地前依然燃着星星点点的火团,或大或小,最大的那几团是被击毁的T-26轻型坦克。

一整个晚上,不断有俄军步兵分队尝试向战线后方渗透,一部分被守军发现并击退,也有一些成功在阵地中间扎下了根,成为卡在守军喉咙里的尖刺。

凌晨两点一刻,指挥部中的周长风抬手看了一眼手表,决定多多少少赶在天亮之前睡上一会。

当他沉沉睡去的时候,几百公里外的雷阿尔……

作为小型联络机,Fi-156的巡航飞行速度只有几十迈而已,飞了这么久,克莉丝才抵达雷阿尔——目前战略决战的重要物资转运地,每天都有数十列火车途经这儿。

她来到监督分队驻地的二层小楼,值班的厨师很热情地单独为她起锅烧油。

然而还没等食物做好,就有人前来报告,声称红鹰军团的一个重型高射炮连的运输被推迟了,商量无果。

克莉丝目光一凛,起身就走,拿着一份德国牛肉卷的厨师只看到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实施灯火管制的城市一片黑暗,在驶过两个街区以后,她从摩托车上翻身而下,径直找到了那个正在等待装车的重型高射炮连。

“上尉,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呃…我们在这中转,但是西班牙人说暂时没有可用的板车和棚车。”

克莉丝有些纳闷,几十米外的三号月台那边正停着一列反方向的火车。

既然不是开往前线的,那应该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分拆十几节车皮不就行了?一个高射炮连也占用不了多少车皮啊。

于是她就带着几名德军宪兵找到了这儿的负责人——迪亚斯少校,一名共和军辎重部队军官。

大晚上的被叫醒,睡眼惺忪的迪亚斯还带着起床气。

面对克莉丝的质问,他微微昂首,硬邦邦地回道:“上尉,运力有限,车厢不够用是很正常的事,等到早上、或者中午就有空余的车厢了。”

“时间就是生命。我看到一列反方向的火车正在补充煤水,可以调用它的车厢,只需要十节。”

“不行,它有自己的运输任务。”

迪亚斯很清楚,那三十几节车皮装的都是政府高官们的财产——决战开始了,自然要把附近几座城市中自己名下的财产给运走咯。

“运的是什么?”

“战略物资,稀有金属,铬、钼……”

虽然灯光昏暗,但是克莉丝凭借着自己本职工作积累的经验,还是敏锐察觉到了这位后勤军官目光在躲闪。

“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比战争更重要,作战单位必须按时抵达。”

撂下这句话之后,她不管不顾地向三号月台走去,几名宪兵也快步跟上。

有些不安的迪亚斯连连劝阻,但依旧没有拦下他们。

旁边的共和军士兵们还没靠前,就被宪兵们用冲锋枪给吓得止住了脚步。

一名宪兵从工具箱中拿出了一个长柄大钳子,来到一节闷罐车旁,“咔嚓”一声剪断了铁链,然后用力拉开了车厢门。

克莉丝拿起手电筒往里边照了一下,面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

昂贵的桃花心木沙发、柜子、椅子?精致的中国瓷器?柔软的波斯地毯?

她转过头,冷言问道:“这就是你们的‘战略物资’吗?”

迪亚斯此刻大概有些被戳穿了谎言以后破罐子破摔的意味,恼怒道:“上尉,谁允许伱擅自查看特殊货物的?我们的忍耐是有限的!”

冷若冰霜的克莉丝盯着他,平静道:“我重复我的要求,卸下这些东西,让高射炮连装车。”

“你没有权力管理这些事情!立刻离开这里……”

“砰!”

满脸都是难以置信之色的迪亚斯捂着胸口的创口往后仰倒在地,克莉丝则仍然保持着手持PPK手枪的姿势。

她环视周围,淡淡道:“共和军司令部在十六日下发了命令,允许红鹰军团拥有共和军宪兵单位相同的执法权。现在,我以渎职、欺骗、恶意延误作战单位部署三项罪名立刻处决他。我要求你们立刻卸空车厢,把它们接到对向铁轨的火车上。”

语毕,她通过眼角余光瞧见迪亚斯还没断气,于是又补了一枪。

这枪声好似催命符一样,周围的士兵们战战兢兢地行动了起来,他们一拥而上,开始把那些昂贵的财产一股脑儿地扔下来。

一个半小时后,四门Flak36型88㎜高射炮、十几辆布辛nag900重型卡车、一百余官兵都顺利登车。

汽笛声中,火车在即将褪去的朦胧夜色中向塔拉韦拉的方向驶去。

六月二十一日,早晨。

血腥残酷的鏖战仍在继续,除了俄军第八师之外,国民军第九十六旅也投入了战斗。

倒毙在阵地前的俄国人、西班牙人的尸体遍野都是,但许多尸体已经称不上是尸体了,只能叫做肢体碎片。

在敌军的炮击、轰炸、冲锋下,五〇旅战士们整班、整排的牺牲在阵地上。前线告急,但每当一个排的援军赶去之后,要不了几个小时就又拼光了,仿佛不管有多少援军,阵地上能剩下的守军永远只有一小撮人。

三十几个小时的激烈交战让双方都精疲力尽——不管是沙俄干涉军还是西班牙国民军,二者都在坚若磐石的阵地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炮兵阵地上,空弹壳几乎堆成了半人高的小丘,许多火炮的炮管寿命都耗光了。

复杂且完备的多重野战防御体系,顽强至极的作战意志,这深深的震撼到了进攻围攻五〇旅的各个单位。

上午8:23,倒计时两个半小时。

俄军第八步兵师将损失惨重的第十六旅撤换下来,投入了目前齐装满员的第十五旅第三〇步兵团。

同时,配属给第八师的坦克营残余的、可用的十三辆T-26轻型坦克也被重新组织起来,打算发动最后的强攻,突破五〇旅左翼的最后一道防线。

双眼布满血丝的周长风从炮队镜前站了起来,命令道:“旅部连、通信连,组织增援分队前往D2、D3阵地。”

同样面容憔悴的米勒沉声回道:“长官,三个小时之前他们就没有兵力了。”

周长风这才想起来,自己凌晨的时候就已经命令过这两个单位抽调人员前往增援了。

指挥部中的十几道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他感觉自己的手在微微发抖——需要血拼到底吗?如果德国人没有按时到位,五〇旅岂不是徒劳无功的牺牲?

踌躇了两秒,他深呼吸了一下,肃然道:“野战补充连、工兵连、轻伤员……无论怎么样,凑出四十人去增援。先生们,决胜时刻往往就是最后五分钟。”

歇斯底里的俄军士兵们高呼着“乌拉”向左翼的最后一道防线发起冲击,这个团将六个步兵连分成了十二个梯次,一轮冲完再来一轮。

坦克们停在距离阵地二百米左右的地方,不断的开炮、扫射,压制任何暴露的守军火力点。

上午8:57,倒计时两个小时。

志愿者们刚刚打退了又一轮进攻,数十名俄军士兵正在狼狈败退。

现在,正面宽度三百多米的D2阵地上加起来只有十二个人了,他们来自五个不同的连队,有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比利时人、挪威人。

内森下士是他们当中军衔最高的,大家都默认接受他的指挥了。

他找到了被一具尸体压着的野战电话,惊喜地发现居然还能使用。

“D2呼叫鸟窝,请派援军过来,我们只剩十二个人了!”

“援军被封锁炮火拦住了,他们正在设法穿过封锁区域,请坚持住。”

这时,有人厉声喊道:“敌军正在接近!”

进攻一波接着一波,守军几乎没有什么喘息的余地。

十一道目光都落在了内森的身上,诡异的沉默之后,一名英国人开口道:“我不想被这些家伙俘虏。”

内森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每个人都点了点头。

没有多余的言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够了。

他对着话筒喊道:“大量敌军正在接近,只有二百码了,我们挡不住他们了!我们要求一切可用火力覆盖D2区域!断箭!重复,断箭!”

电话的那一头,米勒愣了足足三秒。须臾之后,他红着眼睛沉声道:“很荣幸与你们共事。”

D2阵地前沿,大概是觉得这儿已经没几个活人了,俄军甚至懒得在进攻前进行炮火覆盖了。

身上衣衫褴褛、脸上挂着血迹和泥泞,十二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都紧紧握着武器,静静地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但是他们没有开火,因为一旦射击,来犯之敌肯定就会卧倒了。

“唱首歌吧,国际歌?”有个法国人提议道。

“不,我不信那个。”那名英国人当即拒绝。

“我们应该向上帝祈祷。”一个美国人说。

“我不同意,我是无神论者。”那名法国人得意道。

沙俄干涉军步兵们已经逼近到了几十米的距离,连容貌面孔都能看清。

“哔哔哔”的哨子声响了起来,他们端着上着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一齐发起了冲击。

上午9:09,倒计时一小时五十分钟。

“咚—咚——”

沉闷的炮声从阵地后方传来,这是五〇旅的炮群在开火,炮弹要不了几秒钟就要落下来了。

内森下士突然想到了一句话,现在已经没有余地容许他多作思考了,他大声喊道:“为争取你们和我们的自由而战!”

“轰!”第一发炮弹落在了阵地上。

其余的十一人微微一怔,旋即也齐声用各自的母语呼喊了起来,英语、法语、挪威语交织在一起,回响在残破的D2阵地上。

紧接着,密集的炮弹雨点般落了下来。

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声音,以及七、八十名俄军士兵们都被爆炸的火光和烟尘笼罩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