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66章 生死无常 青霉素;告假归国

第266章 生死无常 青霉素;告假归国

“你们几个长脑子没?失心疯了?”眉头紧锁的江宁冷声反问道。

“长、长官,咱几个就是不服气……早看这帮子耀武扬威的家伙不爽了。”

“不满就憋到现在动手?你们仨这不自己惹祸上身吗?”

军律有明文规定,宪兵违律乃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官兵拒不配合者,系藐视军律,同样要罪加一等。

两名宪兵的初衷是劝阻、制止违律行径,完全合理,而对方阻挠执法,有言语辱骂和暴力抵抗两大罪过。

本来当时被制止了就算完事,顶多再给两名宪兵“敬”一包烟,结果现在这样可就不好收场了。

稍后又有几名宪兵增援而来,将这三名第四师的士兵铐上了手铐,垂头丧气的仨人被押上了卡车,然后缓缓驶向了总兵处所在地。

“少说也是徒三年、一百棍,这下屁股开花喽。咱们这得是多招人记恨,才宁肯这样也要动手啊。”一名宪兵上士感叹了几句,然后也坐上挎斗摩托车离开了。

冲动一时爽,可冷静以后就要悔不当初了,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否则律例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江宁望向了一旁的小松茉莉子,二人的目光相碰,后者赶紧收回目光低下了头。

“走吧,顺带去处理一下伤口。”

这年头又没有抗生素,可用的抗菌药磺胺也还未普及开来,小小的一处外伤就可能引起感染,最后被败血症夺去性命。

茉莉子自然听不懂汉语,只在圣玛利亚教会小学毕业的她甚至连汉字都认识的不多,其实如果是在日本的官办学校,那么汉字与古诗是必修科目。

无奈的江宁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了几个字,又比划了几下,这才让她领会意思。

既然本来就要去扎克利综合医院,那再多捎一个人也无妨。

在小松茉莉子看来,这位青年军官的米白色领章实在与众不同。

这半个多月以来,她见过墨绿色的、丁香紫色的、乌黑色的,但米白色还真是头一回见。

不同于给人以清高、纯洁之感的纯白色,略带一丝奶黄的米白色让人觉得更为柔和、温暖,一如她现在的心境一样。

挎斗摩托车发出噗噗噗的声音,向着她来时的原路返回了。

由两名法国医生创办的扎克利综合医院原先只是一所私人诊所,但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东京公共租界数一数二的大医院。

因为野战医院更侧重于外伤救护,所以十几名陆战一团的重症伤病员被转送到了这里接受更全面的治疗。

三人因为外伤感染导致菌血症、四人重症肺炎、一人急性胰腺炎、一人急性肝炎、二人重症寄生虫病、二人大面积烧伤,无一例外都是高度危险的致命大疾。

如果根据以往的治疗有效率来估计,最后能活下来四分之一就谢天谢地了。

护士们端着装有药品的托盘来来回回的穿行,她们穿着蓝灰色的衣服,外边再搭一身白色围裙,头发绑于脑袋后边,再包扎以白色头巾。

神色凝重的江宁走过了一个个病床,最后止步于重症烧伤特殊病房外——全身大面积烧伤患者极易感染,不可入内,即使是医护人员也要经过仔细消毒杀菌才行。

透过玻璃窗,他能看到那两名包扎满绷带的伤患正在病床上昏睡着。

作为军医他更加了解情况之凶险,虽然有过无数次经历,但真正面对无力回天的情况时,仍然免不了伤感,深深的无力感让他感觉自己的心被一只无形的手握得紧紧的。

“中尉先生,很抱歉地通知你,其中一名肺炎患者的病情又加重了,他可能撑不过今晚了。”一名胸前挂着听诊器的中年法国医生沉声说道。

随行的医院翻译人员复述了这句话,闻言,江宁问道:“伱们可有尽力?可有尝试‘抒乏定疾’?”

“既然同意收治,那就一定竭尽全力。现在三种磺胺药都全部无效了,我们无能为力。愿上帝保佑他。”

磺胺药在应用一段时间以后,细菌会产生耐药性,而且是特殊的交叉耐药性——某一型磺胺药失效后,其余全部类别的磺胺药都会降效和失效。

“生死无常啊。”江宁低声叹道。

少顷。

在对照着名册填写了探查的情况以后,郁郁的他一步一步地走下了台阶。

在楼下,被护士清创与包扎完成的小松茉莉子见他下来了,便赶忙站起身,鞠躬的同时用语调甚怪的汉语说了句“谢谢”。

因为心情沉重,江宁只是点了点头,随即走到了大楼外准备驾车返回驻地了。

这时候他才想起来刚刚那姑娘,既然手掌与膝盖都受了伤,行走不便,还是顺路捎她回去吧。

语言不通,一路无言,何况情绪低落的江宁也不太想说话。

年轻女孩的清澈眸子稍稍抚慰了一下他郁郁的心境,多少让他好受了些。

等回了陆战一团的团部,他向正在收拾个人随身物品的周长风禀告了先前的事。

闻听了互殴之事,谢万诚倒是抢先吐槽道:“这就是所谓的猪油蒙了心,事后一准后悔死了。”

周长风盯着一张合影的照片,随口道:“只要样本数量大了,各种怪事都会发生。让大家引以为戒吧,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高贵,也不要把别人想的太低贱,再怎么说也不是古代,多少还是得顾及人权的。”

一旁的谢万诚嘀咕道:“可实质上就是一贵一贱……”

周长风瞥了他一眼,“确实,但表面上的尊重还是得给的,大部分人很容易被这种表象所感动,所以能显著削减敌意,代价小、收益大,这是稳赚不亏的做法。”

语毕,他打量了一下正准备抱拳告退的江宁,问道:“还有,你这是怎么了?看着挺忧伤嘛。”

后者沉默了几秒,如实答复道:“那十来个伤病员都不容乐观,怕是难治……唉,若是世上真有灵丹妙药就好了。”

“会有的,而且应该这两年就有希望。”周长风笑道:“好歹你也是见惯了死伤的,今天怎么格外抑郁?”

“战伤而死和病重而死感觉差别很大,打仗时也没余心多想。”

“也是。”

抗生素实在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创物之一,以之为代表的抗生素让人类平均寿命暴增了十多岁,人类终于可以不用顾虑被一些不起眼的小伤小病最终夺去性命了。

青霉素的发现故事广为人知,除去英伦三岛的气候特征的缘故,弗莱明本人的性格和经历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这使得他留意到了自己的无心之失——培养皿出现的绿色霉菌杀死了周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随后弗莱明公布了他的发现,并在《英国病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关于青霉素潜在疗效的实验性发现》的论文。

然而弗莱明本人只是医学博士,他与他的助手们一直无法找到大规模培养、提纯青霉素的方法;同时在小鼠实验中,青霉素杀死了小鼠肠道的无害菌落致使死亡,种种原因致使弗莱明中止了对青霉素的研究。

接下来时至今日,这项发现也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某种原因是这几年磺胺类抗菌药的飞速发展吸取了绝大多数相关行业从事者的注意力和热情。

历史上直至大战爆发前夕,来自牛津大学的霍华德-弗洛里和恩斯特-查因才在无意间发现了弗莱明十年发表前的论文,被勾起了兴致的二人决定一起研究这所谓的青霉素的特性。

他们很快就验证了青霉素的惊人特性,然后着手解决费莱明无法克服的萃取与提纯问题。他们以很低的薪资招募了许多女孩子,在浴缸、便盆、牛奶搅拌器、空罐头、烧杯等奇奇怪怪的器皿中培养青霉菌。

更重要的是,生物化学家诺曼-希特利利用一套逆流系统成功做到了从滤液中提取青霉素,终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一系列流程真的就难如登天吗?那倒不至于,更大的原因在于这几位医学家能调用的资源和能量有限,同时因为大战的缘故,英国政府毫无余暇。

现在的问题在于,周长风不知道大明有没有人在从事着相仿的工作。

大明如此之大,高等院校大几百所、医院和诊所无数,说不定就有人恰好读到了弗莱明的论文,然后在尝试着验证、解决相应的问题。

而且如今也没有网络和大数据,想找人如同大海捞针。

自己主动提议未尝不可,但那未免有些引人诧异——你一个丘八,怎么还懂生物医学呢?

提出前瞻性的武器装备倒是合情合理,可生物医学的跨度还是太大了,这也不是能通过“偶尔自学”能糊弄过去的。

“报,东西都备好了,长官咱们现在动身么?”

“好,走。”

虽说在启程时预估要到五、六月份才能归国,但实际情况比大家的意料都要顺利。

第二军大概还会继续驻扎一段时间,然后有其它部队前来接替。

所以前天周长风试着申请了归国休假,并没有悬念的得到了批准,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脱离部队回京城休假五日。

许多军官喜欢在出行时乘坐战斗机或轰炸机,前者快、后者安全。

周长风同样如此,不过目前空军的几个战斗机队和轰炸机队都没有转场任务,所以他只能搭乘一架满载航空邮件的运输机。

今天傍晚时分的云层很高,飞机在大约四千米的巡航高度平稳飞行,跨越了大明海、也就是东海。

等接近了陆地,这架由游云二式客机改造而来的货机开始缓缓下降高度,最后突破了云层。

飞机航向正对着处在西天的太阳,透过圆窗往外看去,海岸线就在正下方,后边是被夕阳映照的波光粼粼的大海,前边是广大的上海府城区。

虽然此刻高度仍有上千米,但视力尚佳的周长风仍然瞧见了造船厂的船台上的巨大战舰轮廓。

一、二、三……两艘战列舰和两艘航空母舰的轮廓清晰可见,除此之外还有一连串的其它中型战舰,比如轻巡洋舰和水上飞机母舰。

华盛顿海军条约已经到期,战备法案下获得了额外预算的大明海军开启了雄心勃勃的建造计划——根据《海军舰只备战扩充建造草拟疏》所暂定的建造案,接近八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舰将接连开工。

2艘新型的四万吨级战列舰、3艘一万四千吨级轻型航空母舰、2艘二万五千吨级航空母舰、3艘轻巡洋舰、16艘驱逐舰、4艘布雷舰、4艘扫雷舰、8艘猎潜舰、9艘登陆舰,还有小型舰艇若干。

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正在进行着相同的议程,著名的《第二次文森法案》一旦通过,美国海军将会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预算,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至少20%的规模。

当太阳的一半没入地平线以下时,载着周某人的货机降落在了高桥机场。

本着给个惊喜的想法,出发时他并未发电报,所以当周某人叩响了夏家的大门时,夏父夏母与夏筱诗三人还以为是迟到的邮差。

“这邮差倒还挺敬业,太阳快落山了还在送信。”高零露一边端盘子上菜一边招呼女儿去开门。

然后当她将那锅冬瓜排骨汤端上饭桌时,却听到外边传来了夏筱诗的惊呼声。

因为最早说的就是大概六月份归国,这些天的书信也并未谈及过会提前回来,所以当了一回“不速之客”的周长风是真的震惊到了夏筱诗。

她的双眸满是诧异,小嘴微张,过了几秒才讶然道:“先生?”

“一切顺利,这些天也算安定,于是告假回来几天。”笑吟吟的周长风拍了拍她的肩,然后抓着她的手就往院内走去。

“啊?那…那之后还要去么?”

“当然,估计还得再停留个把月,等轮替,其它的就不便细说了。”

“嗯。”

小别胜新婚,教书授课的辛劳、乘机奔波的倦乏都近乎一扫而空。

吃晚饭归吃晚饭,但二人世界才是最惬意自在的。

故而在蹭了一顿饭之后,他俩随即便离开了夏家,返回了属于自己的小宅院。

于是乎,这注定是要通宵加班的一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