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68章 克莉丝的来访;电磁波探测仪

第268章 克莉丝的来访;电磁波探测仪

在周长风的印象中,这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塔拉韦拉之战时红鹰军团派来的两个上尉联络官之一,因为当时交谈过几句,最后自己还下了逐客令,所以记得很清楚。

不过因为事态紧急,当时连姓名什么的都无暇提及,所以这位金发蓝眼的德国人的名字他都不知道。

克莉丝的目光中闪烁着惊喜的光,欧亚大陆如此之大,大明人口又如此众多,能在再次见到五〇旅的指挥官,说自己心如止水那肯定是骗人。

“是[shí]的,在[zǎi]塔拉韦拉,我向你传达了司[sǐ]令部的命[míng]令。”她的塑料汉语可以说德味十足,妥妥的日耳曼口音。

“……”这时候的周长风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憋了好几秒才开口回道:“你怎么突然来中国了?”

“工作需要,我现在是使馆武官。”

这时候,一身海蓝色文官常服的沈瑜从一旁踱着步晃了出来,他双手抱胸,笑道:“周克行,你俩是怎么相识的?”

虽说有些玄学,但有时候还真的能感受到“气”的存在,比如周长风现在虽然压根没看身旁,却感受到了来自夏筱诗的不满之意。

略显尴尬的他干咳道:“说来话长,先进来。”

沈瑜率先拱了拱手,接着周、夏二人也拱手或福身,克莉丝则双腿并拢、站直身子敬了个举手礼。

见状,周长风犹豫了一下,也抬手向她回了个举手礼。

在夏筱诗眼中,先前周某人还连说“冤枉”,现在看来势必是在忽悠自己!

呵!果不其然,男人说的话都不可信!

再看看这西洋女人,个子这般高挑,肌肤如此白皙,金黄色的头发、湛蓝色的眼眸,的确稀奇啊。

于是夏筱诗的脑袋中迅速掀起了一阵头脑风暴,分析了一下周某人与之可能发生过什么交集,以及其是否对自己存在威胁,威胁有多大……

前院就那么小一点,寥寥几步而已,四人径直穿过前院进了正屋。

对于设置在门下、分割屋内屋外的门槛,克莉丝可谓心有余悸——初来乍到的那两天她被绊过两次了,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习惯于设置这么高的东西。

落座、奉茶。

周长风亲自给她倒满了茶水,然后看了眼夏筱诗和沈瑜,前者看着有些不自在,心不在焉,后者则怡然自得。

他这才看向了面前一袭原野灰色制服、上衣下裙的克莉丝,开口问道:“当时情况不好,大家都很紧张焦虑,并不是刻意要赶伱走。”

“那可能也是对的,不然有些单位无法按时运到。”克莉丝大致讲了一下之后她在雷阿尔的所见和所为。

对方拒不配合让重型高射炮连装车?然后就当场毙了个共和军后勤单位的少校?所以这间接的让战役更加顺利的告终了?

闻言,周长风在惊讶之余还真有些佩服——说杀就杀,这魄力的确非凡。

因为学习时长不足,克莉丝的汉语水平有限,但是这种场合下不可能以外语沟通,否则谁知道她和周某人用什么暗语或外语词汇来交流。

虽然当时的交集不多,但二人还是相谈甚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战友”了。

边上,沈瑜看似在漫无目的地悠然徘徊,但实际上却在仔细聆听着二人的交谈内容。

光听可不行,还得记下来,回去以后还要凭借记忆写交谈内容的报告。

本身作为有前科的家伙,周某人就已经是外厂的关照对象了。现在居然又和德国人派来的武官有来往?那就不得不升级为重点关照了。

渐渐的,他俩的闲聊内容也转向了更专业的话题。

“……你们对东京湾的登陆行动持续了多久?”克莉丝问道。

“这个啊…一天之内。”周长风随口敷衍道。

“你们投入了多少装甲车辆?部署用了多久?它们的效果明显吗?”

“登陆东京湾的部队总共投入了三十多辆履带式车辆,轮式装甲车大概有一百多辆,部署时间根据现场情况不同肯定都不一样,效果嘛…还好。”

周长风的含糊回答并未让克莉丝不愉,这样的询问只能算是例行公事,她本身也没打算借此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继续刨根问底?那只会让对方厌烦,迅速耗尽二人之间的浅薄交情。

显然极不明智,暂时没有任何必要从这个家伙身上挖情报。

在得知周某人傍晚时就要启程返回驻留于东京的部队了,克莉丝便借此说:“谢谢中校你的招待,我也该回使馆了,希望下次还能再见。”

“嗯,慢走。”

轿车缓缓起步,一个转向就消失在了路口。

在将她送离以后,周长风和沈瑜一人点上了一支烟,在家门口边踱步边讲了起来。

“在西班牙的时候,我还以为她只是普通的军官,现在看来那只是伪装的一重身份罢了。”

“的确,德国人派出的武官通常就二类,一是参谋部的军官、二是安全局的特工,窃以为这人是后者。”

周长风点点头,说道:“怕的是有心算无心,现在既然猜到了她的身份,她肯定不会再纠缠了。”

沈瑜不置可否,调转话题道:“德国人这两天还在和朝廷接洽,大大小小带了不少玩意,看着倒是心诚。”

“呃……”神色平静的周长风沉吟道:“具体战略规划是什么样恐怕德国人自己内部都没定论,但出于国防安全的需求,四面受敌的他们确实要一个能在远处遥相呼应的盟友。”

“朝廷压根不会考虑。”

“是的,结盟的影响和代价都太大了,目前不值得。”

沈瑜“嗯”了一声,“远交近攻,交好归交好,誓盟…啧,万不可能,能维系眼下这还算和善的关系就不错了。”

“行,我要收拾行李了,再过半个时辰就该动身了。”周长风把即将燃尽的烟头对着家门口的小石狮子摁了摁。

就在这两天,军器局名下的一个研发组织会向兵部提出了申请——建议向德社方面问询一下有关“电磁波探测仪”的信息。

这是一个成立刚满三年的小规模委员会,起因是有军官和技术官员接连向军队或兵部建议研发“远程飞行器探测机器”。

在得到了采纳后,几名空军和海军的军官、技术官员、工程师被委任总领研发工程,这个委员会叫作“电磁波探测仪研发组织会”,简称“电探研发会”。

根据已经发现的“从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会被飞机反射的无线电波干扰”的现象,空军格致设备厂与上海雍畅电气公司研发出了首台专用的电磁波预警设备。至昌三十六年十月,样机在湖州府进行了初次实验,成功地发现了在大致方向有航空器出现。

它的功率仅有数百瓦,工作频率在50mhz-60mhz,属于超短波。

作为大明电磁波预警设备的开山之作,这型机器仅能告知大致方向有飞行器出现,除此之外,高度、速度、航向、大小等等数据一概不知。

这型机器小批量生产了数十台,分别部署在西北、西南、东南三大边境地区,以及京畿。

没有需求就没有推动力,西班牙内战中,空军的作用和威力基本验证了杜黑所著《制空权》理论的合理性。

在越发重视空军、加强自己的“矛”的同时,自然也好相对应的加强“盾”。

除了新一代中、大口径高射炮的研发被提上日程之外,电磁波预警设备的研发力度也大大加强,可供研发组织会调用的人、钱、物等等资源都显著增加。

就在两个月前,采用脉冲波体制的样机实验成功,工作频率100mhz,最大输出功率3.6kw,根据空军方面的实测结果,这型机器可以探测到在18㎞外处于飞行状态的航空器,但是精度不高。

电磁波探测仪的性能只能用“感人”来形容,对于海军战舰而言,这尚不及天气晴朗时人眼目视的观察距离远,但这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不过,这个“开端”的水平究竟是高还是低呢?所有人都想知道。

去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国际无线电学术会议上,大明的一些学术泰斗听闻了类似装置的消息。

综合已知信息,大明仅限于知道英、法、德同样研发并装备了这种电磁波探测仪,具体如何则完全不知,可见其保密程度有多高。

世纪之交时,著名的尼古拉-特斯拉认为电磁波因为其特性的缘故,可被用于探测移动的金属物体,这算是早期的雷达理论。

启元7935年,法国人通过磁控管产生16㎝波长的电磁波,借此可以在雾天或黑夜中发现海面上的船只,并开始尝试实际应用。

同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爵士发明了世界上首台实用的雷达装置。次年的春天,英国本岛南部的海岸线上开始建造了第一个雷达站。

也许在诸多方面大明已经基本追上或接近了国际一流水平,但航空发动机和电子技术仍然是短板,从起步来看,明人捣鼓出的电磁波探测仪就要逊色许多。

于是乎,在与德社方面的第三次会谈中,大明代表正式提出了交流“电磁波探测仪”的技术。

DB600液冷发动机倒还好,而那氧化氢鱼雷就已经算堪称黑科技一般的东西了,现在又还要雷达?

贪得无厌!

德社如今正在这方面同时走着三条路,舰载飞机监控雷达、陆基飞机监控雷达、射击控制雷达,大体上还算顺利,但是把这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技术当做交易的筹码是不是过于离谱了?

雷达的意义可不是“更优秀的引擎”和“更优秀的鱼雷”所能比拟的,提前几十公里发现敌军来袭所能争取到的战术优势实在巨大。

德社代表们显然无权决定此事,这个情况被如实转发给了柏林。

两天半的斟酌后,大明方面的这个要求被否决了——其它的都可以谈,但雷达不行,或者说,暂时还不行。

虽然直接进行技术交流的要求被拒绝了,但德国人大致透露了他们正在研发的雷达的技术性能指标。

由此,电探研发会的成员们才深刻认识到差距之大。

不说走在世界最前列的英国人了,德国人声称美国人现在都已经在试验15kw功率的舰载雷达了,探测距离可达80㎞之遥。

然而政治并非儿戏,朝廷不可能因为眼下一项技术就立刻扭转态度,德国人既然不乐意给,那也犯不着再讨要。

因而在继续加大对自主研发的扶持力度的同时,大都督府情报处也指示在伦敦、华盛顿、巴黎、柏林的使馆武官们着重搜集一切关于雷达的情报资料。

与此同时,周长风已经乘机返回了位于东京的陆战一团。

与妻子再度告别倒也不再像之前首次那么不舍了,几个小时的颠簸航程让他颇为疲乏,匆匆洗漱以后就上床入睡了。

但即使是在同一时区,总归有许多人需要通宵达旦。

东京以西76㎞处,山梨县大月市境内。

不比沿海地区,东瀛列岛的内陆到处都是山峦,大明陆军第七步兵师第二〇步兵团的一个搜索分队正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宿营。

前天,空军飞机在例行的巡逻中察觉这一带有小股兵马的活动,高度疑似为抵抗军游击队,故而总兵处命令第七师抽调一部分兵力,组建了几个搜索分队前来侦察、追击。

皓月刚上树梢,山里的温度比平原地区要低不少,仲春夜里的风似乎有些阴冷?

士兵们用雨披搭建了一顶顶小帐篷,然后裹着军毯准备睡觉。

有人之前因为站岗放哨而来不及吃饭,现在轮换下来才有闲工夫填饱肚子。

配发的红烧肉罐头如果冷着吃会非常恶心,又粘又腻的油实在有些反胃,但只要将之用篝火热一热,立马就变得喷香。

四十多人已经在休息了,八、九人还在边吃饭边小声闲聊,几名军官和士官则围在明亮的煤气灯旁对着地图议论。

外围,背着步枪的几名士兵在放哨,这属于明哨;也有爬上了树,隐蔽在枝丫间的,这算暗哨。

可在百米开外的地方,一大群身影正猫着腰在缓缓逼近……

他们拎着的步枪已经上了刺刀,刺刀涂抹上了泥浆,以防反光。

半刻钟后。

“咋有兔子蹿出来了?奇怪。”一名列兵侧首向身旁正在吸烟的正兵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异变突生!

“突击!”

“万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