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70章 以小博大 以战术撬动战略;仪鸾司

第270章 以小博大 以战术撬动战略;仪鸾司出

“仪鸾司?”第十三师参谋长稍作思索,不确定地问:“噢,你是说那个专职搞破坏的?”

“对的。”

仪鸾司的保密程度不低,差不多算是师旅一级的将领所能知悉的上限。

对于新建的这个特别行动机构,大部分将领们并未过多的看重,觉得这只不过是一帮子策划暗中搞破坏的家伙们——方略狡诈卑鄙,非堂堂正正之战也。

轻视归轻视,但他们也不否认这一类人存在的必要性——虽然干的事与光明正大不沾边,但总归得有人偷鸡摸狗。

“追剿肯定是得追剿的,那些家伙若是放纵逃脱了,很快就又能拉起一片人,一定要一网打尽。”

“那些可都是精兵中的精兵,聚在一块去干偷鸡摸狗的事实在是……”

“的确,如果拆散了,那些精锐老兵都够拉起两个师的架子了。”

“叫他们来干这活,好使不?”

在场的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对此,克行是极有见解的,当年军部一急之下派你前往诛杀叛徒,倒是发掘出了这方面的潜能啊。”聂铨叩了叩桌子,看向周长风说道:“现在不妨讲讲?”

后者再度站了起来,边抱拳边开口道:“由于相对保密的缘故,许多人仪鸾司这个特种单位缺少了解,往往先入为主的判断它,这肯定是不恰当的。”

“那便听听咱海军的红人有何高论,”总兵处的军情佥事笑着打趣道:“我等洗耳恭听。”

“言重了言重了,只是个人浅见。”周长风清了清嗓子,环视了半圈在场众人,开口道:

“这儿的特种部队专指特别行动单位,它虽然在本质上是精锐的轻装步兵单位,但它在训练、运用、意义上却是完全不同的。除了基础训练之外,特种部队还要学习空降、外语、心理学博弈、各种载具的驾驶、更极端的野外生存能力、多种多样的外国武器使用要领。”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所谓的特种部队就是精锐斥候,这不对,核心差异也很简单,斥候、侦察兵是为一场战斗、一场战役而服务的,而特种部队不一样,他们是为某一指向性明确的目标而服务的。”

“注意!这‘目标’也是非凡的。利用精锐小队完成具有战略意义、宏观影响的任务,且带来的收益是难以通过常规军事行动实现的。这是核心法则,也是区别特种部队和侦察部队的关键。”

“就随便举个例子吧,大致打个比方让诸位直观感受一下。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途要跨越许多沟壑峡谷,因此建造建了不少大桥,高空水平轰炸很难命中它们,而俯冲轰炸机又飞不了那么远。”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支精锐小队深入敌境,将其爆破炸毁,是不是完美契合了刚刚我说的法则?这场行动致使大铁路中断,有战略意义,同时又是常规军事行动做不到的。”

他的言辞不难理解,在场的将领们也都不是等闲之辈,一下子就领悟了其中的精髓。

一把尖锐、锋利的暗器,能够以小博大!

第四师师长不禁拍手,感慨道:“说的好啊,这般的认知实在大胆,可以称得上是远见卓识了。”

总兵处参谋佥事也点头道:“精锐之士、出敌不意、见血封喉、以小博大……还真别说,我觉着别有一番魅力,甚妙。”

“现在对付那泥鳅一样难捉的抵抗军散兵游勇,有这样的精兵尾随追击,倒也确实恰当。”聂铨抚了抚短须,忽然想到了什么,“哎,这好像与伱所说的‘战略意义’不符啊。”

周长风旋即回道:“因为那毕竟是最高追求,要看时机的。而良机又没法经常遇到,所以有时候降低些档次,把它当作精锐斥候来应用也不是不行,但是不能泛滥,否则就失去原有意义了。”

特种部队行动时最需注重的就是隐密性,一切为了出敌不意。他们往往需要在缺乏友军支援和补给的情况下长时间作战,其作战性质使得他们也无法携带重装备,仅有手头的轻武器。

正因如此,他们也非常依赖预先提供的情报,一旦情报失误,别说装甲单位和步兵单位了,即使是二线的守备单位乃至民兵都可能重创他们。

对于深入敌境的特种部队而言,提前暴露基本就意味着失败,遭到拥有火力优势的敌军却无友军支援,只依靠狙击步枪、冲锋枪、轻机枪、枪榴弹又如何能对付重机枪、迫击炮、装甲车呢?

指望用狙击步枪抗衡敌军的重机枪与迫击炮?当重机枪在六、七百米外倾泻的密集子弹飞来时,孰能安然自若的继续瞄准呢?至于射程好几里远的迫击炮,那就更不可能了。

这就不得不提“特种兵被女民兵使用迫击炮团灭”的经典案例了。

不同于明军,英、法、德、美等西方军队往往将侦察分队作为大部队的前出触角,执行相对来说比较大张旗鼓的武装侦察或火力侦察任务,为大部队摸清敌军的前沿部署。

而明军的侦察分队则更强调隐蔽的纵深渗透,尽量避免交火,神不知鬼不觉地渗透至敌军战线后方,侦察情况之后再悄然撤退。

他们的战术包括:潜伏渗透绘制布防图、捕捉落单敌军士兵来审讯出情报、观测目标来引导己方炮击或空袭、破坏关键设施等等。

这可以说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一贯风格——夜不收、缉事军、尖哨等古代明军的斥候单位就经常干着这样的活,深入草原、寻摸敌军动向、绑架蒙古人来盘问消息。

不过,因为手段单一(只能徒步渗透)、训练有限(没有接受长期生存训练等等)、器材不足(缺乏便携式通讯器材等等),即使是明军的侦察分队也只能执行浅近纵深的任务。

而专业特种部队的存在则可以填补这一空白——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可以通过空投方式进入纵深,执行远程侦察任务。

譬如美国人在越战期间成立的LRRP(长距离侦察巡逻队),主要就是负责进行深远纵深的任务。

鉴于太平洋战争的地域特点,这儿注定无法像欧洲平原一样出现大兵团硬碰硬,陆战的规模总体上是较小的、稀碎的、零散的。

这种条件下,倒也是机动灵活、神出鬼没的特种部队大施拳脚的好地方。

“那句话咋说的来着?‘准备好猎手部队,给敌人带去神杀鬼没的恐怖’。”周长风嘀咕了一句历史上某个叼着雪茄的胖子首相对特种空勤团的指示。

有历史上英国特种空勤团对挪威重水工厂的突袭、德国勃兰登堡部队橡树行动营救贝尼托等等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的例子,周长风很期待在今后的大战中大明特种部队的表现。

不过在那以前,他们恐怕得先在东瀛列岛上练练手了。

次日。

湖州府,太湖南畔。天色刚刚大亮,水草丰茂,一群野鸭在芦苇荡中缓缓穿梭着。

但随着哗啦哗啦的轻微划水声传来,这群本来怡然自得的野鸭受了惊,快速向旁边游走了。

十几个身影半潜在水中,正在向岸边移动着。

他们每个人身前都漂着一团包裹——这是把行装用雨披包装起来制成的简易漂浮物,用于辅助泅渡。

即使水性不错,可要带着高达六十斤的负重完成一、二里远的武装泅渡,对体力的考验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靠了岸,还要分组掩护,一部分人持枪戒备、一部分人迅速穿戴行装。

然而正当大家准备继续时,却有摩托车的轰鸣声葱远处传来。

一辆二轮轻型摩托车飞驰在土路上,最后停在了众人的面前,前来传令的下士招呼道:“有急事,收工!去外边坐车回营!”

呼!累死人不偿命的训练可以暂缓了?

士兵们差点儿就没忍住欢呼雀跃了,他们随便收拾了一下,大摇大摆地离开了训练区域。

等返回了临时驻训的营地,大家毫不讲究的席地而坐,很自觉地分解了各自的武器,将湿漉漉的零件擦干。

枪是士兵的生命,不把它精心保养好,上了战场出故障可就会没命的。

稍后,几名军官慢步而来,众人接连起身,站直了身子等候指令。

为首的少校是个高个子,体型中等,不瘦不胖,虽然肤色较黑,但眉宇间和举手投足间却又有那么一点儿斯斯文文的感觉。

作为仪鸾司的主官,蔡治琛可谓极其重视自己的机遇,他本是太原大学的学生,成绩平平,觉着在学术上不会有太大造诣,故而便异想天开的报名从军了。

十年前的大学生从军可以说实在是稀罕事,军队把这样的高学历人才视作珍宝,直接将之送去了士官短训班,修习结束以后又立刻前往燕京武备学院,所以前后短短几年工夫,蔡治琛就成了军官。

他的思维超脱,俗话说就是鬼点子多。在河北都督府任职参谋时,他倾心于探索、研究非常规作战形式,写过不少册子,也经常上书进言,但无人赏识。

好在巴达维亚千里诛贼的行动格外的亮眼,在明军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总之,在多方作用下,以仪鸾司为掩人耳目的特别行动单位得以正式成立,也成为了世界上首支专业特种部队。

可以说大明特种部队的架构都是蔡治琛一手设计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奠基人;而周长风在其中起到的作用除了推波助澜以外,就是引入后世的新概念来完善已有的组织模式了。

“……就是这样,应该全体出动,所以要尽快动身,做好准备,明早启程。”

“是!”

纵然仪鸾司的官兵们皆是精心遴选出来的钢中之钢,但因为外人对这种“不走正道”的战术的不理解,仪鸾司上下也时常受到一些知情人的质疑。

对于心高气傲的骄兵悍将们而言,这岂能长久容忍?这下终于到了证明的时候!

战争是互相置之死地的残酷斗争,只要不违反最低道德准则,那么一切战术和方法都应该是可行的。

只打堂堂正正之战?那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童话!须知,兵者乃诡道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妈的,这下真轮到咱们了,讲真的反倒有些忐忑。”有名少尉把手搁在胸口,感叹道:“这心砰砰跳…又期待又有些怯。”

“有些人嘴上说不怕却临阵脱逃了,有些人浑身颤栗却死战不退,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恰好路过的蔡治琛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宽心,恪尽职守便是。”

因为本就是在湖州府驻训,所以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带齐全了的,仪鸾司可谓“倾巢出动”。

一晚上的整理和准备之后,本部、勤务队、侦搜队、四个作战队一共二百零七人全部就近前往杭州海军基地,乘机飞赴东京。

三五式半自动步枪、三四式冲锋枪、三六式手枪、二十式自动枪、三三式轻机枪……还有加装三倍光学瞄准镜的K31型直拉枪机步枪?

身上挂着的携行具也颇具特色,有裁改了的、有混搭的、有自行缝制的,看上去颇为杂乱无章,见不着普通部队整齐划一的观感。

亲眼目睹明军特种部队的周长风只觉得格外新奇,精良的武器无疑是克敌制胜的关键,而这些精锐之士携行的家伙事绝对丰富。

等以后有了发射中间威力弹的自动步枪,这支部队肯定是第一个尝鲜的。

“在下蔡治琛,见过周长官。”

虽然周某人的年纪不及蔡治琛,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军队,所以蔡治琛十分标准地拱手行礼。

面带微笑的周长风边回礼边说:“虽然初次出阵就让你们干这种苦差事不太好,但眼下却是最优选择,就当实战练兵吧。”

“言过其实了,抵抗军的影响很大,能惹出很多麻烦,能解决他们也算重要事。”神色平静的蔡治琛正色道:“咱们不管多苦多累多危险,只看意义大不大。”

再苦再累再危险,能比得了深入敌境、九死一生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