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278章 胡大统领敞开心扉;《自然》!

第278章 胡大统领敞开心扉;《自然》!

美国驻应天的公使馆随后也表达了抗议,声称在无通知的情况下派遣武装力量逾越势力界限是不友善的表现。

礼部外务司对此的反应极度迟钝,转眼三天过去了,连一个正式答复都没有,所谓“沉默是最大的轻蔑”,大明朝廷的态度让美国公使馆上下感受到了未曾有过的气愤。

上次美国公民在东京租界被明军士兵恶意伤害致残,尚且得到了敷衍式的道歉,这次的事情在性质上更为严重,结果却鸟都不鸟一下?

直至第四天早晨,外务司的答复才姗姗来迟,大意为:

抵抗军是列岛的不稳定因素,美军未及时发现、拦阻、清除越界的抵抗军本就有过在先,明军越界剿灭他们完全恰当,从而避免了遭受更大损失。未提前告知就越界的缘故在于防止泄露行动信息,从军事上来说也是合理的。

这样的答复显然不是美国人能接受的,但是之后的反驳和质问全都石沉大海,外务司对此再无音讯。

“这是中国式的傲慢!他们太狂妄了,这样的轻蔑态度(会)让任何一个美国公民愤怒。”

在美国驻应天公使馆,威廉姆斯公使忿然吐槽着。

除了正常的商务、国事交往,两国在博弈与斗法时同样少不了相互沟通和交流,以往还好,但这两年让美国人感到郁闷的是,明人的态度愈发冷淡了。

不同于从前那种倨傲的冷淡,如今的冷淡更像是因敌意而生的。

这给双方的外交工作增添了不小的麻烦,明美之间的交流效率直线下降。

作为全权公使,威廉姆斯就为此苦恼不已——不但要被华盛顿方面催促,又还得应付记者们的围追堵截,而这边的明人又摆着油盐不进的架势。

民意汹涌,那些激进的家伙们最见不得这种事情了。

作为体量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美国仍在挣扎着爬出泥潭。

在一开始的时候,即使是倍受诟病的胡大统领同样采取了少量直接干涉经济的措施,但在总体上依旧是放任不管,寄希望于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

当时在其主导下,美国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向银行、企业、农场提供贷款,并且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

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案也被通过,从而扩大公共工程项目来吸纳失业者。

但与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胡大统领在任期尾声遭到了刺杀,凶手使用截短枪管的温彻斯特霰弹枪发射鹿弹,致使其因为开放性气胸和失血过多而亡。

这时候,作为副总统的柯蒂斯立刻接任,随即继续努力遏止仍然严重的大萧条。

关键问题之一在于生产能力极其强大,但消费能力却严重不足。

关键问题之二则是工人与农民的薪资收入远远落后于上升的生产效率。

柯蒂斯所努力的主要措施全部围绕着如何提高消费能力而展开——对外加大出口,对内让民众能消费更多。

在原来的基础上,他主导同大明签署贸易协定,以某些条件为交换,后者降低少许关税,从而让美国的出口商品增大竞争力。

同时,救济法案与推行公共项目建设的举措也进一步扩大。

这番操作肯定是有效的,但不够全面,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好比给予一个重病的患者用了止痛药,短期疗效可观,但只能把症状遏止片刻。

在随后到来的大选中,一些共和党人尝试将胡大统领被刺杀的脏水往对方身上泼,并尝试挖掘对方竞选人的黑料。

鉴于柯蒂斯的举措的确有一定效果,且四处高调宣传和夸下海口,这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部分民众,使他们误以为共和党是值得信赖的。

最终,虽然许多民众已经转而投向了民主党,但柯蒂斯依旧侥幸以微弱优势赢得了大选。

很快,这种治标不治本的举措就达到了瓶颈——经济在稍有恢复以后就有停滞不前了。

药效一过,病症尚在,痛苦不减。

面对滔天的愤怒民意,在新任期刚过一半的时候柯蒂斯就主动辞职了,成为美国短暂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首位有印第安血统的总统。

在此过程中,美国的极右翼势力极速增长,其影响力远远大于历史上的同期——大小派系与组织多达二百余个,规模最大的“黑色军团”与“正义同盟”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基地,乃至在与国民警卫队火并时都不落下风。

当然,这尚未达到颠覆合众国民主政体的地步。

更大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这样的经历致使美国的各方面政策更加偏右,“自由放任的小政府”更大幅度的向“主动调控的大政府”转变。

接手烂摊子以后的民主党人除了推行《全国劳工关系法》来保障民众权利以外,还倾力扩大了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规模和权力。

除此之外,为了尽快逆转糟糕透顶的局势,民主党人下了一味见效快的猛药——继续发行巨量公债,大力扩张军备。

依照高票通过的《国家安全力量复兴法案》,陆军规模将扩大110%,陆军航空兵力量将扩大60%。

第二次《文森法案》追加项目,不仅要让现有的海军舰队规模增加25%,还额外增加14亿美元的拨款;且使海军的作战飞机总数达到4000架,用于航空兵力量的拨款计划为5000万美元。

由此,2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23艘驱逐舰、7艘潜艇、4艘补给舰、2艘拖船立刻添加至建造计划中。

钢铁厂、造船厂、机械加工厂、服装厂……订单充裕的各大工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工人,北美大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萧条的阴霾正在散去,可战争的阴云却在逐渐逼近。

六月的第一天,这是一个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雨天。

「兵部训令,在日之第二、第三两军,及即将抵达之第四军,须严格约束军纪,终止一切报复行径。非关键地区之巡逻可由防卫军自行组织。戒严地区须严格布置哨卡岗位,即日起核验路引。遵照毋违。」

随着主要的抵几百支抗军队伍被各个击破,一时间如火如荼的抵抗运动陷入了停滞,骚动不安的东瀛列岛也终于平静了许多。

为避免抵抗力量死灰复燃,朝廷重申了关于占领政策的要求,减租减税的行为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反馈。

对于反对意愿强烈、尚有抵抗力量活动的戒严地区,“凭票通行”的路引政策也被临时执行了。

新一批组建的驻军即将抵达,轮换已经在这儿待了几个月、戾气和怨气满满的第二军和第三军。

同时,强制勒令己方驻军停止以暴制暴行为的奏疏被兵部迫不及待的采纳,迅速作为命令下达。

大家心里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没人愿意主动提出。

公然上书建议强令约束军纪的官员遭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围攻,从舆论到到生活,无一例外。其宅邸被扔石头、扔臭鸡蛋,女儿被同学孤立,嘲笑其为软骨头生的贱种。

迫于外界压力,这位刑科给事中请求调任,并迅速得到了批准,随即带着一家老小远赴亦力把里(伊犁)就任去了。

这件事实际上是由皇帝暗示的,这位给事中主动接下这不讨好的差事究竟是为了个人野望还是国家大义?于前,等过几年人们淡忘了此事,他再重返京城就是了,还能迅速升迁;于后,至少心中畅快坦然。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日本的状况由此得到了解决的可能。

皇帝本人对此极为不满——区区小事竟无一人设法解决,晓以义也好、诱以利也罢,偌大的朝堂中总归能拉出几个说话办事的人来,可偏偏没有一个大人物这么干,最后还得他亲自出手,说出去真够丢人的。

于是他已经开始斟酌几个人选中该由谁来担任新丞相了,至于朱立锲和朱泠婧也免不了被斥责一番。

“好了,差不多该收拾收拾了,挪窝!腾出地方来给接防的友军。”

“是。”

在陆战一团的例会上,周长风向军官们宣布了准备班师的命令,众人的神情都肉眼可见的轻松了起来。

这次特别军事行动中,陆战一团是倒霉的、也是幸运的。

倒霉在于起初登陆后迎面遭到了最为强力的抵抗;幸运在于接下来几个月的治安维稳都几乎没轮到他们,与其它奔波于崇山峻岭中追剿抵抗军的友军相比,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东京城区逍遥自在的陆战一团官兵们可以说太滋润了。

四天后,编成地在韶州府的陆军第二十二步兵师在码头上岸,第六十五团前来接防。

“哎,周长风周克行,幸会啊,真是久仰大名。”

“不敢当。”

操着一口粤地口音的六十五团团长分外热情,二人寒暄了一阵子,边吃饭边把各项事宜交接了一下。

就这样,陆战一团官兵们开始在驻地外列队,准备前往码头登船了。

为了打发路途上的时间,小李买了几份报纸和期刊。

周长风起初并未注意,等到船队已经航行过半时,他才有闲心随手翻了翻那《自然》和《科学》期刊——为了避免错过,今年以来每一期他都会买下。

从头到尾随手一翻,大致看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那些字眼。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在翻阅《自然》时,他还真就瞧见了uranium、nuclear、fission这些单词。

真的假的?!不会是看走眼了吧?!

周长风只觉得心都被提了起来,他屏住呼吸逐个单词地看着每一行。由于存在一些物理学专有名词,细读起来有些困难,但他在阅毕了第一段以后就笃定这确实是发现核裂变的文章,比历史上提前了半年之久。

其原因无法断定,变量太多——既有可能是大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所推动,也有可能是因为世界线变动使得莉泽-迈特纳并未受到迫害,没有和奥托-哈恩分开。

他长舒了一口气,望着舷窗外碧波万顷的大海,思绪万千。

指示灯闪烁、向心压缩的炸药瞬间起爆、耀眼的白光笼罩天地、黑红色的蘑菇云冲天而起……

接下来的航程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一天多的时间仿佛有一个月那么漫长。

船队抵达海州以后,周长风就立刻动身回京了,见他这么急切,谢万诚和姚良川还以为是他妻子出了什么事。

当天晚上六点多,夕阳刚刚触碰地平线,载着他的小飞机缓缓降落在了高桥机场的跑道上。

他本来还犹豫要不要先向兵部上书一封,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乘车直奔公主府而去。

这天都黑了,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作为家令的方述均亲自接待了周长风,令人奉茶。

他疑惑地问:“我记得你部才将归国吧,何时这么着急啊。”

后者将咕噜咕噜将一整杯水一饮而尽,沉吟道:“事情本身不着急,主要是我个人比较心急,嗯…这是个重大发现。”

“哦,这样啊,等一会,殿下马上就到……”

“什么重大发现啊。”一个悠悠然的女声从旁边飘了过来。

方述均和周长风二人同时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转向声音来源的方向。

身着一袭浅蓝色织金绸缎袍子的朱泠婧慢步而来,目光在周长风的身上跳动了几下,然后自顾自地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虽然之前已经想好措辞、在脑海中模拟过许多次了,但此时却还是有一点语无伦次。

周长风指着案几上的那册被翻开的《自然》期刊说道:“是这样的殿下,这一期刊登了有关核子分裂的文章,重原子核是可以分裂开来的!”

我又不怎么会英文,你指着给我看我也看不懂啊。

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朱泠婧瞥了一眼那册期刊,平静地问道:“然后呢?你想到了什么?”

双眼中满含兴奋之光的周长风深呼吸了一口气,正色道:“他们发现铀原子核在中子撞击下分裂,同时释放出新的中子,期间会发生明显质量亏损,这个反应会接二连三地持续下去。”

伱说话就不能说明白些嘛!

朱泠婧沉默了,思索着他刚刚所说的言辞,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质量亏损”四个字上。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抬眸道:“你是不是想着,这些质量会按照质能方程转化为能量?”

1.昨天在斟酌后续情节要不要变更,有点纠结,然后想着去画一会军旗,也没个结果。国旗大概就是这样了,三选一。

2.推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