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07章 第三三章 运气超凡;围歼!

第307章 第三三章 运气超凡;围歼!

“草!别跑啊!”

赵绪武拿着手枪,轻手轻脚地爬到了鹿群的附近,然后小心翼翼地瞄准,随即向着其中一只母鹿连射六枪,一口气打空了弹匣。

作为天之骄子,空军飞行员有各种优待,自行选购喜欢的自卫武器几乎是默认的规矩,赵绪武也不例外。

他所用的勃朗宁m7906型袖珍手枪是世纪初袖珍手枪潮流风靡全球的产物,十分小巧,还没有成年男性的手掌大,所以它在大明被称作“掌心雷”。

相应的,它发射的.25acP手枪弹的威力孱弱无比,仅有一百多焦耳。

于是,身中三枪的母鹿惊慌地奔逃,这几只西伯利亚马鹿唰的一下就跑没影了。

“废物玩意!屁用不顶!”

养尊处优的日子过惯了,一遇到实战自然容易出现各种荒唐事,比如说赵绪武就几乎把所有坑都踩了一遍。

他现在只能无奈地朝着鹿群奔逃的方向追去,希望那只受伤的母鹿没有力气跑太远。

一刻后……

加夫里尔少尉率领着十几名骑兵来到了刚刚传来枪声的地方。

他们仔细地搜索着周围的原野,没过多久就发现了草地被人踩踏的痕迹。

加夫里尔翻身下马,躬身端详了一会那一连串的脚印——青草被踩折了,凑近些看还是很显眼的。

“新鲜的痕迹,就是他。”

“我们直接顺着脚印去追吗?”

“等等。”

加夫里尔踩上马镫,然后呵住了自己的坐骑,接着直接站了起来,端起望远镜朝着西南方向看去。

站的高看的远,安然站立于战马身上搜索周围环境,这是世界各国骑兵单位的必修课,有些艺高人胆大的骑兵甚至能够站在马匹的背上。

很快,他发现了几公里开外的人影——正在快步走着,衣装与明军飞行员无异。

“出发!把他抓回去,咱们今晚就算喝醉也没人会管了。”

骑兵们欢呼了几声,然后迅速坐回了战马身上,抖动缰绳驭使着坐骑快步向前跑去。

没过多久,正顺着地上的血迹追寻着鹿群的赵绪武就察觉到了不妙。

前面不远就是一条溪流,它就发源于当面的切尔斯基山脉,由于这儿落差不小,所以水流有一点湍急。

赵旭武正在纠结要不要大着胆子直接淌水过去,骤然,清脆的枪声从后边传来。

“砰——”

他回首望去,只见十余骑正在奔驰而来,俄军骑兵们一边策马一边朝天开枪。

啊哈?

倍感惊奇的赵绪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老毛子是怎么找到自己的?

他原以为自己坠机的情况无人察觉,也就不会被敌军追捕,那意味着他可以在这荒无人烟的原野中为所欲为,只需要想方设法和大自然作斗争即可。

结果没想到坠毁的飞机被发现了?同时俄军还真的派来了巡逻队。

显然现在没有反抗的余地了,一只小手枪哪能和十几支骑枪抗衡?

真他娘的倒霉!这帮老毛子不会把怨气发在自己身上吧?

啥时候交换战俘?说好了和未婚妻去燕京度假的,看来得食言了。

这一刻,赵绪武想了很多。他伫立在原地,缓缓掏出手枪扔到了地上。

但随着敌军越来越近,他突然又觉得这样啥都不干就投降很没面子,太丢份了!

于是他又弯腰捡起了手枪,然后转身就跑。

这反倒让正在赶来的俄军骑兵们懵了——你小子很狡猾啊,虚晃一枪是吧?

撒腿狂奔了几十米之后,神色紧张的赵绪武停在溪流边上犹豫了几秒,但回头再看看,大呼小叫的敌军正在疾驰而来!

他索性把心一横,径直跳进了水里。

在这样一个纬度偏高的地方,发源于山脉之上的溪流自然凉得很,大约也就刚过零度而已。

飞行服一瞬间就被水浸透,寒冷刺骨的水让他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然后不断地发抖。

在稍显湍急的溪流中上下左右翻滚了一会,好不容易稳住了身形,紧接着右腿又撞上了一块石头。

吃痛之下,他下意识地张嘴,结果因此呛了口冰凉的水。

半分钟后,当加夫里尔少尉率领骑兵们赶到溪流边上时,已经只能看到一个浮在水中的人影渐漂渐远了。

“该死!该死!这些狡猾的契丹人!”

沿着溪流追可不是容易事,岸边时不时就有高低不一的坎坷,还有大片的灌木与树林。

这家伙怎么就不识相呢?如果他乖乖就擒,那么等回了基地以后,咱们吃吃肉、喝喝酒,吃饱喝足以后再挑个漂亮的军妓姑娘美美的睡上一觉,多舒服?

结果这家伙居然跳水里溜了,这下进退两难了。

放他走吧,前功尽弃;继续追吧,麻烦无比。

“继续,追!”黑着脸的加夫里尔少尉大声令道。

郁闷无比的俄军骑兵们抖了抖缰绳,十余骑便开始沿着岸边向西北追赶。

在溪流中稳住了身形以后,赵绪武竭尽全力保持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势。

这条溪流发源自山脉,流向是从东南向西北,刚好与自己的目标截然相反,所以必须尽快上岸。

又为了减少被发现的可能性,不能从平坦的沙滩上岸,是要找那种布满石头或灌木的地方上岸。

判断自己大约已经漂了三公里之后,他奋力向旁边游去,然后瞅准时机,一把就抓住了一根几乎贴着水面的树枝……

回到陆地以后,赵绪武顾不上别的,一分钟也不敢停留就快步向南方走去。

湿漉漉的衣服让他冷得发颤,身体为了对抗低温会增大热量消耗,先前在溪流中为了维持身形也额外消耗了大量力气,现在他几乎精疲力尽。

他知道自己现在必须尽快烤火来驱散寒意,而且一旦天黑,穿着湿衣服的他几乎必死无疑。

于是他就近找了个土坡,在其背面找到一处洼地,然后用匕首胡乱砍了些树枝,在大树下用打火机点了一堆篝火。

如此一来,从篝火升腾而起的烟雾会被枝叶搅散稀释,降低被发现的可能性。

陆军步兵们要是看到他的拙劣做法必然要嘲笑一番——如何隐蔽的生火是基本功,而斥候们最精于此道,若是考评不合格,当天就别想吃饭。

好在前来搜寻赵绪武的俄军不多,直至太阳落山时无人发现。

虽然肚子空空的感觉十分难受,但又困又乏的他此刻别无他法,只能选择休息一晚。

他拿出自己与未婚妻的合影照片端详了一会,然后嘴里含着奶糖、裹着降落伞沉沉睡去了。

对于赵绪武来说这是惊险刺激的一天,但在双方交战的一线,情形却是截然不同的。

从早晨到傍晚,奉命越境的俄军第66步兵旅遭到了五次规模不等的空袭。

虽然他们在昨天夜里就选择了退却,但令瓦季姆上校惊恐的是,明军居然出人意料的出现在了己方的后边!

后路被堵,前边又遭猛攻,期间还不断遭到空袭,这样“应接不暇”的境况让俄军上下濒临崩溃。

好不容易坚持到了太阳落山,可援军还在路上,而自身的处境仍然糟糕。

“库兹马那个愚蠢的马戏团小丑,他在做什么?他本应该中午就到的!他必须上军事法庭!”

瓦季姆上校所吐槽的库兹马是第40步兵师的代理师长——那是一个身形瘦小、平时喜欢嘻嘻哈哈的家伙。

这次主动越境挑事的命令过于着急,以至于前线部队十分仓促,完全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空军的一些飞机还在维护中,陆军单位的兵员都没补充齐全;第40步兵师的师长甚至还在圣彼得堡治病,以至于不得不交由其他人代为指挥。

40师实际上已经竭尽全力赶来前线了,只是落在他们头上的航弹也不少。虽然同样是五次,可空袭规模却要更大一点。

被炸的鸡飞狗跳的俄军上下组织混乱,好不容易收拢了队伍、恢复了秩序,随即又遭到了空袭……

如此反复,一整天下来仅仅行进了十公里。

作为职业军人,瓦季姆上校非常讨厌这种纯粹为了政治而实施的军事行动,但又不得不执行。

在他看来,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主动越境挑事简直是自找苦吃,圣彼得堡那些家伙简直没拿他们当人看。

现在……果不其然,自找苦吃?看这架势搞不好要全军覆没了!

整个66旅上下六千余人被挤压于不足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困守于相距边境线三公里处的地方。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俄军占据了七处高地或丘陵作为制高点,旅部设在其中一座丘陵的背坡,打算与明军死磕到底,固守待援。

“他们(第40步兵师)明天就能到了,我们只需要坚持这一晚。”

瓦季姆上校扫视了一下指挥部中的军官们,见众人斗志低沉,于是又补充道:“难道你们连一点俄罗斯勇士的精神都没有了吗?上帝保佑,我们一定能够成……”

“轰!”

突如其来的巨大轰响打断了他的话语——这是一发112㎜杀爆弹。

紧接着,密如爆豆的爆炸声就接二连三的窜进了这四面漏风的简陋野战指挥所。

“该死!”瓦季姆上校转身走出了掩蔽部。

正当他抬头看向南边的时候,两个明亮的红色光团拖着尾迹升上了深邃的夜空。

几秒之后,三、四个亮白色的光团也乍现于空中,它们迸射出无数光芒,刹那间就将整片原野照得如若白昼一般明亮。

高达三十万坎德拉的耀眼白光让不慎瞥见它的人暂时性失明,眼前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接着,紧随其后的迅猛炮击让其中几处制高点化作了火海,放眼望去只见此起彼伏的爆炸火光。

“让他们汇报情况!立刻!”瓦季姆指着一公里外的一处丘陵大声命令道。

显而易见的是,明军不想让他们活过今晚。

从古至今,发动夜袭都是极具风险的,古时候只有少量精兵才能执行夜战行动。除了经验丰富、便于组织之外,也只有营养充足的精兵才不会受夜盲症的困扰。

事实上,明军现在也不把夜战放在战术首选,夜战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为风险是相互的,敌军的确容易崩溃,但己方的指挥与组织难度也会直线上升。

如果在白昼行动时就有把握击败对手,那么就不宜选择夜晚行动。

不过,相比起承平多年的禁军,常年久驻北疆的陆军单位对于夜战要熟练不少——训练与演习更多,官兵们在心理上也更为适应。

与德马吉之战时禁卫混三旅充满疏漏的莽撞夜战表现不同,陆军第四十七师以别具特色的战术展开了行动。

炮火支援十分短促,不使用持续炮击,基本都是迅猛的急速射。

各营临时组建三到四支“尖儿队”,所谓的尖儿队顾名思义就是尖刀似的突击分队,规模相对较大,但编制灵活,通常以一个步兵排为基础,加强一些冲锋枪或自动枪,以及迫击炮和重机枪。

这些尖儿队在夜色下悄然接近敌军阵地,当短促的炮火急袭过后就立刻向当面之敌发起突击,亦或是继续保持静默,悄然穿越战线向纵深渗透。

与此同时,各团各营也会准备好主攻队伍,一般是二到三个队,伺机而动。

多点渗透、集中突破,这是北方陆军惯用的夜战原则,屡试不爽。

晚上22:46,大约7c的气温已经较为寒凉了,风一吹,无孔不入的冷风就钻进了衣服里边。

“轰轰轰—轰轰——”

防御零七一高地的是66旅131团的两个步兵连,在短短四分钟里,六百多发口径不一的炮弹一股脑儿的落在了他们这儿。

如此密集的炮火把大部分沙俄士兵都给炸懵了,许多人双目茫然、耳朵只能听到连绵不断的嗡嗡声,咳嗽时又牵动了内伤,痛得浑身发抖。

“保持戒备!快点!”

“你们在干什么?!把枪捡起来!”

军官们在厉声呼喊着,然而就在此刻,一阵凄厉且尖锐的“乐声”猝然从前方不远处传来。

所谓人狠话不多,尖儿队基本不会在发起突击前大呼小叫、虚张声势,一切以隐蔽为先。

但当突击开始后,在声势上给予对手压倒性的打击就很有必要了。

两秒钟后,几声沉闷的“砰砰”声传来,随即有几颗黑乎乎的东西落在了阵地上。

“枪榴弹?!”

“轰!轰!”

惨叫声中,爆炸的火光尚未完全被夜幕所吞噬,十几个身影就冲上了阵地。

“敌人!在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