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13章 第三九章 狗斗还是BZ?螳螂与黄

第313章 第三九章 狗斗还是BZ?螳螂与黄雀

三六式战斗机现如今占据了大明空军战斗机单位的半壁江山,它是一型由昌扬飞机公司出品的下单翼、全金属机身的中型战斗机。

这个年代的空战理论仍在探索之中,明军亦不例外。

“近距离缠斗”的传统战术还是“俯冲-拉起”能量战术?空军中的两派各执己见,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战术决定兵器,后者的好坏与否实际上主要依赖于是否与前者契合。

至昌三十四年发布招标文件时,即便两派争执不休,但保守派之中有人位居高位,故而空军最终向各大官营和民营飞机公司发布的技术指标依旧侧重于传统缠斗战术。

当时空军要求其达到“4分钟内爬升至3000m高度,同时在此高度的平飞速度不低于450㎞/h”的性能,同时“尽可能的便于维护”。

三六式战斗机的原型机为了达到这样的技术指标而舍弃了一定的防护能力,仅在飞行员座椅背后有一块4㎜表面硬化装甲钢板作为防护,也没有应用自封油箱。

量产的甲型基本与原型机一致,飞行员们对其灵活的操纵性能赞不绝口,评价驾驶它时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机灵无比,从心所欲。

但相应的,也有不少“怂”的飞行员表示忧虑,认为其防护能力过于薄弱,甚至还不如老式的双翼机——座椅背后和两侧均有4㎜钢板。

“幸运”的是,之后,派往西班牙的军事考察队所总结的报告成为了空军中的革新派的有力论据。

在一番博弈和辩驳取胜以后,包括编队战术在内的一系列调整随之展开——原先的三机编队缩减为更加灵活的双机编队、加强能量战术的训练等等。

指导思想有革新,武器装备自然也得随之转变。

于是,在初始设计上就侧重于缠斗性能的三六式战斗机似乎刚诞生没多久就要被淘汰了?

昌扬飞机公司自然不乐意——他们正准备空军继续向他们下订单,于是早早的就改组生产线来扩充产能,如果就这样被舍弃,那岂不是亏大了?

因此,昌扬公司又是讲道理又是托关系又是打包票,声称在三六式战斗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一样可以满足新的技术指标。

千方百计之后,他们总算勉强让大明空军回心转意。

三六式战斗机乙型在今年年初粉墨登场,设计团队对内外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进,显著增加了整机结构强度,并应用了更多的新技术——改用三叶金属可变距螺旋桨、收放式起落架、反射式瞄具、一级二速机械增压器。

同时,飞行员座椅后面改用6㎜表面硬化装甲钢板,两侧加装4㎜钢板。

引擎改用雕四式950匹马力九缸风冷星形发动机,因此即使重量增加不少,但4000m高度时最大平飞速度仍可达480㎞/h。

就综合性能来说,中途大改的三六式战斗机乙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另起灶炉、重新设计的战斗机更好。

不过,考虑到产量和成本,空军最后也欣然接受了它。

否则,新飞机首飞到定型再到量产,恐怕都得等到后年了,然而时间不等人。

倒也算得益于此,短短半年工夫,昌扬飞机公司交付的三六式乙型就已经让好几个支队完成了部分换装。

驻防抚远州、护卫北疆领空的第十一驱逐机支队就是其中之一。

“再提醒一回,万不能沉不住气!保持队形,幺幺四拐,说你呢,拉近边距!”领队的少校大声说道。

编号为1147的战斗机赶忙微动尾翼,稍稍偏航紧贴编队。

而驾驶它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归队不久的赵绪武。

奇迹般归来的他在起先两天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可谓万众瞩目,就连文娱处(官兵俱乐部)都给他免单,美酒佳肴放开吃。

可等到现在再次出阵,一些来自战友们的调侃话语总归是免不了的。

所以赵绪武就琢磨着这次必须大显身手一番,证明自己上次被击伤而不得不跳伞纯粹是运气不好。

为了达成战术目标,空军前线指挥部的参谋们策划了一次周密的行动,意图再次给予沙俄空军狠狠一击。

但…如何防止敌人避而不战呢?

第七轰炸机支队以一个队为主力,只挂载半数航弹,担负诱敌之主责;第十一驱逐机支队的一个分队为他们护航。

由于一架轰炸机因为机械故障无法起飞,所以这支编队实际上是由15架轰炸机与4架战斗机组成。

他们装得像模像样,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前往轰炸其中一个沙俄空军机场。

同时,第十一驱逐机支队第四队的16架战斗机则跟在他们后方上空,借助云层隐蔽。

如此,俄国人很可能会因为受不了“轻蔑”而组织战斗机起飞拦截。

倘若选择当忍者神龟,那么机场就得又挨一通炸。

旭日东升,和煦的暮秋阳光洒布在人身上格外的温暖怡人。

不过坐在驾驶舱中的飞行员们却不在乎,因为引擎的热量足够让驾驶舱暖洋洋的了。

一前一后、一下一上的两支编队转而转向正北方向飞行,之后,再转向正西方向。

如此一来,东升的太阳就处在明军埋伏的战斗机编队的背后,万丈光芒和云层将为他们提供绝佳的掩护。

早上7:49,伊尔库茨克以东92㎞,高度4000m。

从驾驶舱往外看去,左边的远方是深蓝色的“大海”——那其实是北海湖,白云蓝天与水面相接,宽广无垠。

毫不夸张的说,这儿的秀丽美景即使纵观大江南北也是数一数二,纵然第十一驱逐机支队的飞行员们在以往训练时经常见到,可却百看不腻。

这样恬静秀丽的景致,岂能容许敌人玷污呢?

保护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能,而捍卫祖国苍穹则是天职。

这时候,明军机群越过了北海湖的中线,正式飞越了领空。

编队长机向前线指挥部发回了电报:「早七时五十一分,职部先后越线,向敌空域深入。云厚,状况优良。」

在前边充作诱饵的轰炸机编队处在三千米的高度,大约在云层之下几百米左右。

短短几十秒后,俄军部署于边境线的巡逻队和防空观察哨发现了这些来势汹汹的明军轰炸机。

“嗡嗡嗡嗡——”

在伊尔库茨克一号机场,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陡然响起,收到了预警报告的军官们匆匆奔向指挥部。

虽然已经日上三竿,但俄军飞行员们有的仍在房间里呼呼大睡、有的在会议室参与简报会议、有的在餐厅中有说有笑的吃早饭。

听闻防空警报,他们在短暂的惊诧之后就立刻做出了反应,接二连三的撒丫子向跑道狂奔。

“观察哨报告,他们大约有十四到十八架双引擎轰炸机和四架歼击机。”

“只有四架歼击机护航吗?为什么他们这么大胆?!”

“中校,也许是我们这些天的消极应对让他们放松了警惕……”

“那只是在积蓄力量,他们却以为完全击败了我们?必须给这些契丹人一次教训!”

战情会议室中的军官们无一例外都兴奋不已——被压着打了好几天,这次一定要好好施展拳脚!

“是,指挥官!”他们齐声高喊,然后迫不及待地转身,奔向跑道上正在集结待命的飞行员们。

因为是紧急升空作战,所以俄军飞行员们有不少人衣衫不整。

“空中骑士”们的待遇自然非同一般,不少人还戴着围脖,因为他们之前在悠哉悠哉的吃着俄罗斯布林饼。

与之相比,有些人甚至还穿着睡衣。米哈伊尔中尉更为独特,因为他习惯早上洗澡,所以刚刚是从浴室里冲出来的,下身只穿着裤衩,上身则裹着浴巾。

他一边爬进驾驶舱一边嘀咕着:“为什么(明军战斗机)这两天没有在附近活动来压制我们呢?”

地勤人员们已经为战斗机预热完毕,他们将手搭在螺旋桨上,猛然用力往下一扳,然后迅速后退几步,螺旋桨就呼呼呼的飞速旋转了起来。

稍后,一架架伊-16战斗机迅速起飞,在天空中盘旋着等待编队……

由于预警时间不多,当前往拦截的俄军战斗机编队爬升至三千米高度时,明军机群都已经飞近到能够目视看见远处的机场跑道的距离了。

战斗机对付轰炸机通常从后边发起攻击,要么从上朝下俯冲攻击机翼引擎、要么从下朝上先干掉尾部自卫炮塔。

不过因为过于仓促,俄军飞行员们只能无奈选择迎头攻击。

这就使得他们的攻击窗口期很短——双方面对面的飞行,几百米的射程唰的一下就过去了。

“噌噌噌——”

新式的shKas型7.62㎜航空机枪的理论射速高达每分钟1800发,射击的枪声不再有清晰间隔,而是成为混淆在一起的奇怪声响。

随着长机开火,左右两架僚机也随即开火,夹杂着曳光弹的炽热子弹像火鞭一样迎面抽向平稳飞来的明军轰炸机。

后者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冷静,这也是轰炸机飞行员的必备素质——不论如何也不能慌乱,必须团结才能抵御战斗机,单打独斗的轰炸机就是砧板上的肉!

二十多架俄军战斗机大约分为了八个传统的三机编队,来接连开火之后,他们便迅速拉起,从迎面飞来的明军机群上边掠过。

紧接着,他们开始回转,打算继续尾随攻击,一架架飞机在天空中划出了优美的弧线。

这些隶属于第107歼击机团的伊-16们使用了远东地区空军单位常用的一种涂装——上面墨绿色、下面蓝灰色。

这样,从天上往下看就容易把它们与地面混淆;反之亦然。

“哒哒哒—哒哒——”

轰炸机机枪手们也操纵着三二式12.8㎜航空机枪向来袭的俄军战斗机猛烈开火!

在历史上,处于机尾炮塔的机枪手阵亡率奇高无比,因为战斗机通常喜欢优先将之干掉,这样才能安心攻击引擎。

“咵啦!”

噼啪的撞击声和刺耳的崩碎声让人胆战心惊,编号为711的轰炸机尾部机枪手惊惧的看着面前伤痕累累、遍布白色裂纹的防弹玻璃——它至少挡下了十发子弹。

然而等他刚回过神,紧随其后的一架伊-16也靠近射击了,上百发7.6254㎜机枪弹在短短几秒内被倾泻而出!

其中七、八发子弹终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机枪手才扣下扳机开火,旋即就被击碎了防弹玻璃的子弹撂倒。

这时候,从位于后边上空的战斗机编队那儿的视角来看,十余架轰炸机的编队十分紧密,自卫机枪猛烈开火,交织而成一张火网。

“领队领队!拐幺六左发起火!左发着火了!”

“关油阀!关上油阀……拐洞二、拐洞二,减速,你快冲出队形了!”

“妈个批的!驱逐机那帮子畜牲呢?!”

“狗日的还在看戏,等老子回去了扒了他们的皮!”

充当诱饵倒是无妨,但同袍之间的信任呢?!

此刻,战斗机编队的指挥官终于冷静的发号施令了。

“幺幺洞三、洞四,你俩带头。十五秒过后,左偏航三十度预备攻击。各机准备。”

“幺幺洞三得令!”

千呼万唤始出来,作壁上观了这么久,战斗机编队终于要出击了。

此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

位于编队左前方的1103号机准时侧身向下发起俯冲攻击,它的僚机1104号机也极有默契地做出相同操作,几乎一模一样。

接着是其它的战斗机,两架接两架……

虽然沙俄没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但米哈伊尔中尉自从升空以后右眼皮就连着跳了好几次。

此刻,他揉了揉眼睛,仰头晃了晃,结果恰好看见了来自斜后方上边的异样。

大惊失色的他只觉得魂都飞了——上帝啊,总算知道为什么今天心神不宁了!

由于没有机载无线电,所以情急之下的他只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向前方射击开火,希望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飞行员们有些懵,下意识地回头查看,还以为是哪个紧张过头的笨蛋不慎按了射击按钮。

但紧接着他们就……

It was that 摸ment that he knew,he **ed up.

不过他们发现得太晚了,至此,一切都已注定。

几道耀眼的火鞭从上降下,就好像闪电劈中飞机似的。

三二式航空机枪发射的12.8㎜大口径机枪弹可比7.62㎜子弹强劲得多,米哈伊尔中尉眼睁睁的看见左前方的一架伊-16几乎凌空解体,碎片四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