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58章 后勤大过天;各方局势

第358章 后勤大过天;各方局势

三月中旬的南京总算褪去了残余的一丝寒意,莫愁湖与玄武湖畔的柳树在长出嫩芽之后也在不经意间开花了。

柳树的花期很短,所以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当下京城市民们的注意力基本都被大捷的一系列影响所吸引了,股市的波动大得吓人。

和军事有关的上游和下游产业均有极大增幅,且不提枪厂、造船厂、汽车厂之类的,冶金、食品、服装企业同样增幅显著。

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赶在前些天搜罗一切可用的钱财全部梭哈的人此刻欣喜若狂。

“哈哈哈哈———”

“赚翻了!赚翻了!”

“我就知道!哈哈哈,万岁,万岁!”

“走!赎房子去!”

在钟鼓楼金融区的证券交易所大楼下,聚满了大呼小叫、喜形于色的股民。

相比起这些赚得钵满盆满的“赢家”,还有不少人倍感懊悔——有的后悔当时胆子小没有投钱,有的后悔当时投得太少了。

这注定是狂欢的一夜,想必秦淮河畔上的画舫和河畔的烟花柳巷会火爆非凡。

虽然从去年开始,朝廷为了备战就宣布管控了许多物资,但几乎没有影响到寻常百姓的生活。

比如被征收“铝饷”的铝材,贵就贵了呗,大家改用钢制品、铁制品也照样能用。

唯一显著些的是糖,白糖、红糖、冰糖的价格都贵了好几成,所以愈来愈多百姓开始改买价格稳定的麦芽糖。

周长风估计这样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日子大概还会持续挺长的一段时间。

攻略南洋的丰厚战利品究竟会有多少呢?谁也不敢妄下定论。

“……咱们琢磨了一下,除了这种打圆洞的薄钢板,兴许还能改用另一种法子?用更薄的三公厘,竖向焊接光圆钢筋,这样大概会更好造些。”

“这个我不管,好造、好用就行,具体怎么设计你们挑最合适的来。”

承接这项临时订单的是一家民营钢材制品公司,他们觉得为钢板一个一个打洞有些繁琐,于是想尝试另一种办法。

穿孔钢板可以在保证基本强度的前提下减轻重量,工程师们认为还不如直接用更薄的3㎜低碳钢板,然后再纵向点焊上两根6㎜细钢筋。

这样也能达到相同效果,而且制造起来会容易一些,节省不少工时。

周长风对此无所谓,怎么恰当怎么来,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穿孔钢板适合美国,但不一定适合大明。

空军方面对此充满兴趣,他们此前也搞过类似思路的玩意,各种设计有好几种,不过大多比较鸡肋,现在这种可以一块一块拼装的钢制地垫就要简洁有效得多了。

考虑到即将到来的血痹行动存在好几处修建野战机场的需求,所以他们便下了二十万个的订单。

这几天的空闲时间来之不易,除了早上得进宫一趟例行公事,其余时间他都用来陪伴妻子了。

怀胎十月的夏筱诗算是比较幸运的,一来肚子不怎么显大、二来也没出现密集的妊娠纹。

吃得香睡得好,行动自如,这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好体质。

虽然战役已经结束,但不意味着就可以将其抛之脑后,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进步。

今天大都督府就专门下达了几项告诫性质的命令。

「……运输给养不可完全依赖汽车,各部不可忽视骡马大车之效用,二者协同,分段输送乃当前上策……军需物资采购不容忽视,从前我等缺乏此类经验,此战之中凸显甚多不足,各种疏漏需尽快弥补……」

「……订货厂商已逾八百四十家,各式物资种类达二千四百八十余种,物资质量、规格应严格统一,明令执行,不满足要求者非紧急情况则务必拒收……」

「……摒弃寅吃卯粮之理,临时筹划绝非万能,后勤工作于此务必改良,须严谨认真、作长远规划,否则必定误事,造成浪费……」

「……乱丢滥用物资之现象颇为严重,诸多报告表明参战各部均有不同程度浪费情况,难转运携行之弹药、粮食、床架等便丢弃或焚毁,胡乱打枪糟蹋兵器粮食……」

「……缺少责任心,须严格惩办。二十二师于槟榔屿遭敌空袭,辎重主官不组织有效疏散便先行逃命,致使损失物资一千三百余吨;三十三师因不注重防潮避雨,致使两万余根爆破筒与一万斤炸药受潮失效……」

「……军伎之事须谨慎办理,杜绝隐瞒疾病之况。一切兵士务必告诫使用▇▇套,如有身体异常不得拖延,须及早诊治……」

相比起军事上的疏漏,后勤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马来亚之战前后持续大约一个月,明军所暴露出来的后勤组织问题数量不少,大都督府和兵部官吏们也为此操碎了心。

保障远在遥远地区作战的部队,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尤其是南洋地区潮湿、多雨、高盐,一不小心就会让物资损坏。

“……外围防线已经崩溃,德军第十二步兵师正向纳尔维克挺进。截止今早,相距不过三十里之遥。”

“就目前形势来看,挪威的战局已经很明朗了,不会生变,除非英法愿意再次投入一支至少两万人的援军。”

“不太可能,两万人最多维持现状,真想扭转局面那至少再添上一万。”

在大都督府参谋处,一众高级参谋正围绕着沙盘和精准的大比例尺地图分析着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战事。

周长风自然也在现场,他双手抱胸,沉吟道:“结合现有情报,我认为德国方面接下来会优先向东进军,以确保资源充足。”

在经过三个星期的沉寂后,做足了准备的德军在二百公里长的战线上发起了大规模攻势,多点突破,随即向纵深挺进。

因为河流、湖泊、丘陵众多,这样的地形不适合装甲集群突击,所以德军这一次应用的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保守的步坦协同。英国人的QF2磅炮、法国人的25㎜反坦克炮在冰天雪地的复杂地形给德国人的II号、III号坦克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坦克的战损率达60%之巨。

尽管装甲部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但论起步兵战术来德国人从来都不遑多让。

历史上,勤勤恳恳的数百个步兵师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是他们的功绩注定会被装甲师的辉煌光芒所掩盖。

这一次,四个德军步兵师在五天之内打穿了英法联合远征军的多道防线,后者不得不边打边撤,退到纳尔维克附近才稳住阵脚。

除非英国人和法国人愿意再投送一支援军,否则干涉北欧的企图肯定要以失败告终了。

这场战役比较大的影响是,装甲部队表现平平、没有高光时刻,虽然客观原因是地形因素,但也使得德军总参谋部在主观上对其实际作战效能变得有些怀疑。

周长风觉得德国人极有可能因此搁置从比利时阿登森林奇袭迂回的计划,而德国人也不可能头铁的去硬冲马其诺防线。

故而,对法作战计划应该会推迟,直到超大口径铁道炮建造完毕。

在此期间,为了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国人不可能傻傻的玩静坐战争,毕竟其资源有限,比不了可以源源不断从殖民地吸血的英法。

所以留给德社的选择其实很少,而正被内部问题搅和得焦头烂额的沙俄可以说是砧板上的肥肉。

一名斯斯文文的上校参谋推了推厚厚的方框眼镜,说道:“周待诏说得对,从军事上考虑的确如此,我也作相同结论。”

另一名准将接着说道:“主要是,迂回马其诺防线的变数太大了,就像周克行你从前所讲的,自比利时那地方绕路,可那是林地,比利时也有要塞(列日要塞),过后还有色当要塞,啧,太困难了。”

“是的,棋走险招风险太大。”程翰微微颔首。

从阿登森林迂回进攻法国实际上是非常冒险的,因为穿过森林以后就得面对色当要塞,以及在默兹河防线后边严阵以待的法军。

想要快速穿过森林,那就没法带重武器,仅凭轻步兵去硬冲一座要塞?即使是日耳曼超人恐怕也无能为力。

如果想带重武器,那就会因为崎岖地形而拖慢速度,在森林中跋涉十几天,足够法军通过公路和铁路调集部队了。

历史上古不帅绝对称得上是棋走险招,以“我们的大炮在天上”为依据推动了这个大胆的计划——迅速穿越森林,以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代替陆军重武器来轰炸默兹河防线。

当时开打之后,一路上有无数将领和参谋部人员都命令停止这样冒险的猪突猛进,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在几名英明勇敢的军官的坚决拒绝后,德军突击集群仍然达成了有效突破,并粉碎了法军的奋力反击。

所以放眼当下,周长风觉得德社很可能不能同意实施如此冒险的行动。

“此时不妨换换目光,从战术下移到兵器,德人现用的战车并不强于法国货,而且重战车不便通过林地,综合来看做不到以少敌多。”程翰如是补充道。

因为没有条约限制,德社早早的就研发了重型坦克,五号重型坦克不再是历史上的黑豹,而是一种三十吨的战间期重型坦克。

五号坦克装备一门由Fk16型野战炮发展而来的75㎜、36倍径坦克炮,车体前部有一个小炮塔,装备一门37㎜坦克炮,正面装甲厚45㎜,平衡式悬挂。

它有点像历史上的nbFz重型坦克,比较平庸,横向对比同期列强的重型坦克没有明显优势,只能跟法国人的B1重型坦克五五开,不像历史上老虎出世时可以睥睨众生。

“打沙俄的话,嘶,那就复杂了,英法不确定会不会干涉。”那名上校沉声道。

“这取决于德军飞机是否能有效打击北冰洋航线。”旁边的准将轻叹了一口气,“俄国资源充足,一旦败亡,可就没什么能约束德国人喽。”

“确实,但是英法没可能千里迢迢派重兵集团过去。”周长风耸了耸肩,“说实话,就算派过去十万人也没用,德国方面组织百万大军都没什么难度。”

沙俄的内乱也持续了有一阵子了,目前看来沙皇的威望已经降至冰点——缺乏实权的病秧子阿列维奇无力改变沙俄长期以来的糟糕境况。

又加之来自德社的影响,以及二十年以来发展过程中积攒的矛盾,大明内阁估计沙俄皇室是难逃一劫了。

在这种混乱境况下,沙俄军队的态度无疑至关重要。红白蓝三色,白者寥寥无几,红蓝对半开。

一些激进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怂恿主动出击,将俄罗斯改朝换代…哦不,改头换面了。

英法也对沙俄的拉胯很失望,觉得这样一个帝国主义吊车尾实在难担大任,以前“欧洲宪兵”的威名已经掉进黑海找不到了。

向来喜欢搞事的英国人甚至在考虑一项计划——扶持沙俄资产阶级夺权。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东西夹击、限制咄咄逼人的德社,法国人也基本认同这一点。

作为参谋处同知,程翰一直以来都很欣赏周某人在战役和战术方面“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除了这些充满前瞻性的理论,那些兵器装备研发方向的思路和想法也颇为有趣。就比如刚刚结束的疰夏行动中,火箭筒这万金油玩意让前线将士赞不绝口。

他觉得让这样的人长期在一线指挥部队是一种浪费,就应该让周某人来大都督府参谋处,成为统筹规划大明帝**队方略的主要中枢神经之一。

所以程翰打算等接下来的血痹行动结束了,就奏请皇帝把周某人调来督府任职。

参谋处的这座厅堂中,大家相谈甚欢,就各种情况展开激烈的议论,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分一秒的流逝。

一不留神便到了正午时分,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可就在众人意犹未尽,准备三下五除二吃完午饭,然后再来继续商讨的时候,一名文职中尉急匆匆地奔来。

他径直来到了周长风面前,抱拳道:“周长官!您宅第电话打来了,贵夫人身体不适,已经送医了。”

随即,在场的十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原本还有说有笑的周长风就不见了踪影,只剩余音绕梁。

“失陪了!我的草稿在十九号保管柜,密码一四、四个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