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88章 防弹背心和三联胸挂;铁道炮

第388章 防弹背心和三联胸挂;铁道炮

克莉丝奉侦查总局命令回国,之后有可能会安排外勤任务。

载着她和几名公使馆外交人员的客机在高桥机场四号跑道上逐渐加速,随即脱离了跑道,平稳的向西北方向飞去。

望着圆窗外愈来愈小的地上事物,她微微仰头,喃喃自语道:“至少我们曾经一起战斗过。”

没过多久,这架客机便消失于天边,隐没入一片蔚蓝与绵白之间。

周长风原本是想来机场送别的,但最终还是作罢了。

何况他现在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欧洲战事的实施进展都得汇总上报,而且还有大量的军事奏报要审阅留下评判。

除了这些本身职责之内的事,瓦胡岛登陆方案的修改也需及时跟进,当地的特工和线人隔三差五就会发回最新消息。

由于新加坡攻防战中有当地华侨华裔内应相助,牵制了守军的一部分兵力、分担了守军的注意力,使得明军的正面进攻容易不少。

正因如此,尝到了甜头的大明君臣也打起了在夏威夷的华裔华侨的主意。

身处夏威夷的华裔华侨大约有九万人之多,还有五万余来自日本、朝鲜、安南的移民。

美国人当然也不傻,眼看英国人在新加坡因此吃了亏,现在就已经着手进行侨民管控了。

“……欧洲战事截止今早就是这些了;然后是军部各处的奏报,我跟罗符都评阅好了。下午我要去一下军器局,陛下有急事可以先问罗符。”

“你这一天天早晚不休,不累吗?”

见周长风勤恳得像个工作狂,朱泠婧不免觉得有一丝惭愧,毕竟自己这一个月确实太过于懒散了。

“呃……”周长风迟疑了两秒,沉吟道:“讲真,陛下,我感觉没有以前累。”

“怎么讲?”

“以前天天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扯皮,费神。现在就不一样了,大概三五天才能遇到一次推脱或者敷衍。”

从前那可谓既劳心又劳力,一天下来堪称心力交瘁;而今大有改观,其他人基本都能认真执行到位,一下子就轻松许多了。

“倒也是。”朱泠婧嘀咕了一句,挥手道:“去吧,悠着点,你要是累倒了眼下还真没人顶替。”

“臣告退。”

时至今日周长风已经习惯了她的说话方式,从起初的不爽到现在的习以为常,有些话需要二次转译、有些话就干脆左耳进右耳出。

摊上这么个上司也挺让人无奈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极少胡乱干涉其它事务,这一点对于那些真正做实事的人而言简直是天大的福分。

匆匆离开了紫禁城以后,周长风乘车来到了金陵兵工厂,几名职工正在为大门口“应天陆军兵工厂”的牌匾擦拭并重新涂漆。

在做了八年之久的中层办事人员以后,王桓安也算熬出了头,于年初调至金陵兵工厂技术咨询会。

看似是平调,实则是升迁,因为技术咨询会成员的话语权不小,而且事务少、待遇高,未来还有机会争一争高管的位置。

“大忙人周待诏每次都这么准时啊。”王桓安笑着拱手说。

“不准时不行啊,那样容易乱套。”

“这边首批已经全数检验通过,次品率千分之七,不容易啊,都是精工细作出来的。”

“哦?看看去。”周长风闻言就来了兴致,一行人不做逗留,径直往最近的仓库走去。

关于中间威力弹药,军器局和陆军都一直存在着几股反对声音,这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进展,但没能产生实质影响。

最终采纳的弹药依旧是广州兵工厂设计的7.3640㎜步枪弹,这型弹药使用三基发射药时拥有绝佳的弹道性能,当时引得周某人眼前一亮。

不过鉴于专用的丙字六号三基发射药制造难度较高、成品率较低,所以军器局便决定还是使用传统的徐氏火药——当年基于勒贝尔步枪使用的B型无烟火药本土化的产品。

弹乃枪之基础,三九式短步枪弹定型以后,短自动步枪的设计选型也随之而来,最后军器局挑中的是翊安军上尉颜新义的设计。

他虽然表面上是一名后勤军官,但因为翊安军的工作实在是太清闲了,所以他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来做些“不务正业”的事。

当时军器局给定的要求是:

1.全枪重量不超过八斤。

2.理论射速在每分钟五百发左右。

3.使用二十发弹匣。

4.枪管寿命六千发,枪机寿命一万发。

5.一百公尺距离半自动射击二十发,散布不超过二十五公厘;四百公尺距离时不超过八十五公厘。

被挑中的设计便是颜新义在空闲时设计的,这是一种长行程活塞导气式自动原理的自动步枪,但使用的是不多见的卡铁偏转闭锁。

这种闭锁方式比较中庸,没什么明显优点和缺点。

相比之下,常见的枪机偏移闭锁则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主要缺点是受力不对称,会偏向一侧,导致射击精度降低。

实际上,周长风认为其余落选的几个设计也都有可取之处,甚至更好些。

然而军器局最终还是以多数票的结果选定了颜新义的设计,大概是出于战争期间求稳妥不求极致的心态吧。

现在,摆在一行人面前的是一个又一个长木箱,里边是已经装箱完毕的试制三九式短自动步枪。

熟悉的枪油气息扑面而来,周长风弯腰拿出了一支,反复端详了一下手中的步枪,然后伸手勾住枪栓往后一拉。

“唰啦!”

清脆好听,好听就是好枪!

●tt kan ●¢○

他专门去兵工厂后边的靶场试射了几个弹匣,立姿、跪姿、卧姿,乃至行进间射击,都统统体验了一遍。

军器局在设计招标时规定使用二十发弹匣是有原因的。

陆军认为长弹匣会增加卧姿瞄准时的火线高度,拒不接受三十发的长弹匣,他们甚至希望为每支枪单独配一个十发的短弹匣。

空军认为长弹匣不便于伞兵使用,也许会加大勾缠住带子或伞绳的可能性,故而认为二十发弹匣最合适。

不过他们归他们,反正海军这边基本上都是周某人说了算,所以依旧是使用三十发的长弹匣。“枪管里边镀铬了没?”

“没。”王桓安摇了摇头,“用普通枪钢就能达标,自然没镀。”

枪管镀铬可以显著提高寿命,这是一种比较奢侈的工艺,大明的铬矿比较少,只有高射机枪、重机枪会增加一道镀铬工序。

铬矿丰富的俄国就不一样了,历史上连大量生产的**沙冲锋枪都标配镀铬工艺。

三九式短自动步枪暂时还只是实验性兵器,陆军和空军都仅下单了五百支,唯独是海军因为周某人的要求而下单了三千支。

他跟严辰武打过了招呼,所以打算拿走其中的大头,也就是二千五百支。

因为还只是小批量生产,所以这笔订单需要在三个月内分四批交付,比较慢。

周某人计划为陆战一团的全部一线单位换装自动步枪,而陆战二团则要委屈一下,暂时只给一个步兵队和团属侦搜队换装。

另外,旅属侦搜营也会全部换装,剩余的少量步枪存放在旅部留作备用替换。

既然列装了发射中间威力弹药的自动步枪,与之对应的携行具自然也得换代,总不能还穿戴着栓动步枪或者冲锋枪的携行具吧?

“不瞒您说,这玩意属实有些贵了,差不多都抵得上一支枪了。”

说着,一名吏员打开了拎过来的木箱子,赫然可见其中静静躺着的一件看着就厚重的墨绿色大背心,旁边还叠着一个有三个小包的帆布装具。

前者是防弹背心、后者是胸挂三联弹匣携行具。

“工艺的确太繁琐了,哎,好归好,但肯定不好推广啊。”周长风如是感叹道。

大明在去年就开始量产尼龙6-6,试制的防弹背心便是由尼龙6-6为主体而制造的——内里由八层尼龙纤维层压密实,外边包裹帆布以增加耐用性。

防弹插板没什么悬念,只能在各种各样的钢板中做选择。

陆军兵器格致研究院测试了三种类型的钢板——轧制均质钢板、表面渗碳硬化钢板、低碳钢板。

研究小组本以为延展性好的低碳钢板在被子弹击中后可以通过形变来吸收冲击,但是实际测试效果不佳,需要3㎜厚度才能抵挡手枪弹。

最终,还是表面渗碳硬化钢板胜出,它的表面布氏硬度超过500hB,在面对子弹这种质量相对不大的弹丸时效果很好,子弹在击中后很容易撞个四分五裂。

负责试制的厂商暂时生产了两种规格的防弹插板。

一种为2.5㎜厚度,每块1.4㎏,能够在10m距离上抵挡冲锋枪发射的9㎜帕拉贝鲁姆手枪弹或.45acP手枪弹。

一种为6.5㎜厚度,每块3.5㎏,能够在50m距离上抵挡步枪发射的7.7㎜恩菲尔德步枪弹或7.62㎜春田步枪弹。

二者的重量跨度很大,没有中间选项,因为这年头战场上只流行手枪弹和全威力步枪弹。

要么注重轻便灵活,选择第一种;要么注重坚实防御,选择第二种。

这一套防弹背心被暂定名为试制三九式单兵护具,陆海空三军总共订购了四千套。

至于胸挂三联弹匣携行具,它实际上就是原位面56式胸挂的翻版。

56式胸挂由帆布制成,简单而实用,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在当时其实是非常先进的。

它是在积年累月的战争经验教训中逐渐发展出来的独特产物,更早的时候,中**队就已经装备了胸挂六联携行具,配发给精锐的花机关冲锋枪手。

配图

同一时期,即使是美苏步兵也沿用着二战时的携行具,这种老旧落后的携行具有不少缺点,无法完整的和士兵身体绑缚固定在一起,在运动时很容易晃荡,非常烦人。

所以,这样简单而优秀的东西没有不照抄的道理,周长风几乎未作修改就将之照抄了。

中间三个大包,各容纳一个三十发弹匣;左右各两个小包,可用来放手榴弹或者其它杂物。

己方的优势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积累出来的,如果真的要大胆远征夏威夷、夺取瓦胡岛,那注定是一场残酷的恶战。

明军劳师远征、以寡敌众,而美军却有地利与人和之双重优势,想要克敌制胜就必须竭尽所能提升自己、削弱对手。

周长风打算尽快让陆战一旅完成武器装备的换代,另外再增配一批电台和无线电步话机,从而提升指挥控制效率。

当他在全心全意地检查一系列装备的进展时,欧洲的战事每分钟都有着巨大变化。

在德法边境一个名叫基尔克尔的小镇,德军第11工兵团和第26工兵团分别在三个月后两个月前就抵达了这里,开始铺设铁轨。

现在,经过长达两个星期日夜不休的努力,一座钢铁制成的庞然大物赫然出现在人们眼前,前来取景的战地记者满眼震惊。

为了对付马其诺防线上的坚固堡垒,人民军陆军总参谋部在三十年代初就提出了需要一种大口径铁道炮,具体项目在三四年春季确立,并获得了五百万马克的拨款。

首门铁道炮在去年年底交付,口径740㎜、40倍径,发射混凝土破坏弹可以击穿6m厚的钢筋混凝土,足够毁灭马奇诺防线上的任何一座堡垒。

铺设铁轨、部署铁道炮的动作不论再谨慎也难完全保密,法国人之前就起了疑心,如今通过航空侦察正式确认了这一巨型铁道炮的存在。

大惊失色的法军即刻向蒙代朗格野战机场部署了一个快速轰炸机大队,这一天的黎明时分,21架布雷盖Br693轰炸机便飞越了边境线,直扑基尔克尔而来。

“敌机!航向105,高度1200。”

“部署烟雾!”

负责保卫铁道炮的部队立刻做出反应,化学单位多点启动发烟罐,产生连绵不绝的浓密烟幕来遮蔽这门巨炮。

而那些本就斜指向天空Flak30型88㎜高射炮和Flak35型37㎜高射炮随即开火。

高射炮阵地上,炮组成员们有条不紊,有人端着圆筒似的光学测距仪、有人从柳条箱中抽出88㎜高爆弹、有人在设定引信测合机的数据。

“开火!”

“轰轰轰轰!”

霎那间,湛蓝的天空中就乍现出数十个黑色烟团!

法军轰炸机努力保持队形继续逼近,可很快就有一架轰炸机被炮弹击落。

密集的高速破片把机身蒙皮划得千疮百孔,引擎也冒出了灰白色的烟雾,整架飞机摇摇晃晃的向远处坠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