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02章 邮轮竞赛的产物;西伯利亚防卫军

第402章 邮轮竞赛的产物;西伯利亚防卫军

“之后走向基本明确了,法国在非洲各地的殖民地势必会跟从英国。唯一的变数是…海军会何去何从。”

“是,即便法国殖民地当局想保持中立置身事外,英人也绝不会坐视的。”

在五月十日早晨文华殿的例会上,阁臣们就最新的局势进行了讨论。

林羲瞟了几眼桌上的文件,沉吟道:“有几艘法军战舰足够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构成威胁,英人肯定会提防的。”

“不知法国海军会作何决断啊……抗命不遵?还是倒向那民主公社?”谢沁端如是说道。

他对面的余慎华用相当笃信的语气回道:“以英人的作风,如果真到了要紧关头,当即就会翻脸。”

林羲理所应当地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归根究底要把本国安危放在第一位,英人深明利害道理。法军那俩艘战列巡洋舰和刚入役的高速战列舰在配上德军已有的,足够把大西洋搅个翻天覆地了。”

法国海军有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分别是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二者均装备2座全前置布局的四联装330㎜主炮,最大航速可达30节。

而高速战列舰自然就是刚入役仅仅几个月的新锐战舰黎塞留号了,其姊妹舰让-巴尔号仍在舾装中。

两艘黎塞留级战列舰则更为可怖,得益于优异的高压锅炉技术,她俩最大航速可达32节之多,动力系统过载时则更快。

德社工人海军除了两艘实验性质的袖珍战列舰以外,如今还剩下两艘当年续建完成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以及一艘弗朗茨号战列巡洋舰,可惜其姊妹舰阿尔贝特号在之前的海战中战沉了。

不过工人海军很快就会迎来自己的超级战舰——两艘以马恩命名的、标准排水量达4万吨的高速战列舰。

这一级战列舰搭载4座双联装406㎜主炮,同样是德国特色的高速轻弹,穿甲弹重量只有1045㎏。

面对如此之多的高速主力舰,可想而知英国人现在的压力有多大。

反击号被德军击沉于北海、声望号被明军击沉于马来亚外海,只剩下胡德号这一根独苗了。

四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虽然同时在建,可进度最快的两艘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竣工入役。

大英帝国的老爷们本就已经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了,可以说法国民主公社发布的声明和号召又深深地挑动了他们敏感的神经。

现在要是但凡有一艘法军高速主力舰投奔了德国人,那恐怕大西洋航线就真的要完蛋了!

大明内阁的初步预估是,接下来法国政府军将继续败退,有一定可能性在西南部地区稳住战线。

不过那也只是暂时的,法国起义军和德军将会在重整以后继续进攻,摧枯拉朽一般席卷整个法国。

所以,第三共和国大概要成为流亡政府了。

在那以后,德社将有较大可能性越过比利牛斯山脉,进攻西班牙、葡萄牙,进而一统伊比利亚半岛。

如此一来,欧洲最西部到最东部都将联合起来,历史上多少领袖的雄心壮志居然会以这样的形势得到实现?

出于本国利益考虑,大明朝廷实际上就盼着美国掺和欧洲,最好和德社大打出手。

因为局势变化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计,恐怕华盛顿方面这些天也在争执不休,而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伦敦方面都已经在组织特使团队前往美国了。

独木难支实在是难以为继,扬基佬们要是再袖手旁观下去,大英帝国恐怕过不了多久也要被迫坐到谈判桌前了。

“如果德国人想赶在美国人插手前迫使英国人屈服,那现在就该开始动手了。”

周长风今天也再一次来到大都督府参谋处串门,大家近两天的事务相对较少,所以有余暇闲扯上一会。

一名身宽体胖的上校高参满不在乎地说:“英人本土三岛资源匮乏,除了煤多以外啥都缺,差不多四千八百万人口,吃的粮食都有三分之二是从海外运去的。”

马上就有位年轻的中校以惊人的速度详细补充了他的话,“八成的石油、八成八的铁矿、九成五的铜矿、九成九的铅矿、八成三的肉全都依赖进口。”

“所以说嘛,英人即便真想坚持也有心无力。”那位上校满继续用那轻蔑的语气说着,“呵呵,小小岛国靠着布武天下夺得的殖民地才发达了些时日,终究是要没落的。”

“讲真的,如果德国人决定全力打击航线,我们也可以遥相呼应一下。”周长风叉着腰,望着不远处的地图说道:“印杜向英国本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橡胶、铁矿、铜矿,太重要了。”

“周待诏指的是潜艇吗?”

“嗯。”

在场的众人中有个海军中校参谋,他稍作思索,沉吟道:“整个南洋皆在我大明控制下,潜艇可从星洲、巴城出发。眼下大概可抽调三十艘执行破交战,三分之一在港休整、三分之一在往返途中、三分之一在游弋狩猎。”

大明海军今年并未建造潜艇,只开工了一艘高速实验艇用于技术验证。

目前在役的各型潜艇总共有61艘,其中较为先进的是17艘春分级、12艘谷雨级、15艘立夏级。

如果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这些潜艇不应该浪费在印杜洋。

“哎,说不准啊。”周长风叹了口气,“一不知道德国人是怎么打算的,二不知道美国人啥时候下场。”

当天傍晚时分,上海府吴淞码头。

“诸位先生小姐这边请,留心脚下台阶。”

柔和的夕阳悬于西天,向世间洒下万丈红光,漂浮的云彩仿佛成了加入红糖粉末制成的棉花糖。

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清凉之余也让人在潜意识中感觉自己将置身于大洋中。

升平号邮轮静静的停泊在码头边,四根硕大而笔直的烟囱、上白下紫的船体涂装、整洁的橡木甲板,无不标志着这是一艘豪华邮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人评判一艘船只是否高大上的标准就是大小和烟囱数量——大船比小船强、三根烟囱的比两根的强。

平康邮轮公司和大通航运集团这两家企业拥有大明的全部五艘超级邮轮。

升平号就是其中之一,由平康公司运营。

她于至昌二十一年下水,登记吨位3.4万吨,实际排水量可达4.2万吨,双轴双桨,最大航速可达25节。

十几年前与同期的邮轮相比,升平号算不了什么,只能说平平无奇,而今大明最为庞大的超级邮轮是大通航运集团斥巨资订购的朱雀号。

四年前交付使用的朱雀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皇宫——登记吨位6.3万吨,实际排水量可达7万吨,四轴双桨,最大航速可达29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庞然大物也同样具备战略意义。历史上大战期间,英国人就广泛利用高速超级邮轮进行兵员运输。

著名的玛丽王后号就被皇家海军征用为高速运兵船,因为航速高达30节,所以她可以肆无忌惮的航行于狼群出没的大西洋,无惧德军潜艇。

配图

这艘八万多吨的庞然大物被称为灰色幽灵,往返于澳洲、新西兰、美国、英国,几乎不间断的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军队运去目的地。

玛丽王后号一次可以运送1.5万人,在整个大战期间她总计航行了大约60万海里,相当于环绕赤道15圈,一共运送了近80万名官兵。

这些海上城堡一般的高速超级邮轮是欧洲上流社会歌舞升平的产物,欧战结束后,老牌列强们都在休养生息,但民间的竞争却并未消停。

德社建造了两艘5万吨的高速邮轮,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这两艘邮轮的装潢比较朴素,船舱也没有一、二、三等之分,只有公务舱和经济舱。

紧接着,意大利建造了两艘5万吨的邮轮;而法国则决定终结这场竞争,他们建造了排水量达8.3万吨的诺曼底号。

谁能相信这样一艘相当于两艘泰坦尼克号的巨型邮轮居然可以达到30节的航速?而且她是由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推进的。

配图

大明倒是没有参与这场越来越离谱的竞争,反正大西洋航线也与大明无关。

朱雀号的建造缘故说来好笑,流传甚广的故事是当年大通航运集团的总裁和英国白星航运公司(泰坦尼克号所隶属的公司)的老板在希腊边度假边谈生意,俩人醉酒后就开始吹牛,于是莫名其妙的下了个赌约——建造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邮轮。

于是朱雀号随后不久便正式开工,可因为花销不菲,当时又正值经济危机,朱雀号开工建造后一度被迫暂停——大通集团的总裁为此苦恼不已,各种可用资金和贷款加起来也不够。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在一天夜里梦到仙人指路,说是在万里长沙金银岛附近有沉船可助度过难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大通集团雇佣了打捞公司前往南海,历经多天的搜寻以后果真打捞上来了一艘南宋时期的商船,里边满载着瓷器、铜钱、银锭、金锭。

靠着拍卖文物和熔融重铸出来的贵金属,总算又筹集了一笔意外之财,朱雀号这才得以继续建造竣工。

“最后一趟了,方方面面都表明了未来啊。”

“如果改成运兵船,朱雀号一回可以装下多少人?”

在码头的一角,两名身着深蓝色常服的海军军官一边吸着烟一边聊着。

“那可是七万吨呐,要是利用得当,估计能有个一万二、一万三吧?”

“啧啧,一艘船顶八艘船啊。”

升平号即将启航,这次往返于上海和旧金山以后,她就要被大明海军征用了。

而珍贵的朱雀号更受重视,上个月预订的船票已经全数退回,乘客们被告知朱雀号因需要维护保养而中止运行,想必过不了多久也会被征用。

6月12日,乌拉尔山脉以西、伊热夫斯克东南方向72㎞,萨拉普尔。

第一缕晨光穿过乌拉尔山脉那一座座垭口,驱散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萨拉普尔,这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以皮革制造业为主的小城市在今天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几阵“砰砰砰”的枪声从郊区传来,让市民们心头一紧。有人从郊区逃回,马上就被害怕不已的人们围起来询问。

“好多骑兵,他们在额索卡村随意开枪,打死了十几人!”

“什么?!哪来的骑兵?”

“不知道、我不知道。”

与此同时,在萨拉普尔郊区,额索卡村。

数十名骑着高头大马的沙俄骑兵正在缓缓行进,在路旁,几名军官或是端着望远镜观察或是扫视着地图。

“大尉,我们可以确定萨拉普尔已经被来自伊热夫斯克的自由党人控制了。”

“看起来我们要在这同他们作战,否则无法渡过卡马河。”

伊利亚中将筹划了许久的抢掠计划正在实施中,第109步兵团、第110步兵团、第12骑兵旅共八千多人先乘坐军列,后来又下车行军,如今抵达了卡马河东岸。

他们计划攻占萨拉普尔,将之作为进攻据点,然后再进攻几十公里外的伊热夫斯克。

伊利亚中将为自己的武装起名为西伯利亚防卫委员会武装部队,简称西伯利亚防卫军。

伊热夫斯克现在已经被国民共和军所占据,或者说就是当地沙俄驻军摇身一变换了个名头。

国民共和军是由社会革命党和人民自由党等资产阶级政党联合创立的武装,其得到了英法的大力支持,据说美国方面也表示支持。

现在伊热夫斯克大约有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旅和几个临时组建的自卫团,总兵力接近两万人。

从实际出发,存心前来趁火打劫的西伯利亚防卫军不可能得逞,要知道远道而来的他们并未携带多少重武器。

不过奈何他们有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认为“来自偏远荒凉之地的战士”一定要比“被怂恿的农夫和技工”更加能征善战,足够以一敌三战胜对方。

就这样,当天,这支部队在卡马河上架起了浮桥。

然而就在两个连渡河以后,一阵“咚咚咚”的沉闷声响就从远处的树林中传来。

“炮击!!!”

“轰轰—轰轰轰——”

刹那间,五、六个炸点就在河滩上显现!

雨点般落下的82㎜迫击炮弹给予了队形密集的西伯利亚防卫军的士兵们灭顶之灾,惨叫声一时间充斥于整片河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