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12章 第四八章 世界局势;中场休息结束

第412章 第四八章 世界局势;中场休息结束了

「任何帝国的荣耀都建立在挑战强权的基础上。」——佚名

如果将战争比做舞台,那么它也存在中场休息的时候。

两个多月的日子一晃而过,时间来到了三九年九月初一。

在西欧,因为战损、故障、伤亡、疾病导致的损失和减员,以及后勤供应有些吃紧,百万德军暂时止步于艾特雷到蒙彼利埃一线。

现在仅有波尔多和图卢兹两座大城市处在第三共和国的控制下,他们龟缩于西南地区仅存的国土上。

法军官兵们迷茫且无措,但大家都不敢开小差当逃兵,因为胆子大的人早都在之前逃掉了,而且现在惩处变得越发严厉,动辄就是枪毙处决。

许多人私下悄悄商定,一旦民主公社军和德军发起进攻,随便开几枪就投降。

法国战役的辉煌胜利对于德社来说固然值得庆贺,但他们很清楚必须宜将剩勇追穷寇。

一趟趟军列往返于德法两地,将刚刚出厂没多久的坦克、火炮、弹药运往前线。科布伦茨集团军群和曼海姆集团军群抓紧时间休整补给,准备与民主公社军一同给予第三共和国的残部最后一击。

经过多次会议,法兰西民主公社政府和柏林方面的商谈也取得了关键进展。

换了个政府也一样,民众的诉求短时间内仍然没有转变——在上次大战中流血牺牲无数却没能得到实质利益的法国人对战争提不起兴趣。

尽管德社上层有些人对此不太满意,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德法关系错综复杂,相同的意识形态也无法在一夜之间消除积年累月的隔阂,光是一个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问题就足够烦人了。

恩斯特倒是抱着乐观态度——不论怎么说,至少法兰西民主公社不会和德社处于敌对状态,双方能够进行正常的贸易活动乃至科技交互。

再说了,大战已经爆发,法国人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姑且先让他们孤立一段时间,等他们自己想明白。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忌惮法国海军投奔民主公社,英国人策划并实施了「长弓行动」。

那时是6月23日,当德军从陆地上朝土伦方向推进时,位于地中海的皇家海军h舰队突然迫近土伦港,堵住了这座重要的港口城市。

他们向里边的法军舰队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前往法国海外殖民地、要么被击沉。

法军人拒绝了英国人的无理威胁,进行了坚决的自卫还击。

不过,从勇敢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英军舰载机空投水雷封锁了出港航线,将法军舰队堵在了土伦港内。

慢悠悠的剑鱼鱼雷机在这种关门打狗似的战斗中表现良好,斯特拉斯堡号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阿尔及利亚号重型巡洋舰被先后击沉。

尽管有岸防炮的保护,可英军战列舰却居然大胆冒险抵近轰击港口中的目标,重创了许多挤成一团、进退两难的法军战舰。

驻防土伦的法军部队因此士气全无,次日,德军先头部队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法国地中海舰队的母港,并派出大批飞机空袭h舰队,赶走了这些英国人。

虽然港口设施和主力舰损失惨重,但大部分小型战舰还是得以幸免于难。

面对逼近的德军,让-拉博德海军上将下达自沉命令,三十九艘各型舰艇执行了这个命令,但也有二十八艘没有执行。

泰斯特号水上飞机母舰、迪普莱号重型巡洋舰、沃邦号驱逐舰、沃克兰号驱逐舰、不挠号驱逐舰等等二十艘战舰宣布效忠法兰西民主公社。

山猫号驱逐舰、凡尔登号驱逐舰、猎豹号驱逐舰、欧若拉号潜艇等等八艘战舰冒着昨天英国人布下的水雷封锁区强行出港,结果仅有三艘战舰成功逃离,前往法国殖民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

事后,雷诺政府虽然表达了强烈抗议,但仅在本土一隅之地苟延残喘的他们又能做出什么实质性反对手段呢?

英国人在背后捅刀子的这一举措使得第三共和国的效忠者们更为失望,人心士气已经涣散到了极点。

在东欧,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红蓝大战、黑灰同台陪衬的局面仍在进行中。

红鹰军团和一些与之配合的俄军部队在7月2日发动了对圣彼得堡的进攻,忠于沙皇的帝俄军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然而其有组织的防御在13日被粉碎,零星抵抗一直持续到20日。

沙皇和帝俄贵族们早在红鹰军团迫近圣彼得堡时就出逃了,他们撤往了仍在控制中的摩尔曼斯克,然后登上了战舰,与舰队一同经由北冰洋航线前往英国。

德国人向俄国人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军事援助,超过500部5w.s.e.b短波电台、400门Le.Fh26型105㎜榴弹炮、120门sFh34型150㎜榴弹炮、660门Pak35型37㎜反坦克炮,以及数以万计的大量炮弹。

陆续有219辆II号坦克、III号坦克、Tnh轻型坦克援助到位,另外还有一些捷克人提供的零部件代用品使得俄国人把56辆缺乏关键设备的T-26轻型坦克组装完成。

从八月中旬开始,积蓄了一定力量以后的▇▇▇部队(红)开始便开始策划大规模进攻,希望一举突破国民共和军的防线,进而攻占莫斯科。

红鹰军团并未掺和进这场攻势中,他们在接受兵员补充和休整以后,便乘坐火车一路往南而去。

察里津从沙俄内乱刚开始没多久就被起义部队控制了,但从这往南的境况就不再乐观——那里是复杂的高加索地区,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军阀势力也在混战中。

但相应的,英国方面也十分担心巴库油田会落入德社的控制,正琢磨着该怎么将红鹰军团拒止于高加索以北。

在大洋洲,因为宗主国自身难保,无力保护澳洲,所以澳大利亚和美国签订了《美澳航运及侨民安全协议》。

伦敦老爷们虽然对此大为不满,但奈何大英帝国现在确实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只能捏着鼻子任了。

这个协议虽然乍听上去和军事没有联系,可实际上却是正儿八经的独立保障——当澳洲存在威胁时,允许美国派兵前来驻军,并可以利用澳洲的全部基础设施和港口。

除了两个月前到达的第41步兵师以外,第8步兵师也已乘船启程,目前还在忙忙大洋上漂泊着。

同时,与之前预计的无异,美国人将另一个新组建的步兵师派去了夏威夷,驻防瓦胡岛的兵力已逾两万五千人。

在战间期,美军使用的是二旅四团的方块师,编制庞大而臃肿,单单一个师的兵力就有二万余人。考虑到实战需求,且为了便于战略部署,陆军部下达了试行的指导条令,对准备部署去海外的步兵师进行编制更改,也就是如今世界范围内更为流行的三角师。

本部——师部、机械化侦察连、宪兵连、信号连;

勤务支援单位——后勤营、医疗营、炊事队、军事邮局;

战斗支援单位——重型榴弹炮营一个、中型榴弹炮营三个、反坦克营、防空营、工兵营;

战斗单位——三个步兵团。

这样一个试行编制的三角师共有军官630人、士兵14615人。武器装备总计有12门155㎜榴弹炮、36门105㎜榴弹炮、68门37㎜反坦克炮,各型机动车辆则多达1447辆。

除了美国人跨越太平洋派来的援军以外,澳大利亚人自己也在全力扩充兵力,整军备战。

悉尼、墨尔本等地大大小小的工厂接下了远超生产能力的庞大订单,即使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爆炸性增长的需求。

为此,美国国会批准了军事援助法案,开始向澳大利亚人提供他们目前最紧缺的步枪和火炮——分别是m7917型步枪和m7897型75㎜野战炮。

欧战的时候,英国因为产能爆满而不得不向外国寻求制造商代工,美国的温彻斯特公司和雷明顿公司、大明的广州陆军兵工厂这三家企业接下了订单,为英国生产P14型步枪。

之后美国参战,为了满足扩军所需的大量步枪,他们索性就直接对温彻斯特和雷明顿正在制造的P14型步枪进行口径修改,以免在大幅调改生产线上浪费时间。

所以这些美国版本的P14型步枪便是m7917型,至今还库存有几十万支,很适合用于军事援助。

而m7897型野战炮就更为著名了,这种划时代的火炮便是施耐德公司出品的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制退机的火炮,被昵称为“75小姐”。

大力扩军以后的澳大利亚陆军已有12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1个装甲旅,这些部队编为3个军共计25万人,不过装甲部队因为没有足够的坦克而只是个空壳子。

大明大都督府也根据种种情报认为这些仓促组建的部队训练程度不良、军官素质堪忧,实际战斗力可能没有多强,但由于士气高涨仍需要谨慎对待。

也就是说明军之后将要面对大约三十万美澳联军,劳师远征以后要面对接近两倍的敌人。

将领们倒是觉得无所谓,他们一致认为这种要训练没训练、要武器没武器的部队是很容易击败的,勇气固然重要,但它也只能抵消一部分劣势罢了。

世界局势就这样在两个月的世界里按部就班的发展着,人们似乎都预感到了很快就会有转折到来。

“腰酸背痛,以后要不是赶时间,绝不坐飞机来回跑了。”

晌午时分,艳阳高照。

周长风一进值房就吐槽着,然后甩了甩胳膊、摇了摇腰背,凑在电风扇下吹风。

在办公桌前案牍劳形了一上午的罗符伸了个懒腰,边揉眼边笑道:“你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可不是别人催着你去的。”

因为关注两栖指挥舰的改装工作,周长风昨天中午专门乘飞机去了海州,今天上午又再抓紧时间返回。

见惯了动辄几万吨的巨舰以后再看这种八千吨的船只就没什么感觉可言了,当年在码头上乘着交通艇前往战列舰时的所见场景才是真的震撼。

作战指挥室、作战情报室、作战管控室、无线电监控室、航空侦察研判室等等舱室早已分隔成形,形形色色的专业设备也在陆续安装,预计只要几天就能全部完成,然后便可进行实际测试。

大明海军一向没有用人名给舰船命名的习惯,但这艘两栖指挥舰却很少见的以陆逊为之命名。

正当周长风讲着自己在海州造船厂的见闻时,罗符从旁边的一摞文件中拿出了一份,“得亏你赶回来了,伱看这个,凑不凑巧?”

“什么情况?”

“美国那边给的驱逐舰到位以后,可见潜艇的破交效率显著下降,上个月同比减少了三成多。喏,德人铁了心要掐死英人了。”

通过移交西印杜群岛的海军基地,美国向英国皇家海军提供了46艘克莱姆森级驱逐舰和维克斯级驱逐舰。

工人海军潜艇部队的破交作战因此受到了遏制,此前水面舰艇部队希望能够参战,但战争委员会出于慎重考虑一直没有同意。

如今似乎真的不能再畏畏缩缩下去了,必须加大力度,给予大西洋航线毁灭性的打击来迫使英国人媾和!

经过半个多月的纠结,德社上层终于下定了决心。

虽然马、恩两艘高速战列舰还未入役,但其余的几艘战列巡洋舰却一直保持着战备状态,做好了随时出击的准备。

8月29日下午时分,由四艘战舰组成的破交舰队拔锚起航,缓缓驶离了基尔港。

这支舰队由三艘战巡和一艘重巡组成,分别是两艘续建完成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布鲁诺号和特奥多尔号、弗朗茨号战列巡洋舰、皮克号重型巡洋舰。

她们将竭尽所能穿过北海,突破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围追堵截。

配图

一旦让她们成功进入大西洋,英国人就几乎没有办法来限制这支舰队了,大西洋航线必定土崩瓦解——仅剩的一艘胡德号岂能以一敌三呢?

可以说德国人踌躇多时才谨慎的拔出了长剑,要是英国人没能挡下这一剑,那么乞和只是时间问题。

“德国人还是太谨慎了啊,几个月前就可以这么干的。”罗符一边整理文件一边笑道:“这下英人真算火烧屁股了,好不容易从潜艇战那缓下来,这舰队又冒出来了。”

“……”站在电风扇前的周长风沉默了几秒才开口道:“中场休息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