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23章 马尼拉;王师登临吕宋岛

第423章 马尼拉;王师登临吕宋岛

“好家伙,大部分都中了。”

“不是吧老徐,这比平常差远了。”

那些尚未起飞的B-17在爆炸中化为齑粉,因为已经加注燃油、挂载航弹,个别B-17殉爆时的场景格外震撼。

那些飞机仿佛是来自地狱似的,被烈焰和滚滚黑烟所笼罩,油漆在高温炙烤下迅速崩解,露出闪烁着光辉的银色铝合金机身。

然后……在“轰隆”的剧烈爆炸中变成四分五裂的碎片,像天女散花一样散落到周围。

单价30.12万美元的昂贵四引擎重型轰炸机就这样化作破烂的废金属——这足够采购4000支新型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了。

配图

像这样被毁的轰炸机共有7架,也不知还拿着老旧的斯普林菲尔德栓动步枪的美军士兵们是何感受。

得胜而归的明军轰炸机编队的航空日志与出击报告中记述道:

「……长机引导攻击,纵梯形队形,敌防空火力稀疏,所以机枪为主,附少量高炮。十七时五十四分起始攻击,空速一五〇,观测到至少六成命中,确认三条跑道损毁严重,塔台出现肉眼可见歪斜。行动成果良好。」

空战的结果对于美军来说也远远称不上好,远东航空队升空迎战的战斗机有9架被击落,而他们只击落了5架明军战斗机和1架轰炸机。

跳伞被俘的明军飞行员表示,已经部署用于针对菲律宾的飞机有六、七百架架,而且还是由于为了方便指挥管控而只调集了这些。

所以远东航空队上下没有人能高兴的起来——他们总共只有112架P-36和4架XP-40战斗机,以及34架B-17和12架B-18轰炸机。

航空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明,亚洲也好欧洲也罢,一如杜黑著作《制空权》所言,航空兵力量可以有效决定战争胜负。

美国人和菲律宾人都清楚,美国本土一时半会是不可能派来援军的,在接下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都只能靠自己了。

孤独的战争、孤独的抵抗、孤独的牺牲。

可英国人与荷兰人的防御均以失败告终,马来亚与荷属东印杜的广袤地区都已归于大明统辖。

被俘的十万英联邦军队官兵此刻还在缅甸与暹罗的山峦丛林中劳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铺设着一节节枕木、一段段铁轨。

这样的抵抗究竟有没有意义?

这种境况使得美菲联军的士气处在一个很奇怪的状态。

看似高涨而热烈,远远强于几个月前英荷两军散漫松懈的状态,但实际上心里边却已经在自我怀疑了。

而在首府马尼拉,民间街头巷尾却又是另一番场景。

从三百多年前开始,马尼拉就一直是菲律宾的首府,现如今统共有大约二百万人口,是南洋地区与巴达维亚、新加坡齐名的国际化大都市。

明军飞机向马尼拉市区大量空投传单,阐明美国人允诺的独立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实际上依旧会暗中操纵菲律宾。

这些传单附上了许多条美军镇压菲律宾抵抗军的战例,另外还有关于马来亚、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区现况的图片。

除此之外,一些示警通知还标明了可能遭到空袭的目标,建议民众不要靠近那些危险的地方,否则后果自负。

明军即将来攻的消息使得这座大都市完全失去了从前的状态,一些胆小但富裕的人选择走为上策,乘坐轿车、巴士、卡车拖家带口的逃离市区,前往乡间避难。

二百多万人口的马尼拉人口密度较高,许多街区有好几万市民居住,管理难度相当大。战争的阴云使得人心浮动,犯罪行为暴增,从早到晚都能听到零星的枪声——那是马尼拉警察在与劫匪交火。

每当明军飞机出现,部署在自来水厂、发电厂、火车站附近的m3型76.2㎜高射炮和m2水冷高射机枪向天空中猛烈开火。

炮弹在半空中炸出一团团黑色烟云,曳光弹则划出一道道光痕。

可76.2㎜高射炮只能用来搅乱飞机编队,而12.7㎜高射机枪的有效射高又太近,二者搭配在一起压根没有发挥作用。

这样徒劳无功的反击除了吓唬敌人给自己壮胆以外毫无意义。

一些自信且嚣张的明军飞行员甚至在马尼拉上空表演特技飞行,时而螺旋爬升、时而翻筋斗,高射炮发射的炮弹往往在其后边上百米处爆炸,一丁点伤害都没有。

华裔华侨们兴奋地观摩着这样的场景,而欧美人则神情失落。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依然有忘形了的明军飞机在低空溜圈时被击落。

这时候,那些欧美人便会振臂欢呼,向升腾起黑烟的方向鼓掌庆贺。

虽然大家都猜测战火即将蔓延到陆地,但马尼拉这座大都市并未终止运转,一切机构都在正常工作。

公共交通仍在行动、政府部门仍在办公、商铺集市仍在营业、影院剧场也在播放着电影和按照场次演出,甚至于在大音乐厅中,小有名气的马尼拉交响乐团还在如期举办着他们的演奏。

「……元帅的副官乔纳森-温莱特将军视察了卡恩塔兵营,军队的决心非常坚定,士兵们正在维护大炮和坦克……」

无线电广播也未停播,只是关于战争和防务的内容变多了,挤占了一些原本的娱乐节目,市民们从自家的收音机中可以听到总统的演说与号召,还有形形色色的战争新闻。

明军对于各地军事设施的空袭持续了足足三天,码头、机场、铁路调车场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马尼拉湾上也漂浮着数百颗空投布置的水雷。

空军结束打击后,接踵而至的大明海军航空兵又对甲米地海军基地实施了猛烈空袭,三七式鱼雷轰炸机使用鱼雷或500㎏重磅炸弹将港区炸得面目全非。

被炸毁的起重机倒向海里,砸起大片水花;数艘驱逐舰被炸沉在泊位,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重油……

亚洲舰队所属的潜艇作战单位奉命抓紧时间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往辽阔无垠的大海猎杀明军运输船。

为了避免撞上水雷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美军潜艇选择以水下低速潜航来通过已经被封锁的马尼拉湾。

然而明军空投的水雷可不只是浮于海面的漂雷,还有半潜雷——通过机械控制装置和压缩气瓶,使得水雷恰好稳定在水下一定深度。

因此,试图离开马尼拉湾的美军潜艇仍然蒙受了损失,毕竟战场上总归会有人倒霉的。

海豚号(ss-169)潜艇被当场炸沉,全员阵亡;墨鱼号(ss-171)潜艇重伤上浮,但来不及返回甲米地就沉没了。

最为倒霉的是鲑鱼号(ss-184),这艘潜艇好不容易通过了封锁区,但是因为电池电量耗尽不得不上浮航行充电,可这时候天已大亮,没过多久就被明军飞机扔下的航弹送入了海底。10月3日的下午时分,空中侦察表明大量明军舰队正在从西北方向和正北方向逼近,这预示着登陆行动即将到来。

对于这样的境况,美菲联军早有预料。

总统奎松虽然在广播节目中表现的自信且激昂,但实际上却心慌意乱,唯麦大帅之命是从。

司令部遵照战前制订的预案,暂时按兵不动,但几支预备队都在火车站附近集结隐蔽,随时准备增援明军登陆的地方。

四面环海、岛屿众多的菲律宾可用于登陆的地方实在太多了,防不胜防,处处设防是不现实的。

被授予菲律宾元帅之荣誉头衔的道格拉斯虽然在平时与第二任妻子琼-费尔克洛斯享受着甜蜜滋润的日子,但为了对得起自己那夸张的1.8万美元的年薪和1.5万美元的特别津贴,道格拉斯还是比较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他亲自考察过菲律宾大部分沿海地区,可以说的上了如指掌,所以判断明军最有可能选择在林加延湾登陆。

因为那里的海岸线和滩头漫长而平坦,相当适合大规模登陆登陆。

而且在林加延湾登陆之后便几乎是一马平川,距离马尼拉只有一百五十公里。

配图

为了防备明军在登陆以后长驱直入,他命令温莱特前往监督,执行预案以备不测。

温莱特准将指示部下调集军火库中的炸药和民间矿业公司的矿用炸药,在通往马尼拉的交通要道和桥梁上安放,随时准备将之爆破。

就在美菲联军士兵们在不紧不慢地安放炸药时,大明海军陆战队第二旅的九千将士在严辰武的率领下抵达了林加延湾,随即准备在这个绝佳的地方实施登陆。

10月4日7:46,天气阴沉,海风呼啸,远处天海相接处已经分辨不出来了。

为了保证精锐的海军陆战队顺利登陆,大明海军派出了相当可观的水面舰艇力量实施护航和支援。

因为距离小琉球南部的达鼓海军基地太远,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在这里的滞空时间较短,无法进行长时间支援,所以入役不久的北落师门号和天纲号轻型航母被派来提供全程支援。

另外还有汾河号和辽河号轻型巡洋舰与十几艘驱逐舰、扫雷舰、登陆舰。

至昌十七年入役的元封号战列舰则作为这支登陆舰队的旗舰,这艘老旧的战列舰已经不适合现代海战了,但还是能胜任炮击支援任务的。

来势汹汹的明军登陆舰队迅速清除了林加延湾上漂浮的水雷,一队队战斗机也开始轮番起降,在舰队上空盘旋巡逻。

虽然一开始十分顺利,然而陆战二旅在登陆的时候还是遇上了麻烦。

天气忽然变得恶劣了起来,一开始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风浪却愈来愈大。

小小的登陆艇可抵抗不了大自然的力量,大多偏离了原定航线和登陆点。

好巧不巧,美军远东航空队顶着糟糕的天气条件前来攻击明军登陆部队。

亚历克斯上校努力保护下来的重轰炸机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9架B-17飞临明军舰队上空,对下边的战舰们投下了一大堆航弹。

明军将士们首次体验了地毯式轰炸…或者说重型轰炸机的威力。

由于是短程轰炸任务,这9架B-17使用了8000磅的挂载方案,单机携带16枚500磅航弹。

冰雹般砸下的144枚500磅航弹炸起了无数道几十米高的水柱,虽然没有一枚取得直接命中,但近失弹仍旧对轻型舰艇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比如商丘号驱逐舰左侧舰体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在损伤被控制住之前进水数百吨之多。

相比起空袭带来的损失,因为风浪导致的航线偏离更为要命。

“真特娘的晦气!这老天爷到底向着谁?”

“气象预测怎么回事?这两日不该出现这等情况啊。”

在元封号战列舰的舰桥上,军官们都在吐槽着,大家能从望远镜中可见滩头上一片混乱。

这种不可抗力无法改变,怨不得参战部队。

大感无语的严辰武也只能在心里感叹运气不佳,他侧首说道:“舰炮火力直接向纵深覆盖吧。”

陆战二旅登陆第一梯队的建制被打乱了——三营二队二排发现在旁边一起上岸的居然是团属通信排?二营一队收拢队伍后发现营部和友军单位不知所踪?

伴随第一梯队登陆的浮游战车单位更为糟糕,二十几辆三五式两栖坦克因为风浪而沉没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都是在陌生地点上岸。

状况如此之混乱,官兵们必须尽快重组建制,巩固滩头阵地,否则在这时候遭到敌军反击那可就危险了。

“咻——轰!”

轰隆声突然响起,官兵们下意识地卧倒,然后趴在地上看向爆炸方向。

“防炮!”

“快卧倒!”

紧接着,一发接一发的75㎜高爆弹就这样落在了滩头……

明军大举登陆之际,温莱特准将恰好在视察菲军第11步兵师的阵地。

发现上帝站在己方这一边,他大为振奋,当即命令集中所有火炮轰击已经上岸的明军,然后派出预备队实施反击将之赶下海!

菲军的重武器数量不多,而且威力不大,比如菲军第11步兵师只有三十多门75㎜野战炮。

在看似效果不错的炮火掩护下,大约两个营的菲军步兵离开了阵地后方的集结地域,开始向西南方向的滩头发起反击。

“他奶奶滴!冲过来了!”

“打!”

滩头的弹坑还在散发着青烟,陆战二旅官兵们或是依托着弹坑、或是趴在起伏地形后,用步枪、轻机枪、枪榴弹、迫击炮向密密麻麻的敌人开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