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48章 迟到的奇袭;别具一格的惩处

第448章 迟到的奇袭;别具一格的惩处

高级作战单位的指挥部置身后方,拥有直属的少量警卫分队,一般来说不可能成功“斩首”。

敌方小股分队能渗透前线就已经很不错了,继续向后方渗透不仅极易暴露,而且也没法确定目标究竟在哪。

只有在情况混乱的时候,又恰巧运气不错,综合这两大因素才有可能成功捞到大鱼。

例如历史上失败的市场花园行动中,在战役爆发的第一天,一队英军伞兵却瞎猫碰上死耗子,误打误撞地击毙了一名德军少将。

当时英军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地区以西实施空降以后,德军出现了通信中断的情况,事态紧急,城防司令弗里德里希-库辛少将想弄明白情况究竟如何,于是傻乎乎地亲自到前线去视察具体情况。

而且他竟然只带了司机和两名卫兵,去时一路畅通,返时却迎面遇上了一队英军伞兵,当场就毫无悬念地被乱枪打死。

游子陶所率的偏师受阻于科科达小径的最后据点——鲁纳镇。

驻防那儿的澳军第53民兵营和巴布亚民兵营遭到了持续不断的猛攻,出现了动摇和怯战,但却成功拖延了明军的步伐,使之无法突破并威胁澳军大部队的后方。

精明的游子陶在一开始就猜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及时做了两手准备,从一千多官兵之中征集了一些敢死队。

这五十人包括明军和南军的两名军官、六名士官、四十二名士兵,半数装备了冲锋枪和自动枪,还捎带上了两门64㎜迫击炮;每个人除了携带自身的弹药和干粮以外,还要帮忙多背负一发迫击炮弹。

当偏师主力在强攻鲁纳镇的敌军阵地时,这五十人迅速脱队,翻山越岭直插敌后。

这些生于西南边陲之地的官兵多半自幼就在山峦之间玩闹、打猎、采药,对这样的环境相当熟悉。他们一路上搭人梯、扒藤蔓、淌溪流,一天一夜就穿越直线距离二十公里、实际距离将近四十公里的复杂地形,成功抵达了澳军后方。

有人在行动时失足坠崖、有人不慎崴伤了脚;有人忽然过了疟疾潜伏期,半途中发作……

其中一门迫击炮的底座和两脚架都丢了,只剩下炮筒半身。

他们像无头苍蝇似的在澳军后方乱转,不知道该突袭哪里为妙,最后登上了一处高地来观察四周。

大约一公里外的一处场景映入眼帘——有细长的鞭状天线、有越野车和轿车、有来回走动的军官。

显然,这十有**是个指挥部,至于是基本指挥部、预备指挥部、炮兵指挥部那就没法明确断定了。

眼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这个指挥部就当作……保底吧。

“且慢!再等会,看上去这帮家伙要转移。”

“估摸着是要败退逃跑喽。”

大家决定保持耐心,再观望一会。

他们非常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偏师上下千余官兵吃尽了苦头,如果他们不能发挥出作用来,那所有人的牺牲和努力就都白费了。

筋疲力尽的四十多名敢死队员或趴或躺,啃几口巧克力、喝几口甜红茶,抓紧一切时机恢复体力。

过了大半个钟头,看到离开指挥部的敌人变多了,而且陆陆续续在上车,率领这支敢死队的中尉决定动手。

负责操炮的几人则勉力支撑,为布置的迫击炮微调瞄准目标。

那门丢失了底座和两脚架的迫击炮也没有缺席,通过手扶炮筒做概略瞄准,一样可以击发。

瞅准大鱼不撒手的士兵们用两门炮一共连发二十几弹,前后历时五十秒,炸得目标一片狼藉。

澳军第8师的基本指挥部就这样倒霉的挨了一通炮击,士气不佳的澳军官兵本以为阵线后方是安全的,结果竟然还是遇袭,一下子就让大家慌乱了起来。

“无法相信,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军医快过来!阿姆斯特朗中尉在哪里?”

小小的64㎜迫击炮弹肯定没法破坏坚固的指挥部工事——其修建的指标是可以抵御4英寸榴弹的直接命中。

然而第8师的师部人员正在撤离,包括师长弗农少将在内的许多人都准备乘车,这就非常致命了。

三十几人伤亡,其中八人当场毙命,弗农-斯特迪少将身负重伤,浑身上下挨了六、七块炮弹破片和碎玻璃渣……

师部遇袭无疑是非常严重的,原本有序撤退的计划差点就面临崩盘的境地。

得亏澳大利亚人还算机灵,没有呆板到原地待命,所以在确定基本指挥部受创死伤惨重以后,参谋长大约在一个半小时后接过了指挥权。

可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已经足够致命,全线总攻的明军一丁点喘息的余地都没有留给澳军。

次日凌晨6:12,天微未,日将出。

奎宁和桂枝茯苓丸联合用药的疗效相当不错,周长风在这一晚休息得很好,一觉醒来都有种痊愈的错觉。

战场的喧嚣已经停歇,枪炮声不复存在,战火缭绕的巴布亚半岛又一次恢复了平静。

他试着活动了一下手脚,感觉还是多少有些虚弱无力,“追击部队怎么样了?没遇伏吧?”

神情轻松的赵寒枫捧着一沓电报纸从旁边走来,“三路追击部队都停下来了,没出岔子。”

“差不多了,剩下的残兵败将不构成威胁。”

“是,该收兵回营了。”

少量只有轻武器的残敌败退进丛林里面不会有任何妨碍,如果是在亚欧大陆倒是要伤脑筋,因为这些散兵游勇随时可能冒出来袭击交通线。

然而这儿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不存在铁路交通线可以袭击,只需要控制莫尔兹比这座港城就万事大吉,残兵败将又没有办法威胁海上交通线。

故而放任他们自生自灭即可,实在不放心的话,也可以派几架炮艇机轮换巡逻转悠。

在这场战役中,莫尔兹比守军——澳军第8步兵师、第12独立野战炮兵团(营)、第3独立轻型坦克连遭到了歼灭性打击。第8师在今年年中的爪哇战役中就被明军重创,后来撤回澳洲本土补员休整,如今被基本歼灭。

师长弗农少将身负重伤,在医疗条件匮乏的撤退途中根本得不到有效治疗,不治身亡。

虚眩行动第二阶段就这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此次作战中,不考虑托雷斯海峡海战的话,明军参战部队统共歼灭澳军一万二千余人,其中毙伤数字占据大多数,俘虏只有五千余人,而且基本都是非战斗人员。

作为孤立无援的防守方,澳军的伤亡比例很高,几乎达到了一比一,六千余伤亡官兵中有半数死亡。

另外还有二千多残敌向西北方向分散突围,遁逃进了巴布亚半岛遍布丛林的坎坷山峦中。

明军的伤亡也不小,战斗伤亡为4565人,其中阵亡、不治、病故一共为1183人,另外还有大量因为疟疾和登革热引发的非战斗减员,达5105人之巨。

好在战前准备充分,预料到这多半会是一场苦战,三十七师预先准备了一〇九团前来增援,所以没有全靠十三师和陆战一旅。

相对来说,这次的总伤亡比达尔文之战更大,但因为有援军轮换所以并未让各部队伤筋动骨。

高烈度交战让战利品变得稀缺,明军的缴获寥寥无几,只有9门可修复使用的身管火炮、16辆装甲载具、35辆卡车和越野车。

但是往乐观些考虑,最大的战利品就是莫尔兹比城区没有遭到太大损失,码头设施也大体完好,不像达尔文那样基本化作废墟。

陆逊号两栖指挥舰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多次出现的混乱和失误让周长风很不满,干脆把指挥部移到了岸上,这让全舰上下非常羞愧。

因此战役结束后,周某人还下达了一项别具一格的惩处指示——

接下来半个月,陆逊号的伙食指标和陆军看齐,军官胆敢开小灶者重罚,节省下来的丰富食材提供给伤病员。

这样的惩处真是闻所未闻,直接导致习惯了海军伙食的全舰官兵哭爹喊娘。

陆军的二等驻地伙食标准(占领维安状态)是每天一斤大米或面粉、五两土豆或红薯、二两肉、一斤蔬菜、十五克盐、十克糖、三克茶叶、十支香烟或等量烟草、二百五十毫升啤酒或一百毫升葡萄酒、五十克鸡蛋或鸡蛋粉、五克炼乳、一百毫升豆浆。

配图

这看似已经很丰富了,但和海军伙食标准相比仍旧相形见绌,由奢入俭难,对于陆逊号官兵来说这样的惩处实在是痛苦。

“还是有不少人在心态上处在一种松懈的状态,不重视自己的职责,具体是谁我懒得管,你们自个做内部检讨。这次是初次上阵,情有可原,不严惩,下一次……当心毙了祭旗。”

周某人的信誉一向都不错,没人敢把他的话当玩笑,要是真吃了花生米都没地方说理去。

莫尔兹比的顺利夺取是大明南征之路上里程碑意义的一步,由此,澳洲兵团终于拥有了攻略澳洲大陆的前进基地。

身处泗水的庞令启发来了贺电,并表示三十七师即日起登船起运,前来莫尔兹比替换伤亡颇大的十三师。

在当明澳两军于莫尔兹比厮杀时,列克星敦号在那期间遭到了四轮B-17机群的空袭。

不过水平轰炸精度本就不高,并且B-17机群又会遭到明军战斗机的拦截干扰。

列克星敦号虽然再次被命中三枚500磅航弹,可没有一枚能够击穿50㎜厚的强力甲板装甲,因此依旧没有沉没的风险。

最终,当莫尔兹比守军败退之日,列克星敦号终于抵达了芝拉扎,在港的两艘驳船赶忙接替了北盘江号,将这艘俘获的航空母舰慢慢拖拽进了港口。

可惜芝拉扎的维修能力很低,只能够保障万吨以下的战舰,所以列克星敦号仅能在这儿做一些简单的修理工作,尝试恢复自身动力,然后前往星洲或广州。

“太不容易喽,每一回都几乎要打残一个师,今后如果真上了澳洲,还不知会有多难啃哦。”

在陆战一旅旅部中,姚良川感慨了一下战斗的艰难。

之前对付英印军、荷印军那样的殖民地军队倒是轻轻松松、摧枯拉朽,但真正来对付正规军时难度却陡增。

谢万诚不以为意地说:“监军啊,这种大战动辄伤亡几百万都不稀奇,如今才多少?况且我泱泱大明多的是人,这点代价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因为欧战的实际例子,朝野间也有着模糊的概念。

欧战英国死亡99.5万人、意大利死亡124万人、法国死亡169.8万人、德国死亡247万人……不过尔尔。

大明如今有大约6.9亿人,虽然工业化程度低使得动员率达不到欧洲工业国的水平,但庞大的基数摆在这里,兵源和伤亡承受能力仍然高得夸张。

哪怕依照5%的低动员率——几乎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水平来计算,可用兵源都有3450万人之巨。

而且如今的一系列战斗已经证明,明军同其它列强军队作战的交换比是接近的,即使悲观一些往坏了计,交换比一比二也同样很可怕。

况且,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列强愿意动员千万大军来死磕吧?

庞大的人口在全面战争时期的优势无疑是巨大的。

太平洋战争作为海空大战的特点使得人口优势难以体现,需要的是强大的海军和航空兵力量,以及负责登陆作战的精兵良将。

但造船业属于兼具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这对大明是个好消息,朝廷完全可以动员茫茫多的劳工开掘一大堆新的干船坞用来下饺子。

在开掘干船坞的同时,劳工可以在这段时间里接受简化的速成培训,两不误。

主力舰会受限于器材、设备、武器的产量,所以同时开工的数量有限,但辅助舰艇则不然,简陋的货轮和护航舰使用烧煤的三胀式蒸汽机,几乎想造多少造多少。

到时候美国有自由轮和胜利轮,大明也有小明轮和大明轮。

阁下十几个造船厂同时开工自由轮固然厉害,但当我新挖几百个小型干船坞来建造明轮,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周长风望着辽阔的大海走神了许久,最后下定决心道:“不行,这次必须提高动员水平了,等不了谘政院那帮人磨磨唧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