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51章 岛屿攻防战的实质;装甲航母学派

第451章 岛屿攻防战的实质;装甲航母学派

朱泠婧“嗯”了一声,盯着杯盏中漂浮的茶叶,“追加建造案这些天就该敲定了。”

为了应对美国《两洋海军法案》要建造的繁多战舰——尤其是十八艘埃塞克斯级,大明海军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自己的建造计划。

这项建造案将会直接决定今后的战局,乃至左右国家命运,所以无人敢轻易下定论。大明海军内部各个战术学派都在争论,技术部门也参与其中,声势很大。

少顷,她抬眸看了一眼周长风,“这样,你也去旁听一下,有意见、有想法便直接提,兼听则明嘛。”

后者点点头,拱手称是。

对于他提出的动员百姓大力开掘干船坞、建造船台的意见,朱泠婧在原则上是认同的。

造船竞赛肯定要发扬自身的长处,大明充沛的人力资源就非常适合在这种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发挥作用。

陆地船台的搭建较为简单方便,船舶下边预置着滑道,然后在上边一点点建造船只,最后下水时通过滑道一下子滑入水中。

干船坞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建造麻烦,开掘的土方量很大,工作时关闭挡水坞门,最后下水时将坞内引入海水使船只慢慢浮起,然后即可打开坞门。

连续打胜仗极大的助长了朝廷的威信,简单动员上百万民众毫无问题,顺带还可以再增发些国债、多印点钞票。

毕竟动员百姓去挖船坞跟古代征召徭役去挖运河、建长城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土工活。

至于具体该如何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来在各地开掘干船坞,那就是技术官僚和专业人士的任务了。

鉴于陆军不情愿放弃主导权和话语权,朱泠婧向周某人提了个问题。

“太平洋这么大,陆军究竟在其中该发挥何种作用?你如何看?”

后者的目光左右跳动了一下,略加思索,反问道:“陛下您指的是防御策略吗?”

“的确,因为大举进攻时的登陆战应该是相仿的,都是陆战队同陆军配合。乐观来看,今后海战重创美军舰队便会进入一段时日的相持态势,免不了要戍守岛屿,更别说往坏些考虑了。”

“这样啊,我明白了。首先臣要强调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任何岛屿都不可能守下来,哪怕坚固如瓦胡岛也有攻占的可能性。”

缺乏制海权有两种情况,要么己方海军主力已经全军覆灭,要么是在保存实力、消极避战。

周长风接着用极为笃定的语气缓缓说道:“这种情况下防守是极难的,群岛地区大大小小的岛屿太多了,一旦敌方兵临城下,一个个都会被孤立,敌方每次都可以以多打少。”

以经典的马里亚纳群岛为例,它包括塞班岛、关岛、天宁岛在内的十几个岛屿,即使是大明也做不到每一个都驻军几个师。

在塞班岛战役中,四万日军抵抗七万美军,双方兵力相差不到两倍。

战役历史二十四天,美军以阵亡3426人,负伤10364人的代价毙杀大半日军,交换比约为一比二,死亡比为一比七。

在天宁岛战役中,九千日军和三千民兵抵抗五万余美军,双方兵力相差大约四倍。

战役持续九天,美军以阵亡328人、负伤1571人的代价毙杀绝大多数日军,交换比接近一比三,死亡比更是高达一比十六。

以多打少、以强击弱的优势无疑是显著的,宏观上可以用兰彻斯特方程来分析这种情况。

朱泠婧轻轻点头,“这倒确实,零散的小岛小礁太多了,以往某些人宣称的屯兵策略颇为天真,不切实际。”

周长风摊了摊手,若无其事地说:“而且敌人的战略部署还可以更灵活一点,比如说跳跃式前进,不逐个攻岛,只进攻重要的节点,直接向纵深挺进。”

“这样孤军深入等于自寻死路。”

“是,没错,但凡己方海军还有一定实力,敌人敢这样大胆都是自找苦吃。”

跳岛战术可以略过不那么重要的岛屿,比如历史上拉包尔的十四万日军就没有发挥出作用,困守在新不列颠岛上开荒种地直到终战,日子倒是过得挺滋润。

不过跳岛战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孤军深入,一旦己方海战失利那就完蛋了。但是麦大帅对尼米兹有绝对的自信,太平洋舰队也确确实实爆杀联合舰队。

“所以……”朱泠婧沉吟了几秒,问道:“周克行你的观点是无需在太平洋诸岛上布置重兵?”

“那倒不是,陛下,我只是阐述了太平洋战争岛屿攻防战的实质,咱们应该围绕这个实质、特点来分析到底该怎么办。”周长风如是说道。

在缺乏制海权的条件下,岛屿上的防守方被完全孤立,得不到增援,伤病员也无法后送医治,这和以上甘岭为代表的战例有根本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防守方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囤积的有限的兵力和弹药,最大化利用地形构筑绵密的纵深防御体系,抱着必败决心和进攻方血战到底,以命换命,作困兽之斗来争取时间。

从军事上来说,这种糟糕条件的战役是要尽量避免的,但无奈太平洋岛屿攻防战就是这么的残酷。

选必要之岛、略次要之岛,择其要点而守之——这便是周某人给予皇帝的答复。

这是战略思路,具体在战术上该怎么做那就不是皇帝需要清晰了解的了。

重要岛屿就那么几个,以战略防御为考量的话,马里亚纳群岛的三座(塞班岛、关岛、天宁岛)有必要坚守;所罗门群岛的两座(瓜达尔卡纳尔岛、布甘维尔岛)有必要坚守;新不列颠岛有必要坚守。

这几座岛屿是有部署重兵集团的意义的,深挖洞、广积粮、大屯弹,做最坏的打算。

其余的零零散散几十个岛屿就不用管了,部署几百人的戍守分队就足矣,真遇到美军大举登陆就埋设一些诡雷然后溜进丛林打游击。

说不定坚持打游击取得的战果比一开始就死守白给还要更大些。

周某人的论述不但有理有据而且与陆军方面上奏的观点差不多,综合评判之后,朱泠婧对此深信不疑。

也就是说大明陆军只需要往太平洋部署七到十个步兵师、最多十几个师,那么闲置的大量兵力又该部署到哪呢?

陆军方面已经盯上了印杜这块肥肉,因此在不遗余力地从各个方面来论证攻略南亚次大陆的好处。

“先生啊,这都连着几回胜仗了,朝廷咋还不给伱升迁一下。”

“这个又不着急,虚衔再高级也比不了实权。讲真,我现在的话语权还真不小。”

在晋升这件事上,夏筱诗倒是比周某人更积极,她在潜意识里觉得只要战而胜敌就应该嘉赏。疾病未愈,出宫回来的周长风觉得有些疲倦,就径直往躺椅上一躺,随口道:“这些胜仗的含金量不一样,我在马来亚和爪哇那两场打得挺不错,不过达尔文和莫尔兹比这两场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四平八稳的,作为指挥官体现出的价值比较小。”

夏筱诗在原先还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等女儿断奶以后自己再重返学校继续教书授课。

现在只觉得自己之前的这个想法真的好逗——这年头哪有将军夫人在外工作的?

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意自身的价值,夏筱诗又没有看破红尘,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些焦虑。

高零露对女儿的小心思洞若观火,开导她必须认清现实,贵妇想成为贤内助的第一要务是多多参加贵妇名媛之间的宴会,作为丈夫维持关系网的一大助力。

“她们那些人,三天两头就要聚会。”夏筱诗撇嘴吐槽了一下,“真的是,不腻的么?”

躺在躺椅上的周长风哈哈一笑,“你以前去赴宴不都很快活吗?怎么现在又不乐意了?”

“以前哪有这么频繁嘛,少说十天半个月一回。感觉想巴结咱们的人好多,应付起来真麻烦。”

“没事,这又不是强制的,你可以挑着去,想去就去,树大招风,肯定免不了有人想讨好的。”

平常和其他将领闲聊时不时也会谈及各自家眷,每每听闻别人吐槽其妻子所作所为的时候,周长风就会在心里感叹夏筱诗真叫人省心。

这时,后者忽然凑了过来,眼含笑意地问道:“周克行,我看你这病症好得差不多了,精力如何呀。”

“咳咳,小诗,我这都没康复啊,毫无兴致。”

“哼,那便再饶你一晚。”

两天之后。

因为周长风这次染疟的病情不严重,所以五、六天的工夫就好了个七七八八。

既然皇帝让自己去旁听一下海军内部的研讨会,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事关重大,大明海军上层组织召开的战时军用舰艇建造研讨会已经召开过好多次了,周某人如今参与的第七场其实只能算作最终拍板前的尾声。

兵部海军署的二号会议厅此刻已经云集了十多人,侍从人员正在逐个端茶倒水、呈递卷宗。

周某人的出现让在场的人们有些诧异,但也只是诧异了一瞬,没有排斥和抵触,反倒有几人趁着会议尚未开始同他打招呼。

周长风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一名年长的文职准将拱手说道:“老先生您贵姓?我有些事想问问。”

后者的眼镜片闪烁着,淡然一笑道:“鄙人免贵姓叶,有什么想问的?”

周长风最关心的自然是航空母舰——之后将会走什么路线?建造计划是什么?

大明现如今从北到南一共有19座能够建造战列舰或航空母舰的大型船台或干船坞。

作为对比,美国东西海岸一共有29个船台或干船坞可承担主力舰建造,其中西海岸7座、东海岸22座;而历史上的日本则只有8座。

配图

大明最重要的造船基地在上海府,拥有340m船坞1座、300m船坞1座、240m船坞3座、244m船台2座,这些可用于建造主力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船台和干船坞。

第二重要的造船基地在葫芦岛州,拥有330m船坞1座、300m船坞1座、240m船坞1座、270m船台2座、244m船台1座。

另外,理论上可建造10万吨级船只的380米巨型船坞要不了多久就可以竣工,预计明年夏季就能投产。

“……这样啊,海军是在争论是否给航母甲板铺设装甲啊。”

“正是如此。”

一番交流以后,周长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伸手翻了翻面前的那一册卷宗。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航空母舰作为诞生不过二十载的新锐兵器,其价值直到今年才得到完全证明。

究竟该设计怎么样的航空母舰来应对接下来的海空大战?将领和专家们分成了好几派,各执一词。

设计上的分歧主要在于排水量、防护能力、打击能力之间的矛盾。

攻防能力的加强会导致尺寸和排水量变大,进而导致越来越少的船台或干船坞可以承担建造。

因此如果想让尽可能同时开工更多的航母,尺寸就必须控制在240m之内,这意味着排水量大约受限于2万吨左右。

但是这个吨级的航母注定无法采用装甲飞行甲板的设计,否则载机量会少得可怜。

坚持装甲航母设计方案的一派正是以刚刚这位和周某人交谈的老者为首。

“叶老,您有对上回的设计案作修改吗?”一名海军署官员问道。

这位文职准将、或者说高级技术军官从身旁的公文包中取出了厚厚的一摞线装文件,淡淡道:“主体结构不变,但对管线布置有所调整,也加强了升降机。”

“飞行甲板装甲厚度削减了么?”

“维持不变,三寸主装甲,不过那半寸内衬层正考虑删除。”

装甲航母派系认为大明的造船能力逊色于美国,故而必须采用强防护能力、高生存率的装甲飞行甲板。

江南海军工厂的设计方案中,飞行甲板装甲厚达96㎜,下边还有16㎜的低碳钢内衬层,用于阻挡甲板在遭到猛烈攻击可能产生的破片。

但是考虑到这样似乎意义不大,徒增复杂性、浪费工时,于是考虑将之删除。

三寸?

周长风大为惊奇,他记得1000磅穿甲航弹在正常高度投放时的穿甲深度不过七十多毫米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