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60章 即将遍及世界的战火;步兵神器

第460章 即将遍及世界的战火;步兵神器

联邦大西洋航运公司以多种措施来降低辨识度、增加误击概率,德社情报部门在得知美国人成立了这样一家碰瓷的贸易企业以后就向工人海军方面发出了警告和提醒。

几个月来潜艇部队都避免攻击可疑的、国籍不明的商船,可以说相当谨慎。

十分幸运,在过去的数十天内,他们没有误击任何联邦大西洋航运公司的商船。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一次,u-116号潜艇将一支船队误认为是加拿大商船,于是在黎明时分伏击得手——第一次发射四枚鱼雷,第二次发射两枚鱼雷,击沉了两艘商船。

柏林方面对此毫不意外,大家都清楚这是美国人故意为之,只不过想找个加入战争的好借口罢了。

西欧的战火硝烟已经消褪,唯有英吉利海峡上空的缠斗仍然激烈。

德社空军此前的第一阶段中也尝试过对英国工业重镇的空袭,但损失巨大无比。

除了英军的因素,另一重要因素是德社空军在对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工业区展开空袭前都会通过无线电广播和空投传单的方式来提醒民众疏散,这使得皇家空军每一次都可以提前设伏,等着德军轰炸机编队上门。

正义同样是柄双刃剑,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固然能为己方带来优势,但同样也会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所以德社空军放弃了对工业区的轰炸,转而专心打击军事设施,不列颠空战由此进入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德军一共有1347架飞机被击落或严重损坏报废,其中战斗机约为三分之一;而英军则损失了660架飞机,基本上都是战斗机。

为了减小损失,德军机群自第二阶段开始以后就极少深入英伦三岛了,集中轰炸朴次茅斯和普利茅斯这两座南部沿海的重要海军基地。

为了将皇家海军位于这两座城市的基地从地球表面抹去,德国人费劲了心思。

新型的he-111h型轰炸机搭载了可以输出1300匹马力的Ju摸211F液冷发动机,拥有更大的载弹量。

这些he-111开始挂载sc-1800型1800㎏重型航弹执行任务,德国人先使用这种重磅炸弹对海军基地实施毁灭性空袭,同时再投掷数以千计的sD-2型集束炸弹。

后者便是臭名昭著的蝴蝶炸弹,它们只有2㎏重量,但足以杀伤人员,掉落在地上、浅滩中、树枝上、残垣断壁间,这些危险的玩意随处可见,不慎触碰便会猝然爆炸。

因为数量众多而且极其灵敏,排除难度很大,能够显著拖延轰炸以后的抢修进度。

同时德军亦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陈兵数十万,摆出了一幅随时准备强渡海峡登陆英国的架势,这强大的威压让伦敦正米字旗老爷们寝食难安。

然而实际上这些部队至少有一半是空架子,三十三个步兵师之中有十五个是用来吓唬人的,空有番号而已,实际上只有几百人,帐篷和仓库空空如也,火炮、坦克、卡车都是木头搭建的。

德军主力实际上集结在低地三国和本土,柏林方面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对伊比利亚的军事行动。

英国人现在不仅和意大利人勾肩搭背,而且也在尝试说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一同对付横扫西欧的赤潮。

这样的包围网让德社上层很忧虑,倒不是惧怕这几个不入流的对手,而是担心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掺和进来。

如果美国在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同时部署远征军,一齐施压,那么德社可就要面临左支右绌的情况了。

短时间内武装几百万大军对于钢铁年产量五千万吨、汽车四百万辆的美国来说毫不困难——所以德社一直保持高度警惕。

激进派认为应该对伊比利亚展开一场快速的军事行动,干脆利落的消除潜在威胁,这样一来美国人即便想插手也只能进行困难重重的登陆。

这也是柏林方面目前正在纠结的一点,因为伊比利亚的地形并不适合机械化大军行动。

伊比利亚半岛多高原、多山地,而且还有大大小小河流一千八百多条,地理条件决定了不可能展开“快速的行动”。

配图

更加讨厌的是,因为比利牛斯山脉横在法国与西班牙边境,所以沟通两地的铁路线都处在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这意味着后勤供给会面临极大隐患,随时可能因为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而中断,而且不适合维持集团军群级别的重兵集团作战。

陆军总参谋部认为应该向南北各部署一个集团军,集团军由6~8个步兵师、1~2个山地师、1~2个装甲师组成。

德社空军必须竭尽所能的保护脆弱而绵长的铁路线免受敌方空袭,理想情况下,两到三个月才可以终结葡萄牙和西班牙现今的政权。

只可惜地理条件的影响实在太大,哪怕伊比利亚半岛只有西欧平原一半的程度,机械化大军也能在三个星期以内横扫伊比利亚,将旗帜插上里斯本的贝伦塔。

但就在德国人在讨论行动策略、调集行动物资的时候,发生了u-116号击沉两艘美国商船的意外。

柏林方面迅速制订了应对此事的外交策略,先是沉痛悼念遇害平民,接着提出高额赔偿,最后指责美国资本家不按规定使用识别标志而使雇佣的船员处在危险境地下。

这一套操作看上去十分有效,也确实缓和了一部分人的情绪。

然而联邦政府已经打定主意要拿这次“意外”做文章,一直在明里暗里煽风点火,撩拨、激化民众敌视情绪,将德社工人海军的破交战比喻为无差别的残酷屠杀。

短短两天的工夫,全美各地爆发了数以百计的集会和游行,银杉军欣喜若狂,左派的中立劝说和这样的惊涛骇浪相比就如同蚊子叫。

一切都预示着,东西方原本割裂的战争将要连通起来了。

战火很快要从太平洋蔓延到大西洋,从马里亚纳到罗曼什,从吉尔伯特到加纳利……

这是世界级别的大战!

大明君臣倍感舒心,德美开战怎么看都是好事——至少对于大明来说是喜讯。

西方人就这样互殴去吧,最好从地上打到天上、从天上打到海上,杀个尸山血海出来,就像二十多年前的欧战一样。

唯有周某人感到有些遗憾,他不禁自言自语地感叹道:“可惜看不到千万大军装甲集群大战了……”

因为沙俄不战自败,历史上恢宏的东线战场注定不会出现。

而且,之后最有可能爆发陆战的地点也都不会出现那样动辄几百万人、几千辆坦克的超大规模战役。

伊比利亚、亚平宁、澳洲……战场容量都有限,而且地形又复杂,在进攻主轴线上一次投入几百辆坦克就了不起了。如果德社不对非洲动心思的话,恐怕很难看到装甲集群进行犀利的大纵深突击和分割包围了。

一月下旬的第一天,天晴无风,阳光和煦,这是个晒太阳的好日子。

好日子对应好消息,上午一个、下午一个,可谓双喜临门。

早晨传来的好消息是上行飞行器公司研发的鹤七式十四缸星形发动机成功通过测试,在三百小时连续运行极限测试中表现良好,除了油耗略高于预期之外都符合要求。

大明空军最常用的星形发动机有两类。

一是重量、截面积较小的,用于轻型战斗机,比如“雕”系列,三六式驱逐机和三七式舰载驱逐机都使用上海昌阳飞机公司出品的雕四式九缸引擎。

二是重量、截面积较大的,用于轰炸机、运输机,比如“鹤”系列,三六式轻型轰炸机和三六式舰载鱼雷机都使用燕京上行飞行器公司制造的鹤五式十四缸引擎。

鹤五式星形发动机标称功率1050匹马力,这种至昌三十六年定型量产的引擎如今已显落后。

现在,它的下一代终于亮相。

鹤七式标称功率1250匹马力,配用一级二速机械增压器,在中等高度时也能稳定输出1200匹马力。

它的气缸直径和活塞行程都是144㎜,排量32L,全重639㎏。

成果喜人,既然测试不成问题,那么很快就可以着手投产了。

上行飞行器公司汇报称鹤七式并没有在生产技术上有更高需求,现有的生产线可以比较容易的转产,不存在测试成功但难以大规模量产的问题。

据周长风所知,更轻更小的“雕”系列星形发动机的下一代也已进入研发的收尾阶段,听说也比较顺利。

对于战斗机使用的航空发动机来说,1500匹马力是个小门槛、2000匹马力是个大门槛。

轰炸机引擎稍微笨重些许也是可以接受的,可战斗机不一样,引擎既要轻便小巧又要具备大功率输出,否则便会在速度、爬升能力等等方面落后于对手。

四三年的P-51D战斗机使用可以输出1500匹马力的灰背隼发动机,喷火mkV战斗机使用1600匹马力的灰背隼发动机,Bf-109g战斗机使用1475匹马力的DB605发动机。

这些是欧洲战场的一系列液冷发动机——天然具备更小的截面积,阻力更小。

大明即将面对的是大洋彼岸一系列大力出奇迹的玩意。

四二年的F6F战斗机便开始使用莱特R-2600发动机,输出1600匹马力;紧接着又使用普惠R-2800发动机,输出2000匹马力。

能否及时量产一型动力足够、大小适中的发动机至关重要,否则大明海军航空兵和大明空军都将被蜂群一般的F6F地狱猫淹没。

当天下午传来的好消息则是步兵武器方面的。

根据之前的交易,德社提供了Lg39型无后坐力炮的全套图纸和一些样品,武汉陆军兵工厂在去年暮秋时节就已经仿制成功,但并不打算量产。

经过一系列本土化改进,如今开始接受了军器局的严苛测试,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定型量产了。

Lg39型无后坐力炮为75㎜口径,炮筒尾部有标志性的拉瓦尔喷管,战斗全重145㎏。

配图

周长风很不满意,认为这种营级直瞄支援火炮应该尽可能的轻,不然如何体现“无后坐力”的优势呢?

后世的56式75㎜无后坐力炮一共只有52㎏,依旧被嫌弃笨重,对于步兵武器来说减重是必经之路。

武汉陆军兵工厂发现,Lg39炮筒短粗,倍径较小,对火药燃气的利用不佳,导致初速很低,只有略高于声速的区区345m/s而已。

但是德国人好像挺会精打细算?Lg39型无后坐力炮的炮弹弹头和gebg36型山炮的炮弹弹头是一样的,只是弹体不一样,这样可以减少生产难度、更好的利用现有生产线。

得知这个情况以后,军器局立刻要求兵工厂必须采用同样的办法。

经过一番删删改改得到的试制四〇式80㎜无后坐力炮将减重做到了极致。

火炮本身和三脚架均大量应用铝合金和铝镁合金;减少发射药,减轻膛压,这样就又可以削薄身管壁厚来减重,但适当的加长了身管。

包括火炮本身和三脚架一起的战斗全重只有81㎏,初速仅有303m/s,共24条右旋膛线,主要使用杀爆弹、破甲弹、烟幕弹三种弹药,曲射最大射程5600m,平射最佳射程350m。

其中杀爆弹与一二式80㎜山炮炮弹采用相同的弹头,威力很可观。

破甲弹采用软铁质地的半球形药型罩,因为炮弹自旋的原因使得金属射流紊乱分散,所以虽然静破甲深度可达140㎜,但实际测试却发现破甲深度暴跌至80㎜。

这就是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优劣之差别了。

前者是有膛线的身管火炮,射程远、精度高,但发射破甲弹时却会因此导致破甲深度下降。

后者的火箭推进榴弹射程近、精度低,但却能够充分发挥锥形装药战斗部的破甲威力。

“问题不大,九十毫米也很不错了,射程几百米呢,跟火箭筒远近搭配就行。”

周长风相当振奋,无后坐力炮对于步兵部队来说是神器一样的存在。

尤其是在崎岖坎坷泥泞的复杂地形,轻便的、随时可以出现的无后坐力炮可比步兵炮、反坦克炮要灵活多了。

周长风计划为步兵营增设一个四门制的无后坐力炮排,在那以后,同时装备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的明军步兵拥有了更高效猎杀敌方装甲载具的能力。

他本想打电话催促一下,但最后干脆自己跑到了兵部军器局,非常认真地叮嘱只要测试结果没有严重问题,那就必须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先赶工制造三十门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