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86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美葡安全保障条约

第486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美葡安全保障条约

布置在进攻出发阵地两翼的是三七式重机枪和三一式高射机枪,至少有十挺机枪在同时射击。

所有机枪均以长点射开火,一串串子弹劈头盖脸的糊向美军阵地上任何出现枪口焰的地方。

官兵们脚踏着倾斜的土坡,三五成群的以班组为单位交替掩护朝前缓缓推进。

不断有人被射来的子弹击中,又或是被落下的迫击炮弹炸伤。

周长风在大倍率炮队镜中看的一清二楚——明明某一处看上去跟寻常灌木丛别无二致,但当五、六名士兵从旁边经过时却突然开始喷吐火舌!

实战中最可怕的情形之一莫过于遭到侧射机枪火力杀伤,几乎是眨眼间的工夫这几人就被撂倒。

周遭的其他陆战队步兵立刻卧倒寻找掩护,同时在进攻出发阵地这里,左边马上就有两挺重机枪调转枪口去压制这个暴露的火力点。

几十秒以后,又有无后坐力炮开始朝它射击,连发七、八弹之多,直到彻底将这个隐蔽火力点打到彻底哑火为止。

尔后还有112㎜步兵炮瞄准那儿打了一炮,硝烟中,杂草和圆木残破漫天飞舞……

而这只不过是偌大战场的一隅罢了——此刻陆战一团参战部队正从三个方向进攻艾德森高地西侧美军阵地。

实际上这种普通的土木工事已经算比较容易对付的了,有些使用水泥或工字钢加固的掩体是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无法摧毁的,甚至连威力巨大的112㎜步兵炮都只能使之哑火一会。

白磷的焚烧能力较弱,更多时候是用来发烟与纵火,对这种坚固支撑点的毁伤效果不尽如人意。

拔除敌人的几处火力点后,进攻得以继续进行,数十名陆战一团官兵奋力向前猛冲。

这门火炮瞬间化身为大号霰弹枪,一百多颗钢珠从炮口喷出,横扫前方上百米的扇形区域。

要是在后世,哪怕不考虑PF97云爆火箭筒这种强而有力的单兵攻坚武器,即便是普通一些的FhJ84燃烧火箭筒或m202火箭筒也可能较轻松在远距离进行攻坚。

近在咫尺的主阵地仿佛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进攻之路几乎被鲜血和尸体铺满!

子弹打在反坦克炮的炮盾上叮当作响,很快又有火箭推进榴弹迎面飞来轰然爆炸,金属射流和破片杀死了后面的两名炮手,掀翻了右边的炮长和观察手。

二人只能在装弹以后用力抬起开脚式大架从而调整炮口射向,就这样又连开多炮,直到被飞来的枪榴弹杀死在战位上……

高压氮气的推动下,耀眼夺目的火龙喷涌而出,扑向了这处顽固的掩体。

己方的80㎜和128㎜迫击炮弹纷纷砸落在美军阵地上,以期能够压制蹲守于堑壕中的敌兵。

遇上这种目标,那就只能依靠爆破筒、炸药包、火焰喷射器冒险抵近到极近距离进行攻击,过程何其之凶险!

通过炮队镜可以看到,这一方向上,第一梯队的冲击已经被遏止了,士兵们只能卧倒在地。

逼急了的美军陆战队员们使用手头的任何武器开火,就连工兵专用的一磅重炸药块也缠上雷管给抛了出去。

十多名明军士兵随后冲进了主阵地,跳到堑壕里和美军展开近战,后续的多个班组亦在接着跟进。

负伤的二人爬起来继续操炮战斗,这才发现方向机已被金属射流毁坏,无法左右调整射向。

在轻重机枪的协同压制下,防化队三排二班的几名士兵匍匐着一点点向前。

时不时就有零星的迫击炮弹落到附近,背负着喷火器的士兵与其余几人在枪林弹雨中慢慢挪动,直到与目标相距只剩约三十米才停了下来。

部分燃烧的汽油从射击口浇灌进去,整个掩体都被橘黄色的烈焰所吞噬,散发出的黑烟直入云霄。

不过这两者所发射的燃烧弹均填充的是凝固汽油,而今明军所使用的三七式火箭筒和四〇式无后坐力炮虽然也配备烧夷弹,但填充的是白磷。

显而易见的是,美军这一个多月在岛上不是在度假,他们山峦之间修建的大量掩体和火力点让明军寸步难行。

一处坚固的机枪掩体已经挨了十几发不同口径的杀爆弹或火箭推进榴弹,外边的草皮和土层基本上都被炸散了,但每当硝烟散去,里边的那挺勃朗宁重机枪依旧会若无其事一般再度开火。

经过激烈的近接作战,参战部队终于将美军阵地撕开一道宽约百米的缺口,并开始肃清残存敌兵。

残存的一门37㎜反坦克炮也装填上榴霰弹,朝着相距不过几十米、端着冲锋枪冲来的明军士兵开炮。

可美军亦及时派出预备队实施反扑,周长风看到至少五十名敌兵从两个方向赶来增援,而且拦阻火力也肉眼可见的加强了,除了迫击炮弹以外似乎还新增了75㎜高爆弹?

己方后续跟进的两个排只能进一步拉大间距,谨慎的一点点穿过封锁区。

最后不出意料的,这场战斗没能奏效,眼看已经拿下的阵地还是被对面的美军陆战5团夺了回来。

周长风从炮队镜后站了起来,皱眉问道:“你们确定找对地方了?拦阻炮火目前看来没有起到作用。”

陆战一团各营的80㎜迫击炮在结束炮火准备以后就在持续进行拦阻射击,以此来截断美军增援之路。

不过目前看来没什么效果。

薛灿无奈叹道:“一直是这样,我们试着换过几回了,但不管咋变,他们的预备队总能及时反扑。”

可以说艾德森高地的攻防模式已经逐渐在向半岛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演化了。

具体模式是:进攻方经过努力冲上了山头血战以后占领了山头防守方损失不小,但幸存者却依靠坚固工事坚决抵抗拖延时间,直到预备队赶来增援进攻方被迫退却……如此反复循环,不断绞肉。

区别在于现在作为进攻方的明军因为要穿越丛林所以重武器很少,没有极其强大的炮火支援。

列装了一系列优良单兵武器的陆战一旅在这儿作战尚且如此艰难,历史上武器装备更为低劣的第二师团于此被美军毙伤几千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先停停。”周长风边往后走边平静道。

一名参谋随即大声道:“传令,收兵!来人组织救护伤兵。”

返回指挥部以后,心情不佳的周长风先问询了丁字四十二分舰队的状况。

目前舰队中的受伤战舰已经结队返航拉包尔,其余的战舰则依旧在埃斯帕恩斯角附近海域待命。他们本就在3月23日对岸炮击时消耗了大量弹药,尔后进行海上补给作业时又遇袭中止,接下来的海战也同样发射了数以千计的炮弹,现在弹药余量捉襟见肘,只能时不时向机场零零散散的开几炮意思一下。

海军暂时是指望不上了,眼下能叫来的外援好像也就只有驻扎在拉包尔的空军单位。

于是一封电报就被发到了喇包尔卫戍指挥使司。

获悉瓜岛前线战况不顺,王文质等人有些诧异——前几天不是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吗?怎么突然就吃瘪了?

“海军那边不是说敌舰队已经跑了吗?到底怎么个情况?”

“指挥使稍等,卑职去拿几张照片。”

王文质和参谋们对照着地图与航拍照片分辨了许久,弄清楚了陆战一旅这封电报所说的进攻受阻的缘故。

“奇了个怪,沿着海岸线进攻不是挺顺畅吗?前些天进展神速啊,他们何必分兵到后方?轻装攻坚不是自找苦吃吗?”第四驱逐机支队的少校通信参谋疑惑地说。

“周长风不像是无的放矢的人,也许他有他的打算吧。”王文质沉吟道:“布岛的机场进度如何?”

马上有人答复道:“第一段已经好了,加长段刚开工。”

由于拉包尔距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太远,严重限制了明军飞机的载弹量和滞空时间。

于是空军派出了一个工程营在所罗门群岛最西边的布甘维尔岛登陆,在那选址开工了一座备用中转机场。机场分二期建设,竣工以后可以起降轰炸机。

目前这座机场已经完成了六百米跑道的建设,足够支持绝大多数飞机的紧急备降需求。

周长风向拉包尔请求空中支援,希望空军能够对美军防线纵深投掷燃烧弹,从而最大限度的阻隔美军部署在二线的预备队的反扑。

同时他还强调不要使用标准的航空烧夷弹,要求填充汽油的、范围大、燃烧时间长。

在凝固汽油弹诞生以前,燃烧弹通常就是铝热剂和白磷两种类型——前者固然威猛,但是持续时间较短,扩散范围也较小;后者则较弱,缺乏足够的震慑力。

为了满足周某人的要求,驻扎拉包尔五号机场的第一轻轰炸支队只能绞尽脑汁想办法。

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事实证明大明空军单位的主观能动性还是不错的。

地勤人员和机械师搜罗来了大量副油箱,同时拆封了几箱纵火手榴弹,将之作为发火部件安装在副油箱内部。

接下来,他们将普通汽车使用的66号汽油和二等舰用重油混合在一起,按照每一大桶汽油掺入三公升重油的比例调制出了大量类似于食用油粘稠程度的燃料。

这些临时仓促调制的东西肯定比不了去年明军为了攻克德拉姆堡所专门准备的凝固汽油——那可是添加油酸和棕榈油的特制燃料。

“对了,前线部队的给养要从海滩往密林里运几十里才能到,你们拟个方略出来,组织一定量的空投给他们缓解些压力。”

“可是…咱们这没空运单位啊。”

“找莫城那边要俩分队转场过来,快些。”

“是。”

当西南太平洋地区的明军在遭遇挫折、不得不重新准备下一阶段的攻势的时候,中太平洋地区的夺岛行动却出乎意料的顺利。

遵照切斯特-尼米兹的命令,组织了一次堪称神速的撤离行动,行动代号:魔法扫帚(operation magic Broom)。

太平洋舰队和陆军航空队出动大量驱逐舰和轰炸机,夜以继日的抢运驻防在中途岛和威克岛的美军部队。

魔帚行动无疑是成功的,因此当气势汹汹的明军舰队抵达时,这两座岛屿几乎空无一人,剩下的只有大量诡雷和地雷。

从头到尾,计入事故伤亡和这些爆炸物导致的伤亡,明军在威克岛就阵亡19人、负伤102人;美军方面仅损失一架PBY卡特琳娜水上飞机,阵亡5人。

惨胜!敌我伤亡之比竟达五比一百二十六!

此乃新闻学之魅力…不可不尝。

除了布置大量爆炸物以外,美军在撤离前还摧毁了全部的设施,码头、起重机、跑道、塔台、营房、仓库等等全部被爆破或付之一炬。

以至于登岛视察的宋仲楷不禁感叹居然能在这儿看到坚壁清野的场景。

尽管如此,明军免受了成百上千人的伤亡,也省去了成百上千吨弹药的消耗,拿下中途岛和威克岛的过程之轻松可谓探囊取物一样。

这立刻被大江南北的报社大肆宣扬,声称美军不战而退、望风而逃,由此可见胆略和士气已经荡然无存。

京师应天府,钟鼓楼商业区,应天证交所这几天比以往更为火爆。

盯盘的市民摩肩擦踵,交易窗口前排起了绵延大半个街区的长龙,与军事工业沾边的公司无一例外疯涨,稍次一些的航运公司也同样猛涨。

在这样欢天喜地的氛围中,欧洲战场的热度低了许多,有关伊比利亚半岛局势的新闻基本上都排在了二板或三版而非头版。

自从2月29日三尖兰行动展开后,南北两线的德军进展神速,介于二流和三流之间的西班牙军队面对滚滚而来的德社人民军罕有还手之力,只能被动防守。

德军的推进速度基本等于步兵师日均行军速度的一半,在离开了多山的地区以后,西班牙军队布置在马德里外围的防线也没撑几天就全线崩溃。

现在,北方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十几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这座在三年前饱受内战摧残的首都城市如今又要迎来新的战火了。

3月27日,华盛顿方面派往里斯本的外交专员发回了没有悬念的消息——《美葡安全保障条约》顺利签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