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88章 孤注一掷;最精锐的部队 最差劲的

第488章 孤注一掷;最精锐的部队 最差劲的待

92高地的陷落意味着艾德森高地这一防线的完整性不复存在,明军可以将各种武器布置于此从而直接威胁北边的理查德机场。

和苦战多日的陆战一团不一样,沿海岸线进攻的陆战二团此前的攻势干脆利落,在推进到隆加河之后的这几天就一直在跟东岸的美军第39团级战斗队隔河对峙。

「职部自前日起累计因病减员五百三十余人,其中半数为战斗员……当下状况良好,各队满额率七成……」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补给问题越发显著,如今已逐渐成为摆在陆战一旅面前的难题。

自登陆迄今已有约十天,弹药、食品、药品的消耗都要比预期的更多,其中弹药消耗量竟超过预期的一半。

瓜岛-图拉吉岛海峡海战之后抓住机会起飞的那一队美军对埃斯帕恩斯角的明军登陆点实施了空袭,因此损失近百吨物资。

尔后拉包尔基地调遣了两个空运分队,在两天时间里向陆战一旅空投了超过三十吨物资,但只能说聊胜于无。

不过,迫不及待的官兵们觉得剩余的补给已经绰绰有余,足够风卷残云一样干掉困守在隆加河东边的美军部队。

经周长风应允,陆战二团于4月1日展开进攻,在旅属山炮团的炮火支援下强渡隆加河。

野战炮群在两个小时内发射了三个半基数的弹药——计约80㎜炮弹343发和112㎜炮弹252发,完全压制住了东岸美军防线的任何动作。

在炮火掩护下,工兵营集体上阵,冒着不断射来的零星子弹在隆加河上架设浮桥,自北向南一共架设了两座轻型浮桥和一座可供坦克或火炮通行的重型浮桥。

一周以前的攻势结束时,一些打得兴起的陆战二团官兵自作主张的轻装渡河追击,部分人大胆地向纵深挺进,最后被反应过来的美军击退。

可也有一些机敏的人选择原地掘壕固守,成为钉在东岸的钉子,并难能可贵的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隆加河上游的一处马蹄形阵地前赫然停着四辆坦克残骸,分别是三辆m2a4轻型坦克和一辆m2中型坦克。

另外,在半径三百米的扇形区域内亦散落着几十具已经腐烂的、蛆虫蠕动的尸体……

这些都是这几天第39团级战斗队试图把这些“钉子户”强行赶下河的失败证明。

守卫此处的不过是陆战二团五营的一个加强排,他们在西岸大部队的全力支援下才得以守住阵地。

最危急的时候有十几个敌兵冲到阵地前边了,近得都可以看到他们的瞳色,但美国人最终在定向地雷迸发出的数百颗钢珠和短钢棒面前死伤惨重,含恨而归。

陈淑玉,一个乍听之下会误以为是女性的名字,本人也确实长得秀气,可他实际上是陆战二团有名的神射手,早在达尔文之战中就因为表现出色而荣获首功一次,被授予三等射声勋章。

在隆加河东岸七昼夜的奋战中,他交替使用一支三五式半自动步枪和一支二一式栓动步枪,能明确的战果就多达二十余人,他甚至在27日清晨使用二一式步枪在八百多米外击中了理查德机场上的一个美军工兵。

现在,这几个在东岸坚持下来的钉子就成了明军大部队强渡隆加河的绝佳支点,美军的反击也因此成了不可能的事。

有人接应和无人接应,难易程度自然不可同类而语。

率先渡河的六营二队向当面之敌发动试探性进攻,结果不偏不倚地撞上了实施反击的美军第120坦克营。

沃兹华斯上校深知隆加河是目前唯一能倚仗的地形优势,如果反击失败那么接下来没有任何防守成功的希望。

与其之后节节败退,不如现在孤注一掷大举反扑试试看。

尚能正常运转的16辆m2a1中型坦克和29辆m2a2轻型坦克排开了阵势,与两个状况最佳的步兵连一起向隆加河扑去。

这是第39团级战斗队眼下能拿出来的最强大的预备队,沃兹华斯上校生性厌恶赌博,可他知道战场决策总归会遇到需要赌一把的时候。

四十多辆坦克和二百七十余步兵在宽约八百米的战线上完成了战斗展开,在纵深地带,第26野战炮兵营残存的三门105㎜榴弹炮和陆战5团的九门75㎜榴弹炮一起开火。

大量坦克一起行动的声势浩大,这倒是给士气不振的美军士兵们注入了一丝精神上的强心剂。

平心而论,短时间内突然遭遇如此大规模的强力反击确实出乎意料。

首当其冲的六营二队使用下发加强的两门无后坐力炮奋力抵抗,连续击毁五辆坦克,但无后坐力炮开火时的巨大火光和硝烟极易暴露自身,因此很快就被占据数量优势的美军集火摧毁。

六营二队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被击退,但也为后续部队争取到了一定的反应时间。

“继续前进!不要停下,我们能做到的!”营长马库斯少校急切地喊道。

由于土地仍然湿润,数十辆坦克一起行动没有那种尘土飞扬的压迫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在无形之中削弱了一点点反击的威力。

一股脑儿向前冲的美军坦克集群固然勇敢,势头甚猛,可伴随反击的步兵却没法这般持续行动。

随着明军野战炮群的炮弹开始砸落,美军士兵们不得不卧倒就近寻找掩护,队形一下子就稀疏了许多。

刚渡河没多久的明军立足未稳,但仍旧使用手头可用的一切反坦克武器来对付凶猛冲来的美军坦克。

爆破筒、反坦克手榴弹、火箭筒、无后坐力炮……一时间整片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金属碰撞声和引擎声交织在一起。

三七式战防手雷是一种大号的木柄手榴弹,对于习惯卵形手榴弹的明军来说是种稀罕物。

使用时拔出弹体上的插销,在将它投掷出去以后,塞在中空木柄里的稳定伞便会弹出来,从而让手榴弹以正对着目标的角度撞上去。

被击毁的坦克燃起大火,汽油着火的火势蔓延之快以至于眨眼间的工夫整辆坦克就化作一团噼啪作响的烈焰棺材。

这些短射程的反坦克武器其实效率不高,但架不住遍地都是,的确给冲击中的美军坦克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眼见敌我双方混战在了一块,赶来帮场子的天市右垣号舰载机编队盘旋了好几圈也不敢投弹。

飞行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巧不巧这时候他们又遭到了美军二线阵地高射机枪火力的打击,于是大家就把气撒在了这些暴露的高射机枪阵地上。在航空机枪的扫射下,美军士兵们被打得血肉横飞!

随后,12.7㎜高射机枪在航弹爆炸的火光中化作扭曲的废铁,整处掩体都被腾起的硝烟所遮盖。

陆战一旅的战防炮营将作为第二梯次的单位渡河,因此十几门反坦克炮都还在西岸待命。

眼见战况危急,没等周长风下达命令,战防炮营就立刻就地展开,隔着隆加河向东岸横冲直撞的美军坦克开炮。

不同于48㎜战车炮,三八式战防炮使用的是48192㎜弹药,威力更胜一筹,能够在500m距离上击穿垂直放置的60㎜厚度的轧制镍锰装甲钢板。

这样的威力在当下足够对付大多数坦克,美国人闭门造车的玩意更是不堪一击。

穿甲爆破弹轻而易举的贯穿了m2a1中型坦克车体正面51㎜厚的装甲,弹底引信在完成侵彻后准时生效,炮弹在车体内部轰然爆炸,六名车组成员非死即伤。

被击中的坦克从观察窗和舱盖缝隙中冒出黑烟,仍然向前冲了十几米才停下来。

突然,烟花似的火焰从炮塔座圈和顶部舱盖中喷射而出,窜出几米远,近两百发炮弹和一百多加仑汽油一起殉爆,整辆坦克变成了自动火化的钢铁棺材!

和步兵脱节的第120坦克营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中午12:15,被击毁击伤三分之二坦克的坦克营不得不退却。

协同反击的那两个步兵连也同样倒霉,明军的炮击从头到尾就没停歇过,天空中的飞机也时不时俯冲扫射。

他们在两个小时的反击行动中压根没做出过什么有效行动,有记录的战果只有25人,而自身却有111人伤亡或失踪。

强渡隆加河的陆战二团同样伤亡不小,伤亡数字竟有254人,其中阵亡官兵达72人,但大多都是在与美军坦克勇敢搏斗时造成的。

美军坦克的设计保守而平庸,可配备的机枪实在太多——m2a1中型坦克竟有足足7挺之多!这使得明军陆战队步兵在攻击它们时甚是艰难。

也正因如此,陆战二团官兵对美国陆军更加的不屑了。

配合坦克部队的那些美军步兵的表现可谓稀烂无比,胆小、笨拙、行动拖沓迟缓。

但凡他们能够积极勇敢些,恐怕今天强渡隆加河的行动就要以失败告终。

“如此来看,美陆军与陆战队可以说迥然不同啊。”

赵寒枫对陆战一团在艾德森高地的血腥鏖战有所耳闻,周长风也向他详细讲述过。

不过面前的美军第39团级战斗队的表现实在一言难尽,以至于赵寒枫无法相信同一国家的军队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这是妥妥的劲敌,按常理来说这样的强军就该给予最好的待遇、最精良的兵器,当作精锐选锋来用。”朱立铄也大为不解,他指着远处硝烟刚刚散去的战场,“这些陆军兵马全部用上了半自动步枪,多阔绰啊,可却没啥大用。”

“也算是好事吧,敌之错漏乃我之幸事。”赵寒枫长舒了一口气。

神奇平静的周长风沉吟道:“以后要谨慎些,查明对手是陆战队的话要尽量确保优势兵力和火力,不然铁定吃亏。”

说实话,大家都有些异样的感慨。

同样是海军陆战队,明军陆战队隶属于大明海军,不是独立军种,享受到的待遇比陆军要高一档,武器装备也好、伙食薪饷也罢,都是令陆军官兵艳羡的。

反观开战迄今所遭遇的最为棘手的敌人——美军陆战队作为独立军种,在欧战中创下了辉煌的荣耀,官兵训练刻苦,军事素质优良,却用着落后的武器装备。

第二天。

丁字四十二分舰队在这两天又得到了两艘弹药补给舰的增援,补充了一批弹药,因此终于又能够开始对岸炮击支援。

熊铸国认为瓜岛美军已是穷途末路,很快就会崩溃,接下来必定会向东撤退。

因此他命令洛河号轻巡带领三艘驱逐舰前往东边的大午角附近海域,准备守株待兔、痛打到时候由此撤退的美军。

这一决策得到了周某人的认同。

连日作战让陆战一旅的剩余补给、尤其是弹药下降到了一个危险的水平——步兵武器平均还有约两个基数,炮兵则只剩一个基数。

从拉包尔起航的运输船队遭到了美军潜艇的伏击,其中有一艘商船被击沉,运输船队要到后天才能抵达。

旅属战车队的十四辆三八式甲型中型坦克有五辆被彻底击毁,另有三辆因为缺乏零部件无法完全修复,目前只剩下六辆可以投入战斗。

“还是那句话,我们难,敌人更难,一鼓作气赶跑他们!”

在汇总了美军俘虏的供词以后,周长风确信当面之敌绝无顽抗之可能,最后决定让疲惫之师坚持作战,以强弩之末粉碎瓜岛美军的最后抵抗。

拂晓时分,6辆三八式中型坦克和15辆三五式两栖坦克排成了惯用的右梯形阵型,与两个营七百余陆战队步兵一齐向东发动进攻。

为了营造声势,周长风下令把那些使用单缸柴油机的动力手推车都带到前线,发动引擎后跟在坦克后边。

数十台手推车发出的轰响并不比坦克要小,单缸柴油机那洪亮的突突声尤其明显。

天色微明,蜷缩在散兵坑中的美军士兵们听到了远超以往的动静,洪水一样涌来的引擎声让人胆战心惊。

沃兹华斯上校已经下令按照预案向东撤退,但是艾德森高地的部分失陷为撤退增添了巨大麻烦,明军在92高地上使用高射炮和无后坐力炮向北边的美军开火,严重干扰了撤退的秩序。

理查德机场周围的飞机掩体中传出此起彼伏的爆炸声,火光乍现,那是美军工兵在炸毁完好无损的飞机。

“长官、长官,坏消息!”一名少尉惊惶地奔到了指挥部,向沃兹华斯报告道:“大午角的海上出现了中国船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