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92章 造不如买 买不如抢!裙幄之宴

第492章 造不如买 买不如抢!裙幄之宴

“……凡古之良将必忠以立身、仁以抚众、智以察微。尔膺斯任,谨遵毋怠。钦哉。”

“谨受命!”

诰书一如既往的冗长,只是比起中下级军官晋升时千篇一律的客套话要好得多,至少当中有不少认真撰写的、蕴含内涵的字句。

“都是实打实的军功,要是你小子再年长个三五岁,升得还能再快些。”林羲有些唏嘘地感慨。

参与周某人晋升仪式的不乏大佬,程翰和林羲——总参谋长和国防大臣居然都来了。

“林阁老,这说明战果还不够辉煌。”周长风捧着那楠木匣子,开玩笑道:“要是够大,说不定我也能混个功冠全军。”

在场的众人都一起笑了。

“做人嘛,不管如何还是得为将来做打算的。”程翰意味深长地说道。

朝廷和皇帝在大方之余也留足了成长空间,要知道明军体系中的少将在和平时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即使在战时的今天,陆海空三军的少将也不过四十来个,其中还有一些人是赋闲荣养的状态。

通常来说,准将可担任师级部队主官、海军分舰队总兵官;少将可担任军级部队总兵官,海军主力舰队总兵官。

至于更上级的军衔,几十万大军的澳洲兵团督师庞令启也才是中将,身为大都督府参谋处同知的程翰亦是中将。

除了军衔上的晋升以外,朱泠婧还顺带附赠了一个看着光鲜亮丽的封爵——汉川子。

自从传统的卫所制被取缔以后,世袭百户、千户、卫指挥使随之不复存在,于是男、子两等爵位终于在大明正式回归,不再只用于追封死人了。

低等爵位单独拎出来评比是没什么意义的,好看不好吃,仅仅是表面上的地位较高、能多领些俸禄而已。

赋闲无职的男爵或子爵完全无法跟实权职位相提并论——甚至还不如一个府的六厅官员,吏厅、户厅、工厅等等都是肥差。

因为这些人基本都是袭爵的纨绔,混吃等死的家伙,大家最多给点面子——甚至连面子都不是给他们的,而是给他们的祖宗的。

不过,当爵位跟实权职位搭配在一起的时候,它所起到的就是地位倍增器的作用了。

非社稷之功不封爵,有明一朝封爵的含金量还是较高的,比唐宋两朝要难得多。

朱泠婧起先还在“男”和“子”两等爵位之间纠结,男爵太低了,子爵又好像高了那么一丁点。

不过方述均提醒她不要在这方面吝啬,没必要刻意打压自己人。况且周某人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凡是明眼人就不会质疑。

“眼下的局面一片大好啊,卯足劲,把夏威夷给啃下来,往后就豁然开朗喽。”林羲的语气很轻松。

离开军擢司大楼以后,一行人悠哉悠哉地走在兵部官署之间。

“美国人把侨民撤得一干二净,倒是够警醒。”一旁的程翰推了推金丝边眼镜,然后伸出食指和中指,“现在夏威夷有两个整师,还有从威克岛跟中途岛撤离的,可谓大军云集啊。强攻瓦胡岛……我们做的打算是伤亡一万五千人。”

“这是最新的推演的吗?”林羲问道:“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最好?最顺利的话,约莫万把人吧。”

“差一些呢?”

程翰看了一眼周长风,周长风无奈地开口道:“再差一点就是打不下来。”

“也是,据说英人要借几条航母出去。”

一次投送的兵力有限,即使将朱雀号这样的巨型豪华邮轮投入运输任务,明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可以投送到夏威夷的兵力也只有大约三万人。

之前大明军部还非常乐观,觉得可以一直消耗下去,用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啃下瓦胡岛。

可现在却出现了新的隐患——英国人极有可能租借给美国人两到三艘航空母舰,这意味着美军能够迅速拼凑出一支可用之师,以解夏威夷之围。

所以明军接下来对夏威夷的远征还必须抓紧时间,无法从容不迫的一直打消耗战。

“看来我赶不上这场仗了,哎!”周长风非常遗憾地说。

林羲和程翰都不约而同的笑了,后者正色道:“一旅是赶不及了,不过还没敲定该由谁挂帅,这仗非同小可,指不定最后还是得靠你周大将军啊,哈哈哈。”

经过瓜岛之战,陆战一旅遭到了不小的损失,而且如今疟疾和登革热不出意料的又再度肆虐,非战斗减员飙升,至少还要再休整一个半月。

随后,一行人离开了兵部,乘车去了大都督府。

在参谋处的一号议事厅里,几幅贴满了磁吸箭头的军事地图完整展现了南亚次大陆、澳洲、太平洋三大方向的局势。

至于西北方向……当地势力对于大明王师的到来充满了复杂的感情,沙俄确实不咋地,可大明又能好到哪去?

除了少量抵抗组织以外,大部分人都保持着中立态度,安西军和岭北军对哈萨克与阿巴坎的干涉相当顺利。

一名上校高参上前一步,抱拳行礼,看上去神采奕奕。

“给诸位报个喜,岭北军大体上把机器设备清点好了,品相良好的三千三百多部、稍次的也有五千二百部,本月装车起运!”他如是介绍道。

去年西伯利亚防卫军心浮气躁的贸然远征以惨败告终,但随着大明干涉军也掺和了进去,军火之城——伊热夫斯克没有悬念的陷落了。

广袤的荒原倒是很适合拖延时间,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和西伯利亚防卫军,国民共和军从郊外到城区奋力抵抗了一个多月,抓紧时间抢运走了许多机器。

然而这座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并非浪得虚名,即便遭受战火洗礼,明军依旧缴获到了可观的战利品。

造不如买、买不如抢,这句话似乎应验了?

岭北军汇总的战利品清单有1700吨优质钢材、240吨锡、110吨镍、270吨铜、6433部各种型号的机床。

另外还有4.3万支莫辛纳甘步枪、3345挺轻机枪、1417挺重机枪、314门野战炮。

根据大明和西伯利亚防卫委员会达成的协议,这些战利品中的一部分机器设备将用于充实叶卡捷琳堡的兵工厂,武器装备则“暂时”由岭北军保管。

如果想要扩军,就得向大明方面请示,得到应允以后才能获得武器。

伊利亚-叶戈罗夫中将被大明君臣视作一个胸无大志却有些小聪明的家伙,其表现也完全符合。

他下令对从伊热夫斯克掳获的平民进行仔细分类,工人去工厂、农民去农场,普通市民被要求尽快定居并重新融入社会,扩军并非当务之急,尽快增强工农业生产才是最重要的事。 岭北军总兵官觉得伊利亚已经把西伯利亚视作了自己的王国,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使命感,因此对工农业建设十分上心。

“此人不是那种寻常的割据为王的货色,要留心。”负手而立的林羲评点道:“如果不受控,那就要准备体面事了。”

“大抵是个识相的,只是有些小聪明。”

宋仲楷的声音从后边传来,议事厅内的众人都扭头看了过去。

“咱大都督今天怎么驾临了?”程翰笑道。

“舰队要出发了,不亲自来一趟怎么能行?”宋仲楷边说着边走到了大长桌前,“做的方略图呢?端上来。”

大都督府参谋处原本制订的行动计划庞大而复杂,每一次推演都会暴露各种未曾预料到的疏漏,然后就要弥补问题。

如此一来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整个计划相当臃肿,总览、条目、内容简述罗列出来就有几千页纸之多。

当然,说好听些,这应该叫作完善且详尽。

行动发起日期暂定在四月下旬,大明海军同样是“倾巢而出”。

甲字一八〇特务舰队现在处于分散状态,有些战舰刚在本土结束维护、有些战舰在半途中,舰队预计在4月20日于关岛完成集结。

接下来,庞大的舰队将直接挥师夏威夷群岛,期间在中途岛海域进行一次休整。

舰队分作登陆舰队和机动舰队两大部分,前者直接支援地面部队的登陆作战,后者则游弋在外线保持隐蔽,防止被敌人的航空母舰偷袭。

参与登陆作战的地面部队为陆战三旅、陆战四旅、陆军步兵十七师、陆军野战重炮二旅、陆军攻坚战车一营、陆军战车一旅一营,总兵力达四万人,坦克一百余辆。

但是因为高速运兵船数量有限,伴随主力舰队一起行动的第一梯队只有陆战三旅和陆战四旅七团而已。

剩余的部队会在关岛和塞班岛待命,他们在稍晚些的时候才会启程,预计在主力舰队抵达夏威夷之后的五到六天赶到。

“萨拉托加号上回在塔拉瓦大战中被我军击伤,但如今肯定已修复完成。连带上企业号,我军攻略夏威夷的最大威胁便在于二者。”林羲伸出食指,重重地在地图上点了点。

“摧毁敌舰易如反掌,但如何发现敌舰?”面无表情的宋仲楷淡淡道:“这是最难最难的,其次是保证能追踪到。”

周长风突然插嘴道:“夏津伯,我听说欧阳前辈最近在琢磨新战术?”

“是,他这些天都闭门不出,成天跟几个幕僚待在海军处搞推演,胡子拉碴的,堂堂国朝中将毫无形象可言。”

欧阳章华那样一个俊朗和善的中年人居然废寝忘食得如此之邋遢?

遐想了一下,周长风禁不住嘴角上扬。

“这是要悟道吗?”程翰微微一笑道:“看看这回能钻研出什么来。”

鉴于当今技术条件下“索敌困难、毁敌容易”的特点,欧阳章华决定尝试新的航母战术。

生存能力强大的装甲航母集中置于一线,普通航母分散置于二线,装甲航母被发现以后可以吸引敌人的空袭,而以一艘或两艘编队的普通航母则可以隐匿在深海中,保证永远留有置敌军航母于死地的后手。

除此之外,还有参谋提出了更有趣的思路——

装甲航母作为前线中转机场,只携带舰载驱逐机保护自身,全部的攻击力量都由后方的普通航母提供。

舰载机编队降落在装甲航母上补给,再起飞攻击目标。

这样一来,脆弱的普通航母就可以游弋在敌军航母的打击半径之外,保证绝对安全。

此战术名曰:穿梭轰炸!

这看上去很美好,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怎么确保实效性?怎么协调舰载机编队?

机群从普通航母飞到装甲航母需要一个小时或更多,然后降落-补给-起飞-编队又需要花费三个小时或更多,这时候敌人的航母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所以这个战术是否可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完善和推演。

“陆逊号前两次表现得都不咋地,这回应该会好些吧?不然枉费了咱周大将军的心血啊。”说着,林羲看向了望着地图走神的周长风。

周长风倾注在陆逊号两栖指挥舰上的心血不可谓不多,只是这艘船此前的表现都很糟糕,连差强人意都称不上。

他恨铁不成钢地说:“事不过三,这次如果还出岔子,那就得严肃整顿了。”

当大明帝国位高权重的几位将领齐聚于大都督府参谋处的时候,一场平平无奇的午宴也在玄武湖畔开始了。

四月的金陵春意盎然,明媚的阳光下,复苏的万物粉绿相间。

一辆辆或红、或黑、或白的小轿车停在路旁,茵茵芳草上已经搭起了帐篷、铺好了毛毡。

这种在郊野搭帐篷的宴会又被称作“裙幄宴”,可以追溯到唐朝。

“听说了吗?虞家小子在印杜那块儿染病身故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

“就昨天。”

“是十三师虞常铸的儿子?”

“对。”

贵妇和名媛们今天选在这儿举行午宴,隔三差五赴宴对于她们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权贵之间少不了交际,男人和男人打交道,女人自然要跟女人打交道。

夏筱诗也在这群莺莺燕燕之中,她一下子就回忆起了这个名字。

第十三师师正虞常铸的儿子病故了?

周长风领兵攻打莫尔兹比的时候,就跟虞常铸打过交道。

中年丧子,可惜啊,看来要准备写信宽慰了。

“哎?夏夫人也来啦?在想什么呀?”

听到熟悉的声音从后边传来,若有所思的夏筱诗下意识地微微蹙眉,但眨眼间的工夫就舒缓了下来。

她“哦”了一声,不咸不淡地说道:“我官人跟虞将军并肩作战过,感同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