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35章 土崩瓦解;海军上将的离去

第535章 土崩瓦解;海军上将的离去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居高临下,一览无余。”

“高打低真是占尽了便宜啊。”

早晨,585高地上迎来了一架例行补给的旋翼机,飞机关闭引擎,徐徐下落,稳稳的停在山头上。

由于试制三九式旋翼机载荷少得可怜,一次只能运送来寥寥十发炮弹,为了让585高地这两门80㎜山炮不断开火,补给作业一直在昼间持续不断的进行着。

站的高、看的远,居高临下所占的战术优势相当大。

有人端着光学测距仪、有人坐在炮队镜后边,仔细观察着远方的美军阵地,挑选合适的攻击目标。

“挑那个打吧,看着还行。”

“听令!敌公路检查站,六千九百四十公尺,杀爆弹,瞬发,校射!”

“轰!”

“哦豁,挺准的嘛,好样的。”

“四发连续射,预备!放!”

“轰—轰—轰——”

两门山炮连开数炮,六公里开外的一处美军检查站淹没在炮弹炸起的烟尘中,那儿的十多名敌兵仓惶逃窜,一辆道奇越野车的轮子滚出去几十米。

天上有飞机扫射轰炸、背后又有山上的火炮不断开火,美军在二线阵地集结预备队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一线在叫苦连天,催促着预备队赶紧增援,可又是空袭又是炮击,七荤八素的士兵们避之不及,根本没法顺利完成集结再赶赴一线。

陆战一团仅两次冲击就成功夺取基帕帕防线中的一处连级阵地,撕开了一个宽度约四百米、纵深约三百米的口子。

因反击不及时,该处阵地很快稳固下来,成为明军扩大战果的一块垫脚石。

正午的阳光格外明媚,午饭之后,陆战一团和陆战二团调整部署,对已攻占的那处阵地两翼实施并肩突击。

并肩突击和钳形突击略有不同,钳形突击是针对敌纵深的同一个目标,攻势形状像钳子;并肩突击则是一齐平行向前,如同两个锥子直直插去。

8月3日12:30,参战部队均已完成准备。

随着周长风一声令下,美军前沿阵地和主阵地迅速被席卷的炮火吞噬,浓厚的烟尘弥漫开来,炮队镜中几乎只能瞧见硝烟和扬尘。

比起看不见弹道的炮弹,从头顶上飞掠的火箭弹拖着显眼的焰火轨迹砸向敌人,引得地面部队连连欢呼叫好。

尽管猛烈的炮击和空袭已经将主攻方向的美军阵地炸得七零八落,可剩余部分仍存在不小的威胁。

呈疏开队形发起冲击的明军士兵们面对的是大量地雷、鹿砦、捷克刺猬、蛇腹形铁丝网,以及从美军阵地上射来的密集子弹。

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有人中弹倒下,医护兵和急救员连滚带爬的穿梭在枪林弹雨间,奔向呼救的地方,抢救负伤的同袍,将之从火线上送回后方。

掩护步兵进攻的坦克和装甲车在拼命开火,竭尽所能的消灭任何暴露的敌人,坦克内部航向机枪和并列机枪下边已经积满了成堆的弹壳,还不断有冒着烟的炽热弹壳稀里哗啦的落下。

车组成员现在只恨自己的座车仅有一门炮,他们突然觉得多炮塔坦克似乎也挺有用的。

瓦胡岛美军最后的希望——基帕帕防线在迎来明军总攻的两小时后就被多处突破,一支支预备队冒着炮火艰难赶赴增援。

没过多久,查尔斯-怀特准将……少将就用光了全部的救火队,防线摇摇欲坠。

明军唯一失利的地方是西边,陆战二团五营对该地区美军前沿阵地展开进攻,战斗尤为激烈,其它方向都进展甚大,唯独这儿的进攻收效甚微。

防守该地区的正是美军第501空降团,这支部队可以说是瓦胡岛美军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单位,然而经历此前一系列战斗后现已减员近半,还损失了不少重机枪和迫击炮。

不过这些美军伞兵占据了地形优势,他们依托威克勒溪构筑工事,将四个衔接在一起的小山包设为坚固支撑点,布置了能搜罗到的一切地雷和铁丝网。

进攻此地的明军官兵先要淌过溪流,接着夺取威克勒溪西岸的一连串高地,然而这四个小山包却是互为犄角的火刺猬,进攻其中一个至少会遭到另一个、甚至两个的火力打击,而侧射火力又是极为致命的。

陆战二团五营之后又得到了六营的增援,莫卡普地区升空的明军飞机也执行了六十架次的对地支援,可陆战二团为了攻占这一地区仍旧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激战一直持续到午夜,美军伞兵的顽强抵抗才被粉碎,罗伯特-辛克中校率领他仅剩几百人的残部向西南方向撤出战斗,退入连绵的怀厄奈岭之中。

陆战二团统计的战斗伤亡都足够申请五百枚齐力勋章了,不过勋章这种东西多的是,兵部老爷们不在乎,基层将士也不当回事。

齐力勋章等同于美国人的紫心勋章和德国人的战伤勋章,“齐力”之名取自正统年间「正统十四年,造赏功牌,有奇功、头功、齐力之分…虽无功而被伤者,与齐力牌……」的实例。

这种勋章负伤一次即授铜质,负伤三次或中度残疾可授银质需,负伤五次、重度残疾、因伤无法生育可授金质。

因为曾在德马吉之战中挂过彩,周某人也有一枚铜质齐力勋章。

8月4日凌晨2:45,随着基帕帕防线土崩瓦解,查尔斯-怀特少将不得不指示后撤,于是整条战线上的美军都开始匆忙败退。

他们努力遵照预先制定的一分为二撤退计划——第501空降团和第296独立步兵团撤向西南部的卡波雷地区;第7师和第9师余部撤向东南部的檀香山城区。

明军上下深知美军当前的窘境,各部都在自发的穷追猛打。

单缸柴油机版本的动力手推车发出特有的噗噗声,与坦克引擎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时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远远的听上去如同坦克集群的动静。

侦察单位所属的四〇式轮式装甲侦察车成了当前境况下最好用的东西,许多装甲车疾驰在原野和残破的公路上,将丧魂落魄的美军冲得亡魂大冒、狼奔豕突。

终于学会段间插图了!

“快追快追,别松油门,往旁边……”

“轰!”

一道闪光乍现!

编号1-3的装甲侦察车碾上了地雷,立刻被剧烈的冲击波炸翻,左前轮很快燃烧起来,橡胶起火冒出漆黑的浓烟。

现在还只是后半夜,周遭一片昏暗,晕头转向的两名成员推开舱盖爬出,接着把双腿受创的驾驶员从中拽了出来。

因为是双车协同行动,后边的1-4号车见状立刻减速停车,车长袁蜀华随即探出头问询。

“咋样?有事没?”

“没事,你管你们追就是。狗日的搁这路上还埋了雷,够阴啊!”

车长缩回去拿了个急救包,然后扔了过去,“保重!”

四〇式装甲车使用一台V8风冷汽油机,最大输出103匹马力、310牛米的动力,不过这其实是被“封印”的结果。

明军习惯于使用风冷发动机,风冷虽然维护保养更容易些,但散热效果却比液冷要逊色一些。

考虑到南洋地区气候炎热,为防止引擎过热,包括几种坦克在内的引擎的极限转速都被人为限制了。譬如四〇式装甲车的八五丙型V8引擎,实际上解除限制以后能够爆发出120匹马力的动力。

1-4号车脱离公路,在原野上向着卡波雷地区深入追击,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天亮前的一小时,他们缓缓驶上一处土丘,袁蜀华观察到前方的小村庄中来来回回有好多人影在搭建工事,还有几个忽明忽暗的光点。

他缩回车内和其余俩人商量了一下,三人一致认为等后续部队追上来的话这些敌人恐怕就开溜了,也可能会构筑好阵地,还不如现在直接冲过去打狗日的一家伙再说。

“敌人现在就是惊马之鸟,没心思死守,突然挨打肯定乱作一团。”

“要不咱们把车从坡旁边开下去,绕到村子后边,然后沿着路一路往外冲?这样打他个措手不及。”

“成,就这么办。”

装甲车从稍缓的旁边驶下土丘,一路低速慢行悄悄绕过了村子,来到了西边的公路上。

确认机炮无误后,袁蜀华喊了声冲,1-4号车立即加速冲向这座小村庄。

村子后边的公路旁停着一辆半履带装甲车和三辆卡车,十几个美军步兵正从卡车上卸货。

“噔噔噔——”

机炮的炮口喷吐出一米多长的火焰,扯碎了漆黑夜幕!

一个弹匣共十发20.8㎜杀爆弹和穿甲曳光弹接连飞出,转眼间就把那辆m2a1半履带车打着了火。

身子探出炮塔外的袁蜀华操纵顶部的那挺7.36㎜坦克机枪向附近惶恐不已的美军扫射,四、五个人横尸路旁。

边上的三辆卡车也挨了打,很快燃烧起来。

1-4号车不做停留,匀速开进了这座不知名的小村庄。

村口一个排的美军正在挖掘散兵坑、堆放沙袋、布置重机枪,所有人都疲乏不堪,结果突然听到后方传来了密集的枪声?

被这一轮突然袭击打昏了头的美军士兵们不知所措,枪炮声和喊杀声此起彼伏,现在天还没亮,压根弄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敌人来袭。

不知是谁带的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前方深邃的黑暗胡乱开枪,几发照明弹也打上了天,可目光所及之处空空如也。

“他们在哪?”

“我看不到他们!”

“你们在做什么?停火!”

就在此时,1-4号车沿路从村子中驶出,直接向村口美军的背后连续射击,猝不及防的美军士兵们做鸟兽散,纷纷向原野或附近的屋舍逃窜。

混战中,1-4号车被一挺m2重机枪打中了几梭子,炮手负伤、电台损坏。

袁蜀华不敢停车,担心被敌人识破这儿仅一辆装甲车的情况,于是孤零零的1-4号车就在这座小村庄里来回兜圈子,时而停车扫射、时而加速轰油门,虚张声势。

拂晓,后续部队赶到时还以为要在这儿打上一仗,没想到此处美军已然瓦解,光是俘虏就从村子的屋舍中抓出来四十个。

与此同时,珍珠港与檀香山之间的公路上……

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双目无神的的美军官兵乘着一辆辆卡车和吉普车,或者拖拉着步伐,川流不息的向檀香山败退。

阿罗哈塔上部的大时钟的轮廓已经肉眼可见,这说明距离城区不远了。

所有笨重的武器装备都被丢弃了,榴弹炮一门不剩,即使是最轻便的迫击炮也只留存了寥寥几门,多数部队现在只剩下步枪和少量重机枪。

维持秩序的第7步兵师宪兵连对此熟视无睹,见状,前来视察的参谋长柯尔文上校终于忍不住发怒了。

他掏出自己的手枪,跳上了道奇越野车的前机盖,右手高举向天空连开五枪,愤恨的吼叫道:“停!重整态势,立刻!”

没人理会他,败退的队伍继续向城区方向前进。

三架机身深蓝色、机腹白色的明军飞机从北边飞来——这一看就是大明海军航空兵的涂装。

明军飞机肆无忌惮的在低空顺着公路扫射投弹,让这儿本就混乱的状况更添狼藉。

檀香山早已戒严,但还是有一些记者不惧空袭拥挤在哨卡或检查站的旁边,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盯着远方,希望最先抢拍到照片。

《卫报》报道:「从前线撤退进火奴鲁鲁市区的士兵面容憔悴、精疲力竭,仿佛被魔鬼追逐。」

《泰晤士报》报道:「我们可以看到珍珠港燃起大火,黑烟笼罩了天空。公路上都是燃烧着的卡车和丢弃的武器,军队中最乐观的人也失去了信念。」

《华盛顿邮报》报道:「我们失败了!合众**队在成群结队的溃逃……瓦胡岛即将失陷。」

截止8月4日午间,瓦胡岛美军已经不构成威胁。

西边,总数仅千余人的美军向卡波雷地区败退,仍有一定程度的抵抗。

东边,两个师的残部数千人撤至檀香山城区,企图负隅顽抗到底。

实际上在檀香山附近还有一个第24师第21团,也算是齐装满员,不过该团一直在防备明军从莫卡普地区翻越已夺取的努阿努帕里山口,所以一直被牵制着。

莫卡普地区的陆战四旅并不想碌碌无为,这些天他们按照周长风的要求实施了多次奇袭,然而美军以逸待劳、防备严密,陆战四旅发动的三次奇袭和一次进攻都无功而返。

这时候,杜父鱼号(ss-193)潜艇缓缓停靠在了檀香山的一处码头。

为防止被明军飞机发现遭到攻击,她在十分钟后又下潜触底。

16:38,两辆半履带装甲车、三辆吉普车、两辆卡车通过了哨卡,最后缓缓停在码头旁。

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和瓦胡岛地面部队指挥官查尔斯-怀特少将从其中一辆半履带装甲车上走了下来。

“查尔斯,你是个理智的指挥官,保持冷静,如果有可能,请尽可能坚持更久。”

“我会尽量做到最好。”

“希望以后我们还能在这里再次见面。”

“会有那么一天的,司令官,很荣幸与您共事。”

“哗啦”一声,杜父鱼号浮上了水面。

两人四目相对,立正敬礼。

七分钟后,杜父鱼号潜艇倒退着离开了码头,随后调转航向,朝着一望无垠的大海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