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83章 把箭射到月亮上第一登陆远征军,

第583章 把箭射到月亮上第一登陆远征军,

第583章 把箭射到月亮上;第一登陆远征军,启动!

“有气势!”

“魄力非凡啊,一看就是胸怀大志之人写的。”

“有道理,寻常文人墨客可没这个气度。”

在一派附和声中,曹胜君率先好奇地追问道:“只有这句吗?周佥事还记着上下文么?”

上下文?这全篇是一首词、一首《满江红》,然而前后文不契合当下的境况。

周长风干咳道:“记不清了,太久远了,还是小时候的事,唯独这句印象深。”

在场众人都颇为遗憾。

“对了!周夫人教过书来着?!”有人突然一拍大腿,惋惜地说道:“要是以前能教会周待诏作诗就好了,这一年多来少说能留十几首佳作,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引以为一桩憾事。

“我比较笨,夫人教不会。”周长风一本正经的说。

写诗作词入门并不难,熟悉规矩以后练习一段时间就行了,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最终能写出怎样的诗篇还得看个人天赋。

说起来其实怪不好意思的,夏筱诗曾经确实提议过,不过被惫懒的周某人推辞了,之后因为接连不断的南征北战自然没闲暇琢磨这件事。

人啊,终究是抵触学习新事物的,尤其是不感兴趣的情况下。

下午的时候,天气骤变,稀碎的小冰碴子纷坠而下,打在玻璃窗上劈啪作响。

鉴于正巧有一些兵部军器局和海军署官吏也在这儿监督竣工前的工作,所以周长风便命令召开一次短会。

参会的除了他们以外还有金州造船厂相关技术人员,人数不多,总共只有十几人——周长风一直信奉开会议事精简凝炼最重要,人数越多的会议越低效。

“我回国后一直在操心陆战兵器,对空军、海军关注得比较少,今天召集百忙之中的诸位主要是想全面了解一下今后海军的舰队防空发展路线。”

他双手撑着中间的长桌,对左右两排十几人开门见山的说明了会议目的。

语毕,他看向了曹胜君。

后者摆摆手,沉吟道:“本人是搞船只总成的,对单独兵器的路线怕是不全面。”

一位海军署技术官员被与会者推举出来,他站起身作揖道:“在下聂维,海军署兵装科科正。”

聂维显然已经不止一次的向上级领导阐述过相同问题,表现得游刃有余。对于官吏而言,如何简单明晰的让上级弄明白是基本功,他侃侃道:

“防空这件事分为‘预警’和‘打击’,首先要及早发现来犯之敌,提前做好准备。过去我们是靠目视、全凭眼睛,现在有了‘radar’电探,预警能力大大提升。”

“定型的四〇式哨戒电探可以在发现一百二十公里外高空飞行的单架大飞机或小飞机编队,这在以往是不敢想的,尤其在多云天,比目视警戒高效多了。”

“至于对来犯之敌的打击,一是要靠己方飞机,尽量拦截、妨碍、驱散敌机编队,拒敌于舰队之外,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舰队本身,按照海军构想,防空巡洋舰要作为中坚力量,其余各舰也应发挥自身作用。战列舰吨位大、武器多,同样是关键火力平台。”

周长风点点头,开口问道:“基于以上,防空的武器装备是怎么发展的?”

聂维放缓了语速,答复道:“更好的射击解算、控制设备,这是第一;次之,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的高炮。”

“也就是说火控设备最重要是吧?”

“正是。”

“火控设备的现状和发展如何?”

“不尽人意,还在设法改进。因为考察团同德人谈得若干技术,计划作为参考对象。”

大明海军现今主要装备三三式乙型空防系统,包含指挥仪与计算机。

这型火控系统的机械计算机使用液压辅助驱动,用含锡不锈钢制造,具有三轴稳定功能,也安装了早期陀螺仪来稳定观瞄设备。

在这之前的火控系统甚至需要人工修正战舰的横摇和纵摇,效率之低、误差之大可想而知。

三三式乙型空防系统的机械计算机体积硕大,结构复杂,它根据人工输入的三个数据进行射击诸元的解算。

值得一提的是,它具有专门的积分更新解算模块,用来对付俯冲攻击的目标,不过效果堪忧。

在解算完成后,诸元结果会人工手动发送给各個炮位。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合成式(synthetic)火控系统,在大战爆发时是相当不错的。

它与英国人的HACS系统相比半斤八两——自动化程度稍低,但具有一定的对抗俯冲轰炸机的能力。

对1500m高度、200㎞/h目标的命中率为9.5%;对3000m高度、200㎞/h目标的命中率为2.7%,其至多能捕获速度为360㎞/h的目标,但在这种条件下命中率趋近于无。

它比历史上日本人使用的九四式高射装置更好些,但仍然无法满足实战需求。

【配图】

美国人的Mk37火控系统数据传输和计算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能够自动反馈修正,可谓遥遥领先,而其余列强菜鸡互啄,比如英国人在整个大战期间都只能使用HACS——这种火控系统无法应对任何俯冲攻击。

大明海军自然希望能够研发更好的火控系统,引进德国人的Kommandogert40型射击指挥仪主要是为了参考其电气设备,从而提升本国火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在这方面努力的同时,高射炮的迭代升级也一并进行着。

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高射炮是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扩大防空圈半径。

海军方面有着完整的迭代计划,分别为:

小口径高射炮,以25.6㎜代替20.8㎜。

中口径高射炮,以48㎜代替38.4㎜。

大口径高射炮,以131.2㎜代替128㎜。

【前文算大了口径,136㎜还是太夸张了,超过人力极限了。】

无论最后是否决定量产,研发工作反正不能停止。

用不用是另一回事,设计出来也可当作技术储备。

这个计划中批准试生产的是试制四〇式131.2㎜高平两用炮,先用作防空巡洋舰的主炮,以后再酌情为其余主力舰更换。

该炮为44倍径,最大射速为每分钟15发,发射的专用对空破片弹重量为32㎏,装药高达4.2㎏,初速805m/s,对空有效射程为14㎞。

得益于采用立楔式半自动炮闩和电动推弹杆,该炮虽然炮弹更重,但射速没有明显下降。

与明军大量使用的三六式128㎜高平两用炮相比,毁伤范围有明显提升,基本到了人力装填炮弹与发射药包的极限。

“好像没有质的提升,重新引入新的口径要单开生产线,这值得吗?”周长风表示担忧。

对此,在场众人觉得莫名其妙——四分之一的性能提升还不够大吗?区区一条生产线有什么值得计较的?

大家心里犯嘀咕——明明你周克行提出的组建五到七个展望办法师才是真的耗资不菲!

一名军器局官员沉吟道:“我国朝以往已经够节俭了,非必要不浪费,陆军很多兵器都是凑合着用。”

聂维解释道:“飞机的威胁最大,空防之事大过天,应当追求极致。”

看看人家德国人,列装的高射炮就有20㎜、37㎜、40㎜、88㎜、105㎜、128㎜六种口径;美国人也有五种口径。

其实131.2㎜高平两用炮是炒冷饭,七年前大明海军本来就打算研发这种口径的高平两用炮,但问题在于当时已经装备有大量二二式128㎜舰炮。为了通用炮弹,海军选择退而求其次走中庸之道,选择研发128㎜高平两用炮凑合着用,当时谁也没预料到航空兵的威胁会发展到如今地步。

可以说世界各国在兵器研发时很少能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往往要受限制而做取舍,比如Zis-3野战炮被要求必须通用老式炮弹、美军战列舰限宽33m等等。

在会议的最后,周长风向大家问了一下关于近炸引信的事情。

他调阅文档时发现过有关近炸引信的计划,发起者是一名空军少校,他呈递的报告提到了电磁波控制、静电控制、磁控制三种发展路线。

“这计划不好搞,是个资源无底洞。”曹胜君不以为意,随口道:目前就保留了一个静电控制近炸引信,唯独这个看得到一点希望。”

“电磁波的呢?”周长风问。

“(无线电近炸引信)是绝不可能的,至少现在不可能,说不定二十年后可以做到。”一名工程师十分武断的说。

他解释道:“那相当于要把弓箭射到月亮上!大炮射出炮弹时的瞬间有两万倍重力加速度,每秒钟自旋几百圈,离心力惊人。”

工况恶劣也就罢了,主要是还要限制体积,毕竟炮弹就那么大。

可这个年代别说集成电路了,连晶体管都没有!

有人捂额回忆道:“德法两国据说战前也在琢磨这玩意,不过现在都放弃了,太超前了。一代人的时间可能夸张了,但再过十年应该可以搞。”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接给周长风干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说话,“那个‘看得到一点希望’的路线,现在经费拨款有多少?”

一名兵部官员努力回忆着,“静电近炸引信项目?好像一年有二十万圆吧?不对,三十万。”

呃…二十和三十没有本质差别。

周长风轻轻敲了敲桌子,“那这个静电近炸引信的优先级要提高,经费的事我之后会单独上书的。”

见众人面露疑色,他煞有介事的解释道:“有消息称美国那边正大力研发电磁波控制的近炸引信。”

“周待诏不用担心,别被吓着了。”面露轻蔑之色的聂维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八成是白费工夫,钱都打水漂了,那些美国人连战车和火炮都设计不明白,还真想把箭射上月亮?”

“……”他的宽慰让周长风满头黑线。

【配图】

被大明军工部门视作唯一有可行性的是静电近炸引信,它本质上是个灵敏的火花放电器,只要附近的静电强度达到阈值就会放电。

这种近炸引信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缺点是作用范围小,最多只有几米远——但好歹也是近炸,而且比频繁失效的早期无线电近炸更靠谱些。

会议结束时也正值饭点,周长风索性大手一挥表示今天他做东,请众人吃完饭。

一行人随后顶着噼里啪啦的密集冰碴子出发了,直奔金州最大的饭店而去。

安保问题暂时可以放一万个心——张绪诚之案东窗事发以后,外缉事厂上下被数落得狗血淋头,最近正大力清查一切可疑人等。

从涮羊肉吃到碳烤牛肉、从葡萄酒喝到白酒,推杯换盏不亦说乎!

不过,周长风万万没料到这是他今年最后一次吃香的喝辣的。

翌日。

黎明时分,天刚蒙蒙亮,两辆轿车就缓缓停在了寅宾馆的楼下。

周长风在睡梦中被叫醒,随后被告知“皇帝下旨把他扔到监狱里去”。

“是这样的,陛下说您没有好好完成向议员们阐明失败缘故,反而当众威胁,乃至扬言私斗,不成体统,有失朝廷大员之气度。”

什么鬼?简直莫名其妙!

来人之中有宫中的侍从,他递来了一封朱泠婧亲笔手书的信。

浏览完了之后,周长风将之撕碎,接着掏出打火机把这些碎纸点燃,待其燃烧几秒后丢进了马桶。

“走吧。”

哎!又要去栖霞山下的老地方了。

一小时后,飞机轻巧的升空,朝着西南方向飞去……

为了观察各方反应,顺带敷衍一下谘政院方面,朱泠婧在深思熟虑后还是决定给周某人放几天假。

于是乎,应天军事监狱——栖霞监狱又迎来了老熟人。

不过,随同周某人入狱的还有兵部军制局下发的书面文件,朱泠婧在简单大洗牌以后总算干预了束之高阁的登陆集群方案。

从当时提出后被冷嘲热讽、一致反对,历经这么久的坎坷波折终于得到了批准。

军制局为这个集群给予了正规番號——第一登陆军!

该军下辖大明海军的陆战一旅,还有两个陆军的远洋混成团、一个野战重炮旅、一个攻坚战车营、一个汽车运输团,属于半摩托化半机械化作战单位。

大明陆军的远洋混成团是以普通步兵团为基础,额外加强一个轻型山炮营(80㎜)和一个中型战车队得到的。

第一登陆军实际上就是照搬了周长风当时上书的计划,显然军制局官吏不想惹是生非——不过好坏对错,反正就按你周克行自己设计的来呗。

大明第一登陆远征军,启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