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608章 中华田园猫式重型坦克;两选一,两

第608章 中华田园猫式重型坦克;两选一,两

第608章 中华田园猫…式重型坦克;两选一,两难

火车轮渡在通过琼州海峡时发生故障,坏在了中间。

押送军列的翊安军官兵十分警惕,连步枪和霰弹枪的保险都拨开了,提防潜在的“敌方细作暗中破坏”。

幸好,轮渡没发生严重故障,过了一个多钟头就修好了。

随后通过环岛铁路,一个攻坚战车队的全部装备安然无恙的运抵了琼崖联训大营,包括坦克和各种车辆与技术装备。

这些就是备受瞩目的新锐兵器——二式重型战车。

血统纯正的大明虎式,出击!

馒头?定叫它有来无回!

作为指挥官,周长风很清楚重型坦克的效费比不高,不过这无法掩饰他的期待和兴致。

坦克这一兵器作为重型机械设备的集合体,十分依赖系统工程——整合能力的水平。

假使这个水平差劲,那么极有可能空有优良的设备,最后得到了一种不堪入目的差劲玩意。

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就是英国人——他们有一流的火炮、一流的发动机、一流的冶金、一流的光学设备,然而英国人却能整合出三流的坦克,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奇特的能力。

倘若大明能有如此优良的子技术水平,恐怕坦克设计师做梦都能笑醒。

不过,即便存在短板,可是顺天第一重型机械公司的系统工程造诣还是值得信赖的。

二式重坦在定型之前的去年还叫作试制元年式重坦,如今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了。

因为是性质特殊的兵器,军器局放宽了对尺寸与重量的限制。

当时他们给定的技术指标是:

1.战斗全重不超过48公吨。

2.可以在1500公尺距离上击穿敌方中型战车正面。

3.可以在100公尺距离上抵御英美中型战防炮(57公厘)和中型战车(75公厘)发射的穿甲弹。

4.平均接地压强不超过0.85MPa。

5.具有良好的勤务性。

6.在复杂地形亦要具备良好的通过性。

从前年冬季开始,一机公司经过一年多的工夫加班加点的完成了任务。

实验型重坦的研发工作开始的更早,但本质上技术验证车,压根不具备实用价值。因而二式重坦相当于是减配、阉割的版本。

限制重量仍然是为了方便部署——受限于货轮和登陆舰的起重机起吊能力,以及前线维护保障单位的起重机和拖曳能力。

在解除了卡钳和钢缆的束缚之后,一辆辆钢铁巨兽在引导下缓缓驶下了重型平板车。

一机公司的设计团队考虑过大厚度铸造炮塔,不过制造难度太大,在保证良品率的前提下至多只能铸造出中等厚度的炮塔,故而搁置了这个方案。

眼下定型的方案为焊接炮塔及焊接车身,均使用新型的高压冷轧镍铬锰钼钒稀土合金钢,未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这种匠心打造的装甲钢性能十分优良,布氏硬度295HBW——虽然不硬,但是韧性很好,品质出类拔萃。

车体正面简洁,为增加焊缝强度,采用极其耗费工时的特殊咬合焊,形状为燕尾榫。

什么叫工匠精神啊!

首上短小,装甲为50°倾斜80㎜厚度;首下宽大,装甲为35°倾斜80㎜厚度。

车体侧上装甲为35°倾斜50㎜厚度;车体侧下装甲为垂直50㎜厚度。

二式重坦的炮塔是较怪异的六角形,正面中间部分很小,两边看上去大幅度内倾,棱角分明。

炮塔正面中间装甲为垂直100㎜厚度;两边装甲为55°倾斜80㎜厚度;炮塔两侧装甲为20°倾斜64㎜厚度。

炮盾完全遮挡正面中间部分,亦为垂直100㎜厚度。

防住!坚不可摧!

在武器装备方面,二式重坦暂时使用了改装的三〇式112㎜加农炮。因为基于96㎜高射炮研发的长身管坦克炮存在若干小毛病尚未解决,而且陆军也嫌弃它的杀爆弹装药量太少了,对软目标杀伤效果不好。

暂用的坦克炮为陆军野战炮身管截短至32倍径,间断螺纹炮闩,发射112×400㎜风帽钝头穿甲弹(APBC-HE)时初速625m/s,可以在500m距离上击穿垂直放置的120㎜轧制镍锰装甲钢板;杀爆弹装药量则有2.4㎏之多。

打穿!砍瓜切菜!

这门炮因为源自野战炮,间断螺纹炮闩在狭窄空间操作时用起来不太方便,不过好歹是整装弹,射速并不慢。

“……假如打破甲弹,嘿嘿,咱们试制出的新式破甲弹用了锥形药型罩,铜做的,可以破开一百三十公厘的钢靶。”

几位工程师和设计师满面春风,热情无比的介绍着他们的佳作。

周长风有些纠结的摸着炮管,沉吟道:“这個炮……口径确实大,杀爆弹也够劲,但好像还是有些勉强,更好的长炮呢?”

“周佥事,那个五十倍径高炮膛压高,穿甲能力倒是强,不过打杀爆弹就不够看了。”

“嗯,敌军眼下也没拿的出手的厚甲重战车。”

“不过周佥事无须担心,今后如果有必要,随时都能换炮。”

太平洋战场的甲弹对抗强度比较低,确实没有强烈的推动力去升格高膛压、高初速的坦克炮。

动力系统是大明军工部门的弱项,或者说除了德社以外其它国家在专业的坦克发动机这方面都显逊色。

德社能拿出迈巴赫HL650匹马力汽油机,而美国只有福特GAF500匹马力汽油机。

大明的成都立方发动机公司为二式重坦提供了自研的500匹马力V12风冷汽油机,这台引擎工作可靠、维护方便,但存在油耗极高的缺点——100㎞平均油耗360L,这还只是公路行驶状态。

在这台500匹马力引擎的驱动下,空重49吨的二式重坦可以达到35㎞/h的公路极速,功重比与历史上的虎王相近。

另外,它首次正式采用了扭杆悬挂,每侧六个大直径负重轮,主动轮后置。

在众人的围观下,其中一辆重型坦克启动了,引擎的轰鸣声尤为响亮,行驶时脚下的土地都在跟着震颤。

初春明媚阳光的照射下,橘红色防锈底漆熠熠生辉。

“哎!厉害确实厉害,到时候怎么及时弄到一线参战才伤脑筋啊。”

“是啊,无桥可过,过这五十公吨的巨物,浮桥都要反复加强几次。”

“好在甲坚炮利,不然真是威武的鸡肋。”

在场的陆军将领们乘着越野车,一边议论一边前往靶场。

所有人都进入了一处坚固的半掘开式掩体,通过炮队镜和望远镜观察远方的情况。

边上的那辆二式重坦旋即瞄准千米开外的钢靶,猛然开火。

炮声响彻云霄,只见远方的钢靶无数火星迸射,接着被烟尘吞噬。

随后,坦克又演示了打击土木工事的效果,一发杀爆弹就轻易炸塌了那处用圆木、土袋、钢板搭建的加固火力点。

见此场景,大家连连鼓掌叫好。

这十多辆二式重坦将装备给六〇三独立攻坚战车队。

综合考虑之后,明军计划将六〇一队部署到澳洲,六〇二队和六〇三队部署到夏威夷。

针对毛伊岛的攻势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预计四、五月份择机发动。

一旦夺取毛伊岛,夏威夷群岛制空权就能牢牢的攥在己方手中。

即使美军飞机性能占优,也会因机场太少而无从施展,彻底丢失争夺制空权的能力。

显而易见,美军必定会倾尽全力、不惜代价地保卫毛伊岛。

大都督府深知这一点,故而十二分的重视。

琼崖联训大营还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支支部队来到这接受实战训练,接着奔赴西线、南线、东线。

为应付多线作战的需求,大明陆军陆续组建了几十个征召师,目前在演习的就是三个月前才组建的一五一师。

“还行,但是步炮配合的还是差了,步兵的冲击也不够坚决,软绵绵的,敌方火力较强时,步兵分队的散兵线纵深可以拉长些。”周长风如是点评道。

一位参谋坐在越野车的引擎盖上,拿着笔记本奋笔疾书,边写边说:“今年的日子感觉不好过哦,东西南,三面都是要大打出手的架势。”

周长风仰望着正当空的太阳,回道:“是啊,这才算得上是世界大战。”

从上个月开始,英美正式派兵干涉沙俄拉锯不休的内战。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旨在强迫德社介入沙俄内战,分散其力量,牵制在“烂地千里”的广袤东欧。

美军陆续将新组建的第9集团军通过波罗的海航线部署到了摩尔曼斯克,下辖8个步兵师和3个装甲师,总兵力25万人;英军则部署了第30军,下辖2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总兵力6万人。

德军在此期间全力拦截,击沉十多艘货轮,导致英美干涉军损失了不少人员和装备。

不过,英美干涉军仍决心遵循兵贵神速的道理,准备向圣彼得堡发动攻势,引领俄罗斯国民共和军收复这座意义非凡的城市。

一旦在辽阔平原进行战役,战争的烈度必定直线上升。

在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的山区拉锯战可能一年到头也就伤亡十几万,然而在平原地区作战,这或许只是几天的损失而已。

当今水平的美国人有能力在东欧平原和德国人叫板吗?答案显而易见。周长风对此深信不疑。

次日。

返回京城以后,他在大都督府听取了关于推演的报告。

“……德军完全能向沙俄境地派遣重兵集团,一个半月内到位百万大军,后续增援无穷无尽。斯洛伐克与匈牙利也可派兵助战,规模可达三十万。”

“于德人而言,比较棘手的是时候不好。现今正是冬去春来,气温回暖以后积雪消融,土地泥泞不堪,这肯定要大大限制其装甲部队行动。”

“英美两军倒可稳扎稳打,自北往南威胁圣彼得堡,对其形成半包围之势,集中优势兵力在个别地段打开突破口,而北线的百万国民军能帮忙维持战线,牵制对方。”

“推演表明,时间最关键,德军若能在三月中旬之前部分到位、实施突破,那么便可遏止英美之企图,迫使他们转入防守。”

“若(德军)未能及时到位,英美两军便可稳固其侧翼,建立深远纵深层级的防线,受泥泞制约,德军状况也被乐观,恐怕难以达成纵深突破,会被牵制住。”

听完结论,周长风负手而立,原地踱步、转悠了几圈。

他沉吟少顷,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无法达成迅速突破的话,圣彼得堡南线(对英美)就不构成威胁了。我有种预感,双方怕是要围绕圣彼得堡争夺很久,指不定还要进城打巷战。”

对欧洲战局跟进了解后,重头戏还是来到了大明的主场。

大明海军舰队主力圆满配合完成了对阿留申群岛的远征,接下来就要返回珍珠港稍作休整,准备参与即将到来的毛伊岛登陆行动。

他们只能分出一支规模有限的偏师,连带上本土修复完成的紫微左垣号和一些预备队,可以执行一项其它任务。

分歧也因此产生,接下来该选择哪项任务?

从澳洲西部黑德兰港起飞的美澳重型轰炸机还在孜孜不倦的轰炸旧港和巴厘巴板油田,人人欲除之而后快。

有人提议派出一支分遣舰队,挥师澳洲以西海域,南下进抵黑德兰港,捣巢扫穴,消灭这个战略轰炸出发基地。

另一边,塔拉瓦环礁被美军夺回,美澳航线的后半段得以恢复,预计会有众多商船队为澳大利亚送去各种物资。

反扑吉尔伯特群岛,夺回英勇忠魂缭绕的塔拉瓦环礁,再次切断美澳航线,从军事和政治上来看都很具意义。

“哦?这倒是挺两难的。”

周长风站在宽幅大地图前,目光在两个地点之间来回跳动。

空军处同知蒋加沛也在这厅堂中,刚才的议论结束后,大家现在都没说话。

“我倾向于先打这个黑德兰港,消除远程空袭对油田的摧残。”周长风转身看向众人,右手则拿着木棒指向澳洲西部,“在打别人之前先不被打才是王道。”

“是该这样,我赞同。”蒋加沛第一个表示支持。

从纯粹的军事角度来看,瓦解敌人的战略轰炸能力无疑是优先选择。

不过最终该如何行动,皇帝的意见仍然很关键。

大家似乎都忽略了这一茬,因为一直以来朱泠婧很信任大都督府的决策,在问明缘由之后几乎不会强行干涉。

这一天入夜,广州外海……

月上柳梢头,广州城区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繁星和皓月倒映在海面上,波光灿灿。

一艘悬挂着海军旗的潜艇正在缓缓航行,潜艇兵们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已经纷纷跑了出来,或站或坐在潜艇甲板上。

大半个月的航行后,从贝蒂欧岛启程返回本土的谷雨乙七号终于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故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