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616章 变节投敌?不论真假!钢铁洪流

第616章 变节投敌?不论真假!钢铁洪流

第616章 变节投敌?不论真假!钢铁洪流

还有人幸存?

于奉昌及在场的军官们感到不可思议,这也太骇人听闻了。

“四二〇团去拜里基岛搜索的时候遇上的,仨人,他们还以为撞见鬼了。”准尉兴奋地说。

“真是绝了!”一四〇师参谋长欣喜不已,追问道:“人在哪?状况如何?”

“在拜里基岛西岸的据点,据说都还好,没大碍。”

“好、好、好,快派船去接回来。”

不同于其他人喜形于色,一四〇师监军谨慎地提醒道:“越反常的事越要小心,要留意甄别。”

这时候,在贝蒂欧岛以东4.5㎞的拜里基岛上……

三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沙滩上狼吞虎咽的吃着野战口粮,在场的十几名士兵都用敬畏的目光看着他们仨。

“别吃这么急啊,当心撑坏。”一名中尉军医乘着越野车而来,拎着医药箱走了过来。

三名幸存官兵分属不同单位,死里逃生的经历也各不相同。

高大的吴固光是正兵,高射炮兵,部队被歼灭以后,他和其余几人边打边撤,最后仅剩一人,因为贝蒂欧岛太小了无处可突围,他索性冲向了大海,用两个空水壶当作漂浮物游到了拜里基岛。

瘦小的康云是列兵,通信兵,他被美军航空炸弹的冲击波给掀飞到了滩头水际,当场昏迷,等涨潮以后便被潮水带走漂浮,苏醒后扒着一截椰子树枝游到了拜里基岛上。

身形匀称的侯恕是下士,工兵,他是跟随上官洵死守最后堡垒的数十人之一,伤重失血休克被俘。几天前美军陆续撤离塔拉瓦环礁时,他在夜晚趁看守懈怠时逃脱,用美军包裹步枪的塑料袋做成简易漂浮物,跳船落海,借着涨潮助力游去了拜里基岛。

总之,他们自己是这么说的。

拜里基岛是构成塔拉瓦环礁的众多岛礁之一,就在贝蒂欧岛东边,比贝蒂欧岛更小,明军守备部队当时没有在此设防,美军后来也只是登岛草率的转悠了一圈就离开了。

“那帮洋夷实在浪费,吃一半扔一半,还留了好多。”吴固光回忆道。

登陆拜里基岛的美军巡逻队只有几十人,离开的时候懒得把剩下的补给品给带走。依靠捡椰子、钓鱼和那些没开封的C口粮和K口粮,果腹是基本够了。

随后,命令传来了——立马把这三名幸存官兵送去贝蒂欧岛。

同时,于奉昌直接向关岛提督府发去了电讯汇报这一情况,请示该如何为妙。

概率再小,样本数量大了也一定会发生,战争时期一切皆有可能。

要么是这三人真的如同妖孽一般顽强,或者是被美军俘虏之后变节投敌,故意放回。

身在提督府的宋仲楷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振奋,不过却回电指示暂时不要大张旗鼓的宣传。

现在肯定不能急于宣传英雄凯旋,如果出了差池那可就闹笑话了,必须对军心士气负责。

于是宋仲楷在进一步向本土呈报此事的同时,命令抽调精干人选进行甄别工作。

“多虑了,哪有这么麻烦,不管真假,说他们是英雄便是英雄。”朱泠婧不以为意。

“不多留个心眼吗?”周长风不解地问:“要是敌人真拿这个做文章呢?”

他回想起历史上在半岛战争期间美国人就干过这种事——威逼利诱让一些俘虏变节投敌,接着送还回去。

“人心难测,不可能百分百甄别出来真假,所以……”朱泠婧淡然一笑,轻描淡写地说:“三人都升三级,授勋阶骁骑尉,调离现役,作预备役留在本土巡回宣传。他们就是如假包换的英雄,朝廷背书,敢质疑…那便是恶意污蔑。”

说完,她似乎觉得还不够大方,便改口道:“算了,授上骑都尉吧,多给两阶也无妨。”

“好吧,这個对策不讲道理,但确实有效,直切关键。”周长风无奈道。

“呵,说几句好听的话很难么?”

“陛下,我这是客观评价。”

“哦,下次主观些。”

勋官是荣誉官衔,不一定与职事官和散官完全对应。按品级来看,上骑都尉为正四品,都跟中校一样了。

三名幸存者连升三级也只是士官,挂着中校等级荣誉官衔的预备役士官?这可是未曾有过的稀罕事。

朱泠婧在这方面从不吝啬,她始终遵循着“战时优先保障军人权利,官民次之”的宗旨。

以史为鉴,本国在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教训历历在目。

另外,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罗马皇帝塞维鲁临终前对儿子的告诫:「让士兵们都发财,不要管其他人。」

翌日。

蒙蒙细雨从半夜就开始下,直至上午也没有停歇。

大都督府二号议事厅召开了一次专项会议,旨在回顾总结天市左垣号被美军潜艇偷袭的经过。

周长风和十几名军官围在一具硕大的沙盘旁,只见上边摆着许多个红色木块和蓝色木块。

已经晋升准将的邹咏夏拿着木制推杆,一边逐个推动木块一边讲述道:

“据现有信息汇总推演,敌参战潜艇有五到六艘,三时二十四分天市左垣号发生爆炸,此前无任何预警。接着,北流号驱逐舰于三时二十九分发现海面鱼雷航迹,蓟号登陆舰于四分钟后中雷。”

“综合考虑美制鱼雷性能,可以推断敌潜艇距我舰队三公里至六公里不等,乃是先后攻击,未受统一指挥。因此除首轮攻击奏效外,其余几艘潜艇发射鱼雷至少二十条,仅两条击中,战术上配合不当。”

“不过发动首轮攻击的敌潜艇倒是相当之狡猾啊,艇长很老练。当时月亮已经到了西半边天,它正是从西边发射,用海面波光来遮掩鱼雷航迹。”

周长风沉吟不语,过了一会才问道:“敌潜艇是怎么保持隐蔽不被发现的?”

“笨办法,守株待兔,在水下微速前进,就像立夏二号伏击大黄蜂号那样,有心算无心,提前蹲守。”

12月9日,立夏二号——也就是周某人的老伙计凌肃所指挥的潜艇在旧金山以西770㎞处伏击了大黄蜂号,取得两发命中。

“没法提前发现吗?我记得新式声探和水听器去年就量产了。”

“呃……”邹咏夏摇摇头,“像这种守株待兔的局面,装备优势体现不出来。声探和水听器的作用距离都很近,还会受各种外在噪声干扰。”

“何况舰队当时在进行扫雷作业,屏卫舰的探测设备肯定受了影响。”他简单描述道:“通常来讲都是先发现敌潜艇大致位置,再建立搜索区拉网排查。漫无目的地找潜艇相当于大海捞针,屏卫舰的探测距离不过几公里,潜艇的感知范围更远些,能提前躲避。”

“先发现大致位置?一般都是等它浮起来的时候吧?”周长风问道。

“正是,我军也好,英美也罢,在大洋上搜捕敌潜艇都是如此,飞机通过目视或电探发现敌潜艇,确认坐标后召来反潜舰船进行搜查。”

“嗯,所以说打仗还是得避实就虚啊。”

“唉!”邹咏夏叹了口气,苦笑着说:“这就是为什么舰队对决也最好捎带几艘潜艇,浑水摸鱼得手的可能性很大,潜艇这东西天生有强隐蔽性,幸亏缺点也突出,只能在水下呆两三天……而且现在都在开发更持久的潜艇了,再过些年,后人恐怕更伤脑筋啊。”

这倒是真的,反潜在后世也是老大难的课题之一。

大明海军装备的最新型主动声呐是元年式,理想状况最大探测距离可达6㎞,不过实战环境下周围肯定存在各种各样的噪声,所以一般只有3.5~4㎞的作用距离,这型声呐的性能和美军的QC声呐大致相当。

周长风点点头,问道:“还是要加快机载电探的装备,这方面有什么困难没?”

“造的慢了些,雍畅每个月只能交付一百套,兵部那边在委托天宁代工一部分。”一名中校回答道。

“对了周佥事,还有个好消息。”邹咏夏忽然想起了什么,“磁异探测器已经实测得差不多了,没啥大缺陷,下个月开始试产。”

“好,辛苦了。”

尽管比英美逊色几分,不过如今明军已经装备了一些还不错的机载雷达。

一种是元年式对海搜索雷达,最大功率9kW,对大型战舰的探测距离可达70㎞,对潜艇则为25㎞,安装在四〇式水上飞机上用于索敌。

另一种是二式截击雷达,最大功率1.6kW,对轰炸机的探测距离为6㎞,对战斗机则为4㎞,安装在三八式重型战斗机上用于辅助截击敌人的轰炸机。

【配图】

三月中旬和下旬的十几天,大江南北的数十架家纸都在铺天盖地的宣传塔拉瓦之战的幸存官兵。

吴固光、康云、侯恕三人被冠以诸多别称,比如“孤岛三勇”和“古今忠志将士之典范”,三人故乡的地方官府都很拾取的大做文章,知府亲自带着大队随从上门表彰,又是立牌坊又是竖雕像。

他们三人的出现让负责拍摄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欣喜若狂,编剧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被门槛绊倒摔断了右手。

幸好编剧是个左撇子,右手打着石膏不耽误写稿。

原本还要绞尽脑汁发挥想象力来编造塔拉瓦之战的各种场面,现在有了亲历者,一切都好说。

光是听他们仨描述当时的境况,导演和编剧都觉着毛骨悚然,回忆那痛苦的经历也让三人时不时崩溃,泣涕难语……

甲字二一六分舰队带去的七千口棺材最后真正派上用场的只有一半,因为多数遗骸都损伤严重,残缺不全,可见当时血战之惨烈。

再加上很多官兵的官碟、兵碟、身份牌都被美军士兵们拿走作为战利品,大部分遗骸根本无从辨别。

虽然如此,但该运回去还是得运回去。

于奉昌指派了一艘商船执行这个任务,将之漆成通体白色,悬挂红十字旗以表明中立非军事目标。

太平洋战场处于白热化阶段,疾风骤雨般的战斗接连不断。

而在欧洲战场,双方依托堑壕进行的平淡无趣“蹲坑拉锯”也即将走到尽头。

英美远征军主力迅速南下,同时工兵部队竭力强化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通往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交通。

远征军司令官为马克-克拉克上将,美军第9集团军和英军第30军以3个装甲师和6个步兵师组成的矛头直指圣彼得堡,总兵力约17万。

他们看上去不多,可是整个北方战线本就排布着近百万国民共和军在维持战线,英美远征军这十几万人可以视作精锐的机械化重兵集团,能够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像锥子一样砸碎敌人某一处的阵地。

当他们向纵深挺进时,如果未能成功将之击退,那么整条战线便会有崩溃的可能,只能全线撤退。

然而,仅凭▇▇▇部队(红)绝无可能对抗来势汹汹的英美远征军。

因此德社人民軍总参谋部迅速执行了预案——组建R集团军群入俄参战。

R集团军群由格奥尔格-林德曼上将指挥,拥有6个步兵师、5个摩托化步兵师、4个装甲师、2个独立重装甲营(虎I),每个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都配属一个独立重装甲连(虎I)。

这支精锐的重兵集团拥有大约1000辆坦克、300辆装甲车、1200辆半履带车、3600门身管火炮或自行火炮、720门高射炮、14万辆各种汽车。

另外,虽然兵力捉襟见肘,不过德社空军仍然派出了一支由大约500架战斗机、300架轰炸机、120架运输机组成的航空兵部队协助。

很快,一场在这个世界人类历史上还未出现过的装甲集群大兵团作战就要发生了,那会是两种颜色的钢铁洪流之间的碰撞!

与此同时,在太平洋之心——夏威夷群岛,大明空军正式发动了准备已久的大规模攻势布雷行动。

3月25日,仅当天就有247架轰炸机执行了布雷任务,布置500㎏轻型航空水雷725颗、1000㎏重型航空水雷138颗。

从莫洛凯岛、毛伊岛、大岛等多座机场升空的美军飞机全力拦截,空战超乎寻常的激烈,百余机组成员血洒长空。

攻势第一天明军就有35架轰炸机和38架战斗机被击落,美军亦损失41架战斗机和2架轰炸机。

根据计划,这样的行动还要进行四天或五天,直到完成布置五千颗水雷的目标。

【今日插图-充当运输舰的埃塞克斯级,停满了飞机和卡车。】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