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636章 G55秽土转生!截杀PQ7船队

第636章 G55秽土转生!截杀PQ7船队

第636章 G.55秽土转生!截杀PQ-7船队

尽管未竞全功,但圣彼得堡战役在战略上仍然是成功的——阻止了英美远征军对圣彼得堡的威胁,迫使其只能暂时蛰伏。

这场战役带来的经验教训很多,时隔近三年,这是自法国战役之后第二次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德军同样暴露出很多问题。

不少单位习惯了在西班牙和意大利复杂地形打阵地战、从容不迫的稳步推进,导致此次战役中表现不够积极。技战术本领也有所退步,个别将领表示虽然武器装备有了显著升级,但是战术素养较之法国战役却没有长进。

另外,部队缺乏在丧失制空权的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因空袭而蒙受的损伤和耽误的时间都较多,有几个装甲师尤甚。

德军也对俄军部队相当不满,认为他们没有发挥出预想的战斗力,对不起军事顾问团和红鹰軍团过去两年间孜孜不倦的指导培训。

「……我们注意到,个别俄军步兵师的表现是失败的。在行军过程中,第150师因为空袭而损失了13门榴弹炮和至少400名士兵。在进攻巴巴耶沃的英军时,这个师在侦察不良的情况下进行了错误的迂回,受到大量杀伤。」

「……一個营长离开营部去前线操作机枪,严重失职;师部参谋长因为畏惧敌人的飞机而躲在装甲车里,至少6个小时没有履行职责;师长在受伤后拒绝移交指挥权。这个师在攻占巴巴耶沃后失去战斗力,只剩35%的步兵。」

随着战役尘埃落定,总参谋部开始考虑接下来的策略。

德社空军不同意从西线及本土的航空兵部队里抽调单位增援东线,而且之后扩充的作战单位也要优先用于保卫本土、抗击英美的战略轰炸。

随着越来越多的灰背隼野马——P-51B出现在欧洲上空,最先进的Bf-109G6和Fw-190A5面对它们也无能为力。

仅有的希望是还处在原型机阶段的Fw-190D,也就是使用Jumo-213液冷发动机的版本,只是严重的共振和漏油问题导致原型机迟迟无法投入量产。

可以说德社空军的日子十分糟糕,灰背隼野马的出现是一个关键分水岭,从此以后英美高空战斗机有了不可逾越的性能优势。

实际上,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Fw-190D系列也还是抗衡不了P-51后继型号。

唯一的好消息是这算是在本土作战,被击落的飞行员如果幸存那么很快就能重返蓝天。

为了应对野马危机,焦头烂额的德社空军要求加快新型液冷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并且更加重视涡轮喷气引擎,一些既悲观又乐观的人认为喷气引擎才能扭转局面。

有意思的是,因为产能相比起原位面更加充裕,德社空军倒是没有打算死抱着量大管饱的Bf-109不撒手,这型战间期诞生的战斗机实在不剩多少潜力可供挖掘了,越往后性能差距就越大,因此他们也在寻觅后继型号。

Me-209和Me-309的表现都不太令人满意,反倒是缴获自意大利的菲亚特G.55战斗机让德社空军眼前一亮。

意大利战役之后,德军在菲亚特公司位于都灵的工厂里发现了完好无损、仅此一架的战斗机原型机,随后将之运回国内。

当时在完成测试后,他们就对这型意大利战斗机充满了兴趣,认为其设计不错,结构坚固、操纵自如,而且有很大的潜力。

现在战局不利,潜力殆尽的Bf-109也该退居二线了,因而德社空军正式批准仿制G.55,要求尽快量产。

但是Bf-109的生产不能立刻中断,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境,一定要有个衔接的过程,那么该交由哪个企业负责仿制并量产G.55呢?福克-沃尔夫要制造Fw-190;梅塞施密特要制造Bf-109、Bf-110;亨克尔公司要制造He-111;容克公司要制造Ju-52、Ju-87、Ju-188。

最后道尼尔公司接下了任务——尽管他们要制造Do-217,但是需求量不大,还有许多产能盈余。

道尼尔公司沿用了G.55的编号,定型为Do-55战斗机,使用1700匹马力的DB603液冷发动机,极速可达630㎞/h,装备一门20㎜机炮和四挺15㎜机枪,同时优化了生产性,制造工时下降到9800工时。

除了这方面的努力,面对英美航空兵花样百出的电子战,德社空军也在想方设法的应对。

阻塞干扰、欺骗干扰、箔条干扰等等手段层出不穷,示波器或平面显示器屏幕上总是被大量无意义雪白噪点所充斥。

德国人伤透了脑筋却收效甚微,各种对抗措施都起不到明显效果,弗雷亚雷达和维尔茨堡雷达几乎无法发挥应有功能。

在最糟糕的那几个星期,好几个战斗机联队甚至只能在没有地面雷达引导的条件下升空和敌人的护航战斗机作战。

西线及本土的空战尚且如此吃力,当然没有余力照拂东线。

德社空军表示在以寡敌众的情况下,今后东线战场长期会处于不具有前线制空权的劣势,他们至多能保卫后勤线,顺带在情况允许的时候执行少许支援任务。

既然己方无力变强,那么不妨换个思路——让对方变弱。

海军司令部的提议在论证完毕后很快开始准备,总参谋部希望通过两到三次毁灭性的拦截行动来让数十万英美远征军陷入物资匮乏的窘境。

为此,相对轻松的一些轰炸机部队被派去挪威增援,使北欧地区的飞机达到了大约600架;又有最新的4艘VIIE型潜艇也被部署到了挪威。

水面舰艇部队也紧锣密鼓的准备了起来,工人海军司令部计划派出2艘战列舰麦克思号和恩克斯号、2艘重型巡洋舰皮克号和赫伯特号、10艘驱逐舰组成拦截舰队,等待时机守株待兔,给予英美运输船队毁灭性打击。

当然这也有威慑的意图——如果英美因此被吓的不敢再派出船队,那么目的也一样算达成了。

拦截舰队随后陆续从基尔、汉堡、奥斯陆等几处港口出发,汇合以后一起沿挪威西海岸北上,最后泊入西海岸中部的特隆赫姆。

一直严密监视德军舰队动向的皇家海军几乎立刻就获悉了这一情况,一时间如临大敌。

麦克思号和恩克斯号出动了!德国人想要破坏北极航线!

在刚过去不久的圣彼得堡战役中,盟军有四万余人伤亡、三万余人被俘,重武器和装甲载具也损失巨大。

形势无比严峻,数十万远征军危如累卵,马克-克拉克上将接连几次向华盛顿和伦敦方面致电,希望立刻得到人员、装备、物资的补充。

可是现在有德军舰队的威胁,而且挪威方向德军航空兵力量也有所加强,向以往一样出发简直死路一条,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在皇家海军的决策层,坎宁安认为应该集中力量一举歼灭德军舰队,庞德赞同;托维则觉得这过于乐观,两艘坚固的战列舰可没那么容易击沉。

围绕这个问题,皇家海军内部进行了好几天的争论。

远征军那边一天一催,华盛顿方面见皇家海军还没有做出决断,也发来电讯催促。

英国人这才勉强统一了看法,决定组建护航舰队、牵制舰队、打击舰队,在保卫运输船队的同时给予敌人重创。第一,伴随商船护航的舰队全都是各种屏卫舰,下辖3艘扫雷舰、8艘驱逐舰、3艘黛朵级防空巡洋舰、6艘花级护卫舰。

护航舰队的职责是防御德军飞机和潜艇的攻击,能力仅此而已。

第二,在挪威以西海域游弋的牵制舰队是一支巡洋舰队,下辖2艘英军本土舰队的重型巡洋舰坎伯兰号和伦敦号,还有1艘美军大西洋舰队的重型巡洋舰威奇塔号,以及5艘驱逐舰和2艘潜艇。

牵制舰队的任务是密切监视德军舰队的动向,如若察觉对方出击,那么应尝试拖延时间,为打击舰队争取时间。

第三,在距离英伦三岛320㎞的法罗群岛,战力充沛的打击舰队混编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下辖2艘光辉级装甲航母胜利号和不挠号、2艘KGV级战列舰约克公爵号和安森号、2艘美军南达科他级马萨诸塞号和亚拉巴马号。

此外还有由1艘重型巡洋舰、3艘轻型巡洋舰、8艘驱逐舰、2艘给油船。

因为不似原位面需要在地中海对付意大利海军,故而皇家海军现在有更充裕的力量可供调遣。

显而易见的是,保守的托维没有占得话语权,皇家海军集结了一支强大的快速打击舰队,力求一劳永逸的解决工人海军水面舰艇部队的威胁。

5月30日,总计由32艘商船组成的PQ-7船队从冰岛雷克雅未克启程。

英美开辟的北极航线可选的终点就两个——摩尔曼斯克更近,且是不冻港;阿尔汉格尔斯克更远,但每年有一半时间封冻。

一般来说,一支运输船队可以运送10~12万吨物资,足够英美远征军和航空兵部队两个月的消耗,但这次要弥补装备损失,所以船队规模更大,总共装载了16万吨物资。

历史上,英美通过北极航线在三年间总共运输了大约400万吨物资;而在阿登战役期间,美军三个集团军和一个航空队所接收的补给为48.2万吨。

北冰洋无疑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这是一个许多海域常年封冻的冰雪世界,刺骨的冰水上漂浮着流动的冰块。

一旦落水,最健壮的人也坚持不了几分钟。

在冬季,这儿陷入彻底的黑暗,极夜似乎永无休止;在夏季,这儿飘扬着时浓时薄的海雾,即使到了晚上天也是亮的。

航行中,不断有商船触礁,又或是被巨大的冰块撞伤船体,接近挪威海域时天气变得奇怪起来,一会下雨一会下雪一会雨雪交杂。

护航舰队旗舰水中仙女号防空巡洋舰报告称:「大海变成了冻结的燕麦粥,我们在冰粥中航行。」

6月5日,PQ-7船队第一次遭受空袭。

早晨,12架Do-217和27架He-115攻击了这支三十几艘商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德军飞行员鸟瞰海面,只见它们自西向东绵延好几公里远。

防空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向着来袭的德军飞机猛烈开火,速度慢的鱼雷轰炸机不断被击落坠海,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飞机顺利投放鱼雷。

时至下午,德社空军总共实施了三波空袭。

当天,四艘商船被击沉,海面上除了浮冰以外还出现了数不清的杂物和英美船员的尸体……

【配图】

6月6日,德军袭击舰队从特隆赫姆出发,迅速北上。

一艘潜伏在特隆赫姆外海的英军潜艇很快察觉,随后发出电讯示警。

「德国战舰已离开锚地,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航向东北,航速24节。」

按照当前信息进行估算,大约九个小时后双方就会遭遇,德军袭击舰队会向杀入羊圈的饿狼一样肆意屠戮运输船队。

率领打击舰队的正是安德鲁-坎宁安上将,收到情报后他立刻下令舰队加速前往交汇点,拦截德军。

可糟糕的是,舰队很快遭遇了大片浮冰,放眼望去整片海面上都是大小不一的流动冰块,严重拖慢了舰队的行动。

参谋们惊恐的发现,打击舰队根本不可能按时赶到目的地,顿时心里凉了半截。

镇定自若的坎宁安冷静思索片刻,下令牵制舰队应战,不计代价拖延德军袭击舰队。

接到命令后,牵制舰队指挥官亚瑟-克拉克准将简洁干练的训示道:“皇家海军逢敌必战,也许上帝抛弃了我们,但我们不能放弃,所有人进入战斗岗位!”

6月7日午夜0:45,巡洋舰迎击战列舰的螳臂当车的海战打响。

尽管是零点,可高纬度地区现在却是白夜,天是亮的,无需照明弹和探照灯就能清晰看见远处的目标。

德军战舰火控雷达的性能劣势因此没有拖后腿,借助精良的光学测距仪和机械继电器射击指挥仪,恩克斯号在0:51的第三轮齐射就取得对伦敦号的命中,这时候双方相距28㎞之遥。

战斗异常惨烈,以防护脆弱著称的肯特级这一次也逃不脱厄运。

【配图】

麦克思号打出的一发406㎜穿甲弹轻而易举的击穿了坎伯兰号仅1英寸厚度的主装甲带,炸毁了轮机舱。坎伯兰号很快瘫痪在海面上,接着又被四发406㎜穿甲弹击中,随后因不可控的火灾而被放弃。

伦敦号很快也步了后尘,她被来自皮克号重巡的203㎜穿甲弹击穿了A炮塔弹药库,顿时发生火山爆发似的殉爆,伦敦号在三分钟内迅速沉没,未来得及撤离的四百余官兵和她一起沉入冰冷深邃的海底。

威奇塔号(CA-45)是唯一有所成果的战舰,作为实验舰,她凭借先进的8英寸舰炮和Mk8火控雷达对皮克号取得六发命中,炸掉了皮克号的半截烟囱,并将上层建筑破坏的一塌糊涂。

冲锋的几艘英军驱逐舰也被双倍数量的德军驱逐舰所阻挡,没有收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