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六六五章 双双遇袭;太天真了!

第六六五章 双双遇袭;太天真了!

“明白。”高淮只回复了两个字。

“快拿主意!头儿!”有人喊道。

铝热剂反应时迸发的夺目白光比主控室的灯泡亮上十倍,队员们的身躯在光芒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一名突击队员瞧见了部门主管的门牌,于是果断踹开门闯入。

他将一包铝热剂放在这部门主管办公室的保险柜旁,厚实的钢板被烧融了小半边,随即从中取出来一沓文件,这其中就有Y-12气体扩散厂的简略平面示意图和完整平面布置图。

在最初的设想中,如果突围的可能性很小那索性就不突围了,就在这处厂房和源源不断的敌人血战到最后一刻,总比在奔逃中被打死要有骨气些。

可是高淮并不愿放弃一线生机,直到此刻还没完全打消突围的想法。

因为刚刚的一系列遭遇战让他感觉这些美军的军事素质不高――枪法奇差无比,寻找掩护时迟钝且笨拙。

看来宪兵和工兵的技战术水平终究比不了步兵部队。

高淮伸手在示意图上点了点,语气轻松地说:“就他们这样子就算包围也照样四面漏风。瞧这,有个防火备用门,就从这走。”

几名突击队员立刻去通知另两路队伍,这儿的其余人丢下一片狼藉,迅速离开了面目全非的主控室。

战至此刻,在厂房外正面牵制美军的六、七名突击队员已经死伤殆尽,那辆威利斯吉普车上先后倒下了三个人,后座勃朗宁重机枪永远的沉寂了。

枪声稀疏了下来,几百名队形散乱的美军宪兵和工兵从多个方向逼近,照明弹发出的惨白光芒把他们的影子拖的很长。

夜色中不断传出军官们急切的呼喊,命令士兵们赶紧冲进去肃清这些武装人员。

仓促赶来的美军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各单位混杂在一块,只管朝着大致方向连续开枪。

从战斗打响到现在超过二十分钟,数百人仍未对厂房形成包围之势,最多算半包围。

这时候,明军突击队从Y-12电磁分离厂车间南边的消防门鱼贯而出。

高淮的眸子里倒映着一个光点,那是徐徐下降的照明弹。

“预备……走!”

趁着夜空中的这一发照明弹即将熄灭、下一发还没升空,他们以最快速度奔向南边的湖泊。

跑!跑!跑!

冲过去就还有一线生机,留在这必死无疑。

在奔向钢网栅栏的时候,包围过来的美军察觉了正在撤退的明军突击队。

顿时,密集的子弹就如雨点般飞来!

现在就不必像来时悄然渗透那样用钳子一点点夹断了,一名突击队员扔了包拉着引信的炸药过去,只听轰隆一声,高大的钢网围栏被炸开一大段。

有人被子弹击倒,旁边的同袍试图拖拽搭救,结果没过几秒自己也中弹倒地。

数不清的步机弹和手枪弹呼啸着从身旁掠过,破空声有的尖锐、有的闷哑,其中夹杂的曳光弹在黑暗中划出显眼的光痕,钻入土地后引燃了周围的草丛或灌木。

“快走!再不走都得折在这!走啊!”负伤的突击队员大声喊着,连连摆手。

哪知高淮不管不顾,反倒指示另两人过去搭救。

手持温彻斯特自动步枪的突击队员停止短点射,直接全自动扫射打光了一整个弹匣,接着反手出简易烟幕弹――其实就是一个装着白磷和煤油的玻璃瓶。

他奋力抓住了那名伤员的衣服后领,一边倒退一边拽着走。

等撤到湖边浅滩之时,腿部血流如注的突击队员朝着高淮喊道:“老早不就说好了不救中枪的吗?!”

“该拉一把还是要拉一把,这叫临机决断!”后者不屑地笑道。

就在这个关头,他胸前挂着的步话机中传出急切的声音。

“高队!我们转移就位了!你们特娘的快些啊!”

话音刚落,西南边就响起了零星的枪声,几个敌人应声倒地,凄惨的呼救起来。

支援小组提前泅渡退到了梅尔顿湖南岸,现在开始隔着狭长的湖面向北岸的美军射击。

大家接二连三的拿着漂浮物冲进湖水里,除去两名伤员快速因伤而亡,另两人都被同袍拽着下了水。

梅尔顿湖弯弯曲曲像蛇一样曲折狭长,平均宽度只有一百多米,要是放在平时这根本不算事,在有漂浮物辅助的情况下简直是小菜一碟。

可眼下敌人蜂拥而至,不计其数的子弹打的湖面涟漪阵阵,就像正在下暴雨似的,一百多米的距离似乎有一千多米那样漫长。

有人在泅渡时中弹,无力的漂向远方。

聚集到北岸湖畔的美军越来越多,放眼望去全是乌压压的人影,黑夜中像一条由许多小灯泡组成的灯条不停的闪烁。

历经生死三分钟,终于,幸存的十六人陆续游到了南岸。

身强力壮的突击队员索性将伤员扛在肩上,其余人掩护着边打边退,就这样遁入了森林之中。

一行人在复杂的茂密森林里摸黑跋涉了近半小时,成功抵达了岔路口。

留守车队的几人急忙招呼他们,然后把六辆卡车从树林间开了出来。

“你这家伙还提早来了?!”罗杰承惊喜地说:“快上车。”

高淮摆手道:“不用这么多,三辆就够了,动作快!”

“成了没?”

“机器太多,只炸了几十个,控制间的设备倒是全搞掉了。”

突击队乘车驶离公路,在通往东南方向的乡间土路上疾驰。

现在零点刚过没多久,必须赶在天亮之前接近阿巴拉契亚山脉。

这座北美洲著名山脉全长达三千多公里,宽约数百公里,从北到南几乎跨越半个美国。整座山脉被阔叶林、落叶林、针叶林所覆盖,这样的崇山峻岭是天然的藏身之所。

情报处特工们笃信核计划秘密基地是孤立的军事管理,遇袭以后没法直接通知附近州县警局参与追捕,大概要先上报再逐级下达指示,这将为己方争取更多时间。

突击队在弃车后连续渡过两条河,携带精挑细选的重要物资向山麓步行,尽管这时候大家已经疲乏无比,但所有人都勉力坚持着。

山间不缺猎物,松鸡、郊狼、野猪、鳟鱼、鲫鱼等等比比皆是,因此重要物资大多是今后难以补充的各种药品和电池。

东方显露出鱼肚白,天亮了。

Y-12电磁分离厂还在冒着淡淡的硝烟,厂房西门口的那辆威利斯gP吉普车布满了弹孔,上边血迹斑斑。

夜间发生激战的地方都被荷枪实弹的美军宪兵封锁把控,他们对交战双方每一具尸体都拍摄了照片,并附注了详细描述。

第107宪兵团团长克利福德中校从西边的K-25气体扩散厂驻地乘车赶来,一见面就把几名军官骂了个狗血淋头。

“来吧,让我看看是什么样的袭击者让你们像童子军夏令营一样滑稽。”

“中校……我们可以确定他们是中人派来的突击队,不是普通的特工。”

克利福德中校发现明军突击队员身着的迷彩服很粗陋,而且形制和图案也明军制式军服有差别,看上去是自制的。

至于武器,清一色的全都是正儿八经美国制造的枪支,帮派分子钟爱的五十发弹鼓版本的汤姆逊冲锋枪、饱受赞誉的雷明顿猎枪、物美价廉的温彻斯特自动步枪、随处可见的史密斯-韦森转轮手枪。

一旁的宪兵少校沉声判断道:“他们一定是分散渗透入境,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武器。”

“他们使用炸弹破坏仪器,中校,这是我们找到的一些爆炸物。”戴着眼镜的工兵中尉敬了个军礼,两只手各拿一包炸药,都是半拆解的状态。

“灰白色粉末,我想这是矿石炸药,矿井经常用到它。”中校说完又看向他右手拿着的炸药,不确定地说:“这个红色的也许是铝热剂?”

“没错,长官。”

其实更加让众人惊叹不止是这些,而是突击队支援小组遗弃的那两部红外夜视仪。

军队里经常流传着夜视仪的消息,美军研发了好几种类型的夜视仪,用于卡宾枪的、用于反坦克炮的、用于坦克的,虽然都具备了一定的实战价值,不过时至今日也从未下过大笔订单。

结果这些袭击者居然利用有限的条件自制了可堪一用的夜视仪?

士兵们发现二者并未损坏,仅仅是电池耗尽了而已,对应着换上相同电压的电池仍能正常工作。

“至少100台分离器受到了损伤,中央控制间70%的控制箱被摧毁,这是精心策划的气息,中人一定知道了明确的情报才会派出这样的精英小队。”克利福德中校又向副官追问道:“警告其它基地的电讯是否已经发出?”

就在这时,有情报军官急匆匆的乘车赶来。

他一下车就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克利福德中校身旁,小声耳语道:“坏消息,中校,洛斯阿拉莫斯也遭到了袭击。”

相较于这支突击队谨慎的渗透突袭,新墨西哥州安布雷拉材料公司的另一支突击队则要粗犷得多。

他们改装了五辆用钢板加强防护的卡车,其中两辆载着汽油桶和矿用铵油炸药,另三辆在车厢加装机枪架,放上一挺墨西哥制造的哈奇开斯重机枪。

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实在是没有门路搞到美军制式的重机枪,所以他们设法从南方邻国弄来了几挺哈奇开斯重机枪和门多萨轻机枪。

茫茫夜色下,在三辆机枪卡车的密集火力掩护下,两辆炸药卡车径直冲向小镇。

占据人数优势的美军宪兵一时间竟被疾风骤雨般的枪林弹雨压制的抬不起头,而且他们装备的轻武器无法拦截加装了钢板强行冲击的卡车。

危急关头,两辆半履带车加速冲上去截停了其中一辆卡车,并用重机枪击伤了另一辆。

在剧烈的大爆炸后,爆裂的汽油桶飞溅向四周的汽油引发了火灾,许多木屋燃起了熊熊大火,照明弹和滚滚烈焰将小镇照的恍若白昼。

这支突击队上下三十余人坚持与洛斯阿拉莫斯的驻军交火,死战不退。

激烈的对射从午夜持续到次日凌晨,除个别人突围撤退以外多数阵亡。

在这晚的突袭中,有两名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一死一重伤。

化学家哈罗德-尤里死于火灾吸入的有毒气体;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在躲避时被美军宪兵驾驶的吉普车撞伤,全身多处骨折和挫伤。

行动完成后,有暗中潜伏的特工启用了一直静默的备用联络渠道,汇报了大体情况。

配图

电磁分离铀原料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质量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各不一样,从而把铀同位素分离出来。

这种办法效率低下,但是美国人本着有一个法子算一个的想法,还是着手建设了电磁分离厂,一万多吨白银制成的一千多台分离器一天只能浓缩几克出来,而总量需要五、六十公斤。

因此当气体扩散法被确定可用作浓缩后,美国人又接着建设了气体扩散厂。

经过简要评估的行动报告随后呈递至内阁和御前,大都督府情报处给出一个比较保守的推论――视情况而定,美国核计划大致会因此延后一到四个月。

内阁和若干朝廷大员在文华殿召开了一次短会。

“具体怎样得看他们如何处置了,以少击众,破袭成果不会很大,但势必会引发内部猜疑,这样的清查工作才耽误时间。”兵部尚书李纲乔如是陈述道。

“必然的,美国也跳不出这个怪圈,他们的科学大家照样有不少是左翼共情者,免不了被提防着。”廖自和夹着一支香烟,自顾自地拿出打火机点烟。

余慎华翻了翻卷宗,扫视众人道:“外务质询的答复如果没有特别需要,那就照旧搪塞。”

“不用过多解释,让他们猜去。”

“好,依阁下的。”

“谨荣啊,美方提的底线近来可有变动?”廖自和望向余慎华问道。

后者微微摇头,答复说:“还是老样,不过有主和的参议员倡导双方各退一步,他们现在也吵的不可开交。”

“什么叫各退一步?都不要夏威夷了?”闻言,林羲先是惊讶,接着哑然失笑的吐槽:“这是哪个天真的参议员提的?这要是点头同意,怕是过不了几天小命就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