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六八二章 鏖战布里斯班;第二轮太阳

第六八二章 鏖战布里斯班;第二轮太阳

春日迟迟,河西走廊仍是一派寒风萧瑟之景,两条细长的铁轨仿佛通向西天尽头一般。

装甲巡道车是一种拥有双重行走装置的轮式装甲车,既可以在铁轨上行驶,又可以驶下去在土地上行驶,明军常用于巡逻保卫后方铁路线。

一辆三七式装甲巡道车快速驶过,未久,又一列火车呼啸着紧随其后。

出于低调保密的需求,皇帝的专列没有承接此次任务,朱泠婧一行人搭乘的只是一列加挂了专用起居车厢的普通军列。

这时候她正和苏依依下象棋对弈,望着剩下的几个孤零零的棋子,她不禁笑道:“棋艺长进许多啊。”

后者恭敬的答曰:“是陛下大意了。”

而周长风就在不远处的桌前处置兵部转发来的若干公文。

他嘀咕道:“看吧,大规模空降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顶用。”

血腥的班德堡之战结束后没多久,明军便换上新增援的部队继续推进,损失甚大的美澳联军只能退却。

澳洲东部三大城之一的布里斯班门户大开,麦大帅认为损兵折将的己方无力防守,应该弃守,以免白白的损失更多有生力量。

然而澳大利亚人拒不从命,有些激进的澳军将领还拿当年麦大帅弃守马尼拉一事来讥讽他,让他大为光火。

最后双方各做让步,澳军留下建制较齐全的第10步兵师、第11野战炮兵旅、第7步兵旅、第14轻骑兵团,以及一些民兵部队,正规军和民兵合计大约2.32万人。

城市巷战无疑是相当难打的,尤其是布里斯班作为大城市拥有数量不少的砖混、石质、钢筋混凝土建筑,很多建筑都被澳军改成了坚固支撑点,形成互为犄角的火力点。

这也是明军首次进攻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此前的达尔文、凯恩斯、汤斯维尔都只能算城镇罢了,而印杜兵团攻占的加尔各答虽然也是大城市,但英印军却弃之不守。

保卫布里斯班的澳军布置了大量铁丝网和地雷,还将填满碎石的公交车横挡在街道上作为障碍物,并利用军需仓库中遗留的水泥修筑了许多反坦克锥。

三下五除二解决北郊的外围阵地后,明军攻入布里斯班城区,当即遭受强烈抵抗。

那些楼房每一个窗户似乎都射出子弹,四面八方射来的火力之密集打得先头部队寸步难行,有人甚至形容为有一万个碉堡挡在前边。

反坦克锥和各种路障极大的妨碍了明军坦克的行动,一些澳军士兵发现了攻击坦克的诀窍――披上石棉防火毯再使用巴祖卡火箭筒,这样就能在狭窄室内正常发射而不用担心被喷焰灼伤了。

明军动用了火焰喷射器、喷火坦克、喷火装甲车,逐屋逐巷的扫荡每一幢建筑、每一条街道的敌人,手榴弹的消耗量四倍于野战。

最激烈的战斗爆发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大楼,大约1100名澳军士兵和民兵殊死防守这处关键据点和周围街道,明军调来元年式重型轰炸机投下十多枚2500巨型航弹,剧烈的爆炸甚至震坏了一个街区外明军炮兵观察所的光学仪器。

明军以两个加强营配属十几辆坦克三面围攻,鏖战一天一夜最终歼灭此地负隅顽抗之敌,联邦银行大楼有三分之一坍塌成废墟。

经过半个月的苦战,明军在二月份完全占领布里斯班,这座城市大部分城区都被严重破坏,任何楼房无一例外残破不堪。

巷战阶段明军总伤亡1.1万人,其中2406人阵亡或失踪;澳大利亚守军总伤亡与明军接近,但是有大约6000人阵亡。

战前,美澳联军一直高调宣传己方经过艰苦卓绝的班德堡战役已经成功遏止了敌人的攻势,所以没有疏散平民,一直到火烧眉毛的时候才匆忙下令撤离民众。

然而,美澳联军主力这时候也在南撤,公路与铁路运力不足在短时间内承载这么多人,所以众多平民直到明军兵临城下时仍滞留在战区。

因为缺少食物和水,又受战火和疾病侵袭,而且由于抵抗组织和民兵活动频繁,明军对当地平民的甄别也极为严苛。

一系列连带伤害导致滞留的40万平民有大约23万人伤亡,死者超过7万人。

布里斯班战役末期,残余澳军开始向南撤退,先和驻防小城镇黄金海岸的澳军汇合,然后继续南撤。

明军统帅部意识到通过消耗战来削减有生力量的效果不够明显,因为澳洲战场宽度太小,至多也就数十万人规模,短期拉锯战一般也就死伤几万人。

因此大都督府指示澳洲兵团应设法进行一两次歼灭战,成建制歼灭敌军部队。

丁义平研究后决定在美澳联军后方实施登陆,辅以战术空降,确保切断敌军南撤之路,行动代号:神劳。

登陆部队为陆战四旅和一二独立战车营,空降部队为伞兵二团,海军参战单位为甲字一九分舰队。

空降行动的场面确实壮观,蓝天白云间全都是密密麻麻的雪白伞花,遮天蔽日,然而实际效果却大跌眼镜,伞兵二团还没来得及完成集结就和南撤的澳军先头部队撞上了。

急于逃出生天的澳军见状拼命突围,连续冲散明军伞兵好几个仓促构筑的阵地。各自为战的明军伞兵陷入苦战,损失巨大,众多军官非死即伤。

好在登陆部队及时赶到,甲字一九分舰队也以舰炮火力提供支援,堵住撤退之路的瓶塞才没有被冲掉,但是伞兵二团付出了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

此战除少量残敌向西翻越大分水岭逃跑以外,澳军第10步兵师、第5步兵师、第7步兵旅、第11野战炮兵旅全军覆灭。

实际上当时美军大红一师就在南边,相距只有两昼夜路程,但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不同意让大红一师北上解围。

许多澳军将领指责他心胸狭隘,还记恨之前有人拿马尼拉一事讥讽他,这进一步恶化了双方关系。

周长风长期以来都主张避免进行大规模空降,营连级战术空降是最恰当的,师团级空降意味着调度极为困难,而且大量伞兵落地后需要花费好几倍时间集结重组,迟钝且脆弱。

不过很明显,大明空军不信这个邪,于是伞兵部队又一次被揍得满头包。

“部队受损只要补员便能恢复,但被歼后却要从无到有重新编练,此战歼敌多部,打得不错。”

朱泠婧抬眼看向周长风,语气很是轻松。

后者颔首道:“是这样,澳大利亚师级单位一共就十来个,经不起这一遭。”

“还要多久?现在到哪了?”

“大概刚过甘肃地界,要到明天了。”

火车行驶在从兰州至亦力拔里的兰亦线上,但目的地显然不是那儿。

塔剌木盆地东北方向有一条无分支河流,名曰孔雀河,它最终流入一座叫作楼兰湖的小湖泊。

那座小湖泊就是目的地。

翌日早晨。

火车减速驶上了两年前才新建的岔道口,沿着一条普通地图不标注的铁路向南驶入一片荒芜之极的地方。

最终,一座戒备森严的简陋火车站映入眼帘。

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步兵和宪兵,高大的四脚钢架哨塔上架设着重机枪,两辆荒漠涂装的四式轮式侦察车从旁边驶过,掀起大片扬尘。

锦衣卫是唯一保留古典编制名称的单位,也就是小旗和总旗,一共有十二个总旗,此次出行只有两个总旗约百人随行护卫。

类似于英国皇家卫队,锦衣卫在紫禁城值守时穿着的是正经传统形制的飞鱼服,但是现在外出护卫自然换成制式军服,与禁军无异。

特别农作物研发会主席、空军准将法才良上前两步,倾身抚胸行礼道:“参见陛下,一切事宜全部料理完毕,请检视。”

“试爆作业都就绪了?”朱泠婧边问边眺望着远方一望无垠的荒漠。

“回陛下,只等您指示,马上就能开始最后准备。”

“要多久?”

“六个钟头。拂晓的时候试验最好,这样对比度高些,方便摄影记录观测分析威力。”

“那便定在明日凌晨。”

“遵旨。”

皇帝陛下的专属座驾――那辆大轿车装载在军列的一节平板车上,进站后就卸下了。

金乌计划的反应堆工厂代号“红沙堡”,而现在这座试验基地则叫作“漠水榭”。

朱泠婧所在的车队缓缓驶入几公里外的漠水榭,这儿有大片的简易木板房和帐篷,仅有个别钢筋混凝土建筑,总共驻扎着数千名科研人员和军人。

得知陛下将要亲临,工兵部队几天前连夜赶工修建了一间大木屋,安上了浴池和马桶,还搭了环绕的围墙。

周长风就没这待遇了,不过他也不介意和其他人一样住帐篷,反正这些年下来早都习以为常了。

很明显朱泠婧的兴致相当高,下榻后她就换上了一身戎装――灰绿色的夏季常服,显得英姿干练。

“来人,备车,四处看看去。”

等到下午时分,她执意要巡视周围状况。

“陛下穿军装还挺少见的,没见过几次。”周长风惊奇道。

面带微笑的朱泠婧不置可否,只是指着旁边的越野车令道:“你开车。”

于是乎,一行人就驱车驶入了这荒凉的大漠间。

试爆中心已经立起了一座铁塔,有意思的是大明核计划使用的试爆铁塔并不是钢架塔,而是三根钢柱倾斜搭在一块,有点像战列舰的三脚桅。

从爆心向外依次摆放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品,坦克、装甲车、木屋、钢筋混凝土楼房、碉堡,还挖掘了许多条堑壕。

现在,几辆装载着活物的卡车停在附近,士兵和军医正在将那些捆绑着的鸡、狗、猴、猪移下车,放置在预设试验品里边,同时也有暴露于空旷地带的。

在预估的最大杀伤半径以外,还依次布置了四个发烟火箭发射架,用于在爆炸前升空拉出几条烟柱。

随后,大家在装配站见到了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涂着红色防锈漆,圆圆的。

作为一颗钚弹,它很是圆润;作为原始的早期核装置,它相当笨重,有九千多斤。

朱泠婧伸手搭在它的外壳上,仔细端详着,然后又看向几步开外的周长风,笑吟吟地说:“原来到现在都只有代号啊,那给它起个名吧。周克行,你看它像不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就叫八卦炉吧。”

“咳咳咳――”正拿着水壶喝水的周长风不禁笑了,呛到咳嗽不止。

“呃……陛下起的名字生动形象。”说完,他也忍不住上前摸了摸。

巡视完毕,一行人随后离去。

西北昼夜温差大,夕阳西下时体感已经相当寒凉了。

朱泠婧抬手遮鼻打了个喷嚏,望着西天那美丽的晚霞感叹道:“当真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等返回下榻地之后,大家简单吃了顿晚餐,接着按耐着激动的心情等待。

三脚铁塔正在进行吊装作业,六根钢缆将那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给吊了上去,固定完毕。

这一晚,即使是最从容镇定的人也没有心思睡觉。

午夜,睡意全无的周长风在营区溜达,渐渐的就饿了。

他索性去炊事单位搞了几个白面馒头和三两猪肉,又令人揣了一口袋碎煤块,找了个下风处做起了烧烤。

没多时,正当他准备好好享受一番时,披着毯子的朱泠婧忽然出现了。

“你倒是自在。”她说。

“太难得了,以前就想着来一回野炊烧烤,可是打了这么几年仗,回国也要忙,一次机会都没有。”

朱泠婧默然不语,最后淡淡道:“烤的不错。”

“陛下要不一起吃点?”周长风笑道。

尽管有一丝嫌弃,最后她还是吃了。

在闲聊中时间缓缓流逝,残月逐渐来到了西半边天,灿烂的繁星也黯淡了几分,东半边天露出了一抹鱼肚白。

因为地处东六区,这儿的天要亮的晚些。

应天时间3月2日7:15,倒计时一刻钟。

距离此地最近空军基地升空了三架携带采样设备的轰炸机,向这儿飞来。

所有人严阵以待,八卦炉的起爆雷管安装以后,最后几人乘越野车疾驰远离。

几千副电焊护目镜全部配发了下去,人手一副。

二十一部远近方位各不相同的高速摄影机检查完毕,随时准备启动。

防化部队穿戴上了全套的防化服和防毒面具,集体背对铁塔趴下。

在距离三脚铁塔五十多公里的主要观察所,周长风、朱泠婧、法才良、赵湛生、钱源开也全部戴上了防护镜,等待即将到来的那一刻。

倒计时一分钟,摄影机全部启动。

倒计时三十秒,起爆保险解锁。

倒计时十五秒,四枚发烟火箭一齐点火升空,拖出四根直入云霄的笔直白色烟柱。

周长风这一刻感觉自己的心仿佛停滞了,既不紧张也不激动。

冷冰冰的女声播报着倒计时,“……四、三、两、幺,起爆。”

接下来的一秒钟似乎有一分钟那样漫长,恰好,太阳的一角冒出了东方的地平线。

猝然,夺目的白光迸发在远方的荒漠间!

紧接着,猩红漫天,蓝黑色的拂晓天空被妖艳的血红色所充斥,景象宛若末日一般。

再看那爆心方向,一朵夹杂着烈焰的巨大蘑菇状爆炸云赫然乍现,四根笔直升天的白色烟柱也被扭曲了。

爆炸范围外辅助测算研究的烟柱,如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