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六八四章 强化办法;春季光辉行动

第六八四章 强化办法;春季光辉行动

没人会嫌一样兵器的威力太大,除非真的高到无法掌握。

两万吨当量的早期原子弹采用杀伤范围最大化的空爆方式,对暴露人员的杀伤半径仍不及两公里,对躲避于野战工事中的人员的杀伤半径才四百多米。

即使在大战时期,这样的威力也至多杀伤半个防御状态的步兵团,更不要说以后了,所以将之视作唬人的纸老虎也没有错。

这就是为什么说原子弹只有当它在发射架上的时候才是最有用的,真正挨了它的炸之后倒也就那样。

为了让它不那么鸡肋,周长风很早就和几位物理学家讨论过各种办法。

例如把中子反射层加厚,又或是让炸药透镜的爆轰波汇集的更精准。但是这样的优化改进非常耗时费力,稍作调整就要重新进行大量复杂计算,眼下显然没工夫。

穿越前,不同于常规的军校生,周长风的出身是兵工院校的最后一届国防生,故而有机会了解许多方面的原理梗概。

在正式的聚变弹研发出来前,人们就已经尝试利用聚变原理了,从而提高裂变弹威力。

一是向裂变弹内部注入少量气态的氘和氚混合气体,二是在裂变弹外部包裹固态的氘化锂。

当裂变反应发生时,这些氘和氚会发生聚变,但是释放的能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它们主要作用是释放大量的中子,利用这些中子让更多原料发生裂变反应,从而大大提高整体威力。

故而这叫作聚变增强型裂变弹,本质上还是裂变弹,即便过程中发生了聚变反应。

配图

金乌计划略过了昂贵、潜力有限、原理简单的枪式,直接攻关了复杂的内爆式,利用率还算不错,达到20%之多,仅以6.6钚就达到了1.9万吨当量。

“氘化锂肯定最合适,但是来不及量产了,就用混合气吧,再在最外边的外壳内壁加一层铀二三八,这样还能发生增殖反应。听好,细节统统略掉不管,月底之前必须准备好。”

周长风如是敲定了紧急强化方案。

沮丧的赵湛生沉声道:“我们已经掌握了妖魔之力,还要接着让它更可怕吗?”

“虽然很残酷,但确实是这样,也只能是这样。我国不这么做,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竞赛会一直持续下去。”

“人啊,千百年来总是竭尽所能的钻研杀人的办法。”

周长风沉默了几秒,苦笑着宽慰道:“乐观点想,竞争有利于更快的发展进步,军事科技最后也会下放到民用造福百姓,所以……不全是坏事。”

“但是通过比拼自相残杀的办法来促使文明进步,这是多滑稽的事啊。”赵湛生又重重的叹息一声。

周长风欲言又止,话题陡然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现在第三颗原子弹已经准备开始装配工序,但随着他的指示下达,工序暂停,研发团队开始讨论并设计新增的氘氚混合气夹层的构造。

时间紧任务重,来不及仔细设计了,只能先凑合着修改一下。

反正肯定有利无弊,再怎么低效和粗糙也总归能提高不少威力。

3月4日,第二颗原子弹秘密运抵雷州海军基地,不久前才修复一新的龙朔号担负运送它的任务。

3月5日,原本隶属于第二重轰炸队的6架元年式重型轰炸机被抽调出来组建了一支掩人耳目的直属单位――第三五气象监测分队。

3月7日,转场抵达兰州之后,该单位开始使用5000教练弹进行雷管安插、保险解锁、高空投放、急转规避等一系列训练。

“……佛郎机方向,格拉纳达之战大体结束,德军前锋推进至塞维利亚,沿海岸线挺进之集团已兵临直布罗陀。”

清早的阳光透过玻璃斜射入室内,在地板上显现出窗棂的图案,大都督府参谋处议事厅正在进行日常的晨间会议。

周长风“嗯”了一声,问道:“美四师和美十师怎么样了?成建制突围出去了吗?”

“没有。”叙述战事经过的少校摇了摇头,“第十一装甲师在航空兵掩护下突围了,但第四和第十师都没逃出去,基本覆灭。”

配图

前段时间当明军在瓦胡岛和美军交战时,伊比利亚半岛也没消停,德社人民军总参谋部决心夺取直布罗陀,故而发动了跌宕起伏的格拉纳达战役。

盟军长期依赖西班牙山峦遍布的地形进行防守,在西班牙南部他们以莫雷纳山脉和穆拉森山建立防线,与德军相持了很久。

这次,南方集团军在一百多公里长的战线上集中了4个步兵军、1个山地步兵军、1个装甲军、8个高射炮旅在内的47万部队,实施了积蓄已久的强大攻势,行动代号:春季光辉。

他们对面是美军第1集团军和西班牙第7军,总计38万人。

盟军无力阻挡这样的攻势,节节败退,部队往往刚撤退到预定位置还没来得及建立防线,追击的德军装甲部队又来了。

奥马尔-布雷德利为此应付的焦头烂额,盟军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不得不亲自飞赴塞维利亚,坐镇指挥。

他严令盟军地面部队在撤退前哪怕不管其它也必须优先焚毁汽油,并且加快每日撤退距离,航空兵全力打击德军后勤运输线,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重整和建立防线。

通过这样的方式节节抵抗,盟军大大消耗了三路向西挺进的德军的势头,德军进攻部队大多只剩半数装甲车辆,燃料匮乏现象也很普遍。

随即,装甲预备队从莫雷纳山脉中部南麓的科尔多瓦出发,向南大举深入,包围了北路德军。

北路德军意识到危机浮现以后立刻突围,中路德军和战役预备队也急忙分兵前往解围。

被动挨打了多日的盟军也不甘示弱,紧接着发起全线反击,一时间战局反转。双方互不相让,战事分外激烈,杀得昏天黑地。

在小镇埃西哈,美军第3、第12装甲师与试图突围的德军第8装甲军展开了持续一昼夜的鏖战,谁也没能奈何谁。

双方飞机也频频助战,战斗结束后原野间尽是不同型号的坦克残骸,黑烟之浓厚仿佛整片土地都在燃烧。

突围之路异常艰难,沿途最多见的就是耗尽汽油被遗弃的坦克和车辆,数以百计的重型火炮因为没有牵引车辆拖曳也被遗弃,大批装甲兵和炮兵拿起武器跟随步兵部队一起突围。

最终,因为没有深入追歼的信心,美军前线指挥官致电司令官希望中止追击,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考虑后同意了。

这场持续十天的大战役中的小战役被美军称作科尔多瓦反击战,自称成功遏止了德军的攻势,并给予其不小的打击。

美军伤亡8.6万人,损失822辆坦克与自行火炮、290门身管火炮、217架飞机。

德军方面根据递交给总参谋部的报告显示伤亡6.5万人,损失606辆坦克与自行火炮、421门身管火炮、320架飞机,有5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建制残缺严重需要重组。

反击战落幕不代表这场战役结束,德军南方集团军群随后以战役预备队继续进攻,之后,伊比利亚方向的战略预备队也被抽调了一部分参战。

就这样,德军再次沿着莫雷纳山脉以南地形较为平缓的区域大举进攻,连续突破美军多条防线,并彻底击溃了西班牙军队负责的方向,岌岌可危的南线盟军被迫退却。

近日,在击退少量殿后的美军部队以后,一个德军战斗群突入塞维利亚,解放了这座安达卢西亚首府、同时也是西班牙第四大的城市。

期间,美军第11装甲师、第4“常青藤”步兵师、第10“登山者”山地步兵师被德军钳形攻势合围。

第11装甲师在航空兵掩护下拼命突围,尽管损失惨重,但至少师部和几个装甲营与装甲步兵营成建制的冲出去了;第4步兵师和第10山地师就没那么幸运了,除少量重伤员被飞机接走,余者全军覆灭。

一波三折的格拉纳达战役就此告终,美军方面称之为西班牙春季攻势,此战宣告德军完全占据西班牙南部,仅剩直布罗陀要塞仍在英军掌控之下。

欧洲战场大体如此,相较于空中劣势明显的去年,随着道尼尔公司仿制并改良的Do-55批量交付开始逐渐替换力不从心的Bf-109,欧洲上空的局面变得好看了许多,Do-55在将发动机DB603的进气压提升到1.8ata进气压力后性能不俗,至少无惧与P-51B/c掰手腕。

尽管德国人吹毛求疵的挑剔那100架出口型二式歼山雀的做工和操控性不良,但是其过硬的关键指标摆在那,德国人就算嫌弃也得用,并换装了自家的mk103型30机炮,编号为252,全部装备Jg-11和Jg-301昼间战斗机联队,二者在近两个月截击战略轰炸的行动中表现突出。

至于北非战场,盟军舰队已经完全封锁了北非沿海,法军仍旧只能依赖空运来运送车辆和重武器。

好消息是兵员充足,先前光是第三共和国流亡部队就俘虏了数千人,尤其是攻克阿尔及尔之后,又俘虏了万余人,还有数以万计的大批军需物资。

因粮于敌极大的减轻了后勤负担,北非法军对俘虏进行遴选,剔除小部分顽固分子,然后编成四个补充旅和一个训练基地。

北非法军现在存在分歧,必须决定西进或东进――西边的摩洛哥是原本的法国殖民地,但目前驻防有大批美军;东边则有众多英联邦军队。

“北非的局面其实不大好,两面应战,时间拖久了就困难了,往东打应该更好些,对付起来容易。”周长风点评道:“只有攻克直布罗陀,北非局面才能扭转。”

“好啊好啊,这一出大戏看着过瘾,跌宕起伏才有意思。”

推门声和李纲乔的声音一齐传来,只见他笑吟吟的走了进来。

“参见尚书!”

在场的一众高参纷纷行礼,有人忙不迭地为他拉出了椅子,不过他却没坐。

周长风也笑着说:“接下来就是攻坚战了,直布罗陀不好打,只能一点点啃了。”

“孤城一座,无兵可救,那么攻克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李纲乔收了笑意,正色道:“该说正事了,晋升提案谘政院通过了,贺喜周佥事荣升!”

接着,几名捧着木盒和皮包的侍从接连走来,递上了崭新的肩章、臂章、常服、礼服。

望着那代表中将的紫框三杠一横III-,周长风不禁诧异道:“啊?我还准备到兵部去的。”

“给你送上门,不劳咱大忙人多跑一趟喽。”李纲乔哈哈一笑,环顾四周道:“大半年没来这地儿了,看着新了不少。”

一名参谋告诉他大都督府官署去年年末简单装修了一些地方。

寒暄了几句,本就有事要问的周长风调转话题道:“海军署那边还是执意进攻新喀岛吗?”

“是这样。”

“那个…我这两天考虑了一下,改主意了,可能佯攻圣诞岛迫使敌舰队应战更好点。”

“嗯?这是为何?看来还要商榷一二。”李纲乔疑惑他突然变卦。

“的确,明天御前会议再谈这个吧。”

将军的晋升还要走流程一样进行一个仪式――先是领受圣旨,确切说是制书;接着听取谘政院军务会签发的训令。

突如其来的授衔打乱了周长风的安排,以至于延后到下午时分才解决上午的若干事务。

接下来的琐事不少,先是要拍全身照和半身照,礼服带佩剑、常服带佩刀,接着还要筹备宴席,请柬基本上要涵盖大明上层所有人,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到如今这个地步周长风已经无心这些琐事了,他只想尽快结束太平洋战争。

海军方面基本和上个月的预期一致,整备完毕的舰队正陆续前往塞班岛和关岛集结,舰队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身影。

军部的分歧在于接下来该怎么打,舰队决战又不是君子比赛,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摆开架势对弈,所以很难说美军是否会应战。

兵部的看法是先不管中太平洋方向,专注于解决澳大利亚,海军主力先夺取新喀里多尼亚,再配合地面部队攻占悉尼。

这个看法还衍生出更大胆的提议,那就是海军主力一分为二,一半攻略澳洲方向,一半调去印杜方向,笃定美军舰队不会千里迢迢主动赶来寻战。

周长风起初支持这个提议,不过随着试爆成功,他意识到既然有原子弹作为底牌,己方舰队在决战中已处于不败之地,那么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展开决战。

这样一来,佯攻美军在中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圣诞岛就成了很好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