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觅登天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原征粮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原征粮

队伍来到晋阳的时候,霍海就已经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同时也明白了王氏为什么叫太原王氏,而不是晋阳王氏,或者其它什么王氏。

因为,人家的分支子弟真的是遍布整个太原郡,霍海走了二百里,就见到了不下十个王氏的乌堡。

不用说,这些乌堡里面有粮,有人,有武器,有防守器械。

而且还有一整套的相互扶助的防御体系,经过很多次实战经验形成的,你要是一些几千人以下的散兵游勇,还真的很难攻破,这也是黄巾军并没有在这里做大,造成破坏的原因。

“老左,王家什么个情况?”霍海向乘鹤在前打探消息的左慈问道。

“不好搞,别家都是供奉一两个修士,王家却有一个修士团,动起来很费钱啊!

而且,他们根本不怕鲜卑人打过来,因为他们料定冬雪化完之后,鲜卑人会退回草原上放牧,不会影响他们王家耕种。

此外,这些乌堡里的人大多都姓王,你要是强攻,他们肯定会死守,杀了他们,对你没有多大好处,可能还要损失不少人马。”左慈答道。

“得,你是说,就算我用野路子手段,也是吃亏不讨好是吧!”霍海有些无语的道。

“这就是郡望的难搞之处了,我建议,公子还是跟他们谈判为好,暂时不要动武内耗。”田丰建议道。

霍海看向杜畿和梁习问道,“两位先生有什么建议呢?”

“田先生说的对,能不打最好,咱们只需要老老实实以朝廷的名义找他们征调粮草,抽调民夫就行,他们如果不给,那就是公然的对抗的朝廷,在这种外敌入侵的时刻他们要是这么做了,会遭天下人唾弃的,王家的拳头虽然硬,但不会不要名声的,他们多少会支援一些。”杜畿道。

梁习在他说完之后,也是开口道,“公子可以将卫家的纳粮数量告知王家,人家卫家仅一万多倾田,就捐了五万石粮食,王家的产业遍布整个太原郡,良田何止十万倾,没理由捐的少,这传出去就不好听了,相信王家不会不要这个面子。

至于公子为后续入主并州考虑的话,治下有这么一个专心耕读的大家族难道不好么?

至少,今后的农产是不用愁的了吧!咱们完全可以通过商业来赚取他们的钱,也可以通过地域限制,逼迫他们内部崩盘。”

听了他们两人的话,霍海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尤其是梁习,难怪能够做到政绩冠绝天下州郡,他是非常懂得利用自身优势的人。

霍海都不用问他地域限制是什么,就能懂他的意思。

当然,也不能说杜畿就差了,因为,他明显是没有把自己想到的策略说完,给梁习留了展示的余地,这人的情商非常高,不仅善于政务,做外交,管后勤协调,应该都会非常好。

有这么一个参谋团,办起事情就是不一样,让霍海蛮干出错的几率小很多,一些杂务上霍海也省心不小。

所以,他当即就给三人任命了职务,田丰为军机参谋,主要负责临阵机谋。杜畿为行军主簿,管内务和后勤协调。梁习为军政委,管粮草征调和与地方上的协调沟通。

一行人先郭太所部一天到达了晋阳,没想到刺史张懿也在,而且就在王家作客,目的嘛!自然是与霍海一样,想找王家筹措粮草,供守关将士之用。

得知霍海是朝廷新任命的安北将军,专门过来负责主持并州战事之后,张懿自然是很吃惊的。

朝廷援助边州,何时有过这么快的动作了?

从他发出急报到现在,可是半个月时间都没有。

等他看到霍海身边只有百余骑之后,张懿却是露出了一脸鄙视之色。

哪里有光杆将军跑来驰援边关的?

是故,在王家的大厅中,张懿都懒得搭理霍海。

“张刺史,你不在雁门关指挥军士守关,跑来晋阳做什么?”见张懿对自己冷淡的很,霍海主动打开话题道。

“不瞒霍将军,雁门关有吕奉先和张文远二人在,一时还算安稳,只是,两万余将士每天的粮草用度不小,咱们汉军再勇,吃不饱肚子,也是打不好仗的。”张懿答道。

“吕奉先和张文远在雁门关么。”霍海闻言,眼睛一眯,心中却是欢喜的紧,这两人如果都落在自己的口袋里,那以后打仗可就轻松的多了。

“霍将军识得他二人?”张懿有些诧异道,要知道,那两人可是他刚刚提升起来的军司马,此前不过是曲军候和屯长的身份,上不得台面。

“呃,略有耳闻,不知道张刺史从王家这里征调到了多少粮草?”霍海直接当着王家几位主事之人的面向他问道。

“才区区两千石。”张懿有些丧气的道。

他还没说此前在卫家的遭遇呢!他的一封征调令过去,人家只给了他五百石而已。

“两万人就给两千石粮食?这也就够吃三天的吧!久闻太原王氏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族,竟然连河东卫氏也不如么?”

本来听霍海一记高帽子戴的很舒服的王家众人听到他后面半句话的时候,脸色顿时不好看了。

什么叫我们王家连卫家都不如,卫家顶多是在河东一县之地称雄,而王家,乃是郡望,而且,是并州最富的太原郡的郡望,比卫氏的实力强十倍不止,能是一个级别么?

“这话怎么说?”张懿似乎是听出了点霍海的意思,追问道。

“天子亲命我为安北将军主持并州战事,许我在并州开幕府,征调粮草,招募编练军士之权,我拿着天子的令符去到卫家,家主卫凯二话不说,就拨给了我五万石粮草,还组织了一千多民夫帮我运送,最多明日,他们的粮草就会到达这里。那气度可比小里小气的王家强多了。”霍海语带讽刺的道。

‘卫家一下子拿了五万石粮食出来?卫凯是不是疯了?’大厅之中,王家的几人都是如此想,不断的用眼神交流。

“霍将军你带了五万石粮草过来么,那真是谢天谢地,咱们这拨算是扛过去了。”张懿大喜道。

“不是,张刺史,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就只是想守住雁门关么?那朝廷何必专门给我加一个安北将军,让我带数万大军到这边来开幕府?咱们的目标,至少也是收复并州九郡的失地,让草原上的胡人闻我汉军之名,就远遁千里吧!那可是数千里沃野,掌握在咱自己人手里它不香么?

到时候,咱们只需要抓些鲜卑人来做农奴,躺着收粮食,就能赚的盆满钵满,它不舒坦么?”霍海用十分鄙视的眼神看向张懿道。

“你还带了数万大军来?”张懿从一脸欢喜到一脸震惊道。

要知道,在他的认知里,朝廷顶多也就能派出个两三万兵马,肯定会先派去平凉州之乱,因为那边搞的不好,会威胁三辅安全,需求更加急切。

而并州可以凭借长城坚守,拖一拖,春暖花开,鲜卑人也就撤了,朝廷顶多是支援一些粮草而已。

没成想,朝廷居然打算在并州大干,这架势,难道是要放弃凉州?

天子糊涂啊!凉州乃是长安屏障,如何能放弃祖宗基业。

“是啊!我带了枪盾兵步兵一万五,另有重甲步兵三千,弓弩兵三千,战车兵三千,轻骑兵一千,重骑兵五百。对了,还有工兵三千,医护兵一千。转运车辆三千乘,民夫五千。”霍海给张懿细数道。

霍海给王当的军令是,除必要的防守人员,其余的人马都拉出来,以战练兵的同时,将黑山寨最大的消耗负担剥离出去吃别人家的粮食去。

而他报出来的数据,也是加上了郭太部八千人的。

毕竟,人越多,要吃的粮食也就更多嘛!

而他越数,张懿越觉得这波稳了,不过,仅凭这一点兵马,想要收复并州九郡的失地,可是有些不够的。

因为,在地广人稀的地方,人马必须要铺开,而且骑兵一定要多,才能有战斗力。

鲜卑和河西那边的羌人,匈奴人,都是你一打他就跑,你一撤走了,他又打回来的搞法,霍海才一千轻骑,根本无法对数以万计的胡人骑兵造成有效杀伤,至于五百铁骑,打防守或许有用,在草原上打奔袭战是不靠谱的。

“我想知道,朝廷是如何处置凉州叛乱的。”张懿问道。

“张温张车骑领军三万去平凉州之乱。”霍海答道。

“也就是说,朝廷之后再也无法派援军和粮草来并州了?”

“当然,不然朝廷给我加安北将军干嘛?所有粮食和兵员,都需要我在并州就地征召。

不过,我也不会白招,出兵出粮的家族会有好处的。”霍海吊了王家半天胃口道。

“什么好处?”张懿这个合格的捧哏追问道。

“可以分咱们收复的土地给他们,那可是数千里沃野啊!”霍海道。

闻言,张懿表情一愣道,“我算是知道卫家为什么直接给你五万石粮草了,这笔投资还真是划算,霍将军你随便将西河郡的一县之地给他们,他们也赚大了。”

而此时,王家的人终于坐不住了,其中一个为首的开口道,“我王家愿意捐赠二十万石粮草给将军作为军资,愿派出一万青壮,给将军编练新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