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觅登天 > 第一百七十章 诸侯割据之始

第一百七十章 诸侯割据之始

整个霍海体系的人,办事效率都是十分高的,仅仅是几天之后,刘焉就收到了他的亲笔信,然后大喜过望的给他回了一封信。

与霍海不同,刘焉的野心,不仅仅是做一个分封的诸侯,因为他是宗室,而且与宗正刘虞关系密切,一旦刘宏这一支有变,他取而代之,也未尝不可,所以,他内心里,其实希望这天下乱些。

而在他们交换信件的半个月后,蜀中马相叛乱的消息,被六百里加急传到了洛阳,朝野震动。

“黄巾军又要卷土重来了么?”

“霍海此人当诛……”

“此事未必跟霍海有关,陛下应先派兵镇压叛乱,再缓图之……”

“镇压叛乱,兵从何来?”朝班上,刘焉的声音陡然增大,倒是让朝堂上那些争相发言刷存在感的公卿们暂时闭了嘴。

这位幽州刺史一向很强势,原因无它,他是宗室,而且,幽州受到黄巾的冲击最轻,其治下还有公孙瓒,刘玄德等人,为朝廷剿灭黄巾军立了大功,人家有底气。

有人会问,他一个幽州刺史,不在幽州当值,怎么出现在朝堂上了?

对于刘焉来说,找个理由回来洛阳很难么?

在收到了霍海的信之后,他就立即以述职为由,快马加鞭的赶回了洛阳。

在益州的消息传来之时,他又恰巧以奏报幽州事宜为由,出现在了朝堂上。

他此言一出,站在武将班首的何进不由老脸一红,他堂堂大将军,手上居然无兵,说出去都怕人家笑话。

“自黄巾叛乱爆发之后,陛下已有诏令,各郡置都尉,就地征召郡兵守备地方,如今益州有叛乱,可调荆州个郡的郡兵前去镇压叛乱。”作为何进的小弟,袁绍很自觉的出来发声道。

“是么?难道你袁本初以为,只需陛下一纸诏令,荆州各郡的都尉就会领着郡兵去蜀中?”

面对刘焉的质问,满堂鸦雀无声。

然之后,刘焉又道,“你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郡兵出动,需要郡内提供粮草,这就需要通过各位郡守,可是,出兵平叛,打赢了,他这个守家的郡守又没有功劳,损耗钱粮,却会加剧恶化本郡民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事情,郡守肯定不会支持。

就算陛下强令他们行事,可各郡谁做了平叛主力,谁的损失就是最大的,他们会坐等别人拼命,自己在后面捡功劳,如果都抱着这样的心思,陛下的诏令今年下,各郡的郡兵明年都未必能到蜀中。

所以,调动地方守备的郡兵的方式根本不可取,否则,之前的黄巾叛乱也不会席卷天下,连朝廷派出禁军都难以镇压了。”

袁绍被扫了颜面,有些不悦的质问道,“那刘幽州以为该当如何?”

“依我之间,在这种叛乱州郡,陛下应该置州牧,全权管理一州军政,统一指挥调度一州兵马,主理一州战事。

待局势稳定,再撤销州牧,以州刺史巡视各州郡县。

臣愿自请为益州牧,带兵入蜀,平定叛乱,如若不胜,提头来见。”刘焉插手弯腰,向刘宏行大礼下拜道。

他这番话说的大义凌然,视死如归,根本都由不得刘宏拒绝,而满朝诸公,也都没有站出来反对,尤其是刚才故意站出来跟刘焉唱反调的袁绍,其实心里乐开了花。

他又岂能不知刘焉的心思,但他没有阻止的理由,诸侯割据,凭拳头说话的局面,才是他袁家最愿意看到的。

至于心里一团火的何进,虽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军权被分出去,但是,手上无兵的他,没有任何办法。

他现在脑子里只想着,散朝之后,派属下的人去各州招募兵马的事情了。

基本已经被刘焉说服了的刘宏朝跪坐在他旁边的张让看了看,见他点头,便十分慵懒的说了一句,“可。”

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他之所以同意刘焉,主要还是因为没想过他这样的宗室,会有割据一方的心思。

在他看来,宗室如果有野心,那应该是在朝堂上争权,然后行夺位之举。

散朝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刘焉等着刘宏的圣旨,幽州那边这几年他招募的人手,已经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他还打算拉上刘备兄弟三人。

因为,他知道这三兄弟的战力很强,只可惜,没有认公孙瓒为主,所以,公孙瓒不可能让他们统兵掌权。

刘备现在的身份比历史上高了点,从县尉变成了县令,不过,他还是忍受不了督邮的盘剥,打了人,弃了官。

刘焉只需认可他们宗室的身份,再给他提一提官职,他们必定会为刘焉卖命,即便不认自己为主,把这兄弟三兄弟留在边境做打手也不错。

毕竟,益州与南蛮和交州交界的地方太多了,时常有蛮兵作乱。

而袁绍,自然是跟他的叔叔商量起了袁家的下一步动作。

因为,刘焉这一手正好暗合了袁家的打算。

“本初,吾意,让公路回南阳募兵,你嘛,则留在洛阳,引导局势。”袁傀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袁绍道。

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选定了袁术作为袁家祖产的继承人。

“叔父已经决定了么?”

“公路确实比你合适。”袁傀点头劝慰袁绍道。

袁绍虽然恼火的闷在心里说:我文治武功智谋声望,那一点比袁公路差了?就因为我是庶出,他就比我合适了吗?

但嘴上却道,“既然叔父已经决定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那些从少年时期就跟随我的部从,必须继续跟着我。”

“这是自然,你身边也是需要一些人护卫周全的,一应用度,家里都不会少了你的。”袁傀点头道。

“既然如此,叔父就安排公路外放南阳吧!我并无异议。”

本以为自己要费些口舌的袁傀大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你们兄弟能够同心,我袁家的谋划,就算是成了一大半。”

心情不好的袁绍并不想在这里久待,抱拳道,“刘焉志在割据益州,霍海可能会紧随其后,叔父需早做打算,侄儿还有事情找大将军商议,就先告退了。”

“去吧!老夫已有筹谋,你只需要在时机到了之后,帮我给何进递个话就行。”袁傀摆手道。

袁绍告退后,藏身在门后的袁术有些得意的走了出来,看着无人的门口道,“想不到这庶子会这么老实。”

“他不是老实,他是另有谋算。”老奸巨猾的袁傀摇头道。

“另有打算?莫非,他还敢背叛家族不成?”袁术面色一厉道。

“背叛家族倒是不会,不过,本初非甘居人下之辈,应该会另想办法争权,不过,家族的的资源都给了你,他就算争,也不过是为我袁家双线铺路而已。”袁傀不以为意道。

刘焉想要谋益州,霍海基本占据了并州,可是,就算益州和并州两地的人口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南阳郡,那可是大汉最富庶的地方。

而把益州和并州的人口加起来再翻一倍,也及不上豫州。

只要州牧政策一施行,他立即就会给袁家要个豫州牧的位置,再加上他有长水校尉的职位在身,管着半个司州的兵权,别说是刘焉和霍海,就算是何进,也不敢跟自己扳手腕。

胜算在握的袁傀现在主要谋算的,是如何将州牧制推动下去,而真正阻挡州牧制执行的,反而是权力依附着天子的外戚和一些勋贵武将。

所以,袁绍来到何进府中之后,发现几乎所有六百石以上的在京将领,都到这边开会了。

原因无它,这些人的顶头上司要换了,郡守可是两千石的官职,郡都尉则是比两千石,这个级别的官员,州牧可以直接任命,权力简直比大将军还大。

何进本以为他们是想联名上奏,阻止天子,可谁知道,他们表明来意之后,竟都是想借此机会,往上爬一爬。

毕竟,此前可不是各郡都置郡都尉,也没有将领常驻地方的先例,因为,那就是一个个土皇帝,拳头大,敛财自然方便。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我欺也。”

袁绍在心里叹了一句,却也是不免俗的加入了其中,“大将军,刘焉此举陛下能同意,必定是存了分您手中兵权的意思,若是您手中没有兵,则与待宰的羔羊无异,便是张让,也能轻易要了您的性命。”

大将军掌天下兵马,如果在各州置州牧,掌管军政大权,那何进这个大将军的将令,就只能在洛阳有效了。

其实,袁绍只是说了其中一点,比他早到一些的曹操,早就跟何进说了另外一点。

刘焉的提议之所以这么顺利的在朝堂上通过,更大的原因,是党人想要对付外戚。

将宦官和外戚一网打尽,制霸朝堂,才是党人们的诉求,当然,如果能顺势架空天子,他们就更加乐见了。

“那依本初之言,某该如何应对?”何进皱眉向袁绍问道。

他今日在朝堂上,就想跟刘宏说,分置州牧,可能会导致地方诸侯割据,就是考虑到刘宏这可能是冲着自己手中的兵权来的,才有所顾忌。

他是外戚,一切权力都是刘宏给的,他不能跟刘宏对着干,如果自己对兵权表现的太过在意,会让刘宏觉得他有野心,会更加容不得他。

“大将军必须要掌握司州的兵权,所以,天子置州牧可以,大将军必须是司州牧,这样,在军事上,大将军就能一直保持主动地位。”袁绍提出了第一条建议道。

听到他的这个建议,没有坐在前排的曹操淡淡的哼了一声,心里只觉得袁绍说了一通废话。

司州有司隶校尉管治安,有长水校尉管关隘,有执金吾和御林军管宫廷守卫,这些人个个名义上都归大将军管,可何进管的了谁?

谁都管不了,担任这些职位的要么是三公,要么是刘宏的亲信,要么有自己的派系,不与外戚为伍。

而他属下的都是些什么人?

想从他身上占好处的人,比如这个袁本初。

果然,接下来袁绍就道,“除此之外,大将军可以广置门下亲信到各州任郡都尉掌兵,尤其是兵源较足的大郡,大将军还可以定期排人过去征兵,调入洛阳,充实禁军。

某这里,便有几个善于练兵统兵的人才,可以推荐给大将军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