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觅登天 > 第二百零一章 安北军的战略

第二百零一章 安北军的战略

匈奴人产生天巫的概率几乎达到了二十万分之一,这应该才是他们能在西域站稳脚跟的关键。

只是,西域匈奴的发展已经变的有些畸形了,他们迷信天巫的能力,不再用部落制度统治子民,改换成了神权统治模式。

因为,神权统治是这个时代西域最常见的统治模式,他们进入西域,自然也就要选择适应当地的政治体系。

所以,他们会因为信仰的问题,与西域本地人开战。

此外,霍海还从贾诩的口中得知,天巫平时虽然并不参与匈奴各部的争斗,但在关乎匈奴人兴衰存亡的战争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出手,而且,会为此不惜性命。

反向理解的意思是,霍海如果能带领匈奴人繁衍壮大,那么,天巫也不会向霍海出手。

所以,於夫罗也不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派他去离石城,或许能够打消匈奴天巫殊死抵抗的决心。

如果,汉军是匈奴人为了争权而请来的助手,那么,他们就没有了与霍海拼命的理由。

而只要河西之地的匈奴人在霍海的治下过的更好,天巫也就没有必要再向他出手,甚至,他还有可能对天巫提出一些要求。

毕竟,河西一旦被霍海统治起来,匈奴人的族群必然壮大,霍海在乎的只是治下百姓有没有接受中华文明思想,而不是他们的民族属性。

至于董卓派贾诩来的目的很简单,他并不希望有一个强邻在自己身边,对他来说,削弱匈奴人和削弱霍海其实是一样的,他们之间的战争越激烈,对他来说就越好。

毕竟,霍海在并州已经经营了一年时间,而他董卓在凉州才经营了几个月时间,同样是民风彪悍胡人较多的边州,论起基本盘,他甚至还没有霍海稳固。

贾诩愿意投靠霍海之后,许多事情就变的简单起来,两张画像被於夫罗揣进怀里之后,他就带着属下所有的兵马,赶着数十架装了磁石的雪橇车,向离石城快速进军。

霍海很好奇,当吞图鲁耶和赫鲁门看到围困自己的是於夫罗带领的匈奴兵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美酒美食在贾诩的案几前摆了一满桌子,做完全盘布置的田丰,终于有空来陪贾诩饮宴,两位智者,很快就下一步的战略方针,开始了探讨。

“匈奴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接受我们汉人的统治,他们生性野蛮,不习惯条条框框的制度,偏生智力开化程度不高,难以教化,於夫罗是一个例外,也是霍将军可以树立的一个典型,利用他,让匈奴人知道霍将军的好,可使得匈奴人慢慢归化,至少,可以在河西安心放牧耕种。”酒足饭饱之后,贾诩向主位的霍海建议道。

“具体怎么操作?”霍海询问道。

“此事说来也简单,当着大家的面,赏赐给他金银丝绸,给匈奴人中骁勇善战之人重赏,贪生怕死之人则贬斥,甚至剥夺他们的所有。

当然,所有的赏赐都是金银,钱粮布匹之类的,不包括人口和土地。

如此,过不了多久,将军可得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供驱策。也不担心他们会反叛,因为,他们中间的强者都被将军提拔上来做了首领,他们的财富,都是将军赏赐的,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部族,控制的人就不会太多,而这些强者,只有拥护将军的统治,才能继续有好处拿。”贾诩解释道。

“匈奴人有这么蠢笨吗?谁给他们好处,他们就效忠谁?”霍海有些意外道。

“比将军想的应该还要蠢笨一些,於夫罗,已经是匈奴人中比较聪明的了,他还不是没有做多考虑,就投靠在了将军的麾下。”贾诩笑道。

“文和所言,其实与将军所想一致,用怀柔政策,收纳匈奴人,使其可以为我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皮毛,牛筋等军备物资,此策可行。”田丰点头赞同道。

“不不不,我刚才说了,是让将军得到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而不只是战马和一些战备物资而已。”贾诩笑着摇头道。

“大量征召匈奴人为兵,只怕不妥。而且,先生恐怕不了解安北军的军制,百夫长以上的军职,不会读书写字,都是无法担任的,匈奴人蠢笨,语言和习惯上还有差异,野性难驯,大量的武装成军,会很危险,对于安北军的战力提升,也十分有限。

文和你恐怕不知道,於夫罗属下的三千人马,其实是安北军中战力和军纪最差的,只是因为里面有一千余人是於夫罗带领的匈奴人,拖了整营士兵的后退。”田丰持不同意见道。

顿时,贾诩就将目光看向了霍海。

“先生但讲无妨,我们参谋部,就是要在不断的讨论中,将最正确的方案磋商出来,不管是你们其余几位副参谋长,还是我,都不能保证自己的策略是完美的,集思广益,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霍海给贾诩吃了一颗定心丸道。

“将军可知,这世上成本最低的骑兵,就是胡人骑兵?”

贾诩仅一句话,就让霍海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说的没错,胡人骑兵,是成本最低的骑兵,他们不仅不需要花费几年时间练骑术,还自带养马训马的技术,能够承受长时间的颠簸奔袭,又不需要拨大笔的粮草供养。

“有时候,编练骑兵,也不只是为了对外作战,也可以用作防守,或者稳定治安,毕竟,松散的青壮,容易惹是生非,编练成军队,就会有一些纪律约束。

河西乃至并州北部的地域辽阔,想要守卫,用汉人筑城的办法是不现实的,只能以低成本,武装更多的骑兵,效果才最佳。

将军可能不知,董卓属下已经有二十万西凉骑兵,就这,还只是勉强维持了他对西凉的控制而已。

而这二十万骑兵,如果要是给朝廷养,几个月就能吃光国库,可是给董卓养着,它不仅不会靡费,还能有所结余,将军可知为何?”

“为何?”霍海不解的向贾诩问道。

“因为,胡人崇尚武力,你有了人数最多的军队,就自然而然的拥有了向周边部落收税的权力,甚至,那些小部落会主动敬献自己的牛羊产出给你,以求活命。

二十万骑兵,决定了董卓在西凉的绝对话语权,董卓真正做的,只是将这些人组织了起来而已。

如果将军未来的目标是南下中原,那么,在后方保留一支十万人以上的胡人骑兵,一能防备幽州以北的鲜卑人和乌桓人。

二能震慑西凉董卓,使其不敢妄动。

三能确保地方治安,防止小规模反叛。

反正,这些人进了军营,是操练,还是放牧种田,是由军队主将说了算的,以实力强劲的大恶,去镇压性格野蛮的小恶,再日积月累的给予他们教育,三五年以后,这十万大军,又将成为将军可用之兵,何乐而不为?”贾诩一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完道。

“文和所言甚是,咱们进入了草原,先得适应这里的规则,再慢慢的改变规则,这样,这里的人会更加容易接受一些。”霍海点头赞同道。

田丰也是顶尖智者,在他看来,只要不让这些匈奴骑兵大股南下,那么问题就不大,他考虑的是,引外族人进入汉地,对霍海的名声带来的冲击,毕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汉人都是仇视胡人,瞧不起胡人的,霍海想要入主中原,就不能与胡人牵扯太深,否则,会民心向背。

“不知文和先生对我军接下来的战略战术有什么看法?”田丰半考校,半请教的语气道。

“很简单,等。”贾诩答道。

“等?”

霍海和田丰都诧异的看向了一脸笑意的贾诩,他这种自信的笑,是出于自己智商上的优势,能给他自己增加很多的信服力。

“对,如今方圆三百里范围内,已经是大雪茫茫,而吞图鲁耶和赫鲁门发动过来的人口又大多是胡人,他们没有储备粮食的习惯,甚至压根没有粮食可储备。

所以,在大雪封住了这片区域之后,他们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在雪地里冻饿致死,二是向城内派发救济粮的地方靠拢乞援。

这些人直接被冻饿致死,吞图鲁耶和赫鲁门就没有了攻击力,所以,他们肯定会发动这些人向城郭靠拢,咱们只需要等这些人都向城郭靠拢之后,按图索骥便可。”

“当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的时候,就会变的很好对付,以先生才智,算计吞图鲁耶等人轻而易举,就是不知,先生可有计策让西逃的三十余万匈奴人重归河西?”田丰又向贾诩问道。

“这些匈奴人如果愿意走,就不会留在河西这么多年了,所以,其实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去追击他们,只要拿下吞图鲁耶和赫鲁门,就能派人给他们送招降书了,而如果这个送招降书的人是於夫罗,那么,他们归降的可能在九成以上。

因为,对于所有匈奴人来说,几个有势力的部族的头人的命,是没有两位天巫的命有价值的。

将军需要考虑的是,战后要向西占领多大的土地,以及,要不要以於夫罗为傀儡,统治匈奴人。”贾诩看向霍海道。

“我想打通向西的商道,尽可能的挤压董卓的活动空间。”霍海直接了当的回答贾诩道。

“将军果然思虑深远,一针见血。西凉苦寒,产出不多,董卓何以有余财养兵,还重金贿赂十常侍?皆因其占据了西域通商之利。

自武帝派张骞使西域以来,这条向西的通商之路,每年为中原提供的利益都在增加,时至今日,已不低于中原一州之地的税赋,董卓在西凉立足不到半年,就得钱十万万以上,以黑山寨物产之丰富,一旦与西域通商,获利之巨,难以想象。

有了钱财开路,无论是在战备,还是民生上,都能快速发展,顶多两三年,入主中原的时机就会成熟。”贾诩有些兴奋的道。

他说出这样的战略,就好比孔明跟刘备说隆中对一般,不过,霍海跟刘备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自己能够看清这样的战略大势。

董卓能从西域买来赤兔这样的神驹,他霍海比董卓更有钱,一定能买到更多。

一旦有了这些让顶尖猛将都眼馋的东西,收罗人才,就会变的十分简单。

“文和先生说的没错,两三年内,咱们不管中原的事情,安心经营西域,引水方能活源嘛!”霍海认同这个战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