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觅登天 > 第五十三章 拉开序幕

我在三国觅登天 第五十三章 拉开序幕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4 21:36:50

第五十三章 拉开序幕

当世有多少个修士,有哪些狠人,张宁或许不知,但是,处在顺应天道,和逆天道兴人道两个立场上的几个代表人物,张宁却还是知道的。

逆天道,兴人道的方面自然是不用说,除了当代获得南华老仙尊号的于吉之外,还有太平教大贤良师张角,以及历代获得了太平清领,或者学习过太平清领上的内容的人的子孙后代,他们都是这个理念,而且,大多有一些自己的独门秘法绝技。

比如乌角先生左慈,字元放,三十来岁的他,在民间便已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他得了上一代南华老仙传授的《太清丹经》,学得了一身炼丹的本事,又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遁甲天书》,学得了一身鬼神莫测的奇门遁甲的本事。

只是,他对于吉得了上代南华老仙的道统传承有些不服,平时很少和于吉,张角两人来往。

此外,大多数道教徒都持这样的理念,毕竟,道家属于老子一脉的教徒比较多,他可能就是一个寻找到了天道漏洞,遁去了其它世界的人。

在顺应天道一方的,除了有一少部分道家子弟之外,还有其它许多本土诞生的教派,做的比较大的,就是汉中的五斗米教,就连太平教的教士,在汉中那边也是根本没有办法传道的。

当然,即便是五斗米教,最初也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圣典的,只是,他们修习的方向到了当代掌教张鲁这里已经变味了。

用于吉和张角的话来说,张鲁主修的已经不再是道心,而是他爷爷张道陵传下来的各种降魔术。

也就是后世广为人知的茅山术,在后世,他们又被称作天师道。

而且,作为掌教的张鲁,还并非是五斗米教中最厉害的人物,曾经跟随张道陵修行三十余年的王长和赵升两人尚在世,这两人的实力,即便是得到了南华老仙传承的于吉和张角都不敢轻视。

而且,天师道还有一个后起之秀,那便是丹阳郡的太极仙翁葛玄,此人不过二十来岁,不仅修炼天师道的道法,还随左慈修炼过炼丹之法,现在已经自成一体,开始专研一些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霍海是对这些道教的东西不了解,否则,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葛玄这个道教灵宝派创始人的名号呢!

只是,葛玄此人比较纯粹,一生都是专心研究道法,并不关心凡俗的事情。

在那些顺应天道的修士眼里,摆弄各种会令人恐惧害怕的道术的修士,都是邪魔外道,必须铲除之,这便使得两个派系的教士关系不怎么融洽。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只在一郡甚至是一县传播的小教派也有很多,个别领头的人,确实是有些本事,大多则是根本没有修炼什么神异秘法。

而持有这一观念人数最大的群体,则是儒家弟子,董仲舒搞了一个天人感应,把天子与上天绑在了一起,也把儒家和天子,和上天绑在了一起,可别小看这个时代的儒家弟子,他们大多上马能管军,下马能管民,个人才学武艺都是远超普通人,是这个世界最大的一股力量。

因为,大半个士族团体中,都有子弟是儒家弟子,而士族,是掌握这个时代,政治,舆论,以及地方实权的一个团体,连天子重用宦官和外戚,都是为了打压士族。

也正因为这样的社会结构,张角只有走上造反这条路,才能实现心中理念。

“所以,持顺应天道理念的人,不仅修士界里有,政界,士族界里反而更多?”霍海在张宁的一番讲解了之后,皱眉道。

果然,张角潜心发展太平教十几年,不是没有原因的。

“朝廷便是顺应天道最大的组织,天子一日在位,人道一日便不可能兴,是故,即便是豁出了性命去,我父亲也要起事造反,至少,让朝廷从此成为虚设,让士族各自为战,为主张兴人道的后来者,创造一些机会。”张宁脸色有些哀伤的道。

“那主张顺应天道的修士中,除了王长和赵升,还有哪些厉害的代表人物呢?”霍海未免张宁继续在郁闷的情绪中,快速的提出问题,分散她的注意力道。

“李意,紫虚,管辂,此三人,其实也是上代南华老仙的弟子,只是,心术不正,未得到传书,是故怀恨在心,时常在暗中给我父亲找麻烦,他们修炼的是卜噬之术,可以占卜吉凶,逆改运势,布置霉运陷阱等等。目前,应该藏身在某些大族家中做门客。”张宁张嘴答道。

看她咬牙切齿的模样霍海就知道,她对于此三人,是恨之入骨。

“听你这么说,于吉只是当代的南华老仙,那么上一代的南华老仙又是谁?还有,谁是第一代的南华老仙?”霍海在张宁一番讲述之后问道。

“上一代南华老仙在我还未出生之前便已经故去,我又如何能知道他的名讳,不过,听我父说,第一代的南华老仙,可能是庄子。”张宁答道。

“庄子?”霍海有些意外的看向了张宁道。

要是他读的唐诗够多,对这一结果,也就不意外了。李白的《大鹏赋》里,便称庄子为南华老仙。

张宁点了点头道,“没错,历代继承南华老仙传承者,必有三书,一曰《太平清领》,二曰《太平要术》,三曰《太清丹经》。

可不知为何,上一代的南华老仙,却是分别将这三本书,传给了三个人。”

霍海闻言,眉头一挑道,“也就是说,你父亲不仅有《太平清领》,还有《太平要术》?他怎么不给我?”

“他已经给你了。”张宁说着,脸色有些羞红的转过一边。

霍海闻言,表情一愣,想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眼前的张宁,便是习得了太平要素之人,甚至,她可能都不是张角的亲生女儿,而是张角从小养大,悉心传授道统的一个养女。

“呃,好吧!那你能给我讲讲,你会些什么秘法么?”霍海有些尴尬的向张宁询问道。

“这个,你还是不要问的好,总之……总之,我父亲会的,我都会,还有一些,我不方便与你说……”张宁说罢,脸蛋已经红的像一个熟透了的水蜜桃,直接转身向大厅外跑去。

不明所以的霍海十分诧异的看向她的背影,抓了抓头皮,继续思考起了天下大势。

现在的情况就是,士族是希望天下继续在目前这种封建王朝制度下运行的,但是,对谁在管理这样的封建王朝,他们有异议。

皇帝,便是天下士族的代表,盟主,很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的士族,都想自己来做这个盟主。

所以,对于黄巾起义的爆发,他们可能是持乐见态度的,因为,没有这样的事情搞出来,就没有他们更进一步的机会。

所以,那些之前在朝堂上向刘宏告发太平教会造反的忠直之臣,才会被他们运作成了刘宏不喜欢的人,而在这次大乱之中,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夺取军权,壮大自己的实力。

有这种利益诉求的人带领的军队,是非常厉害的,因为,他们是真的会下死力气组织人打仗,反正死的也是那些平民百姓,他们只需要一将功成,那管万骨枯的都是谁家的儿郎。

“追求功名利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上进的表现,人只有抱着这样的追求,才能更好,但是,用战争掠夺或杀死他人的办法追求自己的功名利禄,却是不对的。我必须要在黑山寨,竖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才能带着他们走的更远。”霍海反思了一番之后,在心中默默道。

很快,他就开提笔写起了一些条令,黑山寨不拒绝竞争,甚至,竞争将成为一种常态,囊括各个方面。

你的砖烧出来的质量比别人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配给,更好的衣料,更好的居住环境。

你的铁器打的质量更好,更适用,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配给,更好的衣料,更好的居住环境。

你的田耕的比别人好,种出来的庄稼收成比别人高,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粮食配给,更好的衣料,更好的居住环境……

总之,生产方面,比产量,质量。

军政方面,比政绩,军功。

让所有取得了成绩的人,得到的更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他们不需要考虑别的事情,只需要考虑,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成绩来就行,这样他们就不会比那些在别的领域做出成绩的人的地位差,享受到的东西少了。

而击败竞争的对手,并非是不择手段的攻击搞倒对方,而是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超越对方。

只有内部条理顺畅了,在外部,才有竞争力,黄巾军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内部不顺畅,张角十几年的谋划,确实收拢到了不少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现在散落在各地,各自为战,朝廷没有组织剿灭,还能得逞一时,一旦朝廷的大军到来,那么,没有统一的协调组织,其弱点就暴露出来了,毕竟,他们这些农民草根,都大字不识,碰到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茫然。

三月的时候,刘宏拜了何进为大将军,在京都各关口设置都尉驻防,整个司隶地区算是安稳了下来,他又释放了党禁时囚禁关押的一些士族,以安士族党人之心,再之后,拿出皇宫的钱粮和西园的良马,提升士气,倒是搞的有声有色。

一系列操作之后,由卢植领军北上冀州剿灭张角。朱儁,皇甫嵩等人则是率军剿灭颍川一带的黄巾军,真正的血战,也在这个本该春暖花开的季节拉开了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