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策命师 > 第74章 黑云压城

策命师 第74章 黑云压城

作者:问剑孤鸣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4 21:43:19

第74章 黑云压城

策命师第一卷风起一羽第74章雄关漫道破庙内,崇渊一手负背,一手握着茶杯,手指轻轻摩挲着质感细腻的杯沿。

他安静下来的时候,就是他在盘算和思考。

而他一向都是喜欢思考的人。

而现在,他思考的不仅是局势,还有时间。

算算时间,从他来到破庙后发出的第一道指令到现在,约莫着已经过了快一刻的时辰了。

他身后火堆旁的崇缨看着他那修长提拔的背影,目光温和。

崇渊却在看着窗口外的黑夜,目光好像早已远远的与那黑夜融为一体。

破庙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和安静。

破庙外忽然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踩得地上的积雪沙沙作响。

崇渊眉梢轻轻一挑。

他知道,外面的情况已经有了消息。

脚步声很快来到破庙门口,一名身形矫健的黑衣蒙面人出现在了门口。

门口的那名黑袍人微微抬手,那蒙面人就将一张纸条恭敬的递到了黑袍人手上。

“罗骧,怎么说?”

崇渊没有回头,语气淡淡的问道。

得到了允许,黑袍人立刻展开纸条,目光快速的看了一遍纸条上所写的内容。

然后他转身面朝崇渊的背影,恭声说道:“禀主上,倒马坎的布局已经发动,沈默和其他五家帮派中人已经被包围,祭司大人也已经出手,五家帮派之人已经大势已去,啸鹰帮主时鸿尧已死,但……”

说到这,他脸色有些凝重,语气也微微一滞。

“继续说。”

崇渊未有丝毫动作,依旧语气平淡。

黑袍人立即继续汇报:“但沈默似乎早有准备,白河与石凰两位圣使已经不幸身亡。夜鸦天似乎也被沈默所伤。”

黑袍人虽然已经看到了纸条上的内容,但现在从口中说出,依旧掩盖不了他语气中的震惊之意。

一旁默然聆听的崇缨也忍不住脸色微变。

在崇缨看来,此次在月无缺的率领下,圣传挟浩然之势重临中土,以月无缺和大哥崇渊的多年精心谋划,在这临近中原的区区关外之地,定然是势如破竹,绝不会耗费太大的力量就能将这关外江湖的势力囊括于圣传的掌控。但方才情报所示,却在不过短短的时间里,圣传就已经折损了两名圣使!

如此情形,可就有些出师不利的意味了。

白河与石凰同属六色圣徒,二人的武力并不低。在圣传教内,经过二十年前与中原一战,而后又经过数年的西境权力争夺以后,月无缺深知若要壮大教派力量,她的重要部属的个人武力必须出众,才能形成绝对强大的战斗力。就算普通教众也必须修习武技,经过严格考核筛选方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圣传教徒。而月无缺的好战思想与崇渊不谋而合,所以在后来的漫长时间里,崇渊重新整合了圣传的力量,他所引进的部属无一不是西境个人武技特点尤其突出的顶尖高手。特别是自他以下的四大天王,六色圣徒,以及十二天守等教内的重要力量,便是能横扫整个西境的绝对强大存在。

可今夜,六色圣徒却因为一个人的原因,便已经死了两个。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作为圣传四大天王之一,拥有一身绝对诡秘可怕修为的夜鸦,竟也同时受伤!

如此损失,可就算是比较严重了。

崇缨抬头看去,却见大哥依旧一手负背,一手握着茶杯,依旧纹丝未动的看着窗外的夜色。

这一刻,仿佛无人能知道这位圣传王首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黑袍人汇报完毕,垂首站着,不敢多说一个字。

“完了?”

许久之后,崇渊略微侧头,淡淡的问道。

“是。”黑袍人低声回答。

崇渊近乎完美的侧脸线条微微一动,仿佛是挑了挑嘴角,然后就听他不紧不慢的说道:“看起来,这场收网收得很不干净利落。”

黑袍人罗骧心里突然一沉。作为随伺在王首大人左右多年的亲信,罗襄深知崇渊喜怒不形于色的深沉心性。他越是平静淡然,心中所压抑的震怒杀机便越是沉重可怕。

此刻从崇渊的语气里,罗骧已经感觉到,王首大人已经很不满意情报中所提的事了。

因为崇渊并没有从这份情报中得到他最想要的答案。

“沈默,你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崇渊手指轻轻叩着茶杯,话音里似乎还有几分笑意,“在那种情形下,你竟然还能反客为主,这份定力和心态就绝非凡俗之辈,我真是对你只越来越有兴趣了。”

“只死了一个时鸿尧,看来夜鸦也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了。”崇渊忽然话音一冷,“不过绶真的那些玩意看来也还差些火候。”

“传令下去,继续监视。”崇渊漠然接道:“他们若是对付不了沈默,可以不需力战。但是其他人,尽可能的一个不留。”

他语气平静的下达了命令。

崇缨两道细长的秀眉微微一皱。

门口送信的教徒恭谨的应了一声,立刻转身飞速离去。

罗骧脸色低沉,他同样有些疑惑崇渊为何会下一个不是完全绝对肯定的命令。

“尽可能”三个字,就是崇渊命令中的某种态度。

以崇渊的性格,在得知计划受到变故并且己方已经有所损失的情形下,他做的应该是加强支援,务必要将敌人消灭殆尽才是合理的。可是他却说了“尽可能”三个字。

难道他早就已经想到倒马坎的布局会有变化?

倒马坎一战,可以说是圣传踏足中土的立威之举,若是不能全歼关外五家帮派,那对于圣传军心,只怕也会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而一切变故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名叫沈默的男人。

罗骧疑惑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个男人。

万事都能运筹帷幄的王首,为何会对一个从不知来历背景的人如此上心,并且还能不加掩饰的表露出浓厚的兴趣呢?

想到这里,罗骧微微抬头,深深的望了一眼崇渊的背影。

崇渊似有所感,忽然开口问道:“罗骧,你想说什么?”

罗骧心里猛然一沉,浑身不由暗自一紧。

只有十分熟悉崇渊的人才能深深的感觉到,崇渊身上有一种隐藏得极深的压迫感。

尽管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罗骧还是会对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到心惊胆战,在这种情形下,崇渊是绝对不允许有人有半点犹豫的。

所以罗骧立刻回答道:“主上,一夜之间折损两位圣使,若是教主知道了,恐怕会对主上有所微词。”

他能成为崇渊身边最受信任的亲信之一,靠的就是绝对的忠诚和绝对的坦率。

所以就算是天大的事情,罗骧也绝对不会对崇渊说一句假话。

罗骧与无数圣传教徒一样,对崇渊充满了无比的敬仰,因为他知道,崇渊绝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自大之人。

而无数教徒也同样对崇渊充满了无比的畏惧,那是因为他身上自带着一种傲视天下的王者气度。

这就是他与普通人天生的本质区别。

而向来杀伐决断冷酷无情的崇渊,最欣赏罗骧的也是他的坦率和忠诚。

所以在听到罗骧的话后,崇渊还是没有半点动容,他淡然道:“难道你不觉得,这次随着教主东征的所有人,都应该提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吗?”

罗骧闻言,略一思索,然后忽然就从那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崇渊没有看他,继续说道:“如果每一个人没有半点危机之心,只一味都抱着战无不胜的心态,那这次重临中原,就只会损失更多的人。”

罗骧忽然就沉默了。

崇缨没有说话,闻言也不由微微一愣。

就听崇渊的话音继续缓缓传出:“所以有些教训是需要用鲜血来验证的。尽管二十年前我们就已经受到了教训,但是二十年后,圣教内又到底还有多少人会记得那次惨痛的教训呢?”

“中原武林虽然看上去已经式微已久,但它依然还是一只拥有庞大身躯的怪物,容不得我们有丝毫轻视之心。所以白河与石凰的死,就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警示。”

崇渊语气缓而渐沉,“这一点,就算教主在这里,我也依然会说同样的话。”

罗骧恭声道:“主上洞察微末,用心良苦。”

崇渊忽然冷哼一声,说道:“白河一向狂傲自负,自以为在西境有所施展后就能目中无人,但他却从没想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所以他死了,也是他轻敌大意,这可是他自找的。”

罗骧背脊泛起一阵寒意。

“至于石凰,她受教主密令卧底落日马场,虽然任务完成得很好,可是她却不该动情。我早就已经猜到,在这几年的卧底时间里,她的感情已经盖过了她作为圣徒的身份。虽然她并没有做出对圣教有害的举动,可是作为一个女人,她一旦动了情,就已经失败了。”

“所以教主让她留守落日马场,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以她的心境,就算回到了圣教,她也再不能一心一意奉行天守大神的意志了。”

罗骧脸色沉静,可是心中却涌起一阵莫名的寒意。

他不能也不敢开口说话了。

崇渊语气虽然平和不见半点情绪波动,但那平静的话语中隐藏的冷酷无情,才是最让人毛骨悚然的。

崇缨忽然在心里暗叹一声,悄然低下了头。

崇渊缓缓吐出一口气,说道:“所以白河二人的死,不但不需要刻意隐瞒,还应该立刻传信让所有人都知道,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警示。同时也要传信告知教主,六色圣徒缺少的位置,需要立刻让其他更优秀的人补上。”

“我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在教主的麾下,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崇渊的这句话尤其深沉。

罗骧沉声应道:“谨遵主上之令。”

破庙外忽然又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崇渊早有察觉,这时缓缓转身,淡然道:“算算时间,那边也应该有消息传来了。”

说话之间,一名同样黑衣蒙面的教徒已经悄然来到门口,恭声禀道:“禀王首,啸阳关有消息传来。”

“说。”

崇渊终于神色微凛,沉声说道。

“西北十五城的风炎部,已经派遣三百精锐铁骑抵达啸阳关外五里之处。”

那名黑衣教徒言短意简的汇报情况。

崇渊口中发出一声似是预料之中又像颇为意外的“哦”声,随后两条飞扬的剑眉一挑,追问道:“他们派出的人,是谁?”

“领兵的人,正是风炎部龙日狂阳。”

黑衣教徒立刻补充回禀。

“龙日狂阳!”

崇渊的口中重重的迸出这个名字,他的脸上也随即露出一抹深深的笑意。

“龙日狂阳,据说是蛮族近百年来最为强大的战士,拥有着蛮族遗传千百年引以为傲的混沌血脉之力,是西北十五城至高无上的战神。”崇渊脸上笑意不改,缓缓说道:“风炎部图莫尔能将此人派往啸阳关,如此看来,蛮族对我圣教的确颇有一番诚意。”

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神情之间却饱含着深深的得意之色。

崇渊没有在意罗骧和崇缨脸上流露出的震惊表情,他挥手示意那名教徒离开,然后对罗骧下达命令,说道:“你即刻前往大风城,将我刚才的意思转达给教主。”

罗骧立刻躬身一礼,随后快速转身离去。

“蛮族精锐铁骑出现在啸阳关外,镇边府一定不会坐视不理,魏长信也定然会亲自前往一探敌情。”崇渊目送着罗骧的身影消失在黑夜中,缓缓笑道:“如此一来,大风城必定会有短暂的混乱,那就是教主踏过最后一道关隘,真正进入中原之地的大好时机了。”

崇缨微微动容,忍不住低声问道:“大哥,你何时与蛮族也有了联系?”

崇渊淡淡道:“小妹怎么突然关心起教内的事情了?”

崇缨深吸一口气,低声问道:“大哥,莫非教主想要与大风城开战么?”

崇渊含笑不语,他重新在崇缨对面坐下,再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忽然微微摇头,说道:“教主此行的目的乃是对付中原武林,她暂时还并没有要与大雍皇朝为敌的打算。”

“大风城是中原朝廷在这西北蛮荒之地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屏障和防线,一向布以重兵屯守,而大风城周边还有天险为倚仗,最是易守难攻。”

崇渊喝了一口茶,淡然说道:“虽说这几年大雍朝气运已弱,但国力尚有缓余,而我圣教虽然蛰伏多年,拥有谁也不能轻视的力量,但若要与整个中原朝廷为敌,暂时还是不可能做得到的。所以这次教主只是要顺利进入关内,并不想打草惊蛇让镇边府盯上我们圣教而已。”

崇缨一双美目眨也不眨的看着崇渊,忽然问道:“但大哥却早已与西北十五城的蛮族有了联系,只怕也并非只是创造一个让圣教顺利进入中原的时机吧?”

“哦?”

崇渊似乎有些意外,他也看着软轿内的妹妹,微笑道:“小妹似乎话中有话?”

崇缨稚气未脱的俏脸上浮现出担忧之色,语气也有几分沉重,说道:“大哥这些年的殚精竭虑,确是为了复兴圣教,但有些事情,我却觉得大哥似乎另有所谋。”

崇渊闻言,停下了准备喝茶的动作,他眉宇间有不易察觉的异色一闪而过,然后很快恢复自然,看着崇缨微笑道:“小妹怎么会有这般想法?”

崇缨忽然轻声一叹,说道:“大哥难道不觉得有时候太过冷酷无情了些么?”

这样的一句话,或许就只有崇缨敢在圣传王首面前亲口说出来。

但崇渊却淡然一笑,并未作出回应。

他缓缓的将杯中的茶水倒进了口中。

崇缨依旧面带忧色,缓缓说道:“据我所知,白河与石凰两位圣使都是教主的嫡系亲信,如今忽然死了,大哥司职王首之位,却对此漠不关心,倘若有心人有意宣扬,只怕大哥会在教主面前落一个借机铲除异己的罪名。”

“铲除异己?”崇渊忽然一笑,目光倏然一凛,随即道:“这个罪名,可的确不小。”

崇缨柳眉一蹙,声音低沉而又有些急促,说道:“整个圣教都知道教主心性多疑喜怒无常,这些年虽然对大哥百般信任,可是中原有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大哥做事向来谨慎,当知道我的担忧才是。”

崇渊微微低了低头,他清澈却又隐含邪魅的眼眸也随之下垂,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崇缨目光灵动,见此一颗心没来由的跳了一跳。

片刻的沉默之后,崇渊抬头,忽然微微一叹,缓缓说道:“教主这些年为了复仇中原,不但苦练绝功,心性也为此大变,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在她的心中,我早已察觉到她苦心经营多年,就只是想为了复仇而已。这对整个圣教大业来说,却并非是一件好事……”

“大哥……”崇缨闻言忽然俏脸一变,想要阻止崇渊的话。

崇渊却摇了摇头,略带苦涩的一笑,说道:“我早就说过,小妹的心思纯净清明,有时候最能看清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这一点为兄有时也自叹不如。”

崇缨的脸色更沉了几分。

“不过你放心。为兄此生早已奉献给了天守大神,愿为了圣教而粉身碎骨。”崇渊眼神忽转坚定,沉声道:“不论我有何种谋划,皆是为了我圣教大业,仅此而已。”

“无论一个王朝如何庞大,只要能让它的内部有了混乱,继而引发不可掌控的动荡,那个时候若要动摇甚至覆灭它,便有许多种机会了。”

这一句话,崇渊没有说出口,他也不能说出口。

许多人一生都会有各种各样不能对人述说的秘密,崇渊也一样。

寒夜冷风呼啸之中,一座座落于千丈绝壁之旁的雄伟关隘的城头之上,呼啸冷风吹荡起一面面高挂的旗帜烈烈飞扬,在昏黄的灯火中,映照出旗帜上斗大的一个“魏”字。

这座占据奇险之地的关隘小城,便是与西北第一雄关“大风城”齐名的“啸阳关”了。

大风城位于西北最深处,与占据了十五座城镇的北方蛮族相距不到五百里,数百年来一直都是中原抵抗北方蛮族的重要要塞之地。

大风城所处的位置极为险要,以大风城为中心,它的东面是延绵千里的高山密林,间有深渊长河沼泽绝壁,实乃非人力不可通过的艰险之地。而西面则同样是天然的十万大山,延伸数百里后,便是一望无际的洋洋大海,海的一面属于中原大雍皇朝的统辖,一直都有朝廷的水军驻守。而海的对面,便是北方蛮族与其他未知族类的活动之地。

而那一片海洋,数百年来都有同一个名字:沉沦海。

而有许多的中原人都曾听说,在沉沦海的对面,有一片神秘恐怖的黑色森林,常年不见阳光,里面居住着蛮族的一个部落,名为“黯血部”。

而在与黑色森林接壤的另一片森林里,同样生存着蛮族的另一个部落,名为“天羽部”。

蛮族存在于北方蛮荒之地近千年,他们嗜血好斗,种族之间经常发生战乱,无法形成一股绝对统一的力量,这也是中原近三百年来没有遭到蛮族侵犯的主要原因。

在经过了漫长岁月的争斗繁衍,蛮族遗传至今,据说已经分成了壁垒分明的五大部落,而这五大部落更占据了北地蛮荒深处的十五座大小规模不一的城池,这便是西北十五城的由来。

而那蛮族五大部落的名字,对应成中原文字语言,便是——

风炎。天羽。真颜。澜川。黯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北方之地,悄然流传着一个消息:蛮族似乎要对西北边关开始发动侵略了。

而坐落于沉沦海与千里险地之间的大风城,毫无疑问就是能抵抗北方蛮荒蛮族虎视眈眈的第一道防线。

而啸阳关就座落在离大风城三十里之外靠西的地方,从啸阳关往西五六百里的地方,就是沉沦海。

在这个地方,之所以会有啸阳关这一座关隘,是因为对面平原极深之处,就是蛮族靠近沉沦海的边界了。

这个地方虽然没有大风城外连绵数千里的蛮荒草原深山,但也同样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险要之地。

若有人用一支奇兵突袭越过了啸阳关的防线,就能直接穿过接近三十里的长城边界,继而攻进大风城的内部。

此时此刻,就在无边黑暗之中,啸阳关外那一片连绵起伏荒原之上,突兀的出现了一道黑色的线。

那一条起伏不定的线,正在不紧不慢的缓缓朝着啸阳关靠近。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