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 第118章 青山讲堂,母题思维(33)

第118章 青山讲堂,母题思维(33)

第118章 青山讲堂,母题思维(33)

2009年2月11号。

龙江实验中学艺术楼的高三A段办公室,许青山正在段永明的位置上稳坐钓鱼台。

明明桌子上摆着一个【段长】的铭牌,坐着的却是个身穿校服的学生,正在用笔记本电脑飞快地打字着。

被雀占鸠巢的老段正在茶几那边打着电话。

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对于这奇怪的一幕并没有任何惊讶的表情,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自从上次许青山问,在上课的时候在教室里用笔记本电脑合适不合适,老段直接一把把人拉到自己办公桌上,示意许青山随便用,放肆地用,想用多久用多久。

毕竟,上次在闲聊的时候,段永明已经旁敲侧击地了解到了许青山现在的论文进度。

不仅得到了京大数院系主任的认可,而且还要被引荐投递去一家SCI的顶刊期刊。

真是羡煞人也。

就这实力。

段永明把位置让出来,都要振奋于一篇由高中生写成的顶刊论文竟然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完成。

与有荣焉!

只不过,今天他在茶几那边打电话,倒和论文没啥关系。

而是高三改制的事情。

“青山,这周基本上改制完成大半了,你最近比较忙,可能没注意到变动,你要不这两天看看情况?”

“行,林校的动作这么快的嘛?”

许青山有些惊讶于林东的手段和速度。

这些建议才刚提出来没多久,竟然已经被他们落实了大半部分。

“毕竟是你提出来的建议嘛,当然,这也不是说伱提的就采用,林校也去找了专家评估,找了资深教师来评估,最后觉得你给的建议还是挺不错的。”

段永明解释道,他手里还端着自己的双层玻璃茶杯。

“每天最后一节走班式已经安排好了,这个是清北小班的名单。”

老段从抽屉里抽出来了一张名单。

上面是高三年段在总成绩单榜上总能看到排在前面的学霸们的名字。

“第一批的话,我们觉得安排安排8个人就好,你看看要不要再加人?”

老段现在跟许青山商量事情都是用询问的语气。

没办法。

谁家高中出了这么个妖孽,别说是在做这种有利于学校冲刺应试的事情,就算人家闹情绪了,该哄的还是要哄的。

“8个人太少了。”

许青山摇了摇头。

“我们办清北小班的目的,是让有机会冲刺华清和京大的同学都得到资源和提高,把原本只能上震旦、沪交、人大、江大的学生提高到能上华清和京大,才是我们的目标。”

许青山此时侃侃而谈的做派,比段永明更像是高三段长。

段永明甚至还在他面前耐心倾听。

“那打算安排多少人好?腾出来的那个小教室,之前是器材室,空间不是很大,估计只能容纳个三四十个人。”

段永明挠头。

老段似乎自从段长之位被许青山霸占去写论文以后,主见都有所下滑了。

“够了,就定24人吧。”

许青山小手一勾,把叶新城也拉了进来。

这24人里,1班10个人,8班8个人,2班4个人,9班2个人。

许青山纯属开挂。

叶新城也算开挂,他的挂是许青山。

在这份名单里,黄浩、石朝、江浣溪、叶芊芊、郑少平、陈瑜他们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这24人,基本上就已经是龙江实验最稳定实力的24人了。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

在张进才他们两个招生组来找许青山的时候,这帮人都去参加了华清和京大的自招。

只不过到现在,京大和华清那边的自招都还没有出结果,据说要等到3月才会公示。

“那我再去跟林校沟通一下,就确定这24人了吧?”

“嗯,如果上次华清和京大的加分有成功拿到的其他人,也可以酌情安排加入。”

许青山想了想,交代道。

他对于这个清北小班这么上心,是因为等到这个清北小班成立之后,他也会在这里进行一些题目、思路的讲解,来帮助这帮尖子生突破到更尖端的位置。

有时候,优秀和顶尖,可能就只差了一线。

而这一线,有时候可能就差被人点拨那么一句话。

在林校和段永明马不停蹄地折腾下。

这个每天别的学生在上培优补差走班式课程的时候,清北小班的学生就会被统一召集到艺术楼边角的那个小教室里。

如果是平时的复习课,自己有把握的,也可以和老师申请过后,自己到这个小教室里来自习。

当天傍晚。

最后一节课,这些学生就收到了班主任的通知,背着书包集中到了小教室里。

“我们这次组建清北小班,怎么没看到许青山?”

黄浩有些好奇地问身边的石朝。

许青山横空出世之前,他们两常年争第一,现在则是在争第二。

所以彼此之间也是很熟悉的。

“我是8班的,得问2班。”

石朝摊手摇头。

他相对于黄浩的随和来说,显得要更沉闷一点。

黄浩转过头去,朝着2班的郑少平和陈瑜招了招手,声音稍微大一些问道。

“你们班的许青山怎么还没过来?”

在陈瑜和郑少平都摇了摇头之后,黄浩才有些失落地叹了口气,回过头去。

“可能人家已经不需要提升了吧。”

“他750,确实不用。”

黄浩刚刚叹气说了一句,石朝就在他身边幽幽地补充道。

江浣溪拉着叶芊芊躲到教室一角的位置当小透明。

叶新城则是老老实实地坐在中间靠后、贴着郑少平和陈瑜的位置,显得很不起眼。

“不知道今天第一堂给我们讲提升的会是哪科的老师。”

有8班的同学聊了起来。

“要么是A段的段长,要么就是B段的段长吧?”

“我们要是冲华清和京大的话,应该是校长来给我们开个讲座什么的吧?”

“猜不准,指不定从外面请名师了。”

就在他们还在讨论的时候。

教室的门口出现了AB段两位段长。

尖子生们瞬间安静了下来。

第一堂课两位段长一起上?那其实还是挺有排面的。

可两位段长的架势,并不像是要进教室里讲课的模样,手里什么都没拿,而是一左一右站在门口,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有心思敏捷的人,一下就想到了林东校长。

林东校长毕竟也是教英语出身的优秀教师,来象征性地上一课也不是不可能。

可门口却出现了一道在大家意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的身影。

只见那个身穿校服、眉飞入鬓、眼唇如画的少年施施然地在两位段长开鲁下走入了教室里。

许青山。

尖子生们一致认为,这清北小班要是没有许青山坐镇的话,那还配叫清北小班吗?

所以许青山会来到教室里完全在众人预料之中。

但.你许青山直接走上讲台是什么鬼?

许青山在台上看着台下熟悉的面孔,面带微笑,双手轻轻地撑在讲台桌上。

“大家下午好啊,我想我就不用给大家做自我介绍了吧?”许青山笑着问道。

见台下有人摇了摇头回答,其他人还在发懵的时候,许青山拿起粉笔在身后的黑板左上角写了【青山讲堂·第一堂】的小字。

看起来还有模有样的。

随后,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大字。

【母题思维】

“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本来我想以同学的身份跟大家相处的。”

许青山转过身来,面色轻松,以闲聊的姿态继续和教室内的尖子生们互动。

没有那种上来就很生硬的身份区别的架子。

“但是林校和两位段长一再要求下,没办法,我只能腆着这张小脸过来给大家分享分享我对于学习,对于高考的一些个人见解。”

“那既然是个人见解,那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见解。”

许青山语速平稳,吐字清晰,声调节奏完美,站在门外旁听的两位段长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小子简直就是先天教师圣体。

就这开场的功力,来个高级教师都打不住,给他多教上几年,特级教师也是稳稳的。

“所以,在我的课堂上,你们要先听我讲,等我讲完,不管你们有什么意见和不同的看法,都可以提,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明白了吗?”

“明白了。”

许青山的气场一如既往的强。

哪怕此时台下的学生已经是龙江实验中学最为精锐的存在,在许青山面前,还是乖巧得一批。

只是因为两位段长就站在门外。

咱也不知道这是对许青山的实力服气,还是对两位段长的存在服气。

但不管如何,两位段长站在这里,本就是为了帮许青山战场掠阵的。

“好,那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大家应该知道我成绩在突飞猛进的阶段,最关键的行为是什么吧?”

许青山笑容满满,但随后教室里的回答却让他肉笑不起来。

“跑步。”

“**跑步。”

“变帅。”

“变酷儿。”

“感情风流事。”

“弄哭江婧怡,调戏江浣溪。”

简直是什么回答都有。

最后那句还是叶芊芊这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捏着嗓子起哄的。

不得不说。

尖子生也都是人,特别是他们脑子好,有时候在特别的时候给你来上一句,比寻常爱混的学生都闹腾人。

许青山面不改色。

笑着点了点头,自己接上了话。

“从回答就能看出来,大家平时关注的点都不在学习上,不够专注,难怪距离华清和京大会有一线之隔。”

AOE还击,但在场的人除了黄浩和石朝,其他人还真没法还嘴。

“黄浩,你觉得是什么?”

“刷题。”

黄浩在许青山进了教室以后眼睛的光就没灭过。

这时候被问道,言简意赅地说出答案。

“宾果。”

许青山打了个响指。

“但如果只是纯粹的刷题,你会发现,其实有时候刷题刷太多了,你的成绩不仅没法提升,甚至还会倒退?”

“刷题的时候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的同学,举个手让我看看。”

许青山此时的姿态就像是一个沉浸教育多年的老教师。

那种教育者、引导者、洗脑者的姿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似乎这里面有些奇怪的东西混进去了,但那并不重要。

“好,那你们清楚这种情况是为什么吗?”

许青山手背在身后。

大家也很是配合地摇头,等待许青山点题。

“叩叩。”

许青山用指关节在黑板上敲了敲。

“就是母题思维。”

“我们学理科的,其实很多时候在学习也好,做题也好,是讲灵感的。”

许青山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讲述着。

“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个层次,已经把基础夯实到了一定程度,我们现在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树,拥有对于整个高中内容一个整体又细节的认知。”

“要细心,不要粗心大意,这样的话我就不说了,如果你连简单题都丢分,那上不了华清和京大,只能说是你活该。”

“那回归正题,在遇到难题、特难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把那个点点透了,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

“那这个点在哪?”

“难道只靠着我们刷题刷出来的解题思维去赌那个点么?”

许青山摇了摇头。

“理科需要思维,这句话大家应该听过很多遍了。”

“那到底什么是理科思维?”

“我谈谈我的,我在做题的时候,特别是难题,其实你会发现很多难题是有很多不同的解法,并不会局限于一种得分手段。”

“这是因为,这些题目其实都是由最开始的那一道母题发源而来的。”

“那这道母题的解法,就是我们要的那个灵感点。”

“我们不是出题人,我们不知道最初的那个母题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去寻找母题。”

“去发掘到这个母题的根源,我们在它的核心、板块的这么一个深挖过程,就是我们找到灵感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再去看母题演化成诸多子题的过程,你就会理解和发现出题人的套路。”

“在明悟了这层出题套路后,你再把它转变成解题套路,就能百战百胜。”

许青山在教室里提的这些。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没有察觉到边边角角的点,但是像许青山这么清晰地把这一整套的思路捋出来的。

少,少之又少。

或许像黄浩、石朝他们在平时已经有在做这样的事,但是他们也并没有组建起完全的思维框架去达成破解版。

“所以,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其实很简单。”

许青山从门外的段永明手里接过了文件袋。

他扬起手里的文件袋。

“这里面是我依照同一份母题出的三份试卷,你们拿回去做,做完以后,告诉我母题是什么,并且用你们自己的思路,再出一套题。”

许青山的这种教学思路,完全不在常规范畴内。

或者说根本不适合大多数学生。

就算是这批最顶尖的尖子生,也不一定能够完全达成他都期望。

但现在达不成,不代表接下来几个月都达不成。

如果他们都直接能提枪上马,那还要他许青山来讲什么课呢?“等所有人出完题,再把卷子发下来,大家一起做。”

“做完,谁题出得好,有奖励。”

许青山轻描淡写地给所有人安排了做26份卷子和出一套卷子的重压。

但在场的尖子生,却跃跃欲试。

毕竟读书的时候,谁不想难倒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呢?

母题思维源自16岁704分理科状元nora。可能在她之前也有人总结过,不过这里举这位天才少女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