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 第203章 不服?那就给你们亮一手(4k)

第203章 不服?那就给你们亮一手(4k)

第203章 不服?那就给你们亮一手(4k)

原本还想借着许青山说笑话的机会贬低贬低许青山的人,在听到了老师田刚出言挺了许青山以后,也把话咽了回去,只能干巴巴地鼓掌几下。

许青山这夹枪带棒的自我介绍和笑话开场。

虽然并没能让原本的谈话氛围更好一些,但也让他身上的争议稍微停下来了一些。

毕竟,正常来说。

没人喜欢去惹一个看起来很像是大威力搅屎棍的存在。

但总会有人不信邪。

许青山笑着点了点头,特别是朝着老师那边稍微鞠躬了一下,正准备下台找个位置坐下来看看这些京大的老师要怎么劝这帮不归人回国的。

结果还没等他脚离开讲台呢。

就见张伟皱着眉头突然冒出来点评了一句。

“年轻人要多在学习下功夫。”

他这句话出来。

那边的老师们脸色都不是很好。

特别是田刚。

当时田刚其实是想把张伟招在手里再读一年两年的,好好培养一下的。

可架不住人家张伟已经搭上了张寿武的高枝,直接一走了之,并且目前已经成功地做出了学术成果。

张伟从2005年开始做库达拉猜想的相关研究,而且还找到了独创性的证明方法,并且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限定条件地推广了理查德·博切尔兹的结果,即余维数1情形下的库达拉猜想,并通过这一过程,基本证明了库达拉猜想。

目前更是在和袁新意、张寿武共同合作,在BSD猜想方面尝试证明Gross-Zagier公式相关的一系列猜想结果。

张伟今年才28岁。

他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不给田刚这个面子、

更何况,对于他来说。

他和其他的同学、师兄弟们不一样。

他已经拿到了Benjamin Peirce研究员的保证,只要接下来在哈佛进行的博后研究能够产出一项核心结果,他就能拿到这一重要履历,为自己之后的教职之路奠定极佳的基础。

所以这个国,他不回也罢。

这次回来一起看,实在是因为许晨阳一直邀请,看在这位好朋友的面子上,他只能给个面子。

只不过一回来,就有老师在吹今年京大又招进来一个很有他们当年黄金一代风采的小师弟。

那话说得,好像一个还没入学的18岁小孩未来就一定能跟他们并肩一样。

张伟很是自信。

未来的路还很长,自己本身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学术界,特别是数学界中绝对的年轻一代佼佼者。

他不爽,这种不爽不只是对许青山的,也是对田刚的。

“学长怎么知道我在学习上没有下功夫呢?”

许青山停住了脚步了,在讲解台上站定。

他缓缓地眯起了眼睛。

轻声对张伟问道。

熟悉许青山的人都知道。

如果许青山对着你露出了这种表情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

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

千万不能给他恶心你和报复你的机会!

但张伟明显并不了解许青山。

他无视了那边田刚他们投来的不满的目光,也无视了身边许晨阳他们的各种暗示,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两个年轻人。

一个18岁,一个28岁。

一个台上,一个台下。

但同样的意气风发,同样的针锋相对。

“你难道有什么值得拿得出手的东西么?”

张伟讥讽道。

“是什么给了你勇气,让你一个只会写数学史的小孩子站在台上对着在座的前沿学者们大放厥词的?”

“你简直是在侮辱做科研。”

张伟的话不可谓不严重。

在座的其他人都皱起眉头来,只不过这个皱眉不是针对许青山的,而是针对张伟的。

他的话对于一个18岁的,已经能够创作出SCI期刊论文的年轻人来说,太重了。

“梁静茹给的。”

“张伟博士。”

许青山淡淡地开口说道。

他丝毫没有受到张伟指责的影响,而是用平静淡定的语气说道。

“我想先问你,请问你是怎么敢假定我只会写数学史呢?”

“嗯?”

张伟被许青山一本正经地回答梁静茹给震住了一下。

脑袋里一时间没有转过来梁静茹是谁。

马上就被许青山的质问刺激到了。

“不要以为你靠着和陈大跃老师的关系,拿着一篇不知道是谁代笔的论文,就能骑在前辈头上耀武扬威。”

“年轻人,你还不配。”

张伟的脸上尖酸刻薄的模样实在是让人厌恶。

但他的话也让坐着的老师们很是不满,田刚本来就不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他正准备站起来把这句话还给张伟。

他自己也经历过被人疯狂攻击学术不端的事情。

如今许青山即将进入京大,哪怕不在数院,以他的资质,未来也很有可能会为数学研究中心做出不小的贡献,田刚早已把他视为接下来的培养对象。

他可以接受张伟不回来。

因为国内确实没法提供给张伟现在能达到的高度的条件。

但是他不能接受张伟这样攻击许青山。

可还没有等田刚拍桌子站起来说话,许青山却神色淡然地继续开口道。

“看来张博士是不服了。”

“没关系,小事情。”

“不服?”

“那我就给你们亮一手。”

许青山恢复了笑容,虽然还是在眯眯眼笑,但看起来却胜券在握的模样。

这让原本要斥责张伟的陈大跃和准备拍桌的田刚一下子又收回脾气,等待许青山再给现场来点什么表现。

“哼,看你怎么圆场。”

张伟坐了下来。

许青山这架势分明就是要现场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

可是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就连大学的通识教育都还没有接受过呢,他能懂什么学术?能懂什么科研?他就是个狗屁!

张伟心中满是傲慢。

许青山站在讲解台前。

他并没有带上次自己整理的草稿,但是他无需草稿,因为对于弱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推进过程,每一步每一字,都记录在他的脑海之中。

他面对着白板。

只是安静地闭上了自己的双眼,让自己沉浸在这片空间之中,感受着世界的变化。

在他人看来,许青山站在白板前一动不动,像颗树。但在许青山的世界里。

眼前的白板,就像是一张不断扩张不断延伸的白纸,像是包裹住了整个天地,给他无数的空间和灵感。

思想就像是不被囚禁的飞鸟,在白纸上纵情地飞跃着。

会议室里的桌子、椅子,都在扭曲变形,纠缠,疯狂旋转,就像是被抛出去的麻花一样。

整个世界都在幻变,唯有许青山屹然不动,独立于这片空间之中。

light!

正当会议室里的众人以为许青山都快睡着的时候。

他却突然睁开了双眼,目光如炬,一手拿着马克笔,一手按着白板,开始在白板上书写起第一行算式。

他在书写的时候,完全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整个人都沉浸在数学的世界之中。

他没有听到身后的议论,没有听到窗外的蝉鸣,没有听见每个人在扑哧的心跳声和那杂乱的呼吸声。

他的世界只剩下了他自己一个人。

以弱孪生素数猜想的企图证明者身份。

若非现在会议室场内的都已经算是国际前沿的数学学术研究者,可能他们还真不一定能够跟得上许青山的思路。

只见许青山不动则矣,一动快如闪电。

一行算式。

两行算式。

三行算式。

尽管他们没能够在第一时间就看出来许青山想要干什么,但却能够从这些算式快速地锁定了许青山眼下的研究范围。

数论领域。

而且,更偏向于代数数论领域。

在座的人不由地看向了刘若川。

这里面最垂直的领域相关的,还得是他,不过其他人肯定都还是懂的。

这种眼神的汇聚很是短暂,毕竟大家并不觉得许青山在这种时候能够拿出来能够需要让极度专业的领域牛人来分析的东西来。

哪怕是对他很有信心的陈大跃也不敢这么想。

毕竟数学的研究是枯燥而又沉重的。

能够年少成名的数学家终究只是少数。

更多的数学家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让自己的数学基础彻底巩固,通过不同的数学工具来让自己拥有强大的分析解析能力,从而战斗在数学研究的最前沿。

可当许青山的算式写到了第五行的时候。

坐在旁边的田刚眉头就皱了起来,他原本倚靠在椅子上的身子坐直了,眼睛牢牢地盯着许青山面前的白板。

算式抵达第七行的时候,王诗宬歪了歪脑袋,继续看着许青山的板书。

当算是抵达第十行的时候,其他的老师,还有正在聚精会神地掏出小本本来记录的刘若川,若有所悟。

一直到了许青山的初步算式写完,白板没有位置的时候,其他人才若有所思地翻找自己的笔记本和草稿纸,准备记录和推算。

一面白板的算式和推导。

足以证明许青山的实力并没有他开的玩笑那么浅薄。

单单这份在数论上的基础功力,不说18岁了,就连20来岁的研究生都没几个能跟他比较的。

许青山面前的白板写满了字。

他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手里拿起了白板擦,在思考自己需不需要把这些擦掉再继续写。

“用这个,你继续。”

田刚却突然起身。

这位田院士小跑着到角落里去把堆积的白板拖出来,快速地把许青山面前的白板摘下来放到一旁,亲手给他换上了新的白板。

“谢谢。”

许青山笑着点了点头。

此刻,没有师生关系,只有学者的交流。

“你这是在按照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二种证明方法来试图证明弱孪生素数猜想?”

田刚帮许青山换了白板,看了看一旁写满算式的白板,又看向正准备继续书写过程的许青山,出身问道。

“是,也不是。”

许青山想了想,回答道。

什么?证明弱孪生素数猜想?在座的各位但凡是当初有好好学过数论的,近些年有关注过数论领域的,自然都知道弱孪生素数猜想。

只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是一个准大学生站在自己面前,在白板上书写算式,准备给大家当场解决这个问题。

“这不可能!”

张伟睁大眼,面色一白。

但是以他的学术水平来看,尽管他并不是特别擅长这方面,可许青山的那第一面算式板书就已经证明了这个少年在这方面已经拥有了足够的造诣。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但是还是很不可思议。”

刘若川没忍住,怼了张伟一句。

他手里的笔动得很快,在快速地记录着。

对于他来说,许青山就是瑰宝。

他刚刚还在许青山没来的时候想到要跟许青山合作的事情呢。

原本他的想法,是自己在外面再跑几年,到时候回来,这个小师弟应该也被培养得差不多了,拥有了比较强的科研能力。

毕竟能够发SCI了,还能去ICML开会,刘若川对许青山是十分看好的。

但谁知道。

这小子可不只是表现出来的那些,还藏着这么一手。

只不过.刘若川很没良心地想到了一个问题。

许青山在入学京城大学之前就已经展现出了这样的数学天赋和兑现了一定程度的科研能力。

那许青山还能说是被京城大学培养出来的吗?很难说哦。

“因为我现在还没完全证明,我只是给大家亮一手,看看我的推论过程。”

许青山先是认真地对田刚说道。

随后又回过头去瞪了张伟一眼。

“安静点,看着。”

张伟噤声。

不得不说,在搞科研的时候,许青山的气场还是有点凶的。

这里都是读书人,没人能扛得住许青山的那种江湖气。

“是真有个性啊,这小师弟,我喜欢。”

刘若川:嘻嘻。

刘若川见张伟吃瘪,偷笑着说道。

“若川师兄也安静点!你吵到我了。”

刘若川:不嘻嘻。

许青山的马克笔在白板上纷飞,在场的人很少看到有数学家现场推导能够用许青山这种书写速度的。

很显然。

这些推论过程并不是许青山现场想的,而是他最近一直都在做这些工作,牢记于心。

田刚这位大院士就这么在旁边当个助手帮忙换白板。

只不过他换下来的白板,都攥在自己手里,不让别人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