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 第241章 新闻30分,学术江湖(二合一)

第241章 新闻30分,学术江湖(二合一)

第241章 新闻30分,学术江湖(二合一)

田刚在报告厅台上激情澎湃,许青山在台下百无聊赖。

今天的说几句,还真就是简简单单说几句感谢的话就行。

在台下等着的时候,他也总算是从陈大跃嘴里听到了,数院最近这几天在干嘛了。

数院这边在整理许青山的相关资料和论文内容,向科技委那边做备案,又向教育委那边申报各种奖项。

基本上听过的、没听过的大小奖项,数院这边都很热心地帮许青山安排上了。

至于最终能下来多少奖项,还不知道,但数院一定会竭尽全力。

这件事让元培的许院长略有微词。

此时在台下第一排的领导席上,许崇任就和王长平坐在一块,老许脸上假笑,话从牙缝里钻出来,飘进身旁笑容灿烂的王长平耳中。

“小王啊,你们数院这样做不地道啊。”

“什么?没必要?许院,有必要有必要!青山是我们京大的宝玉,我们数院也有这份好好培养他的责任在嘛!”

许崇任微微皱眉,稍微侧过脸看旁边目光炯炯的斯文男人,倒吸一口凉气,继续攻击道。

“青山是我们元培的学生,这些东西完全可以我们元培来申报,培养还是交给我们元培好。”

“狗尾草?怎么会呢?我们数院怎么会把青山当狗尾草呢?他是我们的大珍宝!”

王长平笑容灿烂,已读乱回。

“王长平,你在跟我装疯卖傻?”

“装聋作哑?我没有啊,会场太吵了,许院,等会再聊!”

此时正是许青山上台领奖的时候,王长平鼓掌鼓得可用力了。

这是宝贝啊!大宝贝啊!

这说出多牛逼啊!

像他们这种地位的学者,人逐渐上了年纪,缺的不是成绩,缺的也不是声望,仅一个京大数院院长,就足以让万人景仰。

但谈资,却是一辈子都不够的。

“我当院长那些年啊!数院带出了一个大一就能发《数学年刊》的,你们就说,牛不牛!”

其实这些都是后话。

投产,产出,获资,引进,继续投产。

许青山这种突然冒出来的妖孽,纯纯的就是运气。

而且先期投入成本很低,只有那几十万的奖学金和一些特殊待遇,简直赚得不能再赚了。

这是他们还不知道许青山手里还捏着一篇关于梅森素数的论文,还在江浣溪那里做最后的打磨和填充,知道了他们估计直接原地飞升、现场集体**,都不是没有可能。

“好好好,你个小王吧。”

许崇仁咬牙切齿。

他老人家的内心已经在扭曲阴暗爬行了,趁着王长平听不清,偷偷骂了一句。

“诶,许院,你怎么能骂人呢?”

王长平转过头来,一本正经地说道。

“骂人是不好的,影响你的形象,你可是元培的院长。”

许崇任翻白眼:“.”

不为人子啊!不为人子!

许青山在台上并没有来点什么成功学演讲,他简单地感谢了几句数院之后,就打量着自己手里的纸牌牌,上面写着奖金总额。

懂得都懂,数学研究哪里需要什么科研经费。

许青山只需要把生活花费列上去报销就行。

所以他这次相当于直接到手了30万现金加上20万的活动基金,只要能开发票回来,就能报销这20万。

还行。

出来开个会领这么多钱,美滋滋。

许青山在闪光灯下笑容灿烂,被一部分来到现场的媒体记录了下来。

之前在操场演讲的时候,虽然校方也有介绍,但是当天学校并没有放媒体进来,所以许青山在《数学年刊》上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事情并没有广为宣传,但今天可不一样了,数院是专门去请了人。

而且这次请可不是请了一般人。

许青山在台上就看到了台下有一组记者和摄影看起来格外的显眼,就那种专业程度明显跟旁边几家不在一个级别的。

不过他也并没有在意。

可等他从台上下来的时候,却直接在台边被人拦住了。

“您好,我们是央视一套的,接下来的采访将被选用到《新闻30分》中,这边是稍后想要采访的预备问题,您先过目一下,等您做好准备我们随时开始采访。”

虽然很礼貌,但也很强硬。

许青山就在台边,看到眼前干练的记者给自己递来了一张纸,上面只写了一行问题。

【请问您简单述说自己从学业低谷一路到完成证明的心路历程,谈谈未来展望,并且寄语华夏所有学子。】

“你们这是.现场论述?”

许青山哑然。

他哪里知道《新闻30分》是这种采访流程?话说,这么草率的吗?

“您可以准备一下回答思路,等等我们对一下内容就可以。”

干练记者职业笑容满满,让许青山看不出来她是真诚的还是虚假的。

“这问题会不会太长了?我看《新闻30分》的采访好像都是十几秒。”

许青山又在发愁。

“没关系的,您可以自由发挥,只要时间在2分钟之内即可,这次总台已经安排好时间了,会空出至少2分钟的时间专门播报您的片段。”

“这么夸张?”

许青山愣住了。

特殊的奥运冠军级别的?

不过好像真要说,自己这论文成果可能价值上还要超过世界冠军呢,当然,只是学术价值,商业价值不好说。

“我们在基础学科的科研上太久没有这么能振奋人心的突破了,所以总台对这方面的报道会更有侧重一些。”

“好吧。”

许青山瞥了眼满脸笑容的田刚和王长平他们那几位数院大佬正凑在一块热乎地讨论着,朝着这边望着,特别是陈大跃这中老年不修的还在那跟自己挤眉弄眼,心中大概也了然了。

这里面要说没有数院和京大出力,许青山还真不信。

“差不多,我准备好了,我们先来一遍?”

也就思考了片刻,许青山就对那干练记者说道。

“好,预录制一遍。”

这种针对专人采访的情况,不比街头随机采访,可以提前准备就提前准备。

记者把话筒塞到许青山嘴前,眨巴眨巴眼看着许青山。

两人安静了片刻。

“嗯?你不问吗?”

许青山双手乖巧地放在身前,有些诧异地看着记者。

“不用问啊,问题就是刚刚纸条上的内容,时间有限,分秒必争,新闻30分和其他节目不一样,记者基本上是不问问题的。”

记者小姐姐耐心地给许青山介绍道。

“就算是从其他新闻频道摘录过来的片段,也会直接裁掉记者提问的部分。”

“好吧,咳咳,重新来一遍。”

许青山调整了一下状态,面对着记者,镜头拍着许青山的半侧面,开始采访。

“其实我只是一个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普通人,我能够”

“咳咳,停一下。”

许青山才开始准备在全国人民面前简单地凡尔赛一下,却直接被记者打断。

“嗯?”

许青山大眼懵。

“许同学,新闻30分毕竟是面向全国人民全年龄段的,整体风格要比较积极向上、稍微严谨严肃一点,可以开心,但是不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

许青山:“.”

我说自己平平无奇和普通都不行了吗?

这该死的魅力。

“好吧,那再来一次。”

许青山重新亮出了自己的营业式微笑,看起来阳光开朗。

“其实我一开始的期末考总分只有421分,按照今年的分数线,应该过不了本科线,那时候我就在想,我的人生是否还有遗憾?”

许青山正经了起来。

记者察觉到许青山状态正佳,回头看了一眼摄像头,红灯亮起,放心地转过头来继续听许青山说话。

“人生数十载,难免会有遗憾。”

“但我希望这遗憾,是竭尽全力的问心无愧,而不是后悔,当时我为什么不做?”

“从小听大人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我试着回过头逆流而上,哪怕一开始我只是一条小鲤鱼,最终我也还是越过了龙门,站在了这里。”

“我成为满分状元,我开始寻找自己的爱好,我热爱学术,我也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鞠躬尽瘁的老师”

讲完了套话,许青山才进入到了最后的收尾。

“我想对同学们说。”

许青山顿了顿。

“燃烧吧,少年。”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明明是很中二的话,但或许是因为许青山的表情足够真诚,录制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差。

倒是那记者在录制完后反复捣鼓了几下,反复播放许青山最后的两句话。

越看,她眼前越亮。

这两句话虽然是中二了一些,但朗朗上口啊!

有一说一,其实央视还挺喜欢这种朗朗上口的正能量采访的。好好好,正能量政绩 1。

没录制第二次。

许青山还在整理自己刚刚说的话是不是有点太尬了,结果记者小姐姐却上来和他聊了点别的事情。

另外一边,那帮大佬都在等着许青山结束,江浣溪也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等着,田刚有些奇怪地嘀咕道。

“这小子的采访怎么这么久,闵书记,周校,总台那边到底给了咱们多少时间份额啊?”

田刚现在也还是京大数学青壮派学者的扛把子。

没错。

你没有看错。

今年51岁的田刚,在京大学者里,完完全全的青壮派代表。

众所周知。

学术界的青壮老定义和普通行业有点不同。

有些行业,30岁就是老头了,有的行业,35岁就该退休了。

但学术界,35岁只能算是小年轻,40岁才刚迈进发展期的坎,45岁以下都还能评杰青。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学术称号等级制度了。

华夏学术界有八顶帽子,也是八大头衔。

院士、千人、长江学者、杰青、青千、青江、优青和青尖。

前四者被江湖人称“学术界四大天王”,也叫老铁帽子王,戴上了就不会被摘下来。

后四者被江湖人称“学术界四小金刚”,也叫小铁帽子王,到处都很吃香。

若是真把学术界放到江湖中去,各大学科领域当做一个帮派的话。

【院士】

即华夏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代表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终身荣誉、最高学术称号,年满80周岁的院士,还会被授予资深院士称号。

院士的地位就是该领域的绝对泰斗,超级巨头,权威话事人。

是名副其实的“山主”、“总帅”、“大路元帅”、“龙头”、“帮主”、“坐馆”。

【千人】

又称作千人计划,于08年开始实施,在12年和万人计划并行的人才引进计划。

千人计划面向国外,负责引进高端人才,万人计划面向国内,负责培养年轻人才,两种计划的不断推进,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推动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

但这一计划中掺杂进了一些水货,所以江湖地位不算太稳固,也名声不显,不好对比。

【长江学者】

和杰青的影响力不分伯仲,但普遍认为长江优于杰青。

因为长江学者所代表的是整个学术生涯在领域内的显著影响和突出贡献,是自己学术领域里的领军人物,放到江湖里,可以算是“副山主”级别,也就是二路元帅。

其实“副山主”和“香主”算是平级,编号都是一样的。

【杰青】

即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是华夏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代表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较高荣誉,顶级学术称号。

杰青的获得者一般都在45岁以下,同时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到令人发指的申请条件。

其江湖地位,那就是名副其实的“香主”了,有自己的团队,早期的科研成就亮眼,就等着一个机会坐上长江学者之位,追逐最后的院士之争。

【青千】

即青年千人计划,顾名思义,跟着千人计划的引进头衔,江湖地位不好评价,算是外来雇佣兵,后来在21年的时候取消了。

【优青】

即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在国内也被称为“小杰青”,12年设立的,主要面向的是具备了5-10年科研经历并且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家。

优青的含金量反而要比青年长江学者高,一个“先锋”的地位妥妥的。

想要成为杰青,成为“香主”,那这优青几乎是必须拿到的先置条件,当然也不乏强者直接一回国就一次性拿全了,或者越级拿,那都是特例。

【青江】

即青年长江学者,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新增项目青年学者项目的简称,15年时候才设立的,要求科学和工程人才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科不超过45周岁。

这放到每个学校去,那都是响当当的学术生力军领头人,一个“红棍”跑不掉。

【青尖】

即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子项之一。每年每批200名左右,算是比较有潜力且有较高学术成就的青年学术人才,年龄限定在科学、工程类35周岁以内,人文社科38岁以内,女性学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延期两年。

这样的江湖地位,说是“白纸扇”有点勉强,但说是“草鞋”有点太低了。

这江湖八大帽,倒是和古惑仔江湖有异曲同工之妙。

剩下的那帮全国高校、研究所的学者们,没拿到头衔的,一律被视作喽啰,强点的叫“草鞋”,菜点的叫“四九”。

至于那帮还没拿到教职的博士生?

那只能叫外围。

咳咳,别想歪了,不是那种外围,是那种外围。

人家那种外围往床上一躺就能日赚三千。

学术界的外围往床上一躺.待处理的数据又多了三千组。

除了这学术江湖的八大头衔之外,更是有各地立山头的千奇百怪的头衔。

但因为这八大头衔是国家级人才,所以认可度最高。

除此之外,还有华夏科学院独家提供的百人计划,还有更为特殊的国家万人计划中的百人计划,这是用来冲刺诺奖成果的。

至于到了各地各省各自山头上的头衔,那可就百花齐放了。

什么泰山学者、芙蓉学者、西湖学者、闽江学者等等等等。

看到这里,可能都会有个疑惑。

这头衔这么重要么?

这些头衔最直接关系到的就是待遇问题。

学术江湖,等级森严,制度严明。

除非是特殊引进情况,否则华夏高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待遇标准都是参照头衔来给的。

所以。

从上面这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就能看出。

像田刚这种四十出头回来就直接评上院士的,到底是怎样的含金量了。

有含金量有什么用?

不过,别的学院连服务的机会都没有呢。

“诶,好,那到时候我给您打电话。”

干练记者笑容灿烂,朝着许青山比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就带着摄像大哥跑了。

来得快,去得也快。

许青山好像知道那种干练的感觉是怎么来的了。

“青山!怎么样?要上电视了,要被全国人民看到了,什么感觉?”

田刚红光满面。

今天这会他主持的,学院的成果他出面去注册的,到哪都能被人恭维。

其实要是纯粹地恭维田刚的学术成就,他不屑一顾。

但要是夸他教育厉害,他能尾巴翘上天。

这就是教育人!

“也没啥感觉”

许青山挠了挠头,表情有点尴尬。

“觉得刚刚好像有些地方讲得太干了,有点不好,但那记者不给我再录,说那样更真实。”

“没事!当年我第一次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的时候,也抖得很。”

田刚重重地拍了拍许青山的肩膀。

“要不,你们先聊,我先溜了?”

许青山看到田刚身后那帮老帮菜,那种复杂的眼神,自家元培学院的院长许崇任也在那,其他几个学院的院长也来出席了,校领导也来得很全。

刚刚在台上没怎么仔细看,现在看来,有一小部分人怨念可不浅。

自己怎么可能会选择身陷这样的修罗场?

“不跟老师们一起吃个晚饭,一起聊聊么?”

“不了不了,我女朋友还在等我呢,下次一定。”

许青山连忙拿着江浣溪当挡箭牌,跑去拉着人就跑了。

“啧,年轻人啊,真是有青春活力,真好。”

田刚感慨了一声,背着手往回走。

那边校领导和院方领导还在聊着,周其凤校长倒是没见田刚把许青山带过来,好奇地问道。

“田院,许青山呢?怎么没过来?”

“害,年轻人嘛,我们这边老人家太多了,不好意思。”

“这样啊。”

周其凤摩挲了一下下巴,不知在想着什么。

原本许青山因为新生开学典礼的演讲,在新生里知名度比较高,但在京大其他年级的知名度还有限。

可这一次,他的名字算是彻彻底底在京大传开了。

因为那和之前的知名度不是一个概念的。

但许青山都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这种知名度提升带来的烦恼,小舅林辰华那边就先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

之前他让林辰华观望的京城地块,终于来了合适的资源。

这一点,可比一点奖金重要多了。

不过许青山不参加领导们饭局的最关键一点,还是实力。

合章冲一下精品,早睡明天争取万字大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