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1189】八零丑女逆袭16(5000 )

【1189】八零丑女逆袭16(5000 )

第1190章1189八零丑女逆袭16

这场雪整整下了三天,学校老师和同学每天都要起来除雪,外面的马路上,也是召集了很多人一起动手将雪堆积到下水道口,每天都组织单位职工出来除雪,雪一停,温度降的更低了。

汪婷担心家里老的老,小的小,特意请了一个晚自习和一个早自习的假,坐公交车回去。

还好家里有叔叔在,大部分的雪两个叔叔已经除掉,尤其是他们平房上面的雪,都扒拉到了院子里。

就连爷爷瓦房上面的雪,也艰难的上去清理下来,雪很沉,不清理很容易压塌的。

她回去的时候,就他们家平房上面有积雪,妹妹放学还拿着木板在上面铲。

说实话,她看到的时候,鼻子很酸,而嫚嫚见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

“姐,咱屋里漏水了,就东南角那儿,喏,就是那儿,我找了快塑料布盖住,还把另一半钉到墙上,剩下的用砖头压住了。”

汪婷一脸的心酸:“为什么不找叔叔帮忙啊,”

嫚嫚摇头,“如果他们想帮,不用我开口就会想到的,我也能干,反正也没多少。”

五叔家的厨房在他们屋子隔壁的隔壁,他家厨房上面还有一间屋子,平时放的都是些农具,现在那小屋上面的积雪都已经清理走了,就剩下她家屋子和原先三伯住的那间屋子的积雪没有人清理。

汪婷二话不说,去屋子拿了铁锹和妹妹一起铲雪,不到天黑就干完了。

雪都扔到了楼下,下楼之后还得将雪堆积到院子角落里,又是折腾半天,期间叔叔婶婶看到她回来,也就问了一句,就各回各屋了。

唯有爷爷看着她说了句:“我本来想上去的,嫚嫚不让,怕我跌到了不上算,你也别恼他们,你们姐俩比起你们的那些堂兄堂弟堂妹,自理能力要强很多,不能因为你爸妈不在家,就平添了他们的麻烦事,你家灶房上的积雪,他们就帮忙清理下来了,也不算完全没管。”

汪婷这才想起自家的灶房,紧邻五叔家的屋子,旁边还有一棵枣树。

那是一间瓦房,本来就破烂,要是一个看不好,可能就塌了。

汪婷没说啥,从空间里切了点牛肉和驴肉出来,奶奶蒸的馒头馏了馏,她炒了土豆片,把卤肉切成他们好咬的大小,菜盛出来之后,就让他们先吃,她又搅了点玉米糁汤。

“这肉……,”

“哦,学校里攒下来的,爷爷奶奶放心吃,这是牛肉,这是驴肉,味道是不是有点相似?”

没敢拿出来多,只有几两,却显得弥足珍贵,妹妹更是将肉和土豆片夹在馍中间吃,香得很,一脸享受!

“姐,你回来真好,你在家,我们顿顿都能吃好的。”

奶奶瞪她,拿筷子敲了她一下:“贪吃鬼,这可是你姐省下来的,”

转头对她言:“家里啥都有,倒是你,在学校学习那么累,应该好好补补,不用啥都往家里拿,这冰天雪地的,你回来干啥?你俩叔叔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能不管我们?”

奶奶活了大半辈子,哪能看不出来她回来是因为啥?

她沉默着没说话,却是摸了摸爷奶的衣服:“真的不冷?”

仔细一翻,天知道里面套了多少层,老人家就是这,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的,多少老人都是在冬天熬不住的?

“没有厚棉袄吗?这一层一层的往身上套,每天光穿衣服,就得折腾半天吧?”

爷爷呼噜噜的喝了一口汤,“老了,也不咋运动,天已黑就躺被窝了,没事儿。你别惦记,好好学你的习。”

话虽如此,她还是测量了下两位老人的尺寸,打算回去就进空间给他们做一身厚棉袄,之前买的布料和棉花,还没用完呢!

晚上睡觉之前,烧了一大锅热水,几个人泡了脚,剩下的就灌到了爷奶的暖水壶里,像冰壶一样的暖水壶,拧紧之后放到被窝,第二天早上还能用这个水洗脸。

她给妹妹也灌了个,刚放进去的时候,烫得很,半夜就能抱着睡了。

她们俩弄了俩被窝,因为翻来翻去的容易漏风,所以一人一个被窝,最上面再盖上一层。

被子在有太阳的时候,经常拖出来晒,妹妹比她要高,扛被子到平房是一点也不费劲。

她还教她用棍子拍打棉花套,所以家里的被子很暖和。

妹妹睡着以后,她进空间翻了下她的作业,发现正确率很高,字也没有偷懒的在练习后,很是欣慰,所以什么都是习惯,当习惯成自然之后,学习习惯自然而然的也就好了呀!

尤其是女孩子,喜静,能沉得下心,不像男孩子,这个年纪,更擅长玩儿,开窍晚。

第二天早上她是坐着婶婶的三轮车去的县城,早上四五点他们就要赶集去卖白菜萝卜,因为乡下的公交车8点才运营,到上坡路的时候,她下来帮忙推着上去,天寒地冻的,冻得鼻子耳朵吸溜吸溜的,菜市场距离他们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才六点多,所以她没让婶婶送。

“我自己走过去就行了,还热乎,婶儿,那您忙啊,我走了。”

婶婶交代她走路小心点儿,就互相道别了。

从菜市场走到她学校,一共需要半个小时,她请了早自习的假,去路边喝了一碗热豆腐脑。

早上出门的时候,奶奶给她煮了两个热乎的鸡蛋,她吃了鸡蛋不怎么饿,就喝了一碗咸香香辣的豆腐脑,超级过瘾,然后热乎乎的进学校。

豆腐脑很便宜,五毛钱一大搪瓷碗。

能朝着后世的两三碗盛,她没喝完,偷偷倒到空间的碗里面,留着下一顿继续喝。

到学校的时候正好下早自习,她过去问了下今天早自习的任务,在其他同学去吃饭的时候,她留在教室背默课文,默写单词。

放学之后的时间,就在空间给爷奶做棉衣,因为现在一周是上六天课,周六下午四点半放学,不上晚自习,她周三回家,周四到周六三天的时间,还真做出了两套棉衣,周六晚上临睡之前拿出来让他们试试,还真挺合适的。

“你买的呀?”奶奶摸着那细发的针脚,很高兴,因为棉衣很厚实,穿的时候只需要在外面套一层二夹棉的衣服就行了,里面还穿秋衣秋裤,不容易脏。

“我买做的,用包裹寄到我学校,我拿回来的,高兴不?”

奶奶眼睛湿湿的,不住点头,“好孩子,你妈有心了,高兴,怎么不高兴,你亲姑姑都没问过我们冷不冷,让她领我去洗澡,都说忙,抽不出时间。”

说起洗澡,北方冬天这么冷的情况下,家里是没有条件的。

她不喜欢去澡堂子,所以都是自己烧水在空间洗,一点都不冷,但是妹妹和奶奶不行啊!

她要是不说,她都忘了这茬事儿了,现在洗澡五毛钱一个人,是那种公共浴室。

于是第二天上午,她借了叔叔家的三轮车,带上奶奶和妹妹,去了澡堂子。

给老人洗澡很麻烦,人年纪大之后就会缩,肢体也会很不协调,他们三个人,人家要了一块钱,她和妹妹淋浴,给奶奶安排的是坐浴,老人身上死皮多,需要泡,还要多换一次水,所以收费高了一毛钱,可以理解。

奶奶躺在浴池里泡的时候,她和妹妹互相给对方搓洗,洗头,搓灰一气呵成。

她什么不怎么脏,因为经常在空间洗,妹妹比她的死皮多,她洗完之后,用单独给奶奶准备的搓澡巾给她搓灰,不搓不知道,一搓吓一跳,难怪人家会说一会儿再换一次水呢,的确是不能直视。

奶奶也不好意思,“入秋以后就没洗过。”没人带她出来洗,她自己也没办法洗,能不脏吗?

汪婷弯着腰搓的腰酸背疼,好不容易将每个位置都搓洗干净了,才联合妹妹将奶奶馋出来,然后将水放掉,水池子清洗干净,这期间去叫人放水,然后在淋浴下面,将奶奶冲洗干净后给她用洗发膏洗头发,将身上没有搓干净的地方再搓洗一遍。

等人家放好水,再把奶奶搀进去,再浸泡一会儿,让她舒服舒服。

这期间她自己一直在搓,基本上没啥灰了,头发也洗干净了。

她和妹妹在认真搓洗一遍,就算完事儿了,这年代没有那么多身体乳啊让你美,都是打一遍香皂完事儿。

脏衣服收拢到一个布袋子里装起来回家清洗,换上干净的衣服,整个人都觉得清爽。

澡堂人不少,挤来挤去的,还得等水龙头,所以她和妹妹占一个,这个洗完那个洗。

刚洗完澡不能出去,容易喝着风,带着奶奶坐到暖气片旁边,人家澡堂子自己烧锅炉,所以换衣服的这些地方都有暖气片,把头发擦的半干,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之后才会出门。

有她们俩领头了,下午婶婶们带着妹妹,叔叔们带着爷爷和弟弟一起去了澡堂子。

说白了,都是不想让她们俩占这六毛钱的便宜。

妈妈不在家,奶奶这边她们能看顾到的一定会照顾,只求一个问心无愧,其他人,没所谓好与不好,毕竟只是务农,没有别的生活来源,生活里处处是算计,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只有儿子,那不可能不管老人,这不是儿子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互相推诿了。

11月份一共下了两场雪,平房上面的玉米都盘在了木头上,外面搭了一层塑料布,天暖和了晒晒,不好了就盖起来,爷爷奶奶,只要有空就帮他们抠玉米粒,抠下来的玉米粒更好晒,也方便储存。

所谓真心换真心,她和妹妹对他们好,他们自然也不会差太多。

因为下了两场大雪,麦田的雨水算是充足,也不需要浇地。

她每周回家一次,每次回来都带肉,给大家改善生活,天虽然冷,但生活处处充满了烟火气息,很接地气,也很幸福,没有什么压力,远比后世被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自在。

12月份,她接到了要在92年1月去省里参加比赛的通知,只要能在省里面取得名次,将来上省排名第一的外国语高中,应该是没问题的。

所以她更积极的准备了,因为这次的一等奖一名,足足八千元奖金。

八千元什么概念?

爸妈给二姨打工,包吃包住,一个月才三百块钱,两个人六百,一年7200元,还不足八千。

所以,这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了。

由此也说明这次比赛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z市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以平房瓦房为主,那是典型的群居时代。

七十年代住的是人均7m的筒子楼,80年代都是单位分的房,小两房要几千块,可能几代人的积蓄。

1992年之前,z市尚处于摸索之中。

大多都是单位福利房,价格是5000块一套,方方正正的小两房,70-90㎡之间。

后来福利房改革补了一万多。算下来也就是20000多元一套,200多元一平方。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才逐渐有商品房,但是数量屈指可数,偌大的省会城市,也是在这一年结束了蛮荒,开启了z市的房地产行业的元年。

第一代商品房扎堆出现在1995-1997年,且都是z市的黄金地段。

95年的时候是1100元一平方,在没有公摊面积的年代,90平方就是正经的三室一厅了。

90平方算下来九万九千元,加上装修家具家电什么的,差不多在13万就能搞定了。

而她现在已经攒了一万二,听起来似乎还差得多,但是她还有三年的时间来努力。

父母都没有正经的工作,银行贷款也没有形成规模,就算不住三室一厅,两室一厅六十平米也很容易达到啊!

她之所以这么着急,让父母落户z市,也是想让他们早点结束漂泊的生活,因为原主的母亲是2000年左右得癌症的,所以一定要提前规避,让她的生活趋于稳定,不再奔波,操心,饮食一日三餐什么的也恢复正常。

z市虽然在众多省会城市里算不了个啥,但好歹是省会城市,只要在这儿安了家,就不用以外地人的身份在省城漂泊了。

之所以定到95年,是因为97年房价就又上涨三百元,1800元,一平方不起眼,一百平方就是三万元啊!

11月的月考她考了年级第一,校长还特地把她叫到办公室进行了单独的物质奖励。

一个英雄牌的钢笔,价值二十元左右,他还感慨万千的说了句。

“好好干,不枉我将你重金挖过来!”

闹的她怪不好意思的,当然,也慎重的道了谢。

虽然她并不缺笔,但校长的一片心意,让她看到了优秀学生的价值。

这支笔被她转送给了妹妹,妹妹很欢喜,因为英雄牌钢笔,是这个时代的名牌,谁都想拥有。

“不要拿到学校用,被人看到了偷走就不好了,你就在家用,”

她始终不忘叮嘱妹妹社会险恶,人心难测,能低调绝对不高调,能小人之心,不要傻大姐。

防人之心是这个社会生存的根本。

元旦之前,学校又进行了月考,这次,她仍然遥遥领先年级第二名,成了老师眼中的绝对黑马。

元旦过后,进入考试复习阶段,92年1月24日,初一上学期结束,年纪第一稳稳保持。

放假之后,她在家待了个周末,周一上午十点才去会场报道,下午就是初试。

这次学校本来想派老师跟着她一起去的,但是她说她自己可以,比赛一共三天,仍然是初试复试和决赛,省教育电视台全程录播,于是校长给她批了二百元的食宿费。

“穷家富路,这是学校的电话,有什么事儿就跟我们打电话。”

二百元三天,校长可真不是一般的大方,但她却只拿了一张。

“用不着这么多,一张就够了,我要用不完,再给您拿回来。”

“诶唷,不用不用,你就留着吧,这么大的荣誉在这儿呢,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咱入围了就是好事儿,你可是咱县唯一的一位啊,一百块钱算啥,你就拿着,如果还有剩余,自己花了就行了。”

听言,汪婷没再坚持。

火车票她已经买过,三块多钱,车次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第二天早上六点的火车,趁着婶婶的三轮车去了火车站,早上7点半就到了z市火车站,没有通知爸妈,因为二姨已经告诉她,他们要1月31日才返程,早着呢,时间充足。

下了火车询问了工作人员,倒了两趟公交车,才在既定的时间到达了会场,签字报到,领了比赛的号码牌,登记了信息。

没有选择住招待所,而是把钱省下来住空间。

下午一点开始陆续进场,模式和L市的差不多,只不过那是他们全市的筛选,这次则是面向全省的比赛,内含17个地级市、20个县级市、85个县,参赛者更是达到了200人,有的地方选送了两三名,不过像他们这样的县,都是一个,地级市的名额相对来说多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